高速加工电主轴设计

合集下载

高档数控机床高速精密电主 轴关键技术及应用 公告

高档数控机床高速精密电主 轴关键技术及应用 公告

高档数控机床高速精密电主轴关键技术及应用公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档数控机床高速精密电主轴关键技术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作为制造业的重要装备之一,正逐渐成为制造业的主力军。

而高档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之一——高速精密电主轴,更是决定了整个机床性能和加工质量的关键部件。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档数控机床高速精密电主轴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一、高速精密电主轴的定义和特点高速精密电主轴是数控机床上用于驱动刀具旋转的核心部件,它直接影响了机床的加工精度、效率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高速精密电主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速转速:高速精密电主轴的工作转速通常在10000rpm以上,甚至可以达到50000rpm以上。

高转速可以提高加工效率,缩短加工周期。

2. 高精度:高速精密电主轴需要具有极高的旋转精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4. 高功率密度:高速精密电主轴需要具有高功率密度,以满足大功率输出的要求,同时尽可能减小轴体体积和重量。

1. 轴承技术:高速精密电主轴的轴承是其最关键的部件之一,直接影响轴的精度、稳定性和寿命。

目前主要采用陶瓷球轴承、陶瓷滚珠轴承和气体轴承等高速轴承技术。

2. 动平衡技术:高速精密电主轴在旋转时会产生不小的离心力,需要采用动平衡技术来消除不平衡导致的振动和噪音。

3. 冷却技术:高速精密电主轴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采用有效的冷却技术来保持轴的温度稳定,避免发热过高导致零部件热变形。

4. 控制技术:高速精密电主轴需要配备精密的控制系统,以实现精准的转速控制、负载检测和自适应控制等功能。

5. 结构设计:高速精密电主轴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刚性和轻量化的平衡,同时保证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高速精密电主轴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铁路、军工等领域,主要用于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

具体应用包括精密零件加工、高速铣削、高速车削、高速钻孔等领域。

目前国内外一些知名数控机床制造商,如哈斯、西铁城、FANUC 等,都大量采用了高速精密电主轴技术,使其生产的数控机床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国内外木材加工高速电主轴技术现状

国内外木材加工高速电主轴技术现状
对 于 可 以 旋 转 的 摆 动 头 ,通 过 安 装 角 度 编 码 器 ,进 行 闭 环 控 制 ,实 现 摆 动 轴 精 确 定 位 。对 于 高 转 速 的 电主 轴 ,通 过 安 装 刀 具 安 全 保 护装
仿形镂铣机 、数控镂铣机 、 自动封边机 等 ,逐 渐发展到木材加工 中心 、五轴数控机床 、并联
式数控机床 、封边加工 中心等高档数控机床 ,
并 且 带 动 了木 结 构 建 筑 构 件 加 工 、木 门加 工 、 木 窗 加 工 等 成 套 设 备 的 发 展 ,以及 四 面刨 、直
置 ,检测刀具交换位置 ,有效地保护操作者安
全。
线修边机 、榫槽机等普通木工机床的高速化。
质 比热容较大 ,冷却 效果较好 ,但是冷却 回路
结构 比较复杂 。气体介 质冷却结 构相对简单 ,
成 本较 低 。
电主轴具 有高速 、高精度等特点 ,同时根
据 木 材 加 工 的环 境 要 求 ,需 要 电 主轴 具 有 空 气
基金项 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项 目编号 :C FN 20 K 9 A I T 09 0 。
Ab ta tTh h ac e it s an l s i c to fh g — p d el ti pn e f rw o d s r c : e c ar t rs i d ca sf a i n o i h s ee ec rc s idl o o c i p c s ig a e b ifit d c d i h a eL te p s n i a in a d d v o me t o r e sn r r r u e n t e p p h r o
3 1 形镂铣 机和 数控 镂铣 机 .仿

高速电主轴及其结构

高速电主轴及其结构

高速电主轴及其结构报告姓名:周李念学号:20122449班级:机自实验04班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速电主轴及其结构周李念(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自实验04班)摘要:高速加工能显著地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加工质量,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先进制造技术。

