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专题复习
传统节日文化常识
![传统节日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e46e45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c.png)
传统节日文化常识(一)春节1.简介: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将春节称为元旦。
民国元年决定采用公历,遂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2.别称:“元正”、“元辰”、“元朔”、“元春”。
3.习俗:放爆竹、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
4.诗句展示:(1)令月归馀届早春,羲舒相望协元辰。
——晏殊《辛春日词·御阁》(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二)元宵节1.简介:据道教的“三元说”,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2.别称:“上元节”、“灯节”、“灯夕”。
3.习俗: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4.诗词展示:(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2)冉冉年华过上元,梅花如雪照江村。
——陆游《春寒》(三)清明节1.简介: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从节气来讲,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小节气,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由节气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
从节日来讲,清明节也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2.别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
3.习俗:扫墓踏青、插柳带花、荡秋千、蹴鞠、放风筝等。
诗词展示:(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2)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四)端午节1.简介: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2.别称:端午也称端五、端阳,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地腊节等。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复习中国传统节日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复习中国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9f30d5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5.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复习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国家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活动。
在三年级语文上册中,学生们需要进行重点复习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从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复习。
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中国农历新年。
它是以团聚、祈福和欢乐为主题,通常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庆祝。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点燃鞭炮,人们还会穿上新衣服,互相拜年,以及给长辈送红包。
重点复习春节的习俗和传统食品,如饺子、年糕等,让学生们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
二、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庆祝。
这一天,人们会划龙舟、包粽子,还有一个有趣的传统活动叫做“挂艾叶”。
重点复习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如屈原的故事,以及端午节的习俗和意义。
可以鼓励学生们合作完成手工制作艾叶、龙舟和粽子,加强他们对端午节的了解和参与感。
三、中秋节中秋节也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的八月十五庆祝。
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还有一个有趣的传统活动叫做“猜灯谜”。
重点复习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如嫦娥奔月的故事,以及中秋节的意义和月饼的种类。
可以组织学生们一起制作月饼模型或者参与猜灯谜的游戏,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这三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复习,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除了语文课堂上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复习,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参加和体验实际的传统节日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们观看春节花灯展、参加龙舟比赛,或者到中秋节的晚会上品尝月饼和欣赏舞狮表演等。
这样的实践参与,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总之,通过对三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传统节日的重点复习,学生们可以掌握相关知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中国民俗文化与传统习俗知识点
![中国民俗文化与传统习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de05e5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5.png)
中国民俗文化与传统习俗知识点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中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民俗文化与传统习俗的几个知识点。
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最热烈、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它是农历正月初一,以庆祝农历新年的到来,象征着团圆和吉祥。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庙会、舞龙舞狮、贴春联、放鞭炮等一系列的传统活动,还有丰盛的家庭聚餐和亲朋好友互致祝福。
二、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它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是为了纪念古代民族英雄屈原。
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一系列习俗。
最有特色的当属赛龙舟,龙舟比赛展示了中国古老的航海运输技术和民族团结精神。
