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被翻译最多的50部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名著最好译本
![外国文学名著最好译本](https://img.taocdn.com/s3/m/d91561f350e2524de5187e30.png)
推荐外国文学名著最好译本一、古希腊文学至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希腊神话故事》:(德)施瓦布,刘超之、艾英翻译的比较盛行,杨武能译的也很好(流传至今的希腊神话版本五花八门,有的故事甚至自相矛盾,施瓦布的是目前最通行版本)。
2、《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罗念生、王焕生译的人文版和陈中梅译的上海译文版。
王是专攻过古希腊语的,所以前者被称为经典,陈的译本则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更符合现代阅读习惯,有人则认为翻译的不好。
杨宪益的散文版也可以参考一下。
3、(古希腊)索福克勒斯《奥底浦斯王》(另有一个译名《俄狄浦斯王》):罗念生译,看《罗念生全集·悲剧卷》就可以了,上海人民出版社。
4、(意大利)但丁《神曲》:田德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黄文捷的译林版可以参考,我还看过朱维之的译文,文采较好,但是从英文转译的,精准度值得商榷。
5、(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方平的、王科一的都很好。
6、(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目前无人超越。
7、(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这个就没有争议了,绝对是朱生豪的。
卞之琳的也可以。
这几年译林组织人马重新较订、补译了朱译本,出了莎士比亚全集,值得推荐。
8、(法)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李健吾译。
9、(英)弥尔顿《失乐园》:朱维之译。
陈才宇新出的译本也不错,值得推荐。
10、(德)歌德《浮士德》:钱春绮的上海译文,绿原的人民文学,还有郭沫若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个版本难找,董问樵译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少年维特之烦恼》:杨武能译,安徽文艺出版社,这个译本最新,杨先生是德语文学翻译专家,他翻译了很多歌德的作品。
11、(法)卢梭《新爱洛依丝》:李平沤译。
12、(英)菲尔丁《汤姆·琼斯》:张谷若的最好,萧乾的也不错。
13、(法)雨果《悲惨世界》: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没有任何争议。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d2ac0126af45b307e87197c9.png)
个性解放意识
自由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尼采的权力意志 和弗洛伊德主义的核心内容。 萨特强调,‚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尼采人生哲学的主义内容是他的自由观。 弗洛伊德则指出,潜意识活动是人的正常 精神活动,潜意识的内容是被压抑到, 内 心深层的情感欲望。
对于‚异化‛的批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内心生活, 尊重人的精神自由,成为文学的重要 表现的重要领域
人本主义精神
西方社会人性异化的事实乃是现代西方社 会思潮普遍关注人的问题的根本原因。人 本主义强调以人作为其主要研究对象, 给人 的生存、人的发展、人性的解放等等‚属 人的问题‛以合理的说明。在现象学、存 在主义、人格主义和哲学人类学等人本主 义流派看来, 思想家们不应关注科技发展和 物质文明的成果, 而应力图关心现代人的困 境、痛苦、恐惧和迷惘的现实。
主要思想
酒神精神:人生虽然永远植根于痛苦之中, 但却是有价值的;越是面对痛苦、险境和 未知的东西,精神愈加欢欣鼓舞。 重估一切价值:‚重估一切价值‛就是要 把被颠倒了的评价重新颠倒过来,以你自 己的生命为尺寸重新度量一切事物的价值。 超人哲学:其目的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设立一个新的目标、新的意义和新的理想, 它体现的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结语
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人 本主义精神、个性解放意识和对于‚异化‛ 的批判。这些社会思潮虽有消极的方面, 但还是为当时的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些新的 理念和视角,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弗洛伊德看来,文学创作是人的无意 识本能冲动发泄和升华的一种方式。 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学有很深的历史渊 源,文学作品是弗洛伊德理论的重要 来源,正如美国学者莱尔耐尔· 特里林 曾说:‚弗洛伊德影响文学,文学也 以同样的力量影响弗洛伊德。
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观止(一)
![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观止(一)](https://img.taocdn.com/s3/m/45782561783e0912a2162a53.png)
在网上收集的一份较全的资料,仅供参考!一、各国重要作品主要译本1、·俄国·《战争与和平》-- 草婴,短期无法超越。
《战争与和平》-- 刘辽逸,人民文学版。
《安娜·卡列尼娜》草婴上海文艺《复活》-- 汝龙《复活》-- 草婴,这两个译本都是经典。
《前夜》-- 丽尼《贵族之家》-- 丽尼《父与子》-- 巴金《卡拉玛左夫兄弟》-- 耿济之《罪与罚》-- 岳麟上海译文《罪与罚》-- 朱海观王汶人民文学《白痴》-- 南江《被欺凌与被侮辱的》-- 南江《被侮辱和被损害的》(陀斯妥耶夫斯基)荃麟《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刘辽逸楼适夷陆风-人民文学出版社《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惠群安东顾生根上海译文《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聂刚正译林出版社《高尔基短篇小说选》-- 瞿秋白巴金耿济之伊信《猎人笔记》-- 丰子恺《猎人笔记》-- 冯春,未知如何。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契诃夫汝龙人民文学出版社雪垠轩注:契诃夫的作品首选汝龙,汝龙对契珂夫花了很大的时间与精力研究翻译,上海译文社有他翻译的《契珂夫小说全集》值得珍藏。