实现高速加工的首要条件是高质量的高速机床,而高速机床的核心部件是高速电主轴单元,它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机床的动态响应速度,是一种新型的机械结构形式,其性能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台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高速加工;电主轴;结构设计1 高速电主轴概述高速电主轴最早是用于磨削机床加工,逐步发展到加工中心电主轴及其他各行业机床主轴.典型的磨削电主轴的结构如图1 所示,传统的主轴一般是通过传动带、齿轮来进行传动驱动,而电主轴的驱动是将异步电机直接装入主轴内部,通过驱动电源直接驱动主轴进行工作,以实现机床主轴系统的零传动,形成“直接传动主轴”.从而减少中间皮带或者齿轮机械传动等环节,实现了机械与电机一体的主轴单元.电主轴不但减少了中间环节存在的打滑、振动和噪音的因素,也加速了主轴在高速领域的快速发展,成为满足高速切削,实现高速加工的最佳方案,其高转速、高精度、高刚性、低噪音、低温升、结构紧凑、易于平衡、安装方便、传动效率高等优点,使它在超高速切削机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1 转轴;2 前轴承组;3 定子部件;4 转子部件;5 后轴承组;6 进-出水孔;7 进油孔;8 接线座;9 出油孔图1 电主轴结构简图高速电主轴的优点:高速电主轴取消了由电机驱动主轴旋转工作的中间变速和传动装置(如齿轮、皮带、联轴节等),因此高速电主轴具有如下优点:(1)主轴由内装式电机直接驱动,省去了中间传动环节,机械结构简单、紧凑,噪声低,主轴振动小,回转精度高,快速响应性好,机械效率高;(2)电主轴系统减少了高精密齿轮等关键零件,消除了齿轮传动误差,运行时更加平稳;(3)采用交流变频调速和矢量控制技术,输出功率大,调速范围宽,功率—扭矩特性好,可在额定转速范围实现无级调速,以适应各种负载和工况变化的需要;(4)可实现精确的主轴定位,并实现很高的速度、加速度及定角度快速准停,动态精度和稳定性好,可满足高速切削和精密加工的需要;(5)大幅度缩短了加工时间,只有原来的约 1/4;(6)加工表面质量高,无需再进行打磨等表面处理工序;2 高速电主轴的结构[2]高速电主轴要求具备很高的工作性能,因此对其结构的设计、材质、加工工艺和检验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电主轴设计时,需要确定主轴的总体性能参数、主轴的实际结构(根据轴承形式、配置、驱动方法、润滑、等参数来确定)、主轴轴承的选型确认、轴承的寿命、主轴的刚度、危险速度、轴承游隙(预紧力)、主轴的尺寸(轴径、长度、轴承支距等)和主轴实际安装条件的要求等等因素.2.1 电主轴的转轴及要求转轴是高速电主轴的主要零件之一,转轴的材料一般是经过轧制或锻造经切削加工的碳素钢或合金钢.它用来安装各种传动零件,使之绕其轴线转动,传递转矩或回转运动,并通过轴承与主轴机架或机座相联接.转轴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完成表面成型运动,承受切削和驱动等载荷的作用.因此,对轴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应满足下列几方面的要求:(1) 节约材料,减轻重量,在特殊情况下选用合适的具有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的材料;(2) 在结构上要受力合理、尽量避免或减少应力集中现象;(3) 提高足够的强度(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和刚度的结构措施;(4) 转轴在高速时的振动稳定性及良好的加工工艺性,保证精度要求;(5) 易于各个零件在轴上精确定位、稳固、装配、装拆和调整方便.1 转轴;2 前轴承组件;3 平衡环;4 转子部件;5 后轴承组件图2 转轴结构简图.在一般情况下,转轴结构为阶梯形,将内装的电机转子部件与转轴联接在一起形成整体部件,如图2 所示.该转轴部件最大的优点是前后轴承组件、电机转子部件、平衡环均采用先进的感应加热下套工艺方法进行组装,无键槽的设计工艺方法,不但增加了转轴的刚度,同时,通过平衡环调整转轴整体动平衡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转轴在旋转时由于偏心造成的振动和偏差.2.2 电主轴的电动机技术电主轴将机床主轴与电机合二为一,形成内装式主轴驱动系统,是机床的核心关键部件之一,它不但要实现高速、高精度、高刚度等要求,还必须要实现连续工作时输出的较大转矩力和承受较宽领域的恒功率运转范围.尤其是在转速要求较高且加减速操作频繁的领域,如加工中心、铣镗床、磨床、钻床等领域..内装式主轴电机结构紧凑,简化了机床的构造.因为转子安装在主轴上,降低了转轴在旋转时由于偏心造成的振动和偏差,而且获得较短的起动时间和制动时间,恒功率调速范围宽、噪声小、维修简单.但是,电机也是一个很大的发热源,要控制电机的温度,安装时最好选用有水冷的水套结构最佳.2.3 电主轴的轴承技术轴承是高速电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类型、配置、精度对电主轴的工作性能、旋转精度有着很大的影响.电主轴一般采用角接触球轴承,主轴在高速旋转时,离心力引起的内圈膨胀、球旋转时离心力会引起内部负荷以及内外圈的温度差等均会使轴承内部的球和内外圈滚道之间的接触应力增大.而且,采用角接触球轴承这样有着接触角的轴承,在旋转中伴随着自转滑动和旋转时的滑动等各种形式的滑动而产生滚动接触,这些滑动随着转速增加而加大,因此接触部分的发热也会变大,特别是采用油脂润滑的轴承,由于润滑油的粘度下降,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缺少润滑油膜而烧伤的情况.高速电主轴轴承的选用要根据切削负荷大小、形式和转速的要求,优先选用陶瓷触球轴承.与钢球轴承相比,陶瓷球轴承优点有:(1)钢与陶瓷组成的陶瓷球轴承摩擦性能特好,能降低材料与润滑剂的应力;(2)因密度较低,可降低运转时的离心力;(3)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能有效的降低轴承预压负荷的变化;(4)较高的弹性模数,使轴承的刚性更高.陶瓷球轴承在高速及重载的条件下,可获得高刚度、低温升和长寿命的效果,可以提高主轴的整体精度.2.4. 冷却技术高速电主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发热和温升问题是高速电主轴研究的一个重点。

高速电主轴

高速电主轴

目前,国内外各著名机床制造商在高速 数控机床中广泛采用电主轴结构,特别是 在复合加工机床、多轴联动、多面体加工 机床和并联机床中。
工作原理
电主轴就是直接将空心的电动机转子 装在主轴上,定子通过冷却套固定在主 轴箱体孔内,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轴单元, 通电后转子直接带动主轴运转。
结构
电主轴由主轴及主轴箱本体、 电主轴由主轴及主轴箱本体、内置式 的交流伺服电机、辅助装置、检测装置组成。 的交流伺服电机、辅助装置、检测装置组成。 主轴的变速有主轴驱动模块控制, 主轴的变速有主轴驱动模块控制,而 主轴单元内的温升由冷却装置控制。 主轴单元内的松刀油缸, 后面装有测速、测角位移编码器,松刀油缸, 旋转接头;全段的内锥孔和端面用于安装刀具, 旋转接头;全段的内锥孔和端面用于安装刀具, 刀具夹爪;中间有刀具拉杆,刀具夹紧弹簧。 刀具夹爪;中间有刀具拉杆,刀具夹紧弹簧。
发展趋势
(1) 向高速大功率和低速大转矩方向发展 向高精度、 (2) 向高精度、高刚度方向发展 (3) 向精确定向(准停)方向发展 向精确定向(准停) 向快速起、 (4) 向快速起、停方向发展 (5) 向超高速方向发展 (6) 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自动换刀机构原理
电主轴自动换刀机构的组成
由刀具夹紧部分和松刀部分组成。 刀具夹紧部分主要由拉刀爪、拉杆、碟 形弹簧等组成,这一部分随主轴一起旋转。 松刀部分主要通过气缸来实现,气动装 置提供动力,实现夹紧和放松刀柄的动作。
电主轴
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李博
内容
电主轴简介概述 自动换刀机构原理 电主轴动画制作流程 总结
电主轴简介概述
概述
电主轴是高速数控加工机床的“ 电主轴是高速数控加工机床的“心脏部 件”。 由于高速加工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工 效率,而且还可以显著提高工件的加工质 量,所以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 航空航天、汽车和模具等制造业中。于是, 具有高速加工能力的数控机床已成为市场 新宠。

