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第一节H-O模型面临的挑战
新贸易理论的分析起点:
对H-O模型假定的放松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构造的是一个2×2×2的模型。放松这一假定,国际贸易将变成由多国、多种产品和多种生产要素参加的一场多边大博弈,即m×n×l 模型,更接近于现实。尽管假设放松会增加分析的复杂性,但只要产品数目(n)大于或等于要素数目(l),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结论仍基本有效。
如果放松技术相同的假定,允许国家间存在技术差异,那么只需把技术视为一种生产要素,把技术差异视为禀赋差异,这样只需修正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结论,而不影响其正确性。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定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在两国是同一的,这实际上排除了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但正如前面的讨论,要素密集度逆转会推翻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所幸的是实证研究表明这种逆转现象在现实世界发生的概率很低。
不完全分工是在成本递增下一种趋近现实的假定,放弃这一假定,并不会改变模型的结论。
放松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的假定,仅仅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并不改变其基本的有效性,而且上一章的要素均等化理论也指出,国际贸易只是以商品的流动代表了生产要素自身的流动。
在贸易条件方面,如果我们放弃运输成本为零以及没有贸易壁垒的假定,这只会减少贸易量和贸易得益,只有当贸易壁垒对产品和要素价格造成的扭曲足够大时,才会扭曲正常的贸易模式。
最后,放松要素充分利用和贸易平衡的假定,我们发现,这只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结论,并未动摇其对贸易基础的解释这一理论根基
但是,放松以下几个假定,我们将看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在根本上的动摇。
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假定,我们将发现国际贸易也可以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规模经济本身可以成为贸易发生的一个独立源泉,这就解释了很大一部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所未涵盖的国际贸易模式,如产业内贸易,这也正是下一节将要介绍的新贸易理论的一个主要发展。
进一步放松完全竞争的假定,将使我们的理论更加贴近现实,因为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往往存在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所以,为了更有效的解释产业内贸易,我们需要把不完全竞争理论整合到国际贸易理论中来。
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国际贸易,我们发现技术差异及技术变化也可视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来源,这也是静态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放弃禀赋差异和偏好相似的假定,我们将看到禀赋相似国家仅仅因为偏好差异也能产生贸易。
综上所述,放松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大多数的假定仅仅是修正理论的有效性而不能推翻它的基础,但是放松模型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等几个关键假定后,要解释新的国际贸易模式,就需要新的贸易理论对贸易基础进行重构。
第二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规模经济的内涵
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是指生产过程中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生产状况,换言之,即是生产过程中产出水平的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所以又称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由于大规模生产可以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进行
专业化分工,所以规模报酬递增是有可能发生的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用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和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来刻画规模经济的存在。
还有一种与我们前面所讨论的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规模经济形式,通常称为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cs)。这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发生于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依赖于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大,即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这种规模经济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而外部经济所导致的企业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依赖于整个行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故这种规模经济是从外部对企业发生作用的。
二、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0 1
图3-4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
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
关于内部规模经济还需要补充说明几点:
其一,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两国封闭经济的均衡点E成为不稳定的均衡点;
其二,A国分工生产X商品和B国分工生产Y商品并不是必然的,现实世界中,这种分工模式可能是由于某种历史原因造成的;
其三,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两国进行互利贸易并不需要两国在各方面完全一致,我们的上述假设只是为了简化分析。
三、外部经济与国际贸易
有关外部经济的分析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论述。马歇尔把厂商的集中所导致的行业规模扩大而产生的外在经济归结为三个主要原因:厂商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队伍的形成;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技术扩散。
第三节由需求决定的贸易
一、林德的偏好相似论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 Linder)提出的偏好相似理论,第一个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偏好相似理论建立在三个基本命题之上。
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条件。
两个国家的消费偏好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也就越接近,或者说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越大。
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
图3-13 偏好相似模型
二、偏好差异下的贸易
基于偏好差异的贸易模型
第四节 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国际贸易
商品
一、技术差距模型
技术差距模型是1961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波斯纳在这一模型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是: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后才逐步消失。而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所获得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会促使其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新产品,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
主要内容:
1.一国能够出口新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来自生产这种商品上的技术差距。
2.这种技术差距主要是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居于垄断地位而形成的。
3.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逐渐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后才消失。
4.技术领先会不会导致两个各方面均相似的国家开展贸易,要取决于生产者模仿时滞和消费者需求时滞。
5.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所获得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会促使其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新产品,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如此循环下去,贸易就会不断的持续下去。
波斯纳指出,从一国引进新技术或开发新产品到外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对这种创新、技术领先作出反应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他把这种反应滞后具体分为消费者的需求滞后和生产者模仿滞后。
所谓需求滞后是指外国消费者对这种新产品从不了解即无需求到接受该产品进行消费之间的时间间隔。
而模仿滞后则是指从创新国的新产品问世到外国生产者感到进口此新产品已对其构成威胁,开始起而模仿并自行生产以抵制这种进口的一段时间间隔
技术差距模型证明了:即使在禀赋和偏好均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贸易。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但该模型只说明了技术差距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并未解释其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同时它也不能确定技术差距的大小,因而该理论模型还需进一步的发展
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就是关于技术变化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一个重要理论。产品周期理论把技术变化作为国际贸易的又一个决定因素,试图解释国际贸易形态的动态变化特征
(二)图形分析
产品周期理论是属于谜外解的理论之一。是将时间因素引进对比较优势的分析中,对比较优势的转移进行了动态分析。
净出口
净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