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体在石油地质学中的应用
包裹体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与问题讨论
712015/11引言:包裹体也可以成为流体包裹体,早期包裹体主要在矿床学方面存在具体的研究与应用,1957年美国的一名专家在石英中对油气包裹体进行了发现与提出。
到80年代初石油地球化学在石油工业界得到了很大进步,在当时其流体包裹体已经成为了石油地质研究的重要途径,深入的讲,均一温度本身就是包裹体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通过包裹体中的均一温度,能够对成藏时间以及古地梯度进行估测、对成岩作用历史进行推测以及对其成熟度进行深入的判定与研究。
不过鉴于流体包裹体本身成分表现出的复杂性,使得均一温度也相应地附带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再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对包裹体测试的错误评定。
一、 均一温度的应用流体介质中晶体不按正常规律进行的生长周期,获取了一小部分流体的存在,而后当主晶体周围存在生长状况的时候,这些原本就存在的不规则元素由于外部及内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形成原生流体包裹体,晶体在其后续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存在裂隙的愈合,这种状况下能够形成假次生包裹体,最后结晶滞后的裂隙进行愈合,这种状况下又能够产生次生包裹体。
从石油地质研究的进展状态来看,以上三种包裹体都能够产生十分重要的效应。
当包裹体在具体环境中产生以后,当物理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原本表现出均一的流体就会相变为两相或者多相,通过加热效应能够让流体成分均一为单相,从而得到包裹体的均一温度。
1. 成岩及成藏时间确定具体而言,通常进行油气成藏时间推断借助的是流体包裹体中的均一温度,通过对其成分的结合,即可对油藏流体成分变化进一步掌握。
德国的一位学者通过一定的均一温度测试,得出其钾长石表现出的均一温度在三十到五十摄氏度之间,而石英和钠长石均一温度均表现在110到143摄氏度之间,从其测定数据分析来看,其表现的最大均一温度与目前油藏的温度相吻合。
由此来看,在钾长石、石英及钠长石中均有油气包裹体的存在,不过从具体的成分研究来看,钾长石中所体现的包裹体成分与当前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而其余两种成分与现代油藏成分较为接近。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油地质上的应⽤2019-08-06摘要:流体包裹体是地质时期形成各种矿物体过程中的地质液体,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研究能得出各种矿藏形成的条件,根据流体包裹体的内涵以及特点出发,在对相应的流体包裹体的特征了解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对⽯油矿藏的有效指引和开发,从⽽在⽯油地质上得到了有效的应⽤及发展。
关键字:流体包裹体;特征;⽯油地质;应⽤⼀、流体包裹体内涵流体包裹体是在沉积盆地的演化过程中,通过各种沉积物的演化作⽤,在各种沉积物形成各种矿物、岩⽯、矿藏的形成中包含的⼤量的流体包裹体,这些流质的包裹体记录下了⼤量的关于流体介质的性质、组成部分、物化的条件以及地球的动⼒学因素,实际上是对相应矿藏的演化过程的记录,在⼀定程度上可被看做是矿藏形成中的样品。
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的按照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可分为原⽣、次⽣和假次⽣的矿物包裹体。
原⽣包裹体在形成后就建⽴了与外界环境相互隔绝的体系,从⽽能切实反映矿物在演化过程中的如温度、压⼒以及矿物溶液的密度以及流体的来源等⽅⾯的切实数据,实际上也是对相应矿物形成条件的真实记录和定格。
流体包裹体是油⽓演化和形成过程中的原始记录,通过对原⽣包裹体的研究能实现对⽯油地质上的有效应⽤。
⼆、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特征根据具体的流体包裹体的成分以及相态,可分为盐⽔溶液和有机包裹体,盐⽔溶液的流体包裹体⼜包括单相盐⽔、汽液双相的盐⽔包裹体,有机包裹体⼜存在单相汽态、⽓液双相、⽓态烃、沥青、含⽓态烃