电主轴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电主轴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由图 - 可看出, 定位预负荷比定压预负荷对刚度 的影响大, 因此在主轴单元结构设计中采用定位预负 荷的方式。 !, " 轴承润滑方式的确定 目前, 对于 ! " # 值大于 ".( 万的精密主轴轴承, 油 脂润滑不能满足其高速要求, 因此采用专用润滑器对 前后轴承进行油 / 气润滑。润滑器一条管路通干燥的 清洁空气, 气体压力在 (0 ’ 123, 一条管路通润滑油, 油和气在混合阀中混合成如图 * 所示的油滴状, 然后 通过倍压喷嘴给轴承供油, 在轴承滚动体之间形成油 膜。油膜太厚轴承发热量大, 油膜太薄, 轴承润滑不充
坯缺陷、 加工和装配等原因, 使质量分布不均匀, 形成 一定的偏心。当转子转动时就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 从而使整个主轴系统产生有害的振动和噪声, 降低轴 承及整个主轴系统的使用寿命, 影响到整个主轴系统 的动态工作精度。因此要求精密主轴的动平衡精度达 到 /(+ - 。在结构设计时, 设计了双面动平衡位置环, 旋转零件组装后, 在动平衡机上作一次动平衡。试机 时, 如果必要可作在线动平衡, 保证高速主轴运行平 稳。 鉴于以上分析, 在电主轴结构设计时, 采用前端固 定, 后端浮动的支承方式。前端四列背对背角接触球 轴承, 主轴的径向和轴向全部固定; 后端选用圆柱滚子 轴承, 轴承内圈、 滚子可与主轴一起, 沿着外圈滚道作 轴向移动。减小热伸长对主轴的影响, 精度保持性好。 具体结构如图 &( 所示。
结语
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分析影响高速电主轴单元
的两个关键问题, 固有频率和热伸长, 完成电主轴单元 的结构优化设计。所研制的主轴单元经过性能试验的 测试, 其前后轴承的温升不超过 &(0 , 主轴前端最大 伸长量不超过 (+ ($ )), 主轴后端最大伸长量不超过 (+ &. )), 其精度指标达到了精密加工中心的标准规 定。该主轴单元已成功运用于立式加工中心的主机 上, 并在 1234"((! 展会上展出。 参

高速电主轴电气设计及优化

高速电主轴电气设计及优化

优 化设 计 电磁负荷
平 衡 绕
制式 和负荷特 点的不 同 , 高速 电主轴 在额 定转
速 状 态下 的 工作 制 式 通 常 可分 为 S制 ( l 即连 续 恒
定工作制 ) 6 ( 和S 制 即周期性 连续变 负荷 制 ) 两 种( 如图1 。 l 出转矩与时间之间的关 系为 ) S制输 M= () C 我们称之为连续恒定 工作制。 6 F t= , S制
i g Lo s n s
瞬时过载倍 数不得超 过15 , .倍 过载时 间不超过
随着 当今数控设备高速 加工技 术 的飞速发 展, 电主轴 已经扮演着重 要角色 , 其性能直接影 响着设备的加工精度 和生产效率, 决定着机床行 业整体 的发展水平。 电主轴的本体设 计分为机械
设计 和 电机 设 计, 规 电 主轴 虽 属 交 流 异 步 电动 常
s ide . p n ls
Ke wor s I t r e i t e u n y EM Op i i a y d : n em d ae f q e c r tm z - to fd sg El c r m a n t s l a Ba a c n — in o e i n e t o g e im o d l n e wi d
l i m n

空 粗 精 光 修

机 范畴, 具有异 步电动机 的通性 , 但中频 电机特 性又与普 通工频 电机 的设计有所不 同。
载 磨 磨 磨 轮
图l 轴 承 磨 削用 电 主轴 转 矩 随 时 间变 化 示 意图

1 电主轴中频 电机 的特点
首先在 中频供 电状态下, 定子电枢绕组 具有 明显 的集肤 效应 , 同时, 中频变频 电源输出带有

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技术要点分析

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技术要点分析

203中国设备工程C h i n a P l a n t E n g i n e e r i ng中国设备工程 2021.05 (上)高速电主轴,即为内装式电机主轴单元,是数控机床的重要部件。

其是在机床主轴单元内部安装主轴电机,对主轴起到了驱动作用,由此促使电机和主轴成为一个整体。

要提高数控机床的运行效率,就要掌握高速电主轴技术要点,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推进电主轴技术不断完善。

1 高速电主轴所具备的优点传统的数控机床上的主轴运行,在发挥电机驱动作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带动中间的变速装置和传动装置,诸如齿轮、皮带以及联轴节等,此为“机械主轴”,也被形象地称为分离式和直联式主轴。

与这种传统的主轴相比,电主轴具备的优点如下。

(1)主轴运行中,是通过内部安装的电机驱动的,不需要通过中间的变速装置和传动装置,其设计结构简单而且紧凑,能够提高运行效率而且精度很高。

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很大的噪声,振动也非常小。

(2)将交流变频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在额定转速范围内,电主轴可以无级变速。

当机床运行的过程中,无论发生任何的工况,或者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电主轴都有很好的适应性。

(3)内装电机运行中,能够控制闭环矢量,还可以按照控制命令有效调控功率,且能够灵活控制驱动装置运行速度、输出力矩等等。

电主轴可以满足各种大功率要求,诸如低速重切削大转矩的时候,或者高速精加工的时候,电主轴都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还可以实现准停,同时满足C 轴传动功能。

(4)电主轴可以高速运行,有良好的稳定性,动态精度较高,使数控机床切削的速度更高,加工的精密度也更高。

(5)由于电主轴的运行不需要经过中间传动环节,因此其平稳性更高,不会受到外来的冲击,主轴的轴承不需要承受很大的动负荷,精度寿命得以延长。

(6)电主轴使电机和主轴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单元,使电主轴可以系列化生产,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生产更加专业化。

电主轴作为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也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到市场中。

电主轴助力高精高速高效加工——我国高性能机床主轴技术现状分析

电主轴助力高精高速高效加工——我国高性能机床主轴技术现状分析

径向刚度> 0 i。湖南大学针对超高速外圆/ 50N・ n 凸
轮轴 磨 床 开 发 了 电动机 内 置式 液 体 ( )静 压 电主 动 轴 ,额 定 功率 和 最 高 转 速 达 3 k 、 1 0 r n 5W 0O 0/ , mi
国际先进水平 :在P B C 板高速钻削用电主轴领 域 ,已大面积推广应用1000 8 0 r n 2 ~1000/ 气静压 0 mi
现代工业对机床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要求的不断提
高 ,机 床 对 主轴 性 能 的要 求 也 越 来越 高 ,传统 的 高 速主 轴 概 念 已难 以 充分 描 述 机 床 主轴 的 技 术 内涵 。
磨损小 ,寿命长 ,在精密超精密机床上获得 了广泛
应 用 ,其 主 要技 术 难 点 在于 控 制 高 速 时主 轴 的 温 升 和 热变 形 。气体 轴 承 电主轴 以 “ 膜 ”作 为 支 撑 , 气
O 6 ,
参磊‘ ‘ 加 ,两 I 朋 I 。 冷 工 。— 冲 ,

