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章将讨论还原型辅酶NADH和FADH2被氧化和形 成ATP的过程,整个过程称之氧化磷酸化。与此过程类似, 植物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也涉及电子转移和能量的贮存, 有光参与的氧化磷酸化过程称之光合磷酸化。
在真核生物中,氧化磷酸化发生在线粒体内,涉及的 酶嵌入在线粒体内膜;但在细菌中,酶是嵌入在质膜中。 在植物的叶绿体中,类囊体膜含有参与光合作用的成分。
20.3 贮存在质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具有电能和化学能 的成分
通过呼吸复合物转移到膜间隙的质子经过ATP合成酶返回基质时,形成 一个质子环流。质子浓度梯度的能量称为质子动力势,类似于电化学中的电 动势。
在一分子氧被一个还原剂 XH2 还原的电化学反应池中:
XH2+1/2O2 X+H2O
电子从阴极流出,阴极处的 XH2 被氧化:
一个典型的哺乳动物线粒体的直径是0.2m到0.8m,长度 为0.5m到1.5m,大小类似于大肠杆菌细胞。
线粒体外膜 线粒体外膜
膜间隙
线粒体基质

20.2 化学渗透学说解释了电子传递是如何 与ADP磷酸化耦联的
一个质子浓度梯度作为能量库用于驱动 ATP的形成的概念被称之化学渗透理论, 是由Peter Mitchell于1961年提出来的,获 得了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
解耦联剂存在和不存在条件下线粒体的呼吸 (a)过量的Pi和底物存在下,当加入ADP后,氧快速消耗, (b)加入解耦联剂2,4-二硝基苯酚后,底物的氧化过程没有发生ADP磷酸化
在没有ADP的条件下,称为解耦联剂的化合物可以刺激 底物的氧化,直至所有的可利用的氧被还原为止,但底物的 氧化过程没有发生ADP磷酸化。简言之,这些化合物的氧化 没有与磷酸化过程耦联。
nF

在25℃时,2.303RT/F=0.059V,所以p可以表示为:
p=+(0.059V)pH
例如在肝线粒体中,=0.17V,而pH=0.5,实际上由电荷梯度产生的可 利用的自由能比pH梯度产生的自由能大(85%对15%)。
p=0.17V+0.059V×0.5=0.2V
20.4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依赖于蛋白复合物
XH2
X+2H++2e-
电子由阴极流到阳极,阳极处的分子氧被还原:
1/2O2+2H++2e- H2O
由于两个反应池存在电势差,电子能够通过外部的导线流动。
电子流的方向和氧化剂还原的程度是由XH2和O2之间的自由能 的差确定的,而这一差别又取决于它们各自的还原电位。
化学电池
线粒体中
(a)在化学电池中,电子通过连接两个原电池的导线从XH2流向氧化剂O2。 (b)在线粒体中,质子被跨膜转运到膜间隙,造成跨膜的质子浓度梯度,
3.质子浓度梯度可作为自由能库。当膜间隙的质子通 过另一个嵌膜酶复合物-ATP合成酶经内膜上的通道返 回到基质时,自由能库中能量释放出来。即当质子顺着 浓度梯度流动时,ATP合成酶催化ADP的磷酸化:
ATP合成酶
ADP+Pi
ATP+H2O
ຫໍສະໝຸດ Baidu
20.1真核生物中,氧化磷酸化发生在线粒体中
鳄鱼的颌肌的快速收缩和迅速松懈就是白肌的典型例子, 鳄鱼可以用令人惊讶的速度和力量扣他的颌部,但却重复不了 几下。候鸟的飞行肌属于红肌,候鸟需要保持稳定的能量输出。
1. 一个完整的线粒体内膜对于耦联是绝对需要的。膜对带电 的溶剂应当是不通透的,否则质子浓度梯度将消失,特殊的 转运体使得离子代谢物跨过膜。
2. 通过电子传递链的电子传递产生一个质子浓度梯度,线粒 体内膜外侧(膜间隙)的H+浓度很高。
3. 一个结合于膜上的酶-ATP合成酶在跨膜的质子转移驱动反 应中催化ADP磷酸化。
牛心肌中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复合物的一些特征
电子传递反应的次序
底物和电子传递链中辅 助因子的标准还原电位
要注意的是,表中的电 位值是从负到正,一般 来说每个底物或中间物 都是被氧还电位比它们 还要高的辅助因子或底 物氧化的。
标准还原电位与标准自由能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G=-nFE
表17.3每一个复合物催化的反应中产生的可利用的标准自由能
1 辅助因子在电子传递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在复合物I、II和III中都存在着[2Fe-2S]和[4Fe-4S]两种类型的铁-硫簇。 当三价铁离子(Fe3+)和二价铁离子(Fe2+)之间进行氧化和还原时,每 个铁-硫簇可以接受或给出一个电子。
[2Fe-2S]和[4Fe-4S]两种类型铁-硫簇的结构
线粒体外膜
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基质
从上图可看出 线粒体中的氧化磷酸化是由两个紧密耦联 的过程构成的,该过程主要有以下特征:
1.NADH和FADH2通过呼吸电子传递链被氧化,该传递链 是由一系列作为电子载体的嵌膜酶复合物组成的。电子从还 原型辅酶传递到有氧代谢的最终的电子受体-分子氧(O2)。
2. 当电子通过复合物传递时,由NADH和FADH2产生的能量 用来将质子由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转移到膜间隙,产生一个 质子浓度梯度,使得基质比膜间隙更具有碱性和带有更多负 电荷。
人们发现了许多解耦联剂,大多数是脂溶性的弱酸,它 们的质子化形式和共轭碱形式可以穿过线粒体内膜。例如, 典型的解耦联剂2,4-二硝基苯酚。
在化学渗透理论中,Mitchell提出了跨线粒体膜的质子 浓度梯度是由线粒体中酶复合物的作用产生的,这一梯度提 供的能量用于了ADP磷酸化。化学渗透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几 点内容:
质子沿着膜间隙水相环路(相当于导线)流回基质。
质子移动既产生化学能也产生电能,化学能对自由能的贡献源于膜两侧 的质子浓度差。 质子转移的整个自由能变化为:
G=nF+2.303 nRTpH
上式除以nF可得到线粒体膜两侧势能的表示式,G/ nF为质子动力势p。
G
2.303RTpH
p=--=+------
2 复合物I将来自NADH的电子传递给泛醌
复合物I 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也称之NADH脱氢酶) 催化NADH的两个电子转移给泛醌。
鱼藤酮(一种植物毒素)和安密妥加入到线粒体悬浮液将 阻断复合物 I 中的电子传递。
复合物I中电子转移和质子流
3 复合物II将电子由琥珀酸转移到泛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