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衡 量)【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衡量
2.1 复习笔记
一、衡量GDP:国民收入与生产账户
国民收入会计核算的首要目的,是得到一个衡量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用于交易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指标。对宏观经济学的许多问题而言,衡量总体经济活动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它是一定时期内在某国境内创造的以美元核算的最终产值。
1.衡量GDP的方法
(1)生产法(product approach)
生产法也被称为增加值法(value-added approach),是将经济中全部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值加总来计算GDP。为了用生产法核算GDP,首先将经济体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加,然后减去为实现总增加值而投入生产的所有中间产品的价值,以避免重复计算。
(2)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就支出法而言,GDP是指用于经济体生产最终产品和最终服务方面的总支出。在国民收入生产账户(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NIPA)中,总支出的计算是:
总支出C I G NX
=+++
式中,C为消费支出;I为投资支出;G为政府支出;NX为净出口。
(3)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用收入法计算GDP,需要将各经济主体因参与生产而获得的全部收入加总。在NIPA 中,收入包括雇员报酬(工资、薪金和津贴)、业主(自营企业的所有者)收入、租金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企业间接税(企业缴纳的工资税和销售税)和折旧(固定资本损耗)。
(4)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会产生相同的GDP
因为经济体中的总产量或总增加值最终会销售出去,从而表现为支出,而且花费在所有产品上的支出,对经济体中的某个人而言,都是某种形式的收入。假如用Y表示经济体中的GDP总额,那么Y就是全部总产出,也是总收入。此外,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无疑是一种恒等关系,即:
Y C I G NX
=+++(收入—支出恒等式)
2.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衡量的是国内生产要素创造的产出价值,不论生产是不是发生在该国境内。
国民生产总值是GDP和国外对国内居民净要素支付(net factor payments,NFP)之和,即GNP GDP NFP
=+。式中,NFP为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支付。
3.GDP的缺陷
(1)GDP难以精确衡量社会福利水平。
①GDP总量没有考虑收入在人口中是如何分配的。假如经济体系中的一个人拥有全部收入,而其他人一无所有,这个经济体系的平均福利水平就很低。
②GDP忽略了所有的非市场活动,如家务劳动。GDP的增加夸大了经济福利的提高。
(2)GDP难以精确衡量总产出。
①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不计算在GDP中。地下经济包括任何未申报的经济活动,明显的例子是非法的毒品交易,不明显的例子是有偿代人临时照看小孩。
②政府生产的大部分产品无法按市场价格出售。在另一些情况下,政府生产又可能会被估价过低。在一些情况下,这可能会对生产的产品估价过高。
4.总支出的构成
(1)消费(consumption)
消费支出是当期用于商品和服务消费上的支出,由耐用品、非耐用品和服务构成,是GDP构成中的最大支出因素。耐用品包括汽车、家用电器和家具之类的物品;非耐用品包括食品和衣服;服务包括理发和旅馆接待之类的劳务。
(2)投资(investment)
投资是用于当期生产而未消费的产品上的支出。
投资可分为两类:固定投资(fixed investment)和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固定投资是指资本(诸如工厂、设备和住房)的形成;存货投资基本上是由用作储存的产品构成。
尽管投资占GDP的比率低于消费,但投资对经济周期起了重要作用。投资的变动常常大于GDP或消费,它的一些构成因素也常常会导致经济周期。
(3)净出口(net export)
净出口是指一国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如果某一国家一年内的出口小于进口,该国与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贸易中就会出现赤字,即净出口为负数。
(4)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s)
政府支出由各级政府部门用于最终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构成。
政府支出仅是用于最终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并不包括转移支付(transfers)。转移支付在政府预算中非常重要,它实质上是将购买力从一组经济主体转移给另一组经济主体,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支出等,属于收入再分配。
二、名义GDP、实际GDP和价格指数
1.价格指数(price index)
价格指数是经济体系在一段时期内生产的一些产品和服务的加权平均价格。如果价格指数包括了全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那么它就是衡量总体价格水平(price level)的指标,即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
2.实际GDP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价格水平的衡量指标
价格水平的衡量指标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指标称为隐含GDP价格缩减指数(implicit GDP price deflator);第二种指标称为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1)隐含GDP价格缩减指数的衡量公式是:
隐含GDP价格缩减指数=实际GDP/名义GDP×100
(2)消费价格指数是一种固定加权价格指数,不如隐含GDP价格缩减指数用得广泛,原因是它只包括由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CPI=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基年消费额/按基年价格计算的基年消费额×100(3)在实践中,用隐含GDP价格缩减指数和用CPI计算出的通货膨胀率差异很大。在度量通货膨胀率时,GDP价格缩减指数往往好于CPI。在衡量美国生产的总产出价格的价格指数时,GDP价格缩减指数也是比较好的指标。CPI适用于计算美国消费者的生活费用。
4.衡量实际GDP和价格水平时存在的问题
实践中,衡量实际GDP和价格水平时存在三个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