用 油 气 润 滑 和 强 制 水 冷 方 式 。 沈 阳 建 筑 大 学 开 发 限 公 司开 发 了系 列 ( )静 压 主 轴产 品 ,额 定 功率 动
高 速大功 率 陶瓷 球轴 承 电主轴单元 最高转 速达 到
我国高性能机床主轴技术 现状分析
湖 南大学国家 高效磨 削工程 中心教 授 熊万 里
优 点 ,其 极 限转 速 高 、精 度 高 、刚 度 高 ,在 加 工 中
高性能机床主轴概述
机 床 主 轴是 机 床 的 核 心部 件 ,其 功 能是 带 动 刀 具 ( 轮 )或 工件 旋 转 ,实 现 高 速精 密加 工 。随 着 砂
具 有轴 承动 态 预 紧 调 整 功 能 。 ③平 均 无 故 障运 行 时 间 ≥5O 0 。 ④主 轴 回转 精 度 < 1 m。⑤轴 系统 0h . 0 刚 度 ≥3 0 I。 ⑥动 平 衡 精 度 G .级 。⑦ 恒 功 0 N・ T I O4

数控铣床电主轴系统设计说明书

数控铣床电主轴系统设计说明书

目录引言 (1)1.数控铣床简介 (3)1.1.数控铣床组成 (3)1.2.数控铣床的工作原理 (4)1.3数控铣床加工的特点 (4)1.4数控铣床加工的主要对象 (4)2.电主轴概述 (5)2.1电主轴的基本概念 (5)2.2电主轴单元关键技术 (6)2.2.1高速精密轴承技术 (6)2.2.2高速精密电主轴的动态性能和热态性能设计 (7)2.2.3高速电动机设计及驱动技术 (8)2.2.4高速电主轴的精密加工和精密装配技术 (8)2.2.5高速精密电主轴的润滑技术 (9)2.2.6高速精密电主轴的冷却技术 (9)2.3高速电主轴发展及现状 (9)2.3.1高速电主轴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9)2.3.2主轴单元结构形式研究的发展 (11)2.4电主轴对高速加工技术及现代数控机床发展的意义 (12)2.5内装式电主轴系统的研究 (13)3.电主轴工作原理及结构 (16)3.1电主轴的基本结构 (16)3.1.1轴壳 (16)3.1.2转轴 (16)3.1.3轴承 (17)3.1.4定子及转子 (17)3.2电主轴的工作原理 (17)3.3电主轴的基本参数 (19)3.3.1电主轴的型号 (19)3.3.2转速 (19)3.3.3输出功率 (19)3.3.4 输出转矩 (19)3.3.5电主轴转矩和转速、功率的关系 (20)3.3.6 恒转速调速 (20)3.3.7 恒功率调速 (20)3.3.8 轴承中径 (20)3.4自动换刀装置 (21)4. 电主轴结构设计 (22)4.1主轴的设计 (22)4.1.1.铣削力的计算 (22)4.1.2 主轴当量直径的计算 (23)4.2高速电主轴单元结构参数静态估算 (23)4.2.1 高速电主轴单元结构静态估算的内容及目的 (23)4.2.2轴承的选择和基本参数 (23)4.3轴承的预紧 (24)4.4主轴轴承静刚度的计算 (24)4.4.1 主轴单元主要结构参数确定及刚度验算 (26)4.4.2主轴单元主要结构参数确定 (27)4.4.3主轴强度的校核 (32)4.4.4主轴刚度的校核 (34)4.4.5主轴的精密制造 (35)4.5主轴电机 (36)4.5.1电机选型 (36)4.6主轴轴承 (37)4.6.1轴承简介 (37)4.6.2陶瓷球轴承 (38)4.6.3陶瓷球轴承的典型结构 (40)4.7主轴轴承精度对主轴前端精度影响 (40)4.8拉刀机构设计 (41)4.8.1刀具接口 (41)4.8.2拉刀杆尺寸设计 (42)4.8.3夹具体结构尺寸设计 (43)4.8.4 松、拉刀位移的确定 (45)4.8.5碟型弹簧的设计及计算 (46)4.9HSK工具系统结构特点分析 (48)4.10HSK工具系统的静态刚度 (52)4.10.1 HSK工具系统的变形转角及极限弯矩 (52)5.电主轴的润滑及冷却 (55)5.1润滑介绍 (55)5.1.1润滑的作用和目的 (55)5.1.2 电主轴润滑的主要类型 (55)5.1.3 油气润滑的原理和优点 (57)5.2电主轴的冷却 (58)5.2.1电主轴的热源分析 (58)5.2.2电主轴的冷却方法 (59)5.3电主轴的防尘和密封 (60)6.电主轴的驱动和控制 (61)6.1恒转矩变频驱动和参数设置 (61)6.2恒功率变频驱动和参数设置 (62)6.3矢量控制驱动器的驱动和控制 (64)6.4普通变频器原理 (65)6.5本设计采用的变频器原理 (67)6.6主轴准停 (69)6.6.1主轴的准停功能 (69)6.6.2主轴准停的工作原理 (69)6.6.3主轴准停控制方法 (70)7.主轴动平衡 (72)7.1动平衡介绍 (72)7.2动平衡设计 (73)总结 (75)致谢 (76)参考文献 (77)引言高速机床是实现高速切削加工的前提和条件。

高速电主轴精品PPT课件

高速电主轴精品PPT课件
瑞士Mikron公司,生产的机床配备了最高达 60000r/min的高速电主轴。
瑞士Fischer公司,推出了配有在线自动动平衡装置 的电主轴部件,可在一秒钟内消除80%-99%的由动 平衡引起的振动。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主轴问世,其转子为永久磁铁, 不发热,解决了内装式电动机散热不良的问题。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脂润滑:粘度太大,而且没有冷却作用 油雾润滑:高速性能好、润滑可靠、压缩
空气冷却轴承;供油量无法精确控制,供 油过量,搅油发热严重,排出的废气中含 油量较多 油气润滑:供油量可调、能够实现微量最 佳润滑、污染小。
油 - 气润滑
按照实际需要,定时、 定量地供给油-气混合 物。 微小油滴在滚动体和内 外滚道间形成弹性动 压油膜,压缩空气带 走轴承产生的热量。
润滑方式和供气量 对轴承温度的影响
电主轴的发热和冷却
电主轴单元的内部有两个主要热源:
1主轴轴承
采用角接触陶瓷球轴承, 油气润滑,合理的预 紧力。
2内装式电动机
机械损耗、电损耗、磁损耗。 采用定子循环水冷却结构。
电主轴冷却方法
电主轴的常用冷却方法 是利用循环冷却水降 低主轴系统的温升。 分外水套和内水套两 种,冷却介质可以是 水或油。 电主轴运转时的温度一 般大于20°小于40°。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加工中心用电主轴结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

加工中心用电主轴结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

加工中心用电主轴结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一、综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工中心在制造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加工中心作为一种高效、高精度、高自动化的加工设备,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

然而加工中心在使用过程中,电主轴作为其核心部件,其结构设计和性能对加工中心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加工中心用电主轴的结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加工中心的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电主轴是一种将交流电源转换为高速旋转并带传动功能的电动机。

