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物称谓精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人的称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人的称谓(上)■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
中国古代人物主要称谓
古代主要称谓一、对丈夫的称谓1、良人古时叫丈夫“良人”,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从这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也给夫妻间称呼带来很多不便。
2、郎后来根据《说文解字》,为“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变成“娘”。
“郎”就代表丈夫,李白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
3、郎君单音节词太甜腻了,于是在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
(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
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4、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
宫廷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
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
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
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门大官人,从这个称呼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
5、老爷老爷,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6、外人,外子在宋代,妻子有称自己的丈夫为“外人”的,也有称“外子”的,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7、相公京剧、越剧、黄梅戏里面有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
可见这个称呼古8、先生“先生”,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有本意,有引伸意,也有通假意。
有特指,也有泛指。
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这两重意思已不多用。
而其最基本的含义似乎是“老师”。
《辞海》“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
文化常识之人物称谓
人称姓名(一)称名、字、号1.直称姓名(或名)(1)用于自称(2)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3)用于做介绍,为人作传(4)尊者对卑者称名(5)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2.称字、号:表示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1)称字。
字,即人的表字。
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
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解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2)称号。
号是名、字以外的称号。
名和号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则表示一种尊敬。
(二)其他称呼1.称官名、爵名(1)称官名:将一个人所任官职名称作为他的称谓。
(2)称爵名:以爵位名来称呼。
2.称籍贯将一个人的出生地作为他的称谓。
3.称郡望郡望即地望、郡姓,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一个人的郡望也可作为他的称呼。
4.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5.几项兼称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6.称排行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来称呼。
(三)皇帝称号1.尊号微号:“尊”为尊敬,“微”为美好。
“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赞美的意思。
尊号起于秦代,星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
eg: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
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
2.谥号:古代帝王、诸候、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寓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1)表扬性的经天纬地日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日武柔质慈民日惠圣闻周达日昭圣善闻周日宣行义悦民日元安民立政日成布纲治纪日平照临四方日明辟土服远日桓聪明睿智日献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日穆(2)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日灵杀戮无辜日厉近内远礼日炀(3)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日哀慈仁短折日怀在国遭忧日愍3.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物称谓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问题:这是一副写给 ?岁老人的寿联。 答案:141岁 【上】花甲:60岁 花甲重逢:2个60岁 增加三七岁月:三七二十一,再加上21岁 60+60+21=141岁 【下】古稀:70岁 古稀双庆:2个70岁 更 多一度春秋:再加上1年 70+70+1=141岁
常欢乐耄耋可还童 时忧愁青壮也白首
耄耋:八九十岁
80岁:耋(dié) 90岁:耄(mào)
鲐背之年
90岁。“台”与“鲐”通用。 鲐是一 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
100岁
期颐
百年曰期;此时饮食、起居、动作需人养护, 故曰颐(颐,养也)。
古 代 年 龄 称 谓