《樱桃园》契诃夫焦菊隐上海译文出版社《当代英雄》-- 翟松年《静静的顿河》-- 金人《普希金诗集》--戈宝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普希金诗选》-- 查良铮《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智量人民文学出版社普希金文集第五卷雪垠轩注:这部书的名家译本众多,各有千秋。
《家庭的戏剧》-- 巴金《死魂灵》-- 满涛《死魂灵》果戈里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个人的遭遇》-- 草婴《一个人的遭遇》肖洛霍夫马龙闪等新华出版社肖洛霍夫中短篇小说选《悬崖》(冈察洛夫)李林《阿列霞》(库普林)李林《阿列霞》-- 蓝英年《日瓦戈医生》-- 蓝英年张秉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梅益《谁之罪》-- 楼适夷《苦难的历程》-- 王士燮《往事与随想》-- 巴金,上海译文79年版。
雪垠轩注:这个不是全本。
最近已在这个译本的基础上,由藏仲伦修订补充的全译本在译林社出版了。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及其介绍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及其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d7ecedd7cd184254a353539.png)
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及其介绍2010级学生:王淑苹学号:2009312011198戈宝权(1913.2.15—2000.5.15),笔名葆荃、北辰、苏牧,汉族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台城,清华大学肄业,著名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
人物生平1913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十)生于江苏省东台市台城的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家庭。
曾在家乡读过多级小学、高等小学和师范。
1932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
在大学时,学习英、法、日语,自学世界语,后又学习俄语,为他日后从事外国文学及中外文学关系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戈宝权从三十年代初期即开始翻译和研究外国文学,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
他翻译过俄国、前苏联、东欧和亚、非、拉各国的文学作品五十余种,在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写过中外文学关系史、翻译史的论文若干篇,主要有《普希金在中国》、《冈察洛夫和中国》、《屠格涅夫和中国文学》、《托尔斯泰和中国》、《契柯夫和中国》、《高尔基和中国革命斗争》、《罗曼.罗兰与中国》、《泰戈尔和中国》等论文。
许多被译成俄、英、法、德、葡、日、西班牙和世界语及东欧各种文学,引起国外学术界的重视。
个人作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戈宝权看到了阳光明媚的春天。
他着重研究了中国作家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著有《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和《<阿Q正传>在国外》等书,论文有《鲁迅和史沫特莱的友谊》、《鲁迅和内山完造的友谊》、《鲁迅和增田涉》、《鲁迅和普实克》、《鲁迅和爱先珂》等。
还对郭沫若和茅盾进行了研究,写有《郭沫若与外国文学》和《茅盾对世界文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等文。
戈宝权于1932年进上海《时事新报》当编辑。
1935年去莫斯科,担任天津《大公报》驻苏记者。
抗战期间,任《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的编辑和编委。
解放后,按照周总理的任命,负责接收国民党驻苏大使馆,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临时代办和文化参赞。
1954年7月回国,先后担任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及学部委员,一直到现在。
西方翻译简史第一部分
![西方翻译简史第一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7e4f2be169dc5022abea0003.png)
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西方翻译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
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
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
到了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和希腊戏剧作品。
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后世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来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次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
因此,在较早时期就有人将《圣经》译成拉丁语,到公元四世纪达到高潮,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译本,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翻译高潮中世纪中期,即11-12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了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深远。
第四次翻译高潮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