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惯性小、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机械设备中。

电主轴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电机、减速器、轴承、冷却系统等部分。

其中电机是电主轴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电主轴的性能;减速器用于降低电机转速,提高扭矩;轴承用于支撑转子并实现转动;冷却系统用于降低电机温度,保证电主轴的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加工中心的性能,需要对电主轴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电机类型和参数,以满足加工中心的工作要求。

其次应合理选择减速器类型和参数,以保证电主轴具有较高的转速和扭矩输出。

此外还应考虑轴承的选择和配置,以确保电主轴具有较低的噪声和振动。

冷却系统的设计也至关重要,应根据加工中心的工作环境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和参数。

为了验证电主轴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性能,可以采用仿真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估。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电主轴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仿真软件对其进行模拟分析。

仿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主轴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同时仿真分析还可以发现结构设计中的潜在问题,为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加工中心用电主轴结构设计及其仿真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通过对电主轴结构的设计优化和仿真分析,可以提高加工中心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加工中心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主轴详细参数及安装

电主轴详细参数及安装

电主轴详细参数及安装电主轴是一种用于机床和自动化设备的电动驱动装置,常用于高精度加工和高速切削过程中。

电主轴的详细参数和安装步骤如下:一、电主轴的详细参数:1.功率:电主轴的功率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表示电主轴的驱动能力。

功率越高,表示电主轴可以提供更大的切削力和速度。

2. 转速范围:电主轴的转速范围通常以转/分钟(rpm)为单位,在机床加工中,转速通常会根据加工工件的材料和要求进行调整。

3.切削力:切削力是指电主轴在切削过程中对工件施加的力量,通常以牛顿(N)为单位。

高切削力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但也会对工件和机床产生较大的负荷。

4.扭矩:扭矩是指电主轴在旋转时产生的力矩,通常以牛顿·米(Nm)为单位。

扭矩越大,表示电主轴可以提供更强的切削力和转动力,适用于加工较硬的材料。

5.尺寸和重量:电主轴的尺寸和重量通常根据机床和设备的要求进行设计。

尺寸小、重量轻的电主轴常用于小型机床和精密加工。

6.冷却方式:电主轴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通常需要通过冷却系统来进行降温。

常见的冷却方式包括水冷却和风冷却。

7.精度:电主轴的精度是指其转轴的偏差程度,通常以微米(μm)为单位。

高精度的电主轴可以提供更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二、电主轴的安装步骤:1.准备工作:确定电主轴的安装位置,并清理安装区域。

检查电主轴和相关附件是否完好无损。

2.安装底座:根据电主轴的尺寸和机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底座,并按照底座的安装说明进行安装。

3.安装轴承和套筒:根据电主轴的设计要求,将轴承和套筒安装在底座上。

注意轴承和套筒的安装方向,以确保电主轴的转动平稳。

4.安装电机:将电主轴的电机安装在底座上,并连接电源和控制线路。

调整电机的位置和方向,以确保其与轴承和套筒对应地连接。

5.安装飞轮和传动装置:根据机床和设备的要求,安装电主轴的飞轮和传动装置。

调整飞轮和传动装置的位置和距离,确保其与电机和轴承的连接正确。

6.连接冷却系统:根据电主轴的冷却方式,连接相应的冷却系统。

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结构分析

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结构分析

主 轴 是 直 接 体 现 机 床 性 能 的 关 键 部 件。 目前 , 数控 机 床 大量 采 用 内 装变 频 电动 机 的 主 轴 部 件 。 是 一 种 机 电一 体 化 的 功 它 能部 件 , 电 动机 转 子 与 主轴 是 一 体 的 , 其 无 需任 何 机械 连 接 。 改变 供 电的 频率 , 可 以 就 实现 主轴 调 速 这 种 模 块 化 、 列 化 的 功 能 部 件 称 为 系 电 主轴 。 常 由具 有 设计 和 制 造 高 速 、 精 通 高 度 、 频 调 速 电 主 轴 丰 富 经 验 的专 业 公 司 变 提供 , 品质 量 和 供 货 容 易 获 得 保 证 。 产
为“ 高频主轴 ”H g rq e c pn l) ( i h F e u n y S id e。 图l 所示 为 电 主 轴 的结 构 简 图 , 主 要 特征 其 是 将 电 动 机 内 置 于 主 轴 内 部 直 接 驱 动 主 轴 , 现 电动 机 、 轴 一 体 化 的功 能 。 主 实 主 电 轴 由无 外 壳 电机 、 轴 、 承 、 轴 单 元 壳 主 轴 主 体、 驱动 模 块 和 冷却 装 置 等组 成 。 机 的转 电 子 采 用 压 配 方法 与 主 轴 做 成 一 体 , 轴 则 主 由前 后 轴 承 支 承 。 机 的 定 子 通 过 冷 却 套 电 安装于主轴单元 的壳体中。 轴的变速 由 主 主 轴 驱 动 模 块 控 制 , 主轴 单 元 内 的 温 升 而 由冷 却装 置 限 制 。 主 轴 的后 端 装 有 测 速 、 在 测 角位 移 传 感 器 , 前端 的 内 锥 孔 和 端 面 用 1高速 电主轴的特点 高速 运 转 的 电主 轴 的 主 轴 形 式 是 将 主 于 安 装 刀具 。 工 作 原 理 和普 通 的 异 步 电动 机 的 工作 轴 电机 的 定 子 、 子 直 接 装 入 主 轴 组件 的 转 改 内部 , 即把 高 速 电 机置 于 精 密 主轴 内部 , 电 原 理 一 致 , 变 输 入 电 动 机 定 子 绕 组 的 电 在 主轴 的 电 机转 子 就 是 主 轴 , 轴 的 壳 体 就 流 频 率 和 励 磁 电压 获 得 各 种 转 速 。 加 速 主 通 减 是 电机 的 机座 , 现 了 变 频 调 速 电机 和 主 和 制 动 过 程 中 , 过 改 变 频 率 进 行 加 / 实 以免 电动机 温 升 过 高 。 由于 电动机 旋 转 轴一 体 , 机 直接 驱 动 主轴 , 成 电 主 轴 。 速 , 电 形 电 主 轴 取 消 了 电 机 到 主 轴 传 动 链 中 的 齿 磁 场 的 方 向取 决 于输 入定 子 三 相 交 流 电的 故 便 轮 、 带等 一 切 中 间环 节 , 力源 对 主 轴 的 相序 , 改 变 电主 轴输 入 电流 的 相 序 , 可 皮 动 直 接 传 动 , 动 链长 度 为零 , 现 了机 床 主 改 变 电 主 轴 的 旋 转 方 向 传 实