1. 角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 孩提-----------2-3岁的儿童 3. 始龀-----------刚换牙,指七八岁 4. 垂髫-----------3~8岁的儿童 5.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6. 束发-----------男子十五岁(志学之年) 7. 豆蔻-----------女子13 、14岁 8. 及笄-----------指女子15岁 9. 破瓜、二八-女子16岁 10.加冠、弱冠-指的男子20岁 11.而立(立身、立志) 男子30岁 12.不惑(不糊涂)-----男子 40岁 13.知命---------男子50岁 14.花甲---------60 岁 15.古稀---------70岁 16.耄耋---------80、90岁的老人 17、人瑞、期颐--一百岁
【敬称】
【敬称1】表示尊敬客气,也叫“尊
称”。
(1)对帝王的敬称:万岁、圣上、圣驾、天子、 陛下等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使节------节下;
古代文化常识人的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人的称谓古代文化中,人的称谓是一种社会规范,用以表示不同身份、地位和尊卑关系。
这些称谓是根据不同的社会习俗、礼仪和文化传统而形成的。
在古代中国,人的称谓可以根据性别、年龄、职业、地位等因素进行区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化中的人的称谓。
1.君主:古代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如中国的皇帝、日本的天皇等。
他们被尊称为陛下、圣上等。
2.皇后:君主的配偶,作为国家的女主人,通常被尊称为皇后娘娘、娘娘等。
3.太后:尊贵的皇后或太子之母在君主去世后继承政权或辅助太子执政,被尊称为太后。
4.太子:君主的儿子,继承皇位的人,被尊称为太子殿下、太子爷等。
5.王子/公主:君主的子女,被尊称为王子殿下、公主殿下等。
6.父亲/母亲:指自己的亲生父母。
7.兄弟姐妹:指自己的兄弟姐妹关系。
8.先生/奶奶:对男性长辈的尊称。
9.女士/小姐:对女性的尊称,通常不带任何称谓修饰。
10.师傅/师父:对自己的老师或师长的尊称。
11.士子:指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的读书人,被尊称为先生、贤人等。
12.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通过考试者可担任高级官职。
13.儒生:儒家学派的学生,通常指那些有读书人学识但未能通过科举考试的人。
14.丞相:古代最高官员之一,负责辅佐君主,被尊称为丞相大人、丞相等。
15.宰相:古代政府的高级官员,负责政务,被尊称为宰相大人、宰相等。
16.太监:指被阉割的男子,通常被任命为皇宫中的宦官,负责宫廷内务。
17.卿:古代官员的尊称,如刺史、太守、宰相等。
18.地位低下者:在古代社会中地位低下的人,如奴隶、苦力、佃户等。
这些称谓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使用,体现了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地位、身份和尊卑关系。
在尊称他人时,使用正确的称谓是一种对古代文化传统的尊重,并且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古代人物称谓
古代人物称谓
一、古代人物称谓那点事儿
咱今天就来唠唠古代人物的称谓,这可老有意思了。
在古代啊,一个人的称谓那可老复杂了。
就拿皇帝来说吧,皇帝有好多不同的叫法呢。
像“陛下”,这就是臣民对皇帝的尊称,感觉特别高大上,你想啊,在朝堂上,大臣们恭恭敬敬地喊着“陛下”,那场面。
还有“天子”,这就强调皇帝是上天的儿子,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君权神授嘛。
再说说普通人呢,男人在古代有很多称谓。
“君”这个字就很常用,有一种尊敬又亲近的感觉,就像朋友之间也可以称呼为“君”。
还有“夫子”,这有时候是对老师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呼那些有学问的人呢。
比如说孔夫子,那可是超级大圣人。
女人的称谓也不少。
“娘子”这个称呼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吧,就像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听起来特别温馨。
还有“小姐”,不过在古代不同时期“小姐”的含义也有点区别,有时候是指大户人家的女儿,是很尊贵的称呼。
还有一些根据身份地位来的称谓。
像“大人”,在官场中下级对上级就这么称呼,表示尊敬。
而“公子”呢,那是对富家子弟或者贵族子弟的称呼,那些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就被这么叫着。
另外啊,古人还有字和号。
字呢,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的时候取的,这字是对名字的一种补充解释或者说是美化。
号就更自由了,是自己取的或者别人送的,像苏轼号东坡居士,这东坡居士就很有
韵味,从这个号里仿佛能看到苏轼那种豁达超脱的性格。
古代人物的称谓就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能看到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人际关系还有文化习俗呢。
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的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的称谓
古代人的称谓,主要以贵族为主。
一、帝王称谓
1.天子(皇帝):是指上古三王四帝创立的封建政权,是封建王制的最高权力中心,无上的统治者。
2.诸侯:是诸侯国王的称谓,是封建王朝中的贵族,与皇帝并列,统治着自己管辖的地域。
3.太子:太子是皇帝之子,是万民所服从的君主的继承人,又称为太子太傅。
4.公卿:是封建王朝中最高的官职,在仕途中占据非常关键的位置。
二、贵族称谓
1.皇亲:指皇帝的亲属,是封建社会中的高层贵族。
2.贵族:是指封建王朝中的贵族,具有极高的地位,有权力,也有特殊的礼仪。
3.大夫:是封建王朝中的中级贵族,职务是执行朝廷政令,监督百姓履行职责,监察节廉勤政,总结百官经验,批示一般性文书。
4.士:是封建王朝中的普通贵族,多用来担任一般性官职或者担任一些特定的机构。
5.大官:是封建王朝中的一级官员,以官爵称谓。
6.小官:是封建王朝中的二级官员,主要从事一般性行政任务,没有官爵称谓。
三、民间称谓
1.老百姓:是指民间的百姓,是封建社会中最底层的群众,贫穷受压迫的群体。
2.庶人:是封建王朝中的贫困民众,在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经济状况很糟糕,母仪天下。
【中国古代人物称谓、别称大全】
【中国古代人物称谓、别称大全】【古代女子别称】女子:二字为古今通称,泛指所有女性。
”《论语·阳货》:“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
”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
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女士:士人女性,比喻有才华有德馨的女子。
《诗·大雅·既醉》:“其仆维何,釐尔女士。
”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
” 唐张说《荥阳夫人郑氏墓志铭》:“衣冠礼乐,耳目所徵,号之诸生,实为女士。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
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