特别是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普遍展开的16世纪及随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翻译活动深入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国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语言,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
杨绛文学翻译成就概要
![杨绛文学翻译成就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67ee050feff9aef8941e06e7.png)
兰lantaizongheng□李婷雯杨绛是钱钟书的夫人,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其通晓英、法、西班牙语,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翻译成就斐然,译法独领风骚。
一、牛刀小试杨绛生于1911年7月,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至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长期任教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
留学期间,杨绛掌握了扎实深厚的英语和法语能力,并尝试翻译了一些文学作品。
但真正引起行家注意的,则是在抗战胜利之后。
当时,储安平主办的《观察》杂志盛情向杨绛约稿,她便将自己正在看的散文《世界公民》中的一则片断翻译好之后投寄给了该刊,结果居然受到了大翻译家傅雷的交口称赞。
对于傅雷的称赞与好评,起初杨绛认为这不过只是一种礼貌的敷衍罢了,便对傅雷也惯常性地作了一番谦逊的回应,哪知傅雷怫然忍耐了大约一分钟,然后铁青着脸对着杨绛发作道:“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
”受到傅雷发自肺腑的认可与好评,杨绛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也增强了自己从事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信念与决心。
20世纪40年代末期,杨绛着手向国内民众翻译和介绍西方文学史上首部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在这部小说中,通过16世纪时期的主人公小癞子对于个人一生中种种坎坷遭遇的详尽自述,作者以幽默俏皮的描写手法,有力地鞭挞了日趋没落的贵族教士阶级,辛辣地讽刺了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观念,使读者可以在忍俊不禁之余,慨叹时事的复杂多样和人生的酸甜苦辣。
在某种程度上,《小癞子》这部小说展示了西方城市的众生相,尤其是书中对于僧侣的贪婪与伪善、贵族的傲慢与空虚等进行的独到描写,充分揭露了西班牙社会统治阶层的腐朽与没落,因而其不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欧洲的文学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譬如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以及高乃依的《戏子的梦想》,都曾引用过这部小说中的一些故事或者提及过这部小说的若干情节[1]81。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https://img.taocdn.com/s3/m/0526a30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f.png)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中国历代名著全译是一部集中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的经典著作的巨著。
这部著作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深刻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的编写历时多年,涵盖了从古代经典到近代文学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领域的作品,包括诗、词、曲、小说、传记等各种文学形式。
这部巨著的编写者们不仅对原作进行了精准的翻译,还对作品的背景、语言、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著作。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中的经典著作包括《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这些作品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作。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周代至春秋时期的300余首诗歌,其中有爱情诗、婚姻诗、祭祀诗、战争诗等多种题材。
这些诗歌表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
《诗经》的译本在中国历代流传广泛,也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又一部经典著作,是楚国文化的代表作品。
它包含了17篇长篇辞赋,描述了楚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楚辞》的译本中,最著名的要数郑振铎的《楚辞译注》,他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语言的音韵和节奏,使得译文更加贴近原文的风格和特点。
《论语》和《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品。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记录了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它强调道德、自然和虚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两部著作的译本在国内外广泛流传,成为了世界上研究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品。
它描绘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兴衰历程,通过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
《红楼梦》的译本在国内外广泛流传,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西方翻译史
