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_一城九镇_戴晓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
随想杂谈
再谈“一城九镇”
□ 戴晓玲,侯宇红
在近日参加的一些学术会议上,又听到了业内人士提起“一城九镇”这个名词,笔者不禁想到,这个名词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七年了。

今天,人们很少再会去关注这个当年的热点话题。

然而,随着上海周边新市镇初具雏形,“一城九镇”风貌设想所留下的印记却处处可见。

这提醒我们,当前或许正是反思这一事件的良好时机。

1回顾“一城九镇”事件
2001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的试点意见》(沪府发[2001]1号)[1](以
下简称《试点意见》)指出:在“十五”期间,上海市政府将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
求,实施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城镇发展方针,努力构筑特大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

经研
究,上海市政府决定,重点发展“一城九镇”。

这样,松江区松江新城、南汇县海港新城(镇)、嘉定区安
亭镇、浦东新区高桥镇、金山区枫泾镇、崇明县堡镇、闵行区浦江镇、奉贤区奉城镇、宝山区罗店镇
和青浦区朱家角镇被纳入了“一城九镇”的战略。

《试点意见》强调对试点城镇规划进行指导和管理,指出要综合考虑城镇的功能定位、城郊特点、产业特色、地貌特征、历史文脉等因素,借鉴国外特色风貌城镇建设的经验,引进国内外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建筑风格,重点在城镇新建城区因地制宜地塑造“一城九镇”的特色风貌。

“一城九镇”规划是市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文章编号]1006-0022(2008)03-0090-03 [中图分类号]TU984.199[文献标识码]B
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及上海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中心城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水平”的要求所制定的城镇化战略。

这本来是一项非常及时并且深入人心的城镇化决策,然而《试点意见》中“引进国内外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建筑风格”的主张却引起了业内外的激烈争论,产生了许多反对意见。

这里所谓的“引进国内外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具体是指将上海郊区城镇的新建城区按照欧美不同国家的小镇风格进行设计,即除朱家角新镇仍保留中国特色外,
其余的城镇将分别被披上英国、德国、意大利、瑞
典、荷兰等国的外衣。

这些城镇因此被媒体称为“万国城镇”。

让我们继续拉近镜头,去看看“一城九镇”事件中的一些重要节点,看看政府、媒体和专家在其
中都表现出怎样的立场,以及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姿态又是如何作出调整的。

我们首先要回顾的是最早透露“一城九镇”设想的一篇官方报道,即2000年12月7日,《解放
日报》刊登的一篇名为《“借‘脑’建设‘万国城镇’—关于建设上海现代城镇体系的思考》的文章[2]。

文章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我们的城市(指上海)有“万国建筑博览”的美称,那么我们的郊区何不确立“万国城镇”的新概念呢?文章还引用了“拿来主义”为自己的观点撑腰:“用两个‘脑袋’—我们自己的和友城的,建设现代城镇,肯定比‘闭门造车’强。

建筑是人类文明共同的成果。

对国
际上的成功经验,不妨‘拿来主义’”。

紧接着,2001
年1月1日,《解放日报》又刊登了一则名为《借脑建设‘万国城镇’ 安亭勾画‘德国小城’》的报道,说的是安亭镇已确定要将“拿来主义”从汽车产业扩展到城镇规划设计,即要建一座原汁原味的“德国小城”。

安亭镇对德国专家及其方案进行反复筛选,最后“慎重”确定了“克隆”的对象和规划设计专家人选。

这些代表政府立场的言论和《试点意见》(沪府发[2001]1号)都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

上海的报纸、网站竞相报道此事,大肆宣传“一城九镇”建设中的风貌、风格要求。

“万国城镇”的建设还令房地产商嗅到了“利润”的气味,“一城九镇”成为了上海房地产市场追逐的热点。

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到2002年末,可开发的地块几乎全被瓜分光。

松江“英国城”的平均地价在规划启动前只有每亩18万元左右,到2002年已经超过了40万元[3]。

与此同时,上海当地的业内杂志《时代建筑》也迅速关注了这个热点,并在2001年第一期上组织了一个“话说上海‘万国城镇’的建设”的专题[4]。

撰稿的专家们从各种角度对这个新的概念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其中,张松博士认为,“一城九镇”(除朱家角外)计划靠模仿异域风格,想一步到位地创造出自己的个性,但却忽略了文化的根基。

他解释到:“城镇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风貌息息相关,蕴蓄着人及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

因此,你不可能在短期内制造、抄袭、移植甚至克隆出一个特色来。

一个有魅力的城镇特色只能认认真真地长期培植。

”此外,《华中建筑》主编高介华更是以“城市‘克隆’是方向性错误”的论断表明了他旗帜鲜明的反对立场。

在政府方面,了解到《试点意见》(沪府发[2001]1号)激起了学术界如此大的反响之后,上海市规划局等有关单位专门为此召开了三次专家会议,以征求专家们的意见。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市政府逐步修正了自己的立场。