三、中秋节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象征着团圆和丰收,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赏月、吃月饼、敲花灯等一系列的习俗活动。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聚在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
此外,吃月饼也是这一节日的传统,人们会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四、龙舟节龙舟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划龙舟的比赛,同时还有吃粽子和挂艾草等习俗。
龙舟比赛是这个节日最具特色的活动,龙舟队员们手拉手,配合有节奏地划桨,矫健的身姿和合拍的动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孔子诞辰孔子诞辰是中国传统的纪念孔子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二十七日。
孔子被尊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
在孔子诞辰这一天,人们会前往孔子庙,举行祭祀活动,缅怀这位伟大的先贤,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儒家文化。
六、京剧京剧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曲之一,融合了音乐、舞蹈、话剧和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
它起源于北京,以其独特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而闻名世界。
京剧常常演绎一些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其他经典文学作品,为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中国节日类传统文化常识积累
![中国节日类传统文化常识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760885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4.png)
中国节日类传统文化常识积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有许多具有独特特色和深远影响的传统节日。
以下是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常识积累。
1.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庆祝。
春节是庆祝农历新年的时间,它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人们通常会进行走亲访友,聚餐,燃放烟花爆竹,舞龙舞狮等庆祝活动。
红包是春节的传统之一,长辈会给晚辈红包,象征着好运和幸福的祝福。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庆祝,也是春节的最后一天。
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品尝汤圆和其他美食,在晚上观赏灯笼和猜灯谜。
3.清明节: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人们会扫墓祭拜祖先。
同时也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气。
清明节也是踏青的好时候,人们会去公园或乡村,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这些都是驱邪避邪的方式。
5.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据传说,它是牛郎和织女在这天相会的日子。
人们会在这一天向星星许愿,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
6.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也被称为月饼节。
这是庆祝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人们会赏月、吃月饼,也会中秋晚会上进行各种文艺表演。
传统的游戏包括猜灯谜和赏桂花。
7.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这是一个重视尊老敬老的节日。
人们会登高、赏菊花,和长辈一起度过愉快时光。
8.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被视为春节的前夜。
人们会祭祀灶神,并进行一些准备活动,如扫尘、贴窗花等,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9.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庆祝,这一天人们会吃腊八粥。
腊八粥里通常包含多种豆类、米和果干等,寓意着吉祥和健康。
10.除夕: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也是春节的前一天。
人们会举行团圆晚餐,包括各种传统食物和菜肴。
午夜时分,人们会燃放烟花爆竹以驱逐邪恶,在跨年时互相祝福并观看春晚。
以上是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常识积累。
这些节日不仅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考最全总复习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考最全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4ff318769dc5022aaea0039.png)
传统文化知识总复习一、二十四节气1、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
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
2、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
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相连: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降,霜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
3、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题目二十四节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表明季节,划分一年为四季的。
第二类是反映太阳高度变化的:(1)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第三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1)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变化和热量状况,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2)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3)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传统文化知识汇编
![传统文化知识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b31f32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c.png)
