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惕心血管疾病与空气污染有关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显示,2017年空气污染所导致的全球超额死亡人数高达490万人,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约为1.5亿人年。其中460万人死于颗粒物污染。颗粒物是最重要并且被研究得最充分的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分为室外(环境)空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约占总空气污染的2/3。2017 年,颗粒物污染是我国居民死亡和DALYs的第四位危险因素,仅次于收缩压升高、吸烟和高盐饮食。颗粒物污染每年导致我国113万人死亡,危害超过了高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体质指数升高。颗粒物污染导致的死亡近一半为心血管疾病死亡。

空气污染物由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组成。颗粒物根据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分类,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0μm的颗粒物统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2.5μm的颗粒物统称为“细颗粒物”(PM2.5)。气态污染物包括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氮(NO)、臭氧(O3)、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等。部分气态污染物除了自身的毒性外,还可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促进PM2.5 和O3的形成,产生二次污染。我国颗粒物污染主要来源是扬尘、化石燃料燃烧、交通排放、生物质燃烧、工业排放和二次无机气溶胶。不同地理区域间存在差异。北部、东北部和中部的首位污染物来源是工业排放;东部和西南部是二次无机气溶胶;南部是交通排放;西北部则是扬尘。

室内空气污染与室外大气污染密不可分。室内空气污染是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研究表明,2017年全球164万人死亡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损害大部分源自室外大气污染。我国目前适用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规定,空气质量指数>100为污染超标。其中AQI在101~150之间为“轻度污染”,151~200为“中度污染”,201~300之间为“重度污染”,300以上为“严重污染”。

目前已证实,PM2.5和PM10浓度升高均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空气污染短期暴露即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就全球范围而言,PM2.5 短期暴露每增加10μg/m3,非意外全因死亡平均增1%,心血管疾病死亡平均增加0.8%。一项基于我国12万成年人平均随访8年的前瞻性研究显示,PM2.5年均暴露浓度每增加10 μg/m3,冠心病风险增加43%。我国China-PAR研究对包含南北方近12万成年人的前瞻性队列随访16年,显示PM2.5年平均浓度每升高10 μg/m3,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13%,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分别增加20%和12%。一项Meta分析纳入34项研究,报告PM2.5短期暴露浓度每增加10μg/m3,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增加 2.5%。目前尚不清楚空气污染长期暴露对心力衰竭的影响。

那么我们怎样做好个人防护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专家共识组发表于《中国循环杂志》的《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专家共识》给出了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