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魔芋是唯一能大量提取葡甘聚糖的植物。魔芋的球茎具有较高的医用和食用价值,其性寒、味辛、有毒,主要功能为消肿、攻毒,外用主治痈疮、肿毒、结块等症,以及毒蛇咬伤、颈淋巴结核、疝气等。魔芋加工后作为食品,是一种凝胶食品,保健作用突出,纤维含量高,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人体消化吸收,消除心血管壁上的脂肪沉淀物,对肥胖、便秘、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具有较好疗效。

目前国内外市场对魔芋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而受人工成本、适生区域、优良品种、病害等因素的限制,短期内产量大幅度增长是不可能的,所以近年价格逐年上涨。今后随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增长,价格还将上扬,种植利润空间还将进一步扩大,魔芋产业发展前景将十分光明。

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属的多年生大块茎草本植物。全国主要栽培种为花魔芋和白魔芋,花魔芋的产量和抗病性均较优。

1、根

根肉质,弦线状须根。着生于块茎上半部,根长10—30厘米,入土浅,深10厘米左右,质脆易断。

2、茎

块茎长在土中,扁圆形或近球形,有很强的顶端生长优

势。块茎外皮紫黑色,内部白色,二年生以上的块茎侧芽,常萌发形成根状茎,俗称“芋鞭”。花魔芋的芋鞭一般有4—6条,顶端膨大,是良好的繁殖材料。

3、叶

叶分鳞片叶和复叶两种,都直接着生于块茎上。鳞片叶4—7片,萌芽后从土中伸出,包裹于复叶叶柄或花序柄基部,属不完全叶,出苗后1个月左右自然枯死。复叶属完全叶,很大,叶柄直立,中空,有暗紫色或白色斑块。通常三分裂,或经再次分裂形成羽状复叶,叶青绿色。叶绿体多而大,是典型的阴性植物,喜于空气湿度大、云雾缭绕的山林或荫蔽度大的环境里生长。复叶1年只发生1次,而且1株只生1叶,无再生能力,要妥加保护。

4、花

为佛焰花序。花单性,虫媒,雌雄同株。花序直立,长于或短于佛焰苞,它由雌花序、雄花序和附属器三部分组成。下部为雌花序,中间为雄花序,最上端为附属器。开花时奇臭,主要靠苍蝇传粉。

5、果实和种子

果实为浆果。1株可结600—800粒,椭圆形。幼果绿色,成熟后有桔红色及天蓝色两种。每个果实有“种子”1—4粒,这种种子其实是一种块茎的原始体。成熟后采收晾干,与土混合保存,第二年可作为播种材料。

(二)生长发育过程

魔芋播种后先长出鳞叶,然后叶或花序开始生长。种芋

鳞叶基部产生须根,新苗初期的生长依靠种芋供给营养,至7月份前后,当种芋的营养转输到新苗中后,种芋干缩,脱离子体。同时新苗基部新形成的块茎的上部也产生须根,这种现象叫“换头”。其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

1、幼苗期

幼苗期包括发芽、发根、展叶及块茎初期生长等过程。此期约需2个月,种芋越小,幼苗期越短,反之,幼苗期较长。魔芋发叶状况对植株生长及产量等有直接的重大影响。魔芋叶片发叶展开有五种类型:即高“T”字形、漏斗形、叶伞状、萎缩状、患病类,其中高“T”字形展开的为丰产型,漏斗状展开的为平产型,伞状展开的为减产型,萎缩展开的为低产型,患病展开的多数要倒伏、腐烂,以至绝收。

2、换头期

此期约3—4个月。换头期一般在7月份,换头后植株进入独立的旺盛生长期。

3、块茎膨大期

换头后,新芋块茎迅速膨大,连续膨大可达1个半月,80%以上的产量在这一时段形成。因此块茎膨大期是魔芋等形成产量的最主要时期,此期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4、块茎成熟期

从9月底到10月底,气温下降到15℃时,植株地上部分生长逐渐停止,叶片枯萎、倒伏,块茎成熟,可以挖收。

5、块茎休眠期

块茎收获后开始进入休眠期。块茎在5℃—10℃的低温条件下,休眠期可达4—5个月。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魔芋原产于东半球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风地区,为茂密森林中的下层草本植物,所以喜温、喜湿、耐阴,适宜在富含腐殖质而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忌高温、强光和多变的环境。

1、温度与魔芋生长

魔芋喜温、畏寒,但忌高温。在年平均温度14℃—20℃的地区都能种植。魔芋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5℃,温度低于15℃或超过35℃,都不适宜魔芋生长。魔芋苗期要求15℃—20℃有利于生长。球茎膨大期(7月—8月)适宜温度则为20℃—30℃。一年中适宜的生长期,最少应达5个月以上。花魔芋适宜在海拔800—2500米的山地生长,需活动积温4279.8℃,有效积温1089.3℃。

2、光照

魔芋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半阴性植物特性,因而不耐强光照射。在适当荫蔽的条件下,叶生长旺盛,叶绿素较多,病害少,产量高。一般在低海拔地区荫蔽度50%—60%,较高海拔地区荫蔽度40%—50%,1100米左右地区可不遮荫,阴坡可少遮荫或不遮荫,可与玉米、向日葵、银杏等套种遮荫。

3、水分

魔芋喜湿润空气和保持适当湿度的土壤。年降雨量800毫米以上时,魔芋生长良好。魔芋出苗后,7月—9月每月

降雨量以150—200毫米为最适宜。魔芋在出苗前期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生长前期及球茎膨大期(7—8月)以75%的土壤含水量为最好。生长后期(9—10月)适当控制水分,以60%的土壤含水量为宜。

4、养分

魔芋根系多位于地下球茎之肩部,在土壤中分布浅,不便施肥。魔芋栽培应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生长中后期应以钾肥为主,磷肥次之。魔芋施肥每亩用量: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用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三元复合肥50公斤;培土追肥,钾肥20公斤,也可用微肥进行叶面喷肥。

5、土壤

魔芋生长对土壤的要求是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透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偏酸的轻质砂壤土。

花魔芋:块茎近球形,直径0.7—25cm以上,顶部中央稍凹陷,内为白色,有的微红。叶柄长10—150cm,基部粗0.3—0.7cm,黄绿色,光滑,有绿褐钯斑块。叶片绿色,3裂;佛焰苞漏斗形。产量高,平均2040千克/亩。

白魔芋:块茎近球形,直径0.7—10cm,肉质洁白,顶部中央稍下陷,根状茎较好。叶柄长10—40cm,基部粗0.3—2cm ,淡绿色,光滑,有微小白色或草绿色斑块;基部有膜质白色鳞片4—7片,披针形。佛焰苞船形。产量比花魔芋低,平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