传统文化知识汇编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汇编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节日1.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以庆祝丰收和新的开始。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也是中国传统的猜灯谜、吃元宵的节日。
3.清明节:农历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追思亲人的重要时间段。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纪念屈原的节日,有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
5.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6.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团聚和感恩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7.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敬老和祈福的节日,有登山、赏菊花的习俗。
8.冬至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是中国重要的农历节日,有吃汤圆、犒赏家人的习俗。
1.京剧: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戏曲之一,以唱、念、做、打为特色,以婉转的唱腔和独特的表演形式闻名。
2.中国画:以水墨为主要工具,以线条、色彩和意境来表现丰富的主题,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
3.国画:既包括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多种形式,还注重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意境。
4.传统音乐:以古琴、古筝、二胡等为代表的传统乐器,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5.国际象棋:中国传统的棋类游戏之一,注重智力和策略。
6.手工艺品:包括陶瓷、漆器、绣品等多种工艺品,以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著称。
三、中国传统建筑1.古代建筑:包括宫殿、寺庙、园林等多种建筑形式,注重结构和意境的融合。
2.四合院: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由四个房屋围合而成,具有自然通风和保护隐私的特点。
3.园林建筑:以苏州园林、北京颐和园等为代表,追求自然和人工结合的完美。
4.窑洞:中国传统的地下住宅,采用天然的土壤结构,保持了室内温度的稳定,适应了中国北方干燥和寒冷的气候。
1.诗词: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形式之一,以五言、七言为主要的韵文形式,注重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复习中国古代传统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复习中国古代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4585ea9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0.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复习中国古代传统中国古代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丰富着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操的重要内容。
作为三年级语文教育的资深教育家,我将为大家总结三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复习中国古代传统的内容。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一、古代传统节日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在三年级上册中,我们重点复习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它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会举行灯笼展览和猜灯谜等活动。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人们会吃粽子,并举行龙舟竞渡。
中秋节是我国中秋月最圆的时候,人们赏月、吃月饼、赠送祝福。
二、古代传统文化古代传统文化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我将从诗词、历史故事和传统手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复习。
1. 诗词中国古代的诗词是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简洁、含蓄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深受人们喜爱。
三年级上册的重点复习范围包括了孟浩然、杜牧和杜甫等唐代诗人的作品。
孟浩然的《春晓》描绘了早晨的美景;杜牧的《秋夜将晓李白》描绘了深秋的夜晚;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学习这些古代诗词,学生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历史故事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爱国情怀的重要资源。
在三年级上册中,我们重点复习了《白蛇传》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经典故事。
《白蛇传》讲述了白娘子为了救丈夫许仙而展开的感人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则描绘了孙悟空与白骨精斗智斗勇的场景。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故事,学生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儒家的核心价值观。
3. 传统手工艺中国古代的传统手工艺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精巧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三年级上册我们重点复习了剪纸和中国结两种传统手工艺。
剪纸是将纸张剪出各种漂亮的图案,象征着喜庆和吉祥;中国结是用彩线编织而成的一种装饰品,寓意着团结和幸福。
传统节日习俗与文化知识竞赛单选题80题(含答案)
![传统节日习俗与文化知识竞赛单选题80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663b7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0.png)
传统节日习俗与文化知识竞赛单选题8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80题):1.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A. 殷商B. 西周C. 春秋D. 战国答案:A2.春节传统习俗中,守岁的寓意是()A. 为父母祈寿B. 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辞旧迎新C. 驱邪避灾D. 保佑家庭团圆答案:B3.以下哪项不是春节的传统习俗?()A. 贴春联B. 划龙舟C. 挂年画D. 吃年夜饭答案:B4.春节时,人们常说的“五福临门”中的“五福”不包括()A. 长寿B. 富贵C. 健康D. 好德答案:C5.传说中春节驱赶“年兽”的习俗与以下哪种物品有关?()A. 鞭炮B. 春联C. 灯笼D. 窗花答案:A6.春节拜年时,长辈通常会给晚辈()A. 红包B. 新衣服C. 玩具D. 书籍答案:A7.以下哪句诗描写的是春节的情景?()A.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答案:B8.春节的传统美食饺子,其形状像(),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A. 元宝B. 月亮C. 花朵D. 耳朵答案:A9.春节期间,民间有舞龙舞狮的活动,舞龙的主要目的是()A. 娱乐观众B. 祈求风调雨顺C. 展示技艺D. 庆祝丰收答案:B10.传统春节习俗中,在门上贴“福”字,通常是()A. 正贴B. 倒贴C. 随意贴D. 斜贴答案:B(寓意福到了)11.春节前扫尘的习俗,其寓意是()A. 清除旧物B. 辞旧迎新,扫除不祥C. 打扫卫生D. 整理家居答案:B12.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屋内摆放(),象征着阖家团圆。
