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课件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含义有二,一是归拢并使之有条理, 二是概括具体内容。 就是要求将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和 概括,并按一定的条理表述出来。 文章的中心意思就是文章的主旨,概括中心意 思即文章的主旨。
4.分析作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 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 章。它的基本特点就是题材广阔,因小见大; 形散神聚,舒卷自如;富于诗意,具有意境。 同时它立意深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善 于展开想象和联想,多用象征、渲染、烘托 和修辞方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 题。
如果是说明文段,首句则往往指明对象的某 一特征。 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三段的首句是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时的颜色。 ② 主旨句。它在文章中散落的位置不一,有 的在开头,有的在中间,有的在结尾。语境 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价值排列的,而是既有 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 分析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抓 住中心句。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在能力层级上的要求为: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 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 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 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作出评价
⑧ 引用句。在文中引用名言名句,表现一定 的思想内涵,往往这也是一个命题点。 例如《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里的对联“事 理通达心气平和”,与他大骂新党,骂祥林 嫂 “谬种”形成对照,表明其虚伪。 ⑨ 比喻句。 如《巴尔扎克葬词》“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 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底座” 比喻伟大的功绩,“雕像”比喻永久的纪念 ⑩ 总结句。 总结概括,或留有余地,或饱蘸 笔墨抒情。
而有些句子本身的字面意思相当明朗,是不 需要解释的,但语境附加给文句的意思却比 较隐蔽,甚至有些模糊。在这种情况下考虑 文段的表述要达到什么目的,对于理解句子 在文中的含义是有帮助的。因为它的真正含 义总要和文段所要达成的目的息息相关。 3.理解句子的隐含义: 比较讲究文采的文章,常常或委婉含蓄,或 深刻幽默,或言在此而意在彼。 这类句子有 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表意上不是直白的。 而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婉 曲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这类句子常 常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人物形象,要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 作、语言等多个角度去把握他们的精神面貌 和性格特征。 具体的物,可以是作者所描写的一个具体的 事物,也可以指作者通过一组景物的描写所 创造的一种意境。在鉴赏过程中,我们要注 意作者描写的角度的变化、作者所运用的描 写手法、所写之物的特点以及作者在其中所 寄托的情感。 作品的内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 点、思想感情倾向。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 富意蕴 (2)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 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 解读
考向预测
(1)从选材上看,偏重于文学作品中的优美散 文。字数一般控制在1100字左右。所选材料 大多抒发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热爱 和赞美之情,感悟对生活、社会的体验,展 示作者对追求人生真谛、感悟生命光彩、关 注社会生活的情怀。所选材料既有丰富的文 学性,又有极好的教育性,且具有深厚的文 化内涵。
2.分析作品结构,把握作品思路。 结构是文章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叶圣陶 先生曾说过:“文章有其路,循路识其真。” 准确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正确理解 文意的关键。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作品思路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概括段意入手,理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整体把握,把握文章的主旨。因为文章结构的 安排、行文思路的形成是受文章主旨制约的。
(2)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命题已加大了对 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的考查。 (3)试题由原来的“简答题+选择题”的形式 转向“简答题”的形式。 (4) 小说的阅读有加大分量的趋势。小说在高 中教材中占的分量较大,又是学生比较喜欢 的文体,我们在复习时应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散文阅读与鉴赏
2.理解句子相关的含义(语境意义): 所谓“相关含义”,是指有些句子的含义, 在句子本身的范围内是很难寻找到正确的至 少是完整的解释,它必须通过分析句间关系, 考虑这个句子在文章中或语段中处于什么地 位,起什么作用来进行理解。如果句子在文 章、语段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那么理解它 必须从它的下文去看、去找相关信息;如果 句子在文中起具体的描写、陈述、支撑作用, 那么就应该从观点句、总括句中寻求相关信 息。
6.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趋向作 出评价。 散文作品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 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 也有心理的、情感的意义。从作者主体方面 来说,作品中的意蕴,乃是其思想、意识、 情感的综合体。
方法指津
正确的解题思路:整体感知、局部突破、分 析概括 。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就是要求学生首先感知文章全貌, 抓住文章主旨,理清文章思路。 例:2001年的高考题《门》
又如鲁迅《祝福》开头用大量笔墨描写鲁镇 年终祝福的盛况,以及家家户户忙碌于“恭 请福神”的情景,然后写道:“年年如此, 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 的,——今年自然也如此。”这句话运用反 复的修辞方法,概括说出浓重的封建思想统 治了的鲁镇是一个封闭的小镇,这里的人们 保守、迷信,同时也表达了“我”对这个环 境厌恶的心理。这又同祥林嫂的命运和“我” 对祥林嫂的态度密切相关,因此它也是重要 句子。 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 是重要的句子。
(4)善于捕捉文中的连接性词语或标志性语句。 这些标志包括:①文章中的一些关联词,它 们可以清楚地显示作者的思维路径;②指示 语、概括语、情态语等,它们可以提示文章 的写作对象与内容以及文章的情感基调等, 往往能揭示文章的层次;③总领、过渡、总 结性的语句或语段等,它们在全篇中或是纽 结全篇、连通文意,或是点明文段要意。明 确了这些语句,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就会变得 清晰明了。
二、 文中“重要的句子”的类型 ① 起始句。 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的 作用。 如果是记叙文段,首句大多数是概括全段内 容或交待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顺序或内部发 展顺序。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段首句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它是全文的文眼。 “颇不宁静”四个字准确地概括出了心绪的 特点。“不宁静”的原因何处?就展示了下文。