高档数控机床高速精密电主 轴关键技术及应用 公告

高档数控机床高速精密电主 轴关键技术及应用 公告

高档数控机床高速精密电主轴关键技术及应用公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档数控机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数控机床的关键部件之一,高速精密电主轴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高速精密电主轴在数控机床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对于提高机床加工效率和精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高档数控机床高速精密电主轴的关键技术和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速精密电主轴的概念和特点高速精密电主轴是数控机床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主要用于驱动刀具进行高速旋转,以实现工件的加工。

与传统的机床相比,高速精密电主轴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高转速:高速精密电主轴的转速通常可以达到数万转每分钟,远远高于传统机床的转速。

2. 高精度:高速精密电主轴的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可以满足对工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

3. 高刚性:高速精密电主轴具有较高的刚性,可以保证在高速运转时不会产生明显的振动和变形。

4. 高可靠性:高速精密电主轴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 高速轴承技术:高速精密电主轴的转速较高,因此对轴承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目前,常见的高速轴承包括气体润滑轴承、油气混合润滑轴承等,这些轴承具有耐高速、耐高温、寿命长等特点。

2. 高速电机技术:高速精密电主轴所采用的电机通常为无刷直流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这些电机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寿命长等特点。

3. 热力分析技术:高速精密电主轴在运行时会受到热量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热力分析以保证轴承和电机的正常运转。

4. 动平衡技术:高速精密电主轴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不平衡力,因此需要进行动平衡处理以减小振动和噪音。

高速精密电主轴主要应用于对工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加工等。

其具体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因此高速精密电主轴在该领域应用广泛。

电主轴与高速加工技术

电主轴与高速加工技术

材 料 切 除 速 度 (nn/ i) ii r n a 表 面 质 量 (t t m)
加工 时间( ) h
10 20 6
9 4 .2
10 80 45 .
6 2 .8
4O 80 24 .
23 .6
I A 的 HF BG K快 换 型 电主 轴 是 电 主轴 的尾 部 有 一 标 准 的 B T或 IO 锥 柄 , 以 像 一 把 刀 S 可
W M EM 5期 2 0 年 1 月 02 0
维普资讯
★ 展 览 会 介 绍 E hbt n - x iio s A i -
零件 ;
器 、 刀装 置等 。 换 电主轴 所 融 合的 技术 :
5 .高 速 机 床 的投 资可 以很 快 收 回 ,可 以缩 短交 货 期, 减小 车 间 占地 面积 , 少工 人 数量 。 减 高 速加 工 采用 小直 径 刀具 、 切深 、 小 小切 宽 、 快速 多 次走 刀来提 高效 率 , 传统 的加工 一般 采 用大 直 径 刀具 、 而 大切 深 、 大切 宽 ; 高速 加 工 的切 削力 大 幅度 减小 , 要 的 需
高 速加 工技 术 ( S )能使 我们 以 HC 尽量 短 的时 间加 工 出 质 量合 格 的零 件 ,
提高 一个 企业 的市场 反 应能 力 。下面 几 个 行 业 极 大 推 动 了 高 速 加 工 技 术 的 发 展 。 先是 电子行 业 , 如计 算 机 、 动 首 例 移
刀具 直 径 (n 1 in) 主轴 转 速 (/ n rmi)
的切 除量 甚 至达 到 9 % , 长 的加 工 时间使 经 营者 难 以 0 漫 忍受 , 以这 两个 行 业欣 然接 受 了高速 切 削这 项新 技 术 , 所 使得 加工 时 间缩 短到 了原来 的几 分 之一

高速数控机床电主轴热误差机理分析与建模研究

高速数控机床电主轴热误差机理分析与建模研究

高速数控机床电主轴热误差机理分析与建模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高速数控机床在精密加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高速数控机床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电主轴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热误差问题,严重影响加工精度和效率。

因此,研究高速数控机床电主轴的热误差机理及建模方法,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application of high-speed CNC machine tools in the field of precision machining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However, during high-speed operation of CNC machine tools, the electric spindle generates a large amount of heat, leading to thermal error problems and seriously affecting machining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Therefore, studying the thermal error mechanism and modeling method of high-speed CNC machine tool electric spindle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machining accuracy andstability of machine tools.本文首先概述了高速数控机床电主轴热误差问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技术及应用

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技术及应用

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技术及应用一、高速电主轴的发展历程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己出现了用于磨削小孔的高频电主轴,当时的变频器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虽然转速高,但传递的功率小,转矩也小。

随着高速切削发展的需要和功率电子器件、微电子器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全固态元件的变频器和矢量控制驱动器;加上混合陶瓷球轴承的出现,使得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出现了用于铣削、钻削、加工中心及车削等加工的大功率、大转矩、高转速的电主轴。

国外高速电主轴技术发展较快,中等规格的加工中心的主轴转速目前己普遍达到 10000r/min 甚至更高。

1976 年美国的 Vought 公司首次推出一台超高速铣床,采用了 Bryant 内装式电机主轴系统,最高转速达到了20,OOOr/min,功率为 15KW。

到 90 年代末期,电主轴发展的水平是:转速40,000 r/min,功率 40 KW(即所谓的“40-40 水平”)。

但 2001 年美国Cincinnati 公司为宇航工业生产了 SuperMach 大型高速加工中心,其电主轴最高转速达 60,000 r/min,功率为 80 KW。

目前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均有装备优良的专业电主轴生产厂,批量生产一系列用于加工中心和高速数控机床的电主轴。

其中最著名的生产厂家有:瑞士的 FISCHER 公司、IBAG 公司和 STEP-TEC 公司,德国的 GMN 公司和FAG 公司,美国的 PRECISE 公司,意大利的 GAMFIOR 公司和 FOEMAT 公司,日本的 NSK公司和 KOYO公司,以及瑞典的 SKF公司等公司。

高速电主轴生产技术的突破,大大推动了世界高速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从 80年代中后期以来,商品化的超高速切削机床不断出现,超高速机床从单一的超高速铣床发展成为超高速车铣床、钻铣床乃至各种加工中心等。

德国、美国、瑞士、英国、法国、日本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超高速机床。

机械毕业设计832机床高速电主轴的结构设计(三维)说明书

机械毕业设计832机床高速电主轴的结构设计(三维)说明书

1绪论1.1 高速切削技术1.1.1 高速切削技术的理论基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用于磨削小孔的高频电主轴,当时的变频器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虽然转速高,但传递的功率小、转矩也小。

随着高速切削的发展的需要和功率电子器件、微电子器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全固态元件的变频器和矢量控制驱动器,加上混合陶瓷轴承的出现,使得在20世纪末期出现了一大批用于高速切削的大功率、大转矩、高转速的高速机床电主轴。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速切削技术是加工制造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突破,是未来窃谑加工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高速切削技术是指利用超硬材料的加工刀具和高转速、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的制造装备,以实现切除效率、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大幅度提升的先进制造技术。