A. 水仙花B. 牡丹花C. 菊花D. 梅花答案:A13.传说春节的起源与()有关。
A. 禹B. 黄帝C. 舜D. 尧答案:C14.春节时,孩子们常玩的传统游戏不包括()A. 踢毽子B. 放风筝C. 打陀螺D. 捉迷藏答案:B(放风筝一般在春天,但不是春节特定常玩游戏)15.春节的年夜饭上,鱼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其寓意是()B. 鱼跃龙门C. 吉庆有余D. 富裕有余答案:A16.传统春节中,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除夕这段时间被称为()A. 小年B. 大年C. 忙年D. 迎年答案:C17.春节的春联一般用()颜色的纸书写。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精简版共计146道)大一中国传统文化试题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精简版共计146道)大一中国传统文化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e788fd0066f5335b812114.png)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精简版共计146道)大一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市委宣传部学习强国知识竞赛传统文化精简试题(共146题)节日节气类题目:(10题)1、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西汉《太初历》确立了中国阴阳合历的基本格局,中国的阴阳合历是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的伟大创造!3、我们的年节体系,萌芽于先秦时期,成长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形于隋唐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又有重大发展,近百年受到冲击,但民间却一直坚持着。
年节体系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系,是我们精神体系的坐标。
4、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6、清明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而专门设立的节日?(A)A介子推 B屈原C伍子胥 7、下列哪个不是端午节的意义?(C)A、纪念屈原B、纪念伍子胥C、纪念范蠡8、关于仲秋节描述正确的是(ABCD)A、“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B、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C、盛行于宋朝D、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9、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有关?(A )A.中秋B.重阳C.清明D.上巳10、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_A_A、恒景B、后羿C、王维历史类(13题)1、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2、“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祖国大陆的人们开始和台湾接触,早在秦汉时期,台湾在三国是称为:AA夷洲 B流求 C东番 D台湾 4、南宋著名政治家、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里有两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你知道诗中的零丁洋在哪里吗?答:伶仃洋在广东珠江口,大致范围为北起广东东莞虎门镇,就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那个地方,南至香港、澳门之间的水域。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考点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考点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ffd5edaf1ffc4fff47ac4b.png)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常识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考点汇编(一)传统节日“节日”一词来源于农事,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而排定的节气时令发展而来。
在绵延不断的时间流动中,人们设立了一个个的节点,这些日子叫做节日。
节日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生活需要而创造的民俗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这些节日从远古走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
1.春节(1)春节的由来和传说春节,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起源于殷商时期年终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2)春节习俗①贴门神: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
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②贴窗花和倒贴“福”字:窗花是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所贴的各种剪纸。
“福”字指福气、福运,倒贴“福”字,表示“福运已到”。
(秦叔宝)(尉迟恭)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
相传远古时候,神荼与郁垒为一对兄弟,兄弟俩都擅长捉鬼,如有恶鬼出来骚扰百姓,神荼与郁垒便将其擒伏,并将其捆绑喂老虎。
后来人们为了驱凶,索性在门上画出神荼、郁垒及老虎的像,以达到驱鬼避邪之效果。
左扇门上画的是神荼,右扇门上画的是郁垒,民间称他们为门神。
但到了唐代,神荼和郁垒被两位唐代大将秦琼和尉迟恭所取而代之,成为新的门神。
(倒“福”字)(窗花)③挂贴年画: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小学传统文化基础知识
![小学传统文化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9486e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b.png)
小学传统文化基础知识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为我们国家的精神瑰宝。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小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包括传统节日、传统戏曲、传统饮食和传统礼仪。