![西方翻译史](https://img.taocdn.com/s3/m/69c7ba0bde80d4d8d15a4fa5.png)
西方翻译简史一、西方翻译简史1第一次翻译活动高潮(公元前3世纪)罗马文学三大鼻祖之一的安德罗尼柯于公元前3世纪翻译的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译作。
其后的一些大文学家们也都开始尝试用拉丁语翻译或改写希腊戏剧作品,从而掀起了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
这一阶段的翻译活动将古希腊文学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2第二次高潮(罗马帝国后期)圣·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成为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同样重要的地位。
3第三次高潮(11-12世纪)出现了大规模的翻译活动:西方翻译家把大批阿拉伯语作品译成拉丁语,在翻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4第四次翻译活动高潮(文艺复兴时代晚期)翻译活动已经深入到思想、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翻译家和译作。
英王詹姆士一世1611年命人翻译的英文钦定本《圣经》则标志着英国翻译的一次飞跃。
这部译着至今仍被奉为英语语言的经典之作,对英语语言和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第五次次高潮(17-20世纪)这一时期的翻译比文艺复兴时期稍为逊色,但仍有大批西方文学名著被翻译出来,此时东方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也开始被译成各国文字。
6第六次高潮(二战时期,一直延续至今)。
二战以来,世界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翻译的范围随之大大扩展,科技和商业翻译日趋成熟。
各种国内、国际翻译协会和团体的组建,为集中翻译力量多出翻译精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对机器翻译的研究也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虽然目前计算机翻译的质量远远不如人工翻译,但其速度却是人类无法比拟的,这无疑对人工翻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未来的世纪里计算机到底能不能代替人脑还是个谜。
二、西方翻译理论和翻译活动、翻译名家1最早的翻译家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1)翻译的定义(解释家和演说家---直译与意译)2)意义(开创翻译的先河)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和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奥古斯丁的《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近现代中国翻译名家
![近现代中国翻译名家](https://img.taocdn.com/s3/m/b2ad587a1eb91a37f0115c00.png)
近现代中国翻译名家通过介绍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12位翻译家(英汉翻译家6位;俄汉、日汉和法汉翻译家各2位,按生年排序),熟悉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研究其译学思想和主要成就,了解近现代中国翻译的发展概况,学习前辈著名译家的敬业精神和翻译经验,为丰富理论知识和提高翻译水平打下基础,拓展视野。
1严复(1854—1921),著名学者、杰出翻译家、启蒙思想家;福建福州人,毕生致力于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五四运动的动因之一。
1877年由清政府派遣赴英国学习海军,潜心研读西方资产阶级经典著作;回国后在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习和总办;曾任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校长及译书局总办等;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后,迅速衰落贫穷。
严复深受震撼,大力推广西学,宣传维新思想。
自1895年起的20年间,共翻译了11部西方经典名著,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严译名著丛刊”8种,即《天演论》(《进化论与论理学》)、《原富》(《国富论》)、《群己权界论》(《论自由》)、《群学肄言》(《社会学原理》)和《穆勒名学》(《逻辑体系》)等;这些西方学术名著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其译作率先把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系统地引进到中国,对当时和“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变革起到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在翻译理论方面,他在中国翻译史上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系统标准(1898),影响深远,一个多世纪以来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作为中国“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胡适语),其翻译实践和理论在中国文化史和翻译史上竖起一座丰碑。
2曹靖华(1897—1987),俄苏文学翻译家、散文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河南卢氏人,青年时代投身于五四运动;曾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1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学习;1927年再赴苏联,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和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任教。
回国后从事俄苏文学翻译,并在大学任教;主编《苏联文学丛书》。
世界上译本最多、流传最广的20本书
![世界上译本最多、流传最广的20本书](https://img.taocdn.com/s3/m/7901177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b.png)