图1.1 萨洛蒙曲线高速切削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德国著名的切削物理学家卡尔·萨洛蒙博士提出了高速切削假设,阐述了著名的超高速切削理论,即萨洛蒙原理:如图1.1所示,在常规切削速度范围内(A区),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切削温度及刀具磨损程度呈线性增加,切削速度达到v1时,刀具会因为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温度和磨损而不能继续使用,但是当切削速度增加到某一数值v0(一般常规切削速度的5-6倍)后,切削速度和刀具磨损速度反而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而降低。

当速度达到v2以上时,切削温度已经降到t0以下,又处于刀具允许的切削条件范围之内,因而对于每一种工件材料,存在一个从v1-v2的速度范围(B区),在这个速度范围内,由于切削温度太高(高于刀具材料允许的最高温度t0),任何刀具都无法承受,切削加工不可能进行,而处于v2以上切削速度的加工,就是高速切削加工。

实践证明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屑形态从带状、片状到碎屑状发展,所需单位切削力在初期呈上升趋势,而后急剧下降,这说明高速切削比常规切削轻快,两者的机理也不同。

高速切削速度比常规切削速度几乎高出一个数量级,正是萨洛蒙理论的出现,才得以使高速切削在理论上成为可能。

毕业设计(论文)-电主轴的机械设计(全套图纸)

毕业设计(论文)-电主轴的机械设计(全套图纸)

引言2005年,我国机床产值达到了51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其中数控机床产量达59600台。

在长足发展的背后,与发达国家机床产业相比,差距依然明显,尤其是以电主轴为代表的关键功能部件,无论是从产品品种、技术水平、可靠性和产业化程度等方面均与国外有明显差距,不得不60%依靠进口,成为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软肋。

电主轴实际上是诸多学科、众多高新技术应用的综合体,它涉及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

由于在高速轴承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电机技术、驱动控制技术上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差距,才影响了国产电主轴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高速加工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而且还可以显著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所以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和模具等制造业中。

于是,具有高速加工能力的数控机床已成为市场新宠。

目前,国内外各著名机床制造商在高速数控机床中广泛采用电主轴结构,特别是在复合加工机床、多轴联动、多面体加工机床和并联机床中。

电主轴是高速数控加工机床的“心脏部件”,其性能指标直接决定机床的水平,它是机床实现高速加工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本毕业设计主要介绍了电主轴的工作原理、轴的设计、轴承技术以及关键技术等。

电主轴就是直接将空心的电动机转子装在主轴上,定子通过冷却套固定在主轴箱体孔内,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轴单元,通电后转子直接带动主轴运转。

它主要应用在复合加工机床、多轴联动、多面体加工机床和并联机床中。

第一章电主轴概述1.1电主轴工作原理高速电主轴电机的绕组相位互差120°,通以三相交流电后,三相绕组各自形成一个正弦交变磁场,这三个对称的交变磁场互相迭加,合成一个强度不变,磁极朝一定方向恒速旋转的磁场,磁场转速就是电主轴的同步转速。

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n由输入电机定子绕组电流的频率f和电机定子的极对数P决定(n=60f/p)。

电主轴就是利用变换输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流的频率和激磁电压来获得各种转速。

在加速和制动过程中,通过改变频率进行加减速,以免电机温升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加工电主轴设计摘要:本文拟设计一种铰接式电主轴高速平面移动机构,它可以在相同机械参数的条件下大幅度降低运动部件的质量,提高移动速度和加速度。

为配合这种机床的研究而设计与其相配套的电主轴系统。

本文重点研究了电主轴用高速精密轴承的选用,支撑跨距的计算,主轴部件的校核,以及润滑冷却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电主轴高速加工高速轴承支撑跨距AbstractNow intends to design a kind of articulated motorized spindle high-speed planar moving mechanism,which can be in the same conditions of mechanical parameters reduce the quality of the moving parts and increase the speed of movement and acceleration. To cope with this kind of machine tool research and design and matching of the motorized spindle system.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on the selection of motorized spindle with high speed precision bearings, The calculation of support span, Spindle assembly check and Lubrication and cooling system design.Key Words:Motorized spindle High-speed machining High-speed bearing supported span1.课题研究背景以高切削速度、高进给速度、高加工精度为主要特征的高速加工技术是当代四大先进制造技术之一。

高速加工不仅意味着切削速度要快,而且移动部件的速度和加速度也要快。

要提高移动部件的速度和加速度,必须提高驱动系统的驱动力或减小移动部件质量。

提高驱动力得到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费用很高,减小移动部件的质量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现在拟设计一种铰接式电主轴高速平面移动机构,它可以在相同机械参数的条件下大幅度降低运动部件的质量提高移动速度和加速度。

而电主轴的结构紧凑、重量轻、惯性小、振动小、噪声低及响应迅速等优点正好符合高速加工的特点。

但是,现有的电主轴系统都是建立在十字滑台的基础上的,它无法与铰接式的高速移动机构正确安装,故为配合这种铰接式的高速移动机床设计,在借鉴已有电主轴技术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一种可以与铰接式移动机构配合安装的高速电主轴系统。

2.电主轴结构方案设计本课题做设计的电主轴是用于铰接式高速移动机床上的,要尽量减轻电主轴的质量,且主轴所要求的输出功率和扭矩较大,故选用电机置于前、后轴承之间的结构形式。

电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电主轴结构示意图电主轴主要包括了主轴、支撑结构、电机、润滑冷却系统、刀具接口等几大部分。

该方案采用混合陶瓷角接触球轴承作为支撑,主轴前端采用3个一组的角接触球轴承,后轴承采用2个一组的角接触球轴承,前轴承固定,后轴承游动。

主轴前端接口采用锥度为1:10的HSK 接口技术。

该结构采用锥面和端面双重定位夹紧,当蝶形弹簧带动拉杆夹紧刀具后,在高速旋转时可以消除离心力产生的扩张,且刀具较轻有利于快速换刀。

主轴后端用液压油缸推动顶杆实现松刀动作。

内置电机与主轴之间的联接采用过盈联接,避免了螺纹联接与键联接带来的动不平衡等影响。

为了解决电机与轴承高速旋转产生的热量而设置了冷却系统。

冷却液从入口进入后分成三条支路,分别流经前、后轴承和电机外的螺旋形冷却套,从冷却套流出汇合后从出口流出。

同时顶杆做成空心杆在刀具夹紧和换刀时分别通入冷却液和空气,也可以起到辅助冷却电机和轴承的作用。

为了保证高速轴承的正常工作采用油-气润滑对角接触球轴承进行润滑。

油-气润滑能精确控制润滑油的油量,且油气润滑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气体经过轴承后还可以带走轴承内部的热量并起到洁净轴承的作用。