一、传统节日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期间,人们会贴“春联”于门上,放鞭炮,高歌唱祝福歌曲,互相拜年,并且会吃传统的饺子。
2.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时间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
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烧纸、献花悼念先祖。
3. 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
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系五彩丝线,以驱邪避邪。
4.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
这一天人们会赏月、赏月饼,并且有些地方还会举办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
二、传统戏曲中国的传统戏曲有丰富的剧种,其中代表性的有京剧、豫剧、评剧等。
这些戏曲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特点,如京剧的唱、念、做、打等表演方式。
小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戏曲表演或者课余参加戏曲兴趣班来了解传统戏曲文化。
三、传统饮食1. 饺子:饺子是中国传统的主食,通常在春节期间食用。
饺子的包法有很多种,例如水饺、锅贴等,馅料也有很多种,如猪肉、牛肉、韭菜等。
2. 粽子:粽子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一般在端午节食用。
粽子有多种口味,有咸甜之分,常见的有肉粽、豆沙粽等。
3. 糖葫芦:糖葫芦是中国传统的小吃,由串在竹签上的山楂、草莓、李子等水果沾糖而成。
糖葫芦有酸甜可口的味道,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四、传统礼仪1. 拜年:拜年是中国传统的礼仪之一,通常发生在春节期间。
小朋友要向长辈或者亲友拜年时,要先恭恭敬敬地问好,然后说“祝您恭喜发财、身体健康”。
2. 鞠躬:鞠躬是中国传统的尊敬他人的方式之一,表示恭敬和谦虚。
小朋友在接受他人表彰或者长辈给予称赞时,可以向对方鞠躬以示礼貌。
以上是关于小学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介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备知识(小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备知识(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8b228656f12d2af90342e630.png)
《战国策》)
32、西汉扬马指的是?(扬雄、司马相如) 33、请问秦汉之际受“胯下之辱”的是哪一位人物?(韩信) 34、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作者是?(曹操) 35、请问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是哪一位人物?(诸葛亮) 36、请问和“草船借箭”这一成语相关的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哪位人物(诸葛亮) 37、请问“七步成诗”指的是哪一位诗人?(曹植) 38、乐府双璧指的是?( 《木兰词》、《孔雀东南飞》 ) 39、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 《长歌行》)
8、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作者是?(屈原) 9、屈宋指的是?(屈原、宋玉) 10、儒家至圣指的是? (孔子)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 《论语》)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论语》)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 《论语》) 1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 《孟子》) 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 《孟子》) 16、“孟母三迁”中的“孟母”指的是哪一位人物的母亲?(孟子)
110、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111、二八佳人是几岁的女孩?( 16 岁) 112、四大石窟中的莫高窟位于 ?(甘肃敦煌) 113、四大石窟中的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 114、中国第一座佛寺是?(白马寺) 115、中国书法、书画使用的是什么纸?(宣纸) 116、中国已经发现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117、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后世称为?(金文) 118、一甲子是多少年?( 60 年) 119、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
/清团)
15、端午节传承是为了纪念那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6、端午节是农历的那一天?(五月初五) 17、端午节有着吃什么事物的习俗?(粽子) 18、端午节这一天和雄黄酒是为了?(克制蛇、蝎等百虫) 19、什么节日有挂菖蒲、蒿草、艾叶的习俗?(端午节) 20、赛龙舟是什么节日的习俗?(端午节) 21、苏轼词“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描绘的是那个节日?(端午节) 22、七夕节是农历的那一天?(七月初七) 22、乞巧节指的是什么节日?(七夕节) 22、牛郎织女的传说家喻户晓,那么他们相会正好是我们的什么节日(七夕节) 23、穿针乞巧是什么节日的习俗?(七夕节) 24、“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描绘的什么节日?(七夕节)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706e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7.png)
中考必考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民族精神、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相关的文化体系。
这些文化内容包括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准则、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服饰习俗等等。
掌握传统文化常识对于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以下是中考必考的传统文化常识知识点。
1.春节和元宵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的正月初一,象征着富饶和团圆。
庙会、舞龙舞狮、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是农历的正月十五,也是中国传统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有赏花灯、吃元宵等习俗。
2.《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一个荣府的兴衰故事,是一部艺术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3.《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启蒙课本,以三个字一句的形式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哲学、道德和社会规范。