世界上译本最多、流传最广的20本书译本最多,也即意味着这些书在世界范围中流传最广,美国的一家翻译公司为世界上译本数最多的书做了一个排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No.1 《小王子》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著)全球译本数:253个《小王子》属于这种类型的书……它使孩子和成年人都喜欢。
作品所刻意追求并表现出来的想象力、智慧和情感,使各种年龄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乐趣和益处,并且随时能够发现新的精神财富。
No.2 《布偶奇遇记》卡洛·科洛迪(著)全球译本数:240个还记得那个一说谎话鼻子就变长的小木偶吗?《木偶奇遇记》中的他天真无邪、纯洁朴实、正直勇敢,但他又任性、淘气、捣乱、不守规矩,有时候还喜欢撒点谎……No.3 《天路历程》约翰·班扬(著)全球译本数:200个《天路历程》是十七世纪英国牧师、散文作家约翰班扬(1628-1688)的代表作。
这是一部寓言式小说。
它借助于梦境的形式展开;作者叙述他在梦中所见,一个背着包袱的名叫“基督徒”的人正在看一本书,知道了他和他的一家所居住的城市No.4 《爱丽斯漫游奇遇记》刘易斯·卡罗尔(著)全球译本数:174个怪诞、奇幻,现代童话的奠基之作。
No.5 《安徒生通话》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著)全球译本数:159个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童话作品集之一。
No.6 《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著)全球译本数:148个《海底两万里》主要内容是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
全书情节曲折,悬念迭出,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该书还能使人从中学习到有关海洋生物、气象、地理等方面的丰富知识。
No.7 《高卢英雄历险记》勒内·戈西尼(著)全球译本数:114个重回古罗马,寻访西方文明历史根基!横跨大西洋,感受欧洲民族人文风情!历史人物登台客串,文化典故穿插其间,艺术戏仿俯首皆是,深厚底蕴成就经典!No.8 《丁丁历险记》埃尔热(著)全球译本数:112个《丁丁历险记》的漫画故事以冒险为主,辅以科学幻想的内容,内容幽默,同时倡导反战、和平和人道主义思想。
《圣经》翻译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
![《圣经》翻译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93eaa0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9.png)
校园英语 /《圣经》翻译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湖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叶玲【摘要】《圣经》是西方世界中一部力作,而《圣经》翻译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举足轻重。
《圣经》翻译都经历了直译、意译、直译意译有机结合的有关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争执和演变,揭示了与语言和文化紧密联系而又超越不同语言和文化系统差别的翻译的本质问题和基本规律。
【关键词】《圣经》 西方翻译理论 直译 意译一、引言被尊为基督教经典的《圣经》,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印刷出版、被翻译过最多的书籍,也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通过翻译,《圣经》给西方各国的语言、文学、文化、艺术、宗教产生了无法比拟的影响。
麦克非(Cleland B.McAfee)在《最伟大的英国古典文学》(The Greatest English Classics)一书中写道:“假如每一个大城市中的《圣经》都被摧毁了,单单由各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书架,收集其他书中所引用过的《圣经》字句,我们仍可以把《圣经》的主要部分重新拼凑起来。
”差不多所有伟大的作家们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论及圣经对他们的影响。
当然,《圣经》翻译对西方翻译理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二、《圣经》翻译的历史根据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定义,他将《圣经》翻译史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200年至公元700年);宗教改革时期(十六至十七世纪);近现代时期(主要是十九至二十世纪,又被称为“传教士世纪”)。
1.希腊罗马时期。
西方最早的译作之一是公元前2世纪用希腊语从希伯来语翻译过来的《七十二子圣经》(Septuagint),又名《旧约圣经》。
在希腊罗马时期,一些《新约圣经》部分也被翻译成拉丁语。
后来,《圣经》也被翻译成了其他中东国家的语言,如叙利亚语,科普特语(两种不同的方言),亚美利亚语,乔治亚语,埃塞俄比亚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和哥特语。
古拉丁文版的《新约圣经》在翻译上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直到公元4世纪末,杰罗姆(St. Jerome)将其进行了修改,也就是现在著名的《通俗本圣经》(Vulgate)。
欧·亨利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
![欧·亨利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b4753e90242a8956bece47e.png)
欧·亨利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摘要:欧·亨利是中国读者最熟悉、最喜欢的美国著名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中国被译介的数量之多和影响之大都令人叹为观止,《麦琪的礼物》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却发现《麦琪的礼物》是个由来已久的误译,这个“美丽的错误”在我国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由此即可窥见欧·亨利及其作品在中国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在作品译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欧·亨利;“麦琪”;译介;影响一今年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欧·亨利逝世一百周年,我们在一次问卷调查中发现,欧·亨利不仅是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而且也是中国读者最熟悉、最喜欢的美国著名作家。