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巾帼”、“裙钗”、“红裙”、“金钿”、“粉黛”、“红粉”、“妆次”等都是前人从服饰着眼的对于妇女的代称。
如:“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萧娘:“萧娘”是唐朝所使用的与“女子”类似的泛称。
“萧娘”是从与“萧郎”相对而来。
“萧郎”本指姓萧的男子。
《梁书·武帝纪(上)》便曾用“萧郎”称梁武帝萧衍。
后来引申为所有的男子。
因此,与“萧郎”相对应的“萧娘”便指代所有的女子了。
周邦彦《夜游宫》词曰:“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
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
《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
”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
《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静姝:取自《诗经?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物称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物称谓
一、男子称谓。
1、名谓:任何男子出生或成年后,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就叫做名谓。
2、尊称:以父亲的字或自己的名字取一个大的字作为尊称,如:父亲叫张云,尊称可以取“万”字作为尊称,称为“万彦”,“云”字也可以作为尊称,称为“云彦”等。
3、对僚称谓:当男子超过30岁时,家人和同伴就以“僚”为尊称,如“老僚”,“子僚”,“师僚”等。
4、大人称谓:男子超过50岁以后,家人称他为“老人”,同伴尊称他为“大人”等。
5、贵族称谓:皇室的父辈或他的后代,称他们的称谓为“宗室”、“宗派”或“族长”等。
二、女子称谓。
1、名谓:女子出生或成年后,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就叫做名谓。
2、尊称:以母亲的字或自己的名字取一个大的字作为尊称,如:母亲叫沈雪,尊称可以取“安”字作为尊称,称为“安雪”,“雪”字也可以作为尊称,称为“雪安”等。
3、对僚称谓:当女子超过20岁时,家人和同伴就以“娘”为尊称,如“老娘”,“子娘”,“师娘”等。
4、大人称谓:女子超过40岁以后。
古代文化常识——人物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人物称谓
一、谦称
(1)王侯自称
朕、寡人、孤、寡君、不穀(gu)
(2)臣子自称
臣、老臣
(3)一般人自称
仆、愚、小人、鄙人、不才、不肖、不敏、不佞、贱子
(4)女子自称
妾、贱妾、婢子
(5)自称家人
家严、家慈、舍弟、拙荆(自己妻子)、贱息(自己子女)、犬子(儿子)、弱息(女儿)、息女(女儿)、小女
二、敬称
(1)称君王
陛下、天子、殿下、东宫、车驾
(2)称臣子、侍从
麾下(对将帅)、足下(下称上或同辈)、执事、阁下、左右(近臣)、近侍、君
(3)称师、长
夫子、丈人、老、父、亚父、母,膝下、高堂、泰山、先考(对已故父亲)、先妣(对已故母亲)
(4)称朋友、同辈
先生、卿、子、公、吾子(比“子”更亲热)
(5)称对方亲眷
令堂:对对方母亲的尊称
令尊: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令兄:对对方哥哥的尊称
令弟:对对方弟弟的尊称
令妹:对对方妹妹的尊称
令坦:对对方女婿的尊称
令郎:对对方儿子的尊称
令爱:对对方女儿的尊称
千金: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
三、上称下或平辈之间的称呼
尔,渠
四、贱称
小子、竖子。
古代文化常识之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之称谓
称谓是指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采用不同的语言、文字称谓的事物、
人和社会职务的名称制度,是社会秩序及人身地位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古
代文化中,称谓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称谓
1、父亲:古代常以“父老”“祖宗”、“父公”,“公父”等称呼父亲;现代则一般以“爸爸”或“父亲”称呼。
2、母亲:古代常以”母老“”祖母“”母公“”公母“等称呼母亲;现代则一般以“妈妈”或“母亲”称呼。
3、兄弟姐妹:古代常以“兄弟”“兄嫂”“弟兄”等称呼同父异母
或同母异父的兄弟;现代则一般以“弟兄”、“姐妹”称呼。
4、爷、奶:古代常以“爷”“奶”称呼爷爷、外祖父和奶奶、外祖母。
5、堂兄弟、堂姐妹:古代常以“堂兄弟”、“堂姐妹”称谓同父同
母的兄弟姐妹。
二、官称
1、皇帝:古代常以“天子”、“皇帝”、“圣上”称呼皇帝;现代
一般以“皇帝”称呼。
2、皇后:古代常以“皇后”、“后妃”、“太后”称呼皇后;现代
一般以“皇后”称呼。
3、皇太子:古代常以“太子”、“长子”称呼皇太子;现代一般以“皇太子”、“太子”称呼。
4、太子妃:古代常以“太子妃”称呼太子的妻子。
5、太监:古代常以“太监”称呼宫廷官吏。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人的称谓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人的称谓导读:【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
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十二讲之人物称谓
答案( C )
3、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 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B、号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气或抒发某种情感;对 人称号,是一种谦称。
(1)百姓的称谓。 常见: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 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
是厨师,表明职业。 《师说》中的“师襄” “师”,意为乐师,表明
职业。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1. 贫贱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1.------“贫贱之交”;
2.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2.------“金兰之交”;
3.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3.------“刎颈之交”;
4.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患难之交”
5.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5.------“莫逆之交”;
6.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6.------“竹马之交”;
中国古代 文化常识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问题:这是一副写给 岁老人的寿联。
答案:141岁 【上】花甲:60岁 花甲重逢:2个60岁