它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青少年学习和品德修养的重要读物。
4.《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弟子及其学派的学生所编纂。
《论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道德伦理和忠诚孝顺的传统价值观念。
5.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起源于北京,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京剧以唱、念、做、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讲究唱腔的抑扬顿挫和表演的姿态动作。
6.中国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于中国古代和世界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7.中国园林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以苏州园林和北京颐和园最为著名。
中国园林注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追求自然、平衡和谐的美。
8.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楷书、隶书、行书和草书等几种字体。
书法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注重笔墨纸砚的技巧和气韵生动的艺术表达。
9.中国传统音乐有古曲、民乐和京剧音乐等多种形式,以古琴、笛子、二胡等乐器为代表。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练习题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8cd5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5.png)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练习题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节日的国家,其中许多节日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庆祝活动。
通过了解这些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并参与其中的庆祝活动。
以下是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些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1.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民迎接新年的日子,通常在农历的哪一天庆祝?a) 1月1日b) 2月2日c) 农历正月初一d) 国庆节2.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的哪一天庆祝?a) 5月5日b) 6月6日c) 农历正月十五d) 农历五月初五3.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人们通常在这一天庆祝什么活动?a) 放烟花b) 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c) 举行舞龙舞狮表演d) 穿汉服游行4.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通常在这一天做什么?a) 扫墓祭祖b) 野餐郊游c) 放风筝d) 去动物园5.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通常在这一天做什么活动?a) 看龙舟赛b) 舞狮c) 包饺子d) 点灯笼、猜灯谜二、填空题1. 中国农历新年又被称为____________。
2. 清明节通常在公历的___________前后的某一天。
3.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而设立的。
4. 中秋节一般在农历的___________庆祝。
5. 元宵节是在农历的____________庆祝。
三、简答题1. 除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清明节外,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在中国庆祝?2. 请简要描述一下你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中所包含的庆祝活动和习俗。
3.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节日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四、应用题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搜集相关信息,包括节日的历史由来、庆祝活动和习俗等,并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展示,如图文并茂的PPT、海报、小册子等。
通过这些练习题,希望您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和体验这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专题复习
![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12901231ed9ad51f01df260.png)
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专题复习中国主要传统节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春节(包含正月初一日至十五日之间的节日) 元宵节、灯节(农历正月十五日)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清明节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基本训练(一):一、选择题1、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与()。
A、春节、元宵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B、春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C、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D、元旦、重阳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和文化创新的原动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86b0f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4.png)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传统节日中国古代文化底蕴深厚,以其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传统节日。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
它通常在阳历的1月下旬或2月上旬之间举行,为期15天。
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家庭团聚、放鞭炮、观看舞龙舞狮表演、贴春联、给亲朋好友拜年等。
此外,人们还会吃汤圆、糖果和其他各种传统美食,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2.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阳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举行。