他常常以出人意料的结尾而闻名遐迩,文学界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
他总是把小说的灵魂全都凝聚在结尾部分,让读者在前面似乎平淡无奇而又诙谐风趣的描述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精心设置的迷宫。
他还利用别出心裁的手法表现失意落魄的小人物的命运和复杂的感情,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
欧·亨利在小说里刻画的多数都是被社会遗忘的小人物,但他们都有着伟大的理想抱负和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其作品中表现的相互关爱、和谐共处、不甘沉沦、永不屈服、勇敢面对生活等主题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谋而合,这也许就是欧·亨利及其作品在中国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欧·亨利的作品被译介和研究的历史超过半个多世纪,他也成为中国读者最熟悉、最喜欢的美国作家之一。
他那充满传奇的一生和脍炙人口的作品更使大家耳熟能详。
他的一生大起大落:既当过药店学徒和西部牧人,也当过大都市的新闻记者和银行职员;既当过逃犯,又蹲过监狱。
在48年短暂的生涯中,他有过穷困潦倒,也有过大红大紫。
名声大噪时他曾挥金如土,弥留之际却又身无分文,真可谓命运坎坷、经历曲折。
儒勒·凡尔纳——法国作家
![儒勒·凡尔纳——法国作家](https://img.taocdn.com/s3/m/17fbb220b7360b4c2e3f6448.png)
儒勒·凡尔纳——法国作家
儒勒·凡尔纳介绍
中文名: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
外文名:Jules Gabriel Verne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南特
出生日期:1828年2月8日
逝世日期:1905年3月24日
职业:作家
主要成就:《奇异的旅行》系列作品
代表作品:《海底两万里》《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等
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
在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
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凡尔纳作品的译本已累计达4751种,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次数最多法语作家。
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第二章 中西方翻译史简介
![第二章 中西方翻译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ec42f9fd0d233d4b14e696d.png)
文学翻译阶段
随着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确立,尤其是西方文艺复兴运动 兴起之后,文学翻译开始成为翻译的主流。
1. 2.
西方早期的文学翻译(民族语言的形成到文艺复兴时期)
启蒙时期的文学翻译(17世纪到18世纪)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3. 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翻译(18世纪末到19世纪三四十年
translator must determine is the response of the receptor.” (ibid: 1).
尤金· 奈达
尤金· 奈达(Eugene A. Nida) (1914-2011) 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Biblical translators should not take communication for granted, but should bring it about, employing all the resources of linguistics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aid in their task. Religious message often failed to be communicated because of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and world views. Meaning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e concept ual framework of the person receiving the message. Ideas “must be modified” to fit with the conceptual map of experience of the different context (Nida, 1960: 87)
20世纪50年代翻译大量苏联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翻译大量苏联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2ee2b3f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f.png)
20世纪50年代翻译大量苏联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一、苏俄文学作品的汉译背景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范围内战火纷飞,人类经历着水深火热的战争洗礼。
中俄两国人民在十月革命后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在中国人眼中是充满希望的国家。
中苏两国是社会主义的合作伙伴,两国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合作。
这一时期,苏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尤其多,它们大多关注人性,弘扬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揭示信仰带给人的无穷力量。