增加三七岁月:三七二十一,再加上21岁 60+60+21=141岁 【下】古稀:70岁 古稀双庆:2个70岁 更 多一度春秋:再加上1年 70+70+1=141岁
考 纲 解 读
【解说】文言文阅读新增加“内容解说”, 专考古代文化常识。这也是响应高考语文 改革、注重传统文化考查的必然趋势。
高考语文必备文化常识大全人的称谓素材
高考必备语文文化常识大全: 人的称谓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
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古代人称谓常识
古代人称谓常识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
称呼也是一面镜子。
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古代人称谓常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古代人称谓常识1、宗族称谓祖上: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
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
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的始祖。
如曹操、曹植、曹睿祖孙三代就分别把曹振铎、姬姓、虞舜称作曹氏家族的始祖。
太祖: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
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
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
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
从我国汉代开始,凡是创业的国君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为祖,如汉称刘邦为高祖,唐称李渊为高祖等等。
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宗,如汉称文帝刘恒为太宗,唐称李世民为太宗等。
子嗣、太宗、小宗: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宗子:大宗的嫡长子叫宗子。
对大宗来讲,他是家长;对于小宗来讲,他是族长,宗子继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庙的祭祀。
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
支子: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支子。
嫡子: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作嫡子。
同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
嫡子有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力,在社会地位上远远高于庶子。
别子:古代把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都叫别子。
庶子:古代把妾所生的儿子称作庶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礼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嗣子:无子而以他人之子作为儿子,既为嗣子。
嗣子一经礼法认可,地位与亲子等同。
古代礼法对嗣子问题,有明确的规定。
一、必须是同姓。
二、必须是同宗的支子。
三、辈分必须相当。
公子:诸侯王(公)嫡长子以外的其它儿子称为公子。
另外诸侯的女儿也可以称作公子。
中国古代人物称谓
中国古代人物称谓1.人物姓名称谓(1)直称姓名①用于自称。
例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指南录〉后序》)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例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指南录〉后序》)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
例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柳敬亭传》)④尊者对卑者称名。
例如:求,尔何如?(《论语》)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
例如:夫子何哂由也?(《论语》)(2)称字、号、谥号、斋名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①称字。
例如: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送东阳马生序》)②称号。
例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③称谥号。
例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左忠毅公逸事》)④称斋名。
例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3)称官爵①称官名。
例如: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
②称爵名。
例如: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
(《柳敬亭传》)(4)称籍贯例如: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5)兼称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6)特殊称谓①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
例如: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②职业+人名。
例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庄子·养生主》)③姓+之+人名。
例如: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左传·僖公三十年》)④封地+人名。
例如:商鞅姓卫,商为其封地。
2.谦、敬及贱称(1)谦称①王侯自称。
例如:孤不度德量力。
(《隆中对》)②臣子自称。
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③一般人自称。
例如: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某自幼熟读兵书。
(《失街亭》)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中山狼传》)④女子自称。
例如: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古代文化常识(解析版)
古代文化常识一、称谓和姓名(一)谦称、敬称、贱称1.谦称(1)王侯自称。
①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
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
例如:朕.为始皇帝。
