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常用抗过敏药物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科常用抗过敏药物简介
摘要:瘙痒是皮肤病的常见症状。

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止痒药是抗组胺药,
以下给大家做下简介:抗组胺药现分为两代。

20世纪80年代前问世的为第一代,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扑乐敏、赛庚啶等;20世纪80年代后问世的为第二代:
首先上市的是特非那丁,后有阿司咪唑、阿伐斯丁、氮卓斯丁、西替利嗪、依巴
斯丁、氯雷他定等。

关键词:皮肤科;抗过敏药物;瘙痒症;防治
1.抗过敏药物简介
1.1第一代抗组胺药,中枢神经活性强、特异性差,故有镇静和抗胆碱作用,用量逐年减少。

服用此类抗组胺药需注意:(1)车船、飞机的驾驶人员、精密仪器操作者在工作前禁用;(2)患闭角型青光眼、尿潴留、前列腺增生、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癫痫患者慎用;(3)某些抗组胺药经肾排泄、肾功能损害患者,服用时可能需降低药量:肝功能损害患者服用吩
噻嗪类时应注意:(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新生儿和早产儿对本类药物抗胆碱作用的
敏感性较高,不宜使用;(5)老年人对抗组胺药较敏感,易发生低血压、精神错乱、痴呆
和头晕等不良反应,要适当减量。

1.2第二代H1抗组胺药,对中枢的抑制作用不大,不易产生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
和认知障碍等不良反应,又称为非镇静性抗组胺药:且大多具有较第一代药物更强的H1受
体拮抗作用,药效维持时间一般较长。

每日用药仅1~2次即可。

因而受到了患者和临床医
生的欢迎,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是抗过敏最常用的第二代H1抗组胺药,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第一代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异丙嗪口服制剂和第二代特非那定、
阿司咪唑、阿伐斯丁等用量明显减少,已退出主要品种目录。

有的正在被淘汰。

2.老年皮肤瘙痒症与防治
老年皮肤瘙痒症属于皮肤瘙痒症。

一般说瘙痒与老年人的皮肤干燥和萎缩有关,冬季多见。

如老年人出现了此症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排除是否有糖尿病或其它内科疾病的发生。

临床上所见糖尿病或肿瘤病的患者
早期可以以皮肤瘙痒作为主要症状。

老年人如出现瘙痒症状时,通过相关辅助检查先排除内
科相关疾病。

不要单单认为就是皮肤干燥所引起。

(2)通过一些生活的小细节可减少或减轻此症状的发作次数或严重程度。

如改正老年人
洗澡多的习惯和洗热水澡的习惯。

洗的多了皮肤会更干燥,中医认为此病的产生多由老年人
阴血亏虚引起,平素要做好皮肤的润泽保护,可每日用百雀灵等滋润皮肤,洗澡时尽量不用
洗涤用品如沐浴露等。

(3)通过一些食疗可防治。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症多由阴血亏虚所致。

宜多食用游阴养血
之品外,又宜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服食不同的饮食。

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食入腥发动
风及辛辣厚味之品。

如瘙痒入夜则甚,伴心绪烦躁者,宜选用镇静安神的食品,如莲子、百合、枣仁、牡蛎、木瓜、橙等安神之剂。

可根据病情选食以下饮食:①猪肤汤:猪肤500g、用白皮。

从内刮去肥者,令如纸薄,白米粉15g,白蜜30g。

先用水煎猪肤煮至一半去渣,加
白米粉及白蜜,熬香,和匀饮服,每天3~4次分服。

适用于血虚风燥型的老年性皮肤瘙痒
症的患者,每年秋末冬初常服,有预防或减轻病症作用。

②绿豆藕片:绿豆20g、鲜藕300g、鲜薄荷叶3片。

将鲜藕洗净去皮,绿豆泡好后,装入藕孔内,蒸熟切片,鲜薄荷切碎,撒于
其上,加调料后凉拌食用。

本品有补血清热,祛风止痒作用,适用于老年皮肤瘙痒症之属于
血虚化燥者。

③银花枇杷露:鲜银花10g、鲜枇杷4个。

将枇杷洗净。

切开去核并捣烂,入
银花后,开水冲泡,频饮。

本品有清热祛风,宣透止痒作用,适用老年皮肤瘙痒之属风热外
邪所致者。

④赤小豆鱼粥:鲫鱼1条(约250g)、赤小豆50g。

先煮鱼取汁,另水煎赤小豆
做粥,临熟入鱼汁调匀(不入佐料),晨起作早餐食之,适用于老年人皮肤瘙痒之偏湿或湿
热型患者。

本品有利小便除湿清热作用。

⑤土茯苓煲龟:乌龟1只约250~500g,土茯苓200~250g。

将乌龟放盆中,冲入热水,然后洗净。

宰杀去内脏、头和爪,连龟甲同用。


茯苓先煮熬一小时,然后放入龟再煎3小时以上。

吃龟肉,饮汤。

适用于皮肤瘙痒症之湿热
类型及燥热类型患者。

本品有清热解毒除湿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