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学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数分裂的过程
一、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
1.减数分裂概念: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总结减数分裂的概念要点:
(1)发生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生殖的生物。
(2)发生时期: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2. 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
(1)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非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不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4)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四分体的数目= 1对同源染色体 =两条染色体 =4条染色单体 =4个DNA分子 =8条脱氧核苷酸链
(5)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交叉互换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1.发生场所
(1)高等雄性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场所:睾丸。
(2)此器官中存在着原始雄性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在雄性动物性成熟时,该
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经过变形成为精子。
2. 精子形成的过程(1)精细胞形成的过程(见生物课本第17页)
(2)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见课本第19、20页)
1.卵细胞的发生场所
卵细胞是在人和哺乳动物腹腔内的卵巢中形成的,在其内部有许多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卵细胞就位于卵泡的中央。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名称变化
3.染色体的变化:与精子形成过程相同。(“相同”或“不同”)
4.变化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
动物卵巢
初级和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
识别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及细胞名称1.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图像的判断方法
1.细胞分裂图像判断方法
由上表可知,细胞分裂图像判定集中于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据图分析:
(1)前期
图像
时期有丝分裂前期减Ⅰ前期减Ⅱ前期
依据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
(2)中期
图像
时期减Ⅰ中期减Ⅱ中期有丝分裂中期
依据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
列在赤道板两侧
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
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
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图像
时期减Ⅰ后期减Ⅰ后期减Ⅱ后期
有丝分裂
后期
减Ⅱ后期
细胞名称初级精母
细胞
初级卵母
细胞
次级精母
细胞或第
一极体
体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依据同源染色
体分离并
移向两
极,细胞
质均等分
裂
同源染色
体分离并
移向两
极,细胞
质不均等
分裂
无同源染
色体,且
着丝点分
裂后移向
两极,细
胞质均等
分裂
有同源染
色体,且
着丝点分
裂后移向
两
极
无同源染色体,且
着丝点分裂后移向
两极;细胞质不均
等分裂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1.假设某生物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为2c,请结合图形完成下表:
2.结合上表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分析
(1)染色体第一次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性母细胞。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到与体细胞一样,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3)核DNA数目加倍的时期是间期,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4)核DNA第一次减半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第二次减半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5)各关键点变化的原因
BC段——DNA复制;
DE(de)段——同源染色体分离;
ff′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H(h)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了两个子细胞。
3.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中DNA变化的曲线
(1)每条染色体中只能含有1个或者2个DNA分子,因此纵坐标只能是1或者2。
(2)bc段的变化原因是DNA复制,染色单体形成;cd段是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每条染色体中含有2个DNA分子;de 变化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每条染色体中只含有1个DNA分子。
受精作用的过程实质及意义
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原因
(2)产生配子多样性的规律
①含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形成的配子(不考虑交叉互换):
配子个数配子种类
1个精原细胞 4 2种(A和a)
1个卵原细胞 1 1种(A或a)
1个生物体/ 2种(A和a)
②含n
配子个数配子种类
1个精原细胞 4 2种(多种情况)
1个卵原细胞 1 1种(多种情况)
1个生物体/ 2n
2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①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②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③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
(4)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父方(精子),另一半来自母方(卵细胞)。
(5)意义:①子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②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目的要求: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