此时的中国正在进行五四新文学运动,俄罗斯文学像一场及时雨,对中国社会和“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十世纪初,苏俄文学作品被大量翻译成中文,白银时代的著名作家和诗人逐渐被中国知识分子所熟知。
“五四运动”前期,中国就已经翻译了约80部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例如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其中托尔斯泰有30多部作品。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开始翻译大量的俄国文学作品。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1921年—1927)和三四十年代(1937年—1949年)是翻译苏俄文学的两个高潮点,并且在10年时间里翻译了1045种类型的俄苏文学作品。
苏联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引起了中国文学界的浓厚的兴趣。
二、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译介在中国的传播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大师和经典辈出,包含白银时代文学、苏维埃文学,以及苏联解体后的文学。
俄罗斯经典著作分三个时期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前、十七年、改革开放至今。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苏俄译介在中国的五四运动以前,俄罗斯文学著作的译介规模小,翻译质量不高,多为译者个人引入。
最早译成汉语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是普希金的小说《上尉的女儿》。
这是一部以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普加乔夫起义为背景的小说,它塑造了一个体现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起义军领袖的英雄形象。
此外,这部作品还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的各阶层人物形象,它是一部人民优秀品质的赞歌。
鲁迅的翻译活动及翻译思想
![鲁迅的翻译活动及翻译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7c45d8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8.png)
简述鲁迅的翻译活动,并简评其主要翻译思想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共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等。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翻译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对我们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
鲁迅是由翻译走上文学之路的,他主张“翻译和创作,应该一同提倡。
”鲁迅的翻译数量与创作相近,达300万字。
他用日文德文直接翻译或间接翻译了14个国家近100位作家的280余种作品,印成33个单行本。
体裁无所不包: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涉及的学科更是多种多样:植物学、医药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历史、美术、文艺理论等等。
鲁迅的翻译活动不是从个人爱好和美学情趣出发,更不是为翻译而翻译,而是有着明确的社会功利目的,是与他的思想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主要翻译活动:(一)科技和哲学作品译介阶段早期的鲁迅认为自然科学是使中国富强的有力武器,他除了选定医学作为拯救祖国的途径之外,并致力于介绍外国科学小说,主要译介科技和哲学思想作品。
他翻译出版了法国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以及雨果的《哀尘》和介绍最新科学成就的《说(镭)》。
在《<月界旅行>弁言》中,鲁迅谈他翻译“科学小说”的动机是使读者”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
1904年鲁迅翻译了《北极探险记》和《物理新论》。
1905年,翻译了美国的路易斯·托仑著的《造人术》。
鲁迅在《<月界旅行>》弁言》中提到他的科普翻译的对象是人民大众,他说:“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这期间,鲁迅翻译了很多的哲学思想,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卢梭和孟德斯鸠的民主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等。
五四运动前夕,鲁迅翻译了德国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一3节。
外国文学谁译得好
![外国文学谁译得好](https://img.taocdn.com/s3/m/408025acb0717fd5360cdc8e.png)
1强烈推荐草婴译得托尔斯泰。
据读过原文的人认为,读草婴的感觉就像是在读原著。
草婴的中文干净、简练、不拖沓、有韵味。
比如上海译文出的草婴版的《战争与和平》短期无法超越,可惜由于草婴先生撤版,已不能出了。
另外《战争与和平》上海译文八十年代出的高植译本也很好。
另外还有就是《安娜卡列尼娜》了。
2推荐汝龙的契诃夫,专业到了极点的。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一家出版社想出版契诃夫的作品,因与翻译契诃夫作品的专家汝龙谈不拢,便绕过汝龙,邀请了一些俄文专家,试译契诃夫的《套中人》。
大家全都译这篇小说,为了看谁译得好。
结果没有一人能够把契诃夫的味道译出来,最终还得去找汝龙。
好像唱《失空斩》,只有马连良才是孔明的味儿。
汝龙几乎译了契诃夫的全部作品。
早在1952年他就出版了25卷本的契诃夫作品选集。
契诃夫那种感觉——那种悲悯的、轻灵的、忧伤的、精微的感觉只存在于汝龙的字里行间。
还有一种俏皮、聪明、绝妙的短句子,也非汝龙不可。
感觉的事物只能感觉到,尤其是对于契诃夫这种凭感觉写作的作家,只有能够神会到作家特有的感觉的译者,才能去译,否则一伸手就全乱套。
汝龙还译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库普林的《石榴石手镯》,也都译得十分出色,但在人们的印象中他还是契诃夫的专家。