《史记》②寡人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译为“我”。
例如: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孟子·梁惠王上》)③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
例如: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 (《赤壁之战》)④寡君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
例如: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左传》)⑤不谷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
例如: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2)臣子自称。
①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男性谦称,可译为“我”。
例如: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②老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
例如: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战国策·赵策》)(3)一般人自称。
①仆谦称,译为“我”。
例如:仆.非敢如此也。
(《报任安书》)②愚愚蠢的人,谦称,译为“我”。
例如: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赤壁之战》)③某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
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答司马谏议书》)④小人谦称,译为“我”。
例如:小人..之食矣。
(《左传·隐公元年》)..有母,皆尝小人⑤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⑥不才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例如: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有深感焉。
(《报刘一丈书》)..,则不才⑦不肖即“不似”“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
⑧不佞(nìnɡ)。
高中语文古代知识点称谓
《高中语文古代知识点之称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代称谓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了解古代称谓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还能让我们领略到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一、亲属称谓1. 长辈称谓- 父:古代对父亲的称谓有很多,如“父”“父亲”“爹”“爸”等。
在文言文中,还常用“大人”“严君”“家君”等称呼父亲。
- 母:母亲的称谓有“母”“母亲”“娘”“妈”等。
文言文中常见的有“大人”“家母”“萱堂”等。
- 祖父:又称“爷爷”“祖君”“大父”等。
- 祖母:也称“奶奶”“祖妣”“大母”等。
2. 晚辈称谓- 子:在古代,“子”既可以指儿子,也可以尊称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
- 女:女儿的称谓,也可用于对女子的尊称。
- 孙:儿子的儿子。
3. 兄弟姐妹称谓- 兄:哥哥,也可称为“兄长”“昆”等。
- 弟:弟弟,文言文中也可用“季”“幼”等表示。
- 姐:姐姐,可称为“姊”。
- 妹:妹妹。
二、社交称谓1. 尊称- 君:对男子的尊称,如“张君”“李君”。
- 子:除了作为亲属称谓中的晚辈称呼外,也可用于尊称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如“孔子”“孟子”。
- 公:对男子的尊称,常用于姓氏后,如“周公”“太公”。
- 先生: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尊称,也可用于称呼老师等。
- 大人:在古代,“大人”既可以指长辈,也可以作为对官员的尊称。
2. 谦称- 臣:古代臣子在君主面前的自称。
- 仆:男子对自己的谦称。
-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 鄙人:谦称自己见识浅薄。
- 在下:谦称自己处于下位。
三、官职称谓1. 中央官职- 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 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
-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
2. 地方官职- 郡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 县令: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
四、其他称谓1.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 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人的称谓
古代人的称谓
古代人的称谓分为君主、贵族、官员、士人、农民、工匠等不同阶层。
1. 君主:古代国家统治者的称谓,如皇帝、王、天子、君主等。
2. 贵族:世袭的封建时代的高阶阶层,如公、侯、伯、子等。
3. 官员:负责国家政务的官吏,如太守、刺史、州官、县令等。
4. 士人:受过儒家教育的知识分子,如文士、学者、官员等。
5. 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包括种植、耕作、养殖等。
6. 工匠:以手艺为生的人,如铁匠、木匠、陶工、编织工等。
7. 佃农:受雇于地主的农民,以种植地主的土地为生。
8. 奴隶:古代社会最底层的人群,被作为财产而被奴役和买卖的身份,没有自由和人权。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之间称谓的具体内容可能存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 纲 解 读
【解说】文言文阅读新增加“内容解说”, 专考古代文化常识。这也是响应高考语文 改革、注重传统文化考查的必然趋势。
链接高考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I 】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荦,初读 《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 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气。及长、雄 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 居疆場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 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州刺史, 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 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 数百人。
