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程标准实施有效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课程标准实施有效教学
主讲人:汤贵清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学校实际,现开展“落实课程标准,实施有效教学”活动。
一、基本思路
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为指导,通过“实践、交流、反思、改进、提高”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的呈现,营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二、基本要求
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体现“教师为主导
....
.....,训练为主
.....,学生为主体
线.”的教学原则。课堂上创新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带着问题去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会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四凡四不”,即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
三、实施策略
(一)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
1.掌握课标
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课标,把握学科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以及教学的实施要求,明确课时教学的具体目标,在备课中准确体现课标要求。
2.吃透教材
教师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编写者的意图;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学习本节知识所蕴含的学科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悉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所要巩固的知识、培养的技能、解题的方法;弄清自己该教什么,怎么教,怎样设计到教学过程中去。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吃透教材的“十个着眼点”:
一是情趣的激发点;二是内容的重难点;三是落实的知识点;四是培养的技能点;五是
合作的讨论点;六是知识的引申点;七是思维的发散点;八是练习的训练点;九是资源的开发点;十是育人的渗透点。
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重组,要做到“六个有利”:
①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②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③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智力;④有利于学生领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⑤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探究过程等。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实验技能、调查技能、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
3.把握学情
了解学生做到“十知道”:①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②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③知道学生的学习环境;④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⑤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⑥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
⑦知道学生的思维特点;⑧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⑨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异;⑩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知识能否接受、方法能否掌握。具体而言,哪些知识该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构建,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自主解决,哪些疑难可让学生合作解决,哪些地方学生的理解会浮于浅表,甚至偏离主题较远需要点拨、引导,该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掌握?明确以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学生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总之,一定要运筹帷幄,决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确定课时目标及实施办法形成教案
学习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它支配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
目标一定要具体、可行、完整。确定目标之后就要考虑怎样将目标分解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每个子目标都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方法达成,用什么样的训练来巩固、或是强化。然后精心编组教学各个环节,形成教案。在此过程中,还要给学生预留出质疑空间,以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每一节备课都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方法得当、结构分明、内容精当,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高质量的落实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教法和学法)、备活动设计、备练习(作业)的常规要求。
教案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不照抄照搬教参或他人的教案,排除纯知识性、环节型教案,杜绝备教不一的“两张皮”现象。
(三)优化问题设计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能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兴趣,要能层层深入击中知识的本质,要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要把问题设置在知识的重点之处、知识的转折和发展之处、学生遇到学习困难之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节省教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四)恰当的学习方法
设计学生的学习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会”的同时掌握“会学”的本领,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让学生去发现、探究,让学生动脑、动手,让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使每一位学生在其智力、能力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充分发展。提倡操作、发现、讨论、归纳、猜想、论证、自学、交流等学习方法。
(五)教学方法合理有效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探究式教学等。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是,一节课中用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教学的进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择优选择。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体现以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六)课堂练习的设计
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服务的,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课堂练习设计是否恰当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
在设计课堂练习题时,第一,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基本题要练足练好,要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题要能真正发挥作用,要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可只重数量而轻质量。第二,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可重发展提高题的练习而轻基本题的练习。第三,要有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点知识重点练,难点知识反复练,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要设计一些新旧知识的对比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第四,要注重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七)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