3.轴承的选型及布置方式轴承是决定电主轴寿命和负载大小的关键部件。

电主轴的轴承应满足高速转动的要求, 具有较高的回转精度和较低的温升, 同时具有尽可能高的轴向和径向精度、 足够的承载能力等。

目前运用最多的高速主轴轴承还是混合陶瓷球轴承,即滚动体使用热压43N Si 陶瓷球,轴承套圈仍为钢圈。

陶瓷滚动轴承的最高工作极限 Dm ·N 值可高达 3.0×106。

本设计的前后支承都采用混合陶瓷球轴承。

本课题中采用如图3.1所示的轴承配置形式:[1]图3.1轴承配置形式4. 轴的结构设计及主要尺寸计算4.1轴端接口设计随着机床向高速、高精度、大功率方向发展,沿用多年的7/24锥连接已不能适应高速机床主轴的额要求,限制了主轴精度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高速电主轴上采用的主轴与刀具连接接口大都采用德国的HSK 系列。

HSK 刀具夹紧系统工作示意图如图4.1所示,在不施加轴向拉力的情况下,轴端与刀柄端面之间存在间隙,当拉杆拉紧时,刀柄的薄壁锥体会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刀柄的短锥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在径向有一定程度的膨胀,消除两端面之间的间隙,实现刀柄、轴端锥柄和端面的紧密结合。

综上所述,本课题采用HSK 的主轴端口设计[2]。

图4.1HSK 刀具夹紧系统工作示意图4.2主要尺寸的计算电主轴的空心轴外径[3][])1(1543λτ-≥T D 主轴内孔直径d 的确定:根据《机床设计手册 3》知 d ≤0.7D ,且加工中心数控铣床主轴内径 d=拉杆直径+(5~10)主轴前段悬伸量a 的确定:主轴前段悬伸量对主轴部件的综合刚度影响很大,应在考录到轴端的设计,刀具的安装,轴承的选型布置,以及密封机构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主轴的悬伸量。

支撑跨距的确定:在工程上有一个“合理跨距”范围005.175.0-L L L L ≤≤合合(L 0为最佳跨距)[4] 323208)1(9)1(38)1(9)1(3ηηηηηη-+-++-+++=BA B A B A B A K K K K K K K K a L (4.1) 式中A K 为前支撑刚度,B K 为后支撑刚度,3aK EI A =η 通过上式(4.1)可以解得主轴最佳跨距L 0 5主轴组件刚度和强度校核5.1主轴组件的刚度校核主轴的静刚度简称主轴刚度,是机床主轴系统重要的性能指标,它反映主轴单元抵抗静态外载荷的能力,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基本性能指标。

主轴前段在一定外载荷的作用下,主轴本身及轴承都要有产生变形,一起组成前端部产生位移如图5.5所示[5]。

图5.1主轴挠变形示意图主轴前段位移量与径向载荷P 和关系式为:]}12a )1[(1)1(3{y y y 223s +++++=+=la l K K K a l EI a p B A A z (5.1) 令pp y m z y y s +== 所以主轴的径向刚度my p 1k ==5.2主轴组件的强度校核当主轴处于工作状态时,主轴前端要受到切削力F c 的作用,电机转子会对主轴产生一个扭矩T 0的作用,求出主轴所受的弯矩和扭矩之后,针对某些可能的危险截面做弯扭合成强度校核计算。

按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应力为[6]: 22ca 4τσσ+= (5.3) 通常由弯矩所产生的弯曲应力σ 是对称循环变应力,而由扭矩所产生的扭转切应力τ则常常不是对称循环变应力。

为了考虑两者循环特性的不同引入了折合系数α,则计算应力为: 22ca 4)(ατσσ+= (5.4)式中的弯曲应力为对称循环变应力。

当扭转切应力为静应力时,取3.0≈α;当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时,取6.0≈α;若扭转切应力也为对称循环变应力,则取1=α。

对于直径为d 的圆轴 弯曲应力为:W M=σ (5.5) 扭转切应力为:W T W T T 2==σ(5.6) 将σ和τ代入式(5.4),则轴的弯扭合成强度条件为: []12222ca )(24-≤+=⎪⎭⎫ ⎝⎛+⎪⎭⎫ ⎝⎛=σαασW T M W T W M (5.7) 式中:ca σ——轴的计算应力,MPa ;M ——轴所受的弯矩,N •mm ;T ——轴所受的扭矩,N •mm ;W ——轴的抗弯截面系数,对于空心轴343)mm -(132βπd W=,β 为空心轴内外径比值 []1-σ——对称循环变应力是轴的许用弯曲应力6.电机转子与主轴过盈量的计算电主轴要求有严格的动平衡,所以轴与轴上零件的连接都是过盈配合的形式电主轴的静态过盈量可按下式计算:[7] )1111()1(2222t 2s ii e e c c c c c EBr M k -++-+-=∆πμγ (6.1) 电主轴的动态过盈量可按下式计算: 23222d 2)1)(23)(1(e i e Ec r c c --+=∆γγρω (6.2)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ρ——电机转子的材料密度, ω——转子角速度,最大角速度γ——主轴材料的泊松比0.3, e c ——电机转子内外径比i c ——主轴配合段内外径比 E ——主轴材料弹性模量,c k ——安全因子,一般取2~4,此处取4,t M ——主轴传递的转矩,μ——配合表面间摩擦系数, B ——配合面有效接触长度,r ——电机转子内孔半径,整体过盈量: d ∆+∆=∆s7.润滑冷却系统设计高速电主轴在工作过程中,内装电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还有轴承的高速旋转产生的摩擦热,为了保证电主轴的加工精度以及轴承的使用寿命,需要设计专门的润滑和冷却系统,润滑冷却系统示意图如图2.1电主轴的结构示意图中所受。

8.总结结合本课题是为配合高速移动的铰接式机床而专门设计的电主轴,为满足其高速移动的特性在结构设计上尽量减小其质量;为满足主轴的转速及精度要求采用了新型的混合陶瓷角接触球轴承;为了保证电主轴动平衡精度采用了过盈连接方式;为满足电主轴的寿命及可靠性对主轴的润滑、冷却系统进行了设计。

之后还对主轴的刚度和强度进行了校核。

参考文献[1]刘洁,徐志忠.数控车床主轴轴承配置方式的分析[J].机械.2002.27(3)[2]韩俊峰.加工中心刀柄系统[J].工程技术研究与运用.2007.5[3] 濮良贵,纪明刚.机械设计第八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4]阎树田,龚俊,张思成.计算主轴最佳跨距的新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1,(5):100-101.[5]张济生.机床主轴部件静刚度计算的无量纲分析方法.重庆大学学报,[6]濮良贵,纪明刚.机械设计第八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7]机械设计手册[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