【小试牛刀】
1、称杜甫为杜工部,左光斗为左忠 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 ,分别是以 官职 、 谥号 、 号 来称 呼骚》
1、初度:
出生时期。后指生日,如“四十初 度”。
2、襁褓
婴儿时期。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 的被子。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之童
8、束发
男子十五岁
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加冠;又称“弱冠”
指男子20岁
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 尤未壮,故称“弱冠”。男女成年 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三十:而立之年 四十:不惑之年 五十:知命之年、 六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 七十:古稀之年、悬车之年
常欢乐耄耋可还童 时忧愁青壮也白首
7、称官名: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 王右军(王羲之,右军将军)、杜拾遗(杜甫,左 拾遗)、柳屯田(柳永,屯田员外郎)刘宾客 (刘禹锡,太子宾客)、苏学士(苏轼,翰林学士) 8、称爵名 如:武侯(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后人以武侯相称) 司马温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 9、称官地: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如:陶彭泽(彭泽县令)、贾长沙(贾谊,长沙王太傅) 10、称郡望 韩愈 昌黎人(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
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特殊称谓】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种:
(1)百姓的称谓。
常见: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 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 是厨师,表明职业。 《师说》中的“师襄” “师”,意为乐师,表明 职业。
古代文化常识
人的称谓 天文地理 风俗礼仪 文化典籍 古代官职 科举制度 饮食器用
人的称谓
基本称谓
1、直称姓名 ①用于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屈原列传》 ②自称姓名或名, 如(1)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王勃《滕 王阁序》) (2)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③称所轻视或厌恶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 谄于后。
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
4、垂髫,也作“垂发”
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髫,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5、黄口:十岁以下的儿童
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 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 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
6、总角
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 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诗·卫风·氓》
女子十三、四岁。
7、豆蔻年华
豆蔻: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 喻还未成年。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
金色年华、破瓜之年、锦瑟年华
风烛残年、桑榆暮景、人老珠黄
9、及笄(jī):又称“加笄”
指女子年满15岁。 笄,即发簪。盘发而用簪插之,称加笄,为 女子成年之礼,相当于男子的冠礼。古代女 子已许婚者十五而笄,二十而嫁;未许婚者, 二十则笄。因称女子年达十五岁为“及笄”, 也指女子已到可以出嫁的年龄。
幼时由父亲命名
2、称字:称字是对平辈或尊辈的礼貌和尊敬。
成年(男20,女15)由父亲或尊者取字。
如称李白为李太白,陶渊明为陶元亮,屈平为屈原。 3、称号 (别号、表号)自己取 ⑴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⑵对人称号,是一种敬称。
李白: 青莲居士 白居易: 香山居士 苏轼: 东坡居士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之人物称谓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问题:这是一副写给 ?岁老人的寿联。 答案:141岁 【上】花甲:60岁 花甲重逢:2个60岁 增加三七岁月:三七二十一,再加上21岁 60+60+21=141岁 【下】古稀:70岁 古稀双庆:2个70岁 更 多一度春秋:再加上1年 70+70+1=141岁
杜甫: 少陵野老 陶渊明: 五柳先生 陆游: 放翁
李清照: 易安居士
古人名字号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父亲 起的
弱冠仪式 后起的
自己 起的
4、称谥号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 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的事迹行为和品德 评定的称号。(褒善贬恶) 如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林则徐为文忠公,王安 石为王文公;秦桧为缪丑 。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称杨万里为杨诚斋、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 称谭嗣同为谭壮飞(斋名为壮飞楼)。 6、称籍贯 如:孟襄阳(孟浩然)、柳河东(柳宗元)、王 临川(王安石)、张曲江(张九龄)。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 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 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 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 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答案:C 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