据《建筑时报》报道,在2001年6月的第三次专家会上,“一城九镇”的风格问题在经历了
理解、发展、探索、尝试的过程后,终于
走到了“强调理念、淡化风格”的可喜一
步[5]。

随着时间的流逝,上海的规划政策仍
在不断地调整。

到2003年底,“一城九镇”
的提法为“三城七镇”的提法所取代。


城数目从“一”增加到“三”。

2006年初,
上海的新市镇规划又在“一城九镇”和“三
城七镇”的基础上,提出了“1966”的城
乡规划体系。

从此,“一城九镇”这个名词
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范围。

2“一城九镇”风貌设想的遗留问题
但是,随着“一城九镇”这个名词逐
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范围,“一城九镇”的风
貌设想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是否也烟消云
散了呢?虽然政府在后期意识到了“淡化
风格”的重要性,但“刹车”仍需要一个
过程。

“泰晤士小镇”、“中国制造的魏玛小
镇”等提法仍出现在精美的广告册中,并
在请来的国外设计师们的笔下慢慢地变为
事实。

尽管政府引进国外小镇风貌的做法
由高调转为了低调,但还是在不经意间,
不断地引发出新的矛盾。

下面,笔者想以
一则对话来说明这一点,细心的读者自然
能从中见微知著。

2005年8月,上海电台《990都市家
园》节目请松江新城开发建设公司总经理
于宁先生等人作为嘉宾,就松江新城规划
建设进行了问答。

节目主持人路平和于宁
的部分对话摘要于下[6]。

“路平:我有一个疑问,也可能是许多
听众都有的疑问,那就是为什么松江要建
设这样的具有英式风情的小镇呢,松江和
泰晤士镇有什么联系吗?
于宁:简单地看,松江和英国毫无联
系……我们取其(英国小镇)精华,弘扬建
筑的包容性,这实际上也是延续了我们上
海海派文化的历史传承。

路平:有听众反映,我们的建筑应该
有中国自己的特色,不要模仿外国的风格。

于宁:我是赞成这种观点的,只有民
族的才是世界的,不能简单地模仿外国的
东西,尤其是建筑。

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文化总是受经济影响的,在整个历史的发
展过程中,各国好的优秀的东西必定会被
其他的国家借鉴和学习……那么在如今我
国大规模的城镇建设中,个别的城镇有选
择性地吸取一些西方发达国际的经验也是
可取的,其目的是使更多的城镇不要走简
单模仿外国建筑的道路。


很明显,这场对话在主持人锲而不舍
的追问下已经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松江新
城开发建设公司总经理于宁无法解释为什
么要在松江建设英伦风格建筑的问题,只
好为松江的做法杜撰了一个勉强的理由
—松江的模仿是个别的特例,其目的是
希望更多的城镇不要走简单模仿西方建筑
的道路。

如果我们把这段话与上文引用的
2000年《解放日报》的文章内容相对比,
就可以发现政府的态度有了非常大的转变
—在该不该“拿来”外国建筑风格的问
题上,由理直气壮变成了遮遮掩掩。

如果其他地方的官员来上海“考察”
新城镇建设的话,那么上海方面该如何向
他们介绍“一城九镇”规划的经验?该以
正面的抑或是负面的立场来叙说其中的风
貌问题?如果新城镇的小学生被要求写作
文描述他们对新家园的看法,孩子们能对
新家园进行毫无保留地歌颂吗?在非白即
黑的孩子们的心中,移植而来的异国风情
是好是坏?这些尴尬都提示着我们,要解
决“一城九镇”风貌设想的遗留问题仍“路
漫漫其修远兮”……
3积极看待“一城九镇”的风貌之争
对“一城九镇”风貌设想的批判在学
术界早已达成共识。

在七年后的今天,心
平气和地看待这件事,笔者倒是发现了一
个积极的因素。

虽然这一事件留下了一堆
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但却折射出了政府、
民众和专业人士的共同心声—对城市品
质,必须孜孜以求。

91
2008年第3期 第24卷
回顾历史,在“推进上海郊区城市化水平”规划战略中,风貌问题被多次强调,客观地说,这应是源自政府希望改善中国“千城一面”的良好意愿。

在2002年的一次访谈中,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处俞斯佳处长提到:“沪府发[2001]1号文件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改变‘千城一面’的状况,塑造优美的郊区城镇景观环境”[7]。

的确,在全球化和快速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大江南北的城镇渐渐失去了自身原有的特色,呈现出一种令人沮丧的单调性。

“大致都是一条主要的马路,两边是五层六层的工房,底层是有着卷帘门的小铺子,贩卖着各式杂货”[8]。

“一城九镇”(除朱家角外)舍近求远—舍弃中国风格和当地的历史文脉而独学欧式风格的做法,刺痛了学者和部分市民的心。

然而,在不留情面地批判“一城九镇”风貌概念的同时,我们还是要综合地看待和分析产生这一事件的社会背景,从中提取积极的因素,将其向好的方向引导。

是怎样的社会背景产生了“建设万国城镇”这样一个令人错愕的口号或行为?“一城九镇”战略对欧式风格的青睐很容易令人联想起自20世纪90年代起刮遍了中国大地的“欧陆风”。

