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翻译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正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翻译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正迁移
摘要:迁移是由心理学引入语言学范畴的一个概念。
迁移包括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能起助益性作用的正迁移和会起妨碍性作用的负迁移。
传统翻译教学过度强调母语文化对翻译学习的负迁移作用,母语文化的地位因而被弱化,不利于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有必要重视和发挥母语文化在翻译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并采取适当策略将其贯彻、贯穿于翻译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关键词:正迁移;母语文化;翻译教学;策略
引言
迁移(transfer)原是属于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人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会将他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
迁移包括有助益性的迁移和有妨碍性的迁移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故就有了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
就语言学习而言,对第二语言学习能起促进作用的可被视之为是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起阻碍作用的则属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在我国,我国英语教学研究者一般多从我们民族的文化背景、我们与英语民族的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等方面来研究汉语对于学习英语的负迁移作用,而对于汉语在学习英语尤其是在英汉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本文试从分析传统翻译教学思维模式中的弊端入手,来探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与翻译教学的关系,并对在翻译教学中如何实现母语文化的正迁移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传统翻译教学的思维模式及其弊端
传统翻译教学具有单向度的特点,其表现是只有一个思维指向、一个思维角度、一个思维规则、一条评价标准、一个思考线索、一个思维结果。
单一化、固定化几乎成了翻译思维活动的固定模式:以对英语的语言文化为指向,以语言转换的相异性为思考角度,以英语感知为绝对重心,以所谓的“答案”为准绳,以单一的标准来评价译文的优劣。
这种思维模式的后果之一就是使许多翻译教师总是刻意突出两种语言的相异性,总是列举和论证两种语言间的种种差异,夸大母语文化在翻译中的负迁移作用。
这固然会使学习者关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从而尽量避免在翻译中出现“翻译证”、“中式英语”、“欧式汉语”等问题,但这种思维模式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弊端。
一方面,它对学习者由浅入深地理解英语、理解翻译,激发对翻译学习的兴趣等不但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而容易使学习者产生畏难情绪和抗拒心理,回避学习中的难点;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思维的附带后果是,会使学习者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对母语文化的学习。
众多的翻译理论家和译者都曾借用自身或他人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告诉我们,在缺乏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的情况下,急功近利地去突击对英语的表面上的学习,其结果只能是对两种语言都一知半解。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明明对英文的句子结构、篇章结构和层次都心知肚明,但就是无法将其转换成地道的、流畅的汉语。
反之亦然。
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与翻译教学的关系
二语习得理论认为,母语是英语学习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基础,是可以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
对翻译来说,同样是如此。
在教师的重视和引导下,母语文化会对翻译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发挥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习得能力
乔姆斯基认为,人类的语言有其普遍的法则,它是人类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系统,代表了人类语言中的最基本的东西。
用英语语言学家Ellis(1985)的关于普遍假设的理论来诠释,这个普遍的法则就是:在所有的自然语言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核心”规则——人类的语言尽管千差万别,但总有其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正是因为存在着这种共通性,加之由人类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对普世价值与情感的认同而产生出的文化间的共通性,所以任何一个人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都会把他通过母语而获得的对语言文化的共通性的认识运用到其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去。
Schumann(1979)就曾指出: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与英语在结构上的相同或相似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某些结构的习得,如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趁热打铁),lead by the nose(牵着鼻子走),等等;有的是大体相似,如walk on thin ice(如履薄冰)和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等等。
由此可见,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相似性或相吻合的现象,它使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可以利用母语知识以促进对目的语的学习。
当然,母语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不犯错误。
这正如Ellis所说的:促进并不像行为主义者所预料的那样,会表现在对某些错误的完全避免上,而是表现在错误的减少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上。
2.发挥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源语理解能力
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除了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处,还应该具有相应的文化意识和相当的知识储备,应能体会到两种语言背后的林林总总。
从这个角度说,它就不仅要求译者要对原文所涉及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还要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以满足翻译的要求。
译者在自己的翻译实践中所接触到的材料即原文,其中可能包含着文学、艺术、生活、教育或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而并非总是局限于某一门类。
在外语材料相对较难获得和较难掌握的情况下,通过俯拾即是的母语材料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对准确理解原文及原文中所蕴涵的知识无疑是极有帮助的。