3戴骢的布宁和巴别尔4蓝英年译的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5金人译的肖霍洛夫的《静静的顿河》6金溟若的三岛的《爱的饥渴》。
此为作家出版社早年内部发行版,强于现今的大陆译本。
真的很好7 李健吾先生译的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真的是非常好的译本。
完全是李先生的一种创作。
8 曹庸翻译的麦克维尔的《白鲸》9 叶渭渠译川端康成的《雪国》和《伊豆的舞女》10傅惟慈译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11周作人先生译的古希腊、日本的作品。
知堂的全部译文都是值得收藏和阅读的佳作12丰子恺的《源氏物语》。
钱稻孙先生也译过部分。
13林克的里尔克。
黄灿然从英译本转译过里尔克,臃肿不可读。
中国当代作家的英文书
![中国当代作家的英文书](https://img.taocdn.com/s3/m/9837bd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b.png)
中国当代作家的英文书籍及其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在全球文化背景下逐渐崭露头角,其中一些作家的作品更是被翻译成英文,为世界各地的读者所熟知。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人性的复杂,还体现了作家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位中国当代作家的英文书籍及其影响。
一、莫言(Mo Yan)莫言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而著称。
他的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其中最著名的是《红高粱家族》(Red Sorghum)和《生死疲劳》(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红高粱家族》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沉浮。
这部作品通过描绘人物的性格冲突和道德困境,展现了人类在面对战争和灾难时的生存与抗争。
英文版的出版让更多的国际读者了解了中国历史和社会,也进一步推动了莫言作品的国际化。
《生死疲劳》则是一部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农民在土地改革中被冤杀后,经历六道轮回的故事。
这部作品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荒诞,英文版的出版再次证明了莫言在世界文坛的地位。
二、余华(Yu Hua)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他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的人性剖析和强烈的现实感而著称。
他的多部作品也被翻译成英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活着》(To Live)和《许三观卖血记》(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从民国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所经历的苦难和人生变迁,通过主人公福贵的视角,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生存的意义。
这部作品的英文版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了中国文学的魅力。
《许三观卖血记》则是一部以卖血为题材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挣扎与抗争。
这部作品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环境,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王子》(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著):253
2.《皮诺曹》(卡洛·科洛迪):240
3.《天路历程》(约翰·班扬/著):200
4.《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著):174
5.《安徒生童话》(安徒生/著):159
6.《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著):148
7. 《高卢英雄历险记》(勒内·戈西尼/著):114
8.《丁丁历险记》(埃尔热/著):112
9.《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罗·柯艾略/著):80
10.《长袜子皮皮》(阿斯特丽德·林格伦/著):70
11.《哈利·波特》(J.K.罗琳/著):672
12.《安妮日记》(安妮·弗兰克/著):67
13.《1984》(乔治·奥威尔/著):65
14.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著):65
15.《我的名字叫红》(奥尔罕·帕慕克/著):60
16.《福尔摩斯探案集》(柯南·道尔/著):60
17.《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著):60
18.《好饿的毛毛虫》(艾瑞·卡尔/著):60
19.《好兵帅克》(雅罗斯拉夫·哈谢克/著):58
20.《海蒂》(约翰娜·斯比丽/著):50
21.《小熊维尼》(A.A.米尔恩/著):50
22. 《分崩离析》(齐鲁瓦·阿契比):50
23.《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著):50
24.《霍比特人》(J.R.R.托尔金/著):50
25.《唐·吉诃德》(塞万提斯/著):48
26.《香水》(帕特里克·聚斯金德/著):47
27.《局外人》(阿尔贝·加缪/著):45
28.《第一夫人侦探事务所》(历山大·麦考尔·史密斯/著):45
29.《龙文身的女孩》(斯蒂格·拉森/著):44
30.《达·芬奇密码》(丹·布朗/著):44
31.《姆明一族》(朵贝·杨笙/著):44
32.《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著):42
33.《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著):42
34.《米菲》(迪克·布鲁纳/著):40
35.《帕丁顿熊》(迈克尔·邦德/著):40
36.《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著):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