卢山曾评论道:通过行政手段将建设主题公园的想法在广大郊区数千平方公里的空间尺度上付诸实践,不过是方兴未艾的“欧陆风”式复制活动的级数扩大化[9]。

可以想象得到,当拥有权利和金钱的人群想要展示自己的特殊地位时,当人们试图追求高尚的环境品质时,都会试图选择一种特定的建筑风格作为代言。

于是,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不匹配的情况下,在开发商的炒作和媒体的误导下,所谓的欧式风格成为了大众的选择对象。

类似的,在政策的制定者想要改变“千城一面”的上海城郊面貌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风貌问题,于是经验不足地选择了“拿来”欧洲小城镇的“外衣”以迅速实现这一目标。

笔者不想再用“文化媚外”、“缺乏自信”或是“无视城市文化历史”这样的字眼去批判上海“一城九镇”风貌问题的始
作俑者和追随者。

换一个角度,如果用善
意的眼光去还原“一城九镇”战略对欧式
风格的钟爱,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人们对城
市品质的孜孜追求。

这种追求本身应是值
得鼓励的,只是问题发生在追求的过程中,
而不在于起点。

明白了这个道理,看待“一
城九镇”的风貌问题就多了一种思路。


为专业人员,我们应该积极地建立各种教
育、宣传的途径,以帮助人们找到“追求
城市真正品质”的正确方向,防止人们走
上歧途。

4专业人员的态度及作用
通过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发现,其
实在“一城九镇”战略提出的几个月后,
这个概念中的谬误成分已经被分析得很透
彻了。

无论是2001年政府组织的三次专
家会谈,还是2001年《时代建筑》的专题
文章,都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这一事件的动
机、背景和后果。

在专业人员的努力下,
政府引进国外小镇风貌的想法由高调逐渐
转向低调。

然而,由于当时的政府过早地
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向下传达了这个不成熟
的想法,“刹车”时就遇到了重重的困难,
以至于“泰晤士小镇”、“中国制造的魏玛
小镇”等混淆是非的提法在利益的驱动下
仍出现在精美的广告册中,不仅产生利润,
还变成事实。

于是,一个尴尬的、欲说还
休的局面出现了。

直到今天,这个局面还
在带来隐形的负面的社会后果。

作为专业人员,在今天反思这个事件
时,我们可以吸取到几点宝贵的经验和教
训。

首先,专业人员要尽一切的可能,去
普及“城市品质”的知识和理念。

如果老
百姓对城市风貌、城市历史文化都有了基
本的常识和辨别能力,那么“克隆”国外
建筑风格的做法在一开始就不可能被接
受。

其次,在“一城九镇”的例子中,我
们看到“诡辩”很容易误导辨明是非能力
稍弱的人群。

“拿来主义”的大帽子一扣,
本来清楚的人也可能会犯迷糊。

对于这一
点,治病的良药是建立“平等辩论的平台”。

在艰深的学术探讨外,专业人员要尽可能
地通过媒体,对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开诚
布公的辩论。

通过聆听或是参与辩论或争
论,公众将根据自己的判断力去拨开迷雾,
辨别真伪。

能不能达到统一的认识倒在其
次,重要的是,一个好的“平等辩论的平
台”将能进一步激发公众的热情,使他们
能更深入地理解“追求城市品质”这个永
恒的论题。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有越来
越多的公益讲座和有关城市风貌的媒体专
栏正在出现,并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


天,笔者重谈“一城九镇”的话题,这个
行动本身也是在为建立“平等辩论的平台”
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政府.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的试点
意见(沪府发[2001]1号文件)[Z].
[2]夏定先,陈发春.借“脑”建设“万国城镇”
—关于建设上海现代城镇体系的思考[N].
解放日报,2000-12-07.
[3]徐 香.房产商角逐上海“一城九镇”[N].中
国房地产报,2002-11-20.
[4]张 松,等.话说上海“万国城镇”的建设
[J].时代建筑,2001,(1).
[5]孙 田.强调理念 淡化风格 弘扬特色—专
家对上海“一城九镇”畅所欲言[N].建筑时
报,2001-06-15.
[6]一城九镇:松江新城规划建设问答[EB/OL].
松江新城官方网站: http://www.newcity.
net.cn.
[7]剑 亮.“一城九镇”助上海房地产业大发展
[J].房地产世界,2002,(2).
[8]刘建平.谁动了上海的“裙子”[N].南方周
末,2002-11-07.
[9]卢 山.中国制造的德式小镇—安亭新镇
[J].新建筑,2005,(4).
[作者简介]
戴晓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侯宇红,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规划市政院高级工程师。

[收稿日期]2008-01-04
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