这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人们会前往坟墓扫墓、献花祭奠,并且清理墓地周围的草木。
此外,清明节也是春游的好时机,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个节日里前往郊外踏青。
3.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始于战国时期。
端午节通常在农历的5月5日举行,人们会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包五线脚等。
其中,吃粽子是端午节最具象征意义的传统活动之一,寓意着驱除瘟疫和健康安康。
4.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古代的月亮女神嫦娥,并且人们团聚、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的月饼是这个节日的标志性食品,有各种不同的口味供人选择。
二、传统服饰中国古代有着独特的传统服饰,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传统服饰。
1. 袍子袍子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传统服饰之一,它是一种单衣式外袍。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场合,袍子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如礼袍、文袍、武袍等。
袍子的颜色和装饰图案也有一定的规定和意义,通常与地位、身份和社会地位有关。
2. 长衫长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服饰,也是汉族男性常穿的服装之一。
它通常是长袖、长裤的单件服装,常用的材料包括绸缎、丝绸等。
长衫的颜色和样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代和个人喜好而有所差异。
3.旗袍旗袍是中国古代的女性传统服饰,它起源于清朝时期。
旗袍的特点是修身、合身,以及高领和合身的设计。
中国传统习俗知识题精选50题(含答案)
![中国传统习俗知识题精选50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bb61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d.png)
中国传统习俗知识题精选50题(含答案)1. 中国农历新年是在哪一天庆祝的?(答案:农历正月初一)2. 什么是龙舟节?(答案:中国传统节日,人们划龙舟赛龙)3. 清明节是哪一天?(答案: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通常在4月4日至6日之间)4. 中国的传统七夕节是在农历的哪一天?(答案:农历七月初七)5. 什么是端午节?(答案:中国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人们赛龙舟、吃粽子)6. 说一说中国人过端午节的俗。
(答案: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7. 中秋节通常在公历九月中旬的哪一天庆祝?(答案:农历八月十五)8. 什么是中秋节?(答案:中国传统节日,人们赏月、吃月饼)9. 中国传统的婚礼俗是什么样的?(答案:包括婚礼前的聘礼、婚礼仪式、婚礼酒席等)10. 元宵节是在农历的哪一天庆祝?(答案:农历正月十五)11. 什么是元宵节?(答案:中国传统节日,人们赏花灯、吃元宵)12. 中国人过年前会贴什么?(答案:春联)13. 中国传统俗中,蓝色代表什么意思?(答案:代表平安)14. 汉字“福”为什么要倒贴?(答案:谐音是“福到”)15. 中国人过年时喜欢吃什么食物?(答案:饺子、年糕、汤圆等)16. 中国人婚礼上为什么要敬酒?(答案:敬酒是一种祝福和表达敬意的仪式)17.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是用哪种传统文字书写?(答案:春联用汉字书写)18. 中国人过年时会给小孩子发什么?(答案:红包)19. 中国春节期间,房屋门口会贴什么?(答案:福字贴)20. 中国人过年时会放什么烟花鞭炮?(答案:爆竹、烟花)21. 中国传统俗中,红色代表什么意思?(答案:红色代表喜庆)22. 为什么中国人在过年前要扫除卫生?(答案:寓意新的一年要迎接新的开始)23. 中国人喜欢在过年前贴什么?(答案:对联、灯笼、年画等)24. 中国传统俗中,黄色代表什么意思?(答案:黄色代表富饶、丰收)25. 传统的中国婚礼上新人会喝什么酒?(答案:喝喜酒)26. 什么是中国传统俗中的“开门红”?(答案:新年的第一天拜年时给小孩子红包)27. 中国人过年时,家里常常摆放什么植物?(答案:梅花、兰花、桃花等)28. 中国传统俗中,白色代表什么意思?(答案:白色代表纯洁)29. 中国婚礼上,几位新郎陪伴新娘入洞房?(答案:一位)30. 中国人在春节期间会举行什么庙会活动?(答案:赏花灯、舞龙舞狮、观花会等)31. 中国传统俗中,黑色代表什么意思?(答案:黑色代表忧伤、悲哀)32. 中国人过年时会给长辈拜年吗?(答案:会)33. 传统的中国婚礼上新人会喝几杯酒?(答案:三杯)34. 中国传统俗中,绿色代表什么意思?(答案:绿色代表生命、希望)35. 中国人过年时会在门上贴什么?(答案:春联、年画)36. 中国传统俗中,紫色代表什么意思?(答案:紫色代表高贵、神秘)37. 中国春节期间会举行什么特殊活动?(答案:舞龙舞狮、燃放烟花爆竹、放灯笼等)38. 中国人过年时,常常会买什么新服饰?(答案:红色的衣服)39. 中国传统俗中,粉色代表什么意思?(答案:粉色代表浪漫、幸福)40. 中国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会做什么祭奠活动?(答案:祭祖、祭拜、祭灶等)41. 中国人过年时会放什么物品来驱邪?(答案:对联、灯笼)42. 中国传统俗中,红包里通常放多少钱?(答案:各种面值)43. 中国人传统俗中,洗头发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答案:不要在初一和初二洗头发)44. 中国传统俗中,新郎在婚礼上要喝多少碗汤圆汤?(答案:一个)45. 中国人在过年期间常常给朋友送什么礼物?(答案:年糕、饺子等)46. 中国传统俗中,新娘在婚礼上要喝多少碗汤圆汤?(答案:新娘不要喝)47. 中国传统俗中,大红花适合送什么场合的礼物?(答案:结婚、生日等喜庆场合)48. 中国新年期间,人们会去哪里拜年?(答案:亲戚、朋友家)49. 中国传统俗中,鲜花适合送什么场合的礼物?(答案:生日、恋爱、探病等场合)50. 中国过年时器官捐赠推广活动的宣传语是什么?(答案:过年吃好,不要浪费)。
初一语文复习教案古代文化与传统节日
![初一语文复习教案古代文化与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b07798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0.png)
初一语文复习教案古代文化与传统节日初一语文复习教案:古代文化与传统节日一、引言:古代文化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传统节日则是这一文化的具体体现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古代文化与传统节日的复习,帮助初一学生回顾、深化对这一重要领域的理解,提升语文素养。
二、古代文化复习:1.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成就中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文人雅士,如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 古代文人的文学作品古代文人雅士以诗、词、曲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例如,《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曾经被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选用。