这对汉英翻译而言不难理解,然而实际情况是,母语文化对理解英文也同样重要。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The best clock cannot but entail a certain error(即使是最精确的时钟也有一定的误差)。
对这一说法,译者如果没有相应的物理知识和生活常识,那么在对这句话中的“best”和“error”进行翻译时,就可能会由于理解上的偏差而译不准确或译得不地道。
若母语文化知识储备较丰富,就能对要翻译的语言及其内蕴有更为恰当的体悟和感知,从而使自己的翻译表达更恰当更精确。
3.发挥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双语转换能力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艺术,翻译能力的形成有赖于两种语言文化能力的共同提高。
为了使译文形神兼备,译者不仅要把握原作的神韵和精髓,而且要巧用
音形义等各种语言要素,以使译文语言与原文语言及其内涵达成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状态,从而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艺术享受、心理预期或行为动机。
要做到这些,译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字修养,能准确地理解原文,而且要把握原文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潜藏于原文中的神髓。
同时,在进行双语转换的过程中还必须通过对两种语言的最细致入微的理解、编码、分析、解码和重构,以达到翻译的目的。
这一切,都需要借助母语文化来实现。
母语文化作为译者原有的文化和生活经验,是对英语学习的一种认知上的准备和有利因素,它能帮助学习者提高对语言文化和艺术的鉴赏水准,能使学习者触类旁通,对提高学习者的文化修养和双语转换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男装品牌Goldlion的成功汉译可称之为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在翻译该品牌时,译者没有将其直译为“金狮”,而是根据其谐音将其译为“金利来”(财运滚滚来)。
“金狮”的谐音为“金失”,这是中国消费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消费心理所不能接受的。
三、在翻译教学中促进母语文化正迁移的策略
1.以语言结构的相似性为切入点,使学生顺利突破翻译学习的初级阶段
翻译学习的初级阶段是指学习者能以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为基础,能对双语转换中所涉及到的字、词、句等基本语言成分做较为忠实、较为准确和较为通顺的传达的阶段。
实践证明,母语语言结构的促进作用在这个阶段十分明显,因为此时学习者还未构建起一个相应的规则,所以通过母语与英语间相同或相似之处的学习与比较会促进学习者翻译能力的快速形成。
试想,一个连汉语中的主、谓、宾、状、补等句子成分都分不清的人,他怎么能理解英语中相同的句子成分呢?因此,如果教师能因势利导,能通过对两种语言结构的相似性的对比分析,再由相似引出相异,在相似中对比相异,就会避免使学习者产生畏难情绪和回避心理,就会唤起他们学习翻译的热情和积极性。
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恰当地运用母语,要发挥母语的正面作用。
比如,鼓励学生将heart-breaking,learn by heart,from the bottom of heart,stone heart,to lose heart,with a light heart(伤心欲碎、铭记在心、发自内心、铁石心肠、灰心丧气、心情愉快)等用贴切的汉语译出来。
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与英语句法的核心结构十分相似。
尽管英语句子可以枝繁叶茂,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其核心结构再加以仔细分析,抽丝剥茧,就发挥了汉语的正迁移作用。
比如,汉语中的“爱情是不能勉强的”和“活到老、学到老”分别对应的英文是“Love cannot be forced”和“Live and learn”。
总之,教师有必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工作,以较大面积地促成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语言正迁移。
这样,对翻译的学习无疑具有极大的好处。
2.以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为切入点,使学生夯实翻译学习中级阶段的基础
翻译学习的中级阶段是指学习者在懂得了目的语基本的语法结构的基础上,对目的语语言的篇章结构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意义、指向和所承载的思想文化再有较清楚、较明晰的体悟后,从而通过对翻译手段的灵活运用,将其转化成为另一种语言,并力求达到两种语言从内涵到处延的自然对等的阶段。
从语料分析的观点看,在英语语言结构中所包括的信息中,最基本的就是和母语结构相同的部分,所以只要能将本族语的技能迁移到新的语言材料中去,便能形成翻译技能。
所以,
翻译教学不应只是传授“以一种言语换另一种言语的技艺”,要认识到翻译的本质应该是把源语文化的内涵用适应于译入语文化和环境的语言完善地表现出来。
这样,如果能处理好母语文化的思维与翻译教学的关系,学生的翻译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母语文化思维水平的提高对培养学习者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都能使学习者能够高屋建瓴,能够多视角地审视源语与目的语,增强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感知能力。
此时,翻译课程的教授方法也应实现从单纯实践的感性阶段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理性阶段的升级,应运用比较的方法,寻找迁移的“关联点”,利用迁移规律,帮助学习者全面、精细、深刻地分析要翻译的内容中的不同情境,引导学习者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反复比较和深入思考,找出其中本质的特征,辨别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寻找实现正面迁移的主体关联内容,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对语言文化的综合认识水平和双语转换的能力。
3.以两种语言文化的相互印证和参照为契合点,使学生的翻译学习向高级阶段跨越
翻译学习的高级阶段是指学习者在对两种语言文化都能做到了然于胸,从而既能做到“走进去”,又能做到“走出来”的情况下,能自如地驾驭两种语言,使译文与原文互为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即做到使译文与原文的“神似”阶段。
这一境界要求学习者必须对两种语言文化都有相当深刻的领悟和转换的能力,必须将母语语言文化与目的语语言文化均作为正迁移的对象,从而在两者的相互渗透中体察和把握两种语言和文化中的最精微和最细致的和谐之处,取得翻译的理想效果。
为达到这一境界,学习者有必要也必须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不断地游走、比较、分析和辨别,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积累去印证尚未明确的想法和思路。
在这一过程中,母语语言文化对第二语言文化是一种激励和刺激,第二语言文化对母语语言文化也可作为印证和参照。
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深化,学习者的翻译能力会不断地提高,此时实现的不仅仅是对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穿针引线。
参考文献: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Q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Odlin,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Schumann.Discourse function and language transfer[J].Working Papers on Bilingualism(1979).
[5]奥苏泊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曹瑞明.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J].英语教学,2006(3).
[7]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8]穆雷.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设计探索[J].中国翻译,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