(一)考点解读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 的表现力 所谓重要语句和精彩的语句,主要是指:① 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影响的句子; ②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 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③内涵比较丰富的 语句。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要注意以下几个 方面:①分析句子的结构,留心句子的修饰、 限制成分;②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和与文 句对应的解说句,结合段意和全篇中心来理 解把握;③有时要联系时代背景、创作意图 以及作家的人生经历、作品的语言风格,领 悟句子的含义。 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就是要善于分析这 一类语句在文中的修辞作用,分析它们在文 中的表现力。
5.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 作品的艺术魅力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 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 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通常是指具体的人, 有时也指文章中所描写的具体的物。 欣赏散文的形象通常指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 什么形象,或形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③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情景义; 情景义是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派生出来的临 时义,离开了这个语境,这个词语的临时义 也就消失了。 临时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词语因比喻、 反语、借代、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等修辞手 段而产生的新义;一是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 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例: 《门》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关门” 的含义。
பைடு நூலகம்
④联系语境,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揣摩词 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 例:“在我们的母亲河流长江上,第一次为 这样一种大自然的伟力所吸引了。” 《荷花淀》中的“狠心贼”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 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 1.从文章的内容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是重 要的句子。 在社会科学类的文章中,直接表达作者观点 的句子,在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指说明性的) 中,揭示事物重要属性、说明主要事理的句 子,在文学作品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 作意图的句子,大致都属于这一类句子。
三、考查形式 1.理解句子本身的含义: 这种考查大多瞄准那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例1: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 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 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 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 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为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 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 姓地被人埋葬了。
③ 衔接句。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 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 有承上启下作用。 ④ 深化句。 画龙点睛和升华主题深化主旨的 作用 。 ⑤ 警示句。 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 人启迪。 例如《纪念刘和珍君》:“沉默啊,沉默!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⑥ 矛盾句。 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寄 托了深刻的寓意。 例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约孔乙己 的确死了”,此句表面看来矛盾,实际上是 绝妙好辞,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⑦ 情感句。 凝聚了作者的喜怒哀乐、褒贬扬 抑。 例如《祝福》中“灵魂的有无,我不知道;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 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就是情感句。
(2)注意文意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两部分往往在全文中起引入、总领或总结 的作用,明确了它们与前后文的关系,就能 把握其基本思路。 (3)注意文中的过渡和照应。 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照应, 是指前后文的关照呼应。照应有文章内容与 标题照应,各部分之间的照应,某些词语的 前后照应等形式。一旦把握了文章的过渡与 照应,文章的整体思路也就容易把握了。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纲解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即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 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 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 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 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 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 歌和戏剧作品。
2.从结构上说,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 渡句是重要的句子 3.从表达上说,富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的句 子。 所谓富有特色,一是指结构上超常组合,二 是指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譬如孙犁《荷花 淀》写坐在地上编席子的女人见到丈夫回来 后的种种无常言行,便问道:“怎么了, 你?”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其中蕴含的情 感比“你怎么了?”要丰富得多,自然是重 要的句子。
局部突破 包括理解词语的含意、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 筛选和辨析文中重要的信息。 理解词语的含意 ①联系上下文,推断词语的特定含义; 例:2001年上海春季高考题 “书生之中,虽不乏逐臭之人,生意人里,也有 的是仗义之辈。”
②联系语境,揣摩词语的指代内容; 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 例:我极其期望,并且感到有这样的需要,将来 能把我所根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文献,详尽地 刊印出来。 非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 例:《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中的“偏见” 《行吟阁遐想》中的“旷百世而相感”“相 感”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