3. 中国古典文化的核心中国古典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这些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并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三、传统节日复习: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人们在这一天除夕夜团聚,共度佳节,同时也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等。
2.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重要的法定假日之一。
人们在这一天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扫墓、祭拜,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3.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人们在这天会举行赏月活动,同时还有一系列与月饼相关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等。
四、教学活动设计:1. 艺术欣赏活动让学生欣赏古代文人的经典诗词,引导他们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可以通过音乐、映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展示这些经典作品。
2. 组织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古代文化与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在专家的引领下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一重要领域。
3. 制作手工艺品引导学生制作与传统节日或古代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品,如剪纸、民俗风筝等。
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一堂语文复习课,学生对古代文化与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专题复习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
春节(包含正月初一日至十五日之间的节日) 元宵节、灯节(农历正月十五日)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
清明节简介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基本训练(一):一、选择题
1、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与()。
A、春节、元宵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B、春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C、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D、元旦、重阳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
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和文化创新的原动力。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和定位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与文化资源,正确判断其文化价值之所在。
回答3-4题。
2.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经济全球化虽对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也可能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
这主要说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会愈演愈烈
3.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具有______等特点。
①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②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③不仅存在于历史,而且存在于现实之中④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钳制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这体现了①中华民族有共同的传统习俗②海峡两岸同根同种,血脉相通③海峡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同④海峡两岸社会制度相同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2005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71周年的日子,红军在长征中孕育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至今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
这说明
A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 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C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D 对传统文化要“去其精华,去其糟粕”参考答案:1.C 2.B.3.A 4.C 5.C 基本训练(二)
我国民间风俗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特别是春节已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传统盛大节日。
1.过春节,人们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贴一个“福”字,有的人家还故意把它倒贴,以取“之意。
每当正月初一零点一到,家家户户开始燃放鞭炮,这主要是为了
A.庆祝亲人团圆
B.祭祀祖先D.辞旧岁,迎新年
()
C.秧歌舞C.铁路
D.芦笙舞D.公路
()
()
C.向远方的亲人拜年A.长鼓舞是
B.踢踏舞B.航空
2.北方地区民间的音乐具有热情、淳朴、喜悦的特点,北方舞蹈的代表是
3.过春节,回家团聚是各大洲海外游子的首选。
原籍是烟台市的海外华人,选择回家最快捷的运输方式
A.海运
4.电子贺卡由于具备不用卡纸、易不制作、传递快捷、时尚经济等优点,已经成为春节期间亲、朋友之
间传送祝福的常用方式。
在①电子邮件②QQ ③博客④多媒体手机⑤MSN等信息交流工具中,能够发送电子贺卡的是
A.①②③④于
A.自然因素
B.①②③⑤
B.政治因素
C.①②④⑤
C.经济因素
()D.①③④⑤
D.文化因素
()()
5.每当春节来临,人们都要购买春联、鞭炮等节日消费品。
节日对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影响属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形成了贴春联、剪窗花、放鞭炮等等的节日文化。
6.过年了,小明兴高采烈的买了一个红色的氢气球,一不小心松了手。
气球会
A.落到地上,再弹起来B.落到地上,不再弹起来
C.向空中高处飞去,而且速度越来越大
D.向空中高处飞去,到一定高度还会落下来
7.放鞭炮是我国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燃放的两响(鞭炮的一种),点燃后飞向天空,在高空中炸响,这
个过程可以用物理中的哪个规律做出最好的解释
A.动能定理
B.机械能守恒定律D.动量守恒定律
()
()
C.热力学第一定律
8.春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传统的习俗,下列不属于春节习俗的是A.贴对联B.吃饺子参考答案:DCBDB CDC
C.吃元宵
D.祭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