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任职教育体系建设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士官任职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士官任职教育体系是对军校传统教育体系的突破变革,面对新的军事变革,只有大胆革新,调整办学思路,才能适应现代军事发展的需要。办学思路是院校育人的根本理念,是指导学院建设与发展的灵魂,只有确立正确的办学思路,才能保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关键词:士官任职教育体系建设
建立士官任职教育体系是信息时代士官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是对传统士官教育体系或模式提出的挑战,是一场新的变革。就士官任职教育体系的建设,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一、调整办学思路,适应培训任务的变化
军队院校要根据培训任务的变化,瞄准军事人才培养的制高点,确定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发展方向和教学指导思想,要在为军队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上有所作为,在为军队的改革和建设、为军事斗争准备、为创新发展军事理论提供理论支持上不辱使命,充分发挥院校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功能、军事理论的创新功能、武器装备的试验功能、为领导决策和部队建设提供智力服务的咨询功能。要把人才培养的重心由注重学员素质的全面发展、着力打牢学员发展潜力,转变到着力提高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上来。
二、完善法规制度,保证任职教育体系建立和实施
规章制度建设在士官任职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建立合理的院校任职教育规章制度,可以把军校
任职教育的管理、教学、科研、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科学化的轨道,使军校之间、军校和地方院校之间、军校内部院、系、所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应该看到,过去所制定颁布和实行的一系列院校规章制度,是在按岗分训、投资分散、条块分割、自我封闭的传统军事教育模式下形成的,这些院校教育的规章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军校任职教育新模式。军校任职教育模式要求教育合训,专业训练分流,集中使用资金,打破校际间壁垒,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必然要求实行院校间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共享,它既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是资源的大调整、利益的大调整。势必对各院校造成一定的冲击,各院校必须始终站在信息时代的高度,从培养适应现代战争复合型军事人才的高度,充分认识军校任职教育模式变革的意义。要顾大局、识大体,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三、创新教学体系,突出任职能力
任职教育院校必须紧紧围绕岗位任职需要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以研究的问题或课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重组知识体系,构建新的任职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要增强课程的综合性。设置课程既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高度分化又以高度综合为主的趋势,又要满足任职岗位的需要,建立融指挥、管理和技术于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突出综合课程的地位。要以增强学员的任职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教育的综合水平为途径,实现军事教育的综合集成,进一步实现由单一专业型教育为主向指
挥、管理型综合教育模式转变。
二是要以提高学员综合能力为重点,坚持宽口径、跨学科设置课程。要围绕部队作战、训练、管理和政治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岗位任职需要出发,突出能力培养和实践课程的地位。由注重课堂和书本教学到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由偏重培养专业素质向注重提高专业素质和综合军事指挥素质并重转变。
三是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坚持课程的先进性和针对性。瞄准世界新军事变革前沿,着眼发展,突出特色,改进课程设计,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进一步实现由传统课程体系向与双重历史任务相适应的新型课程体系转变。
四、适应教学方式手段的变化,适应士官任职教育培训的需要
在网络技术的牵动下,军事教育手段将有三个转移趋势。
(一)网络环境促成传统教学中心的转移
由于教室课堂本身固有的时空限制,师生双方在其中的活动自由度不高,教学双方创造性思维明显受到抑制,创新能力便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网络环境突破这种限制、拓展教学信息源,使得教学不仅存在于课堂、教室中,而且还存在于乘坐火车、飞机、轮船的旅途中,教学真正成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事情。通过网络,教师惟一要做的就是联络网点、访问网址,只要遵守一定协议便可自由出入,自由安排教学,教学完全转移到以网点网址为中心的网络上来。
(二)传统教学以课本为中心向多媒体课件转移
网络环境下,教学信息不仅以丰富的文本形式,还以超文本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从根本上引起传统阅读方式的革命。这种多媒体的课件成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并吸引师生共同参加与制作,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双边的参与度,而且增强了学员动手的能力,能触发教学双方的创造性思维火花。
(三)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中心向发展面向未来的能力和更加强调创新转移
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传授中心,一方面知识与动手实践能力脱节,另一方面,知识教学重心又往往是那些已被证实而确立的事实,公式、公理、原则和方法,这些都只是以为囿于现有的体制模式,解决发生过的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一方面人类社会知识总量呈几何数剧增,另一方面知识折旧率提高。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再也不可能凭借在校的数年就学会终生受用的知识,他只有“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网络环境正好促成了传统教学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根本转变。网络环境下教学中心的根本转移,极大地变革了传统教学乃至于整个教育领域,同时给现行教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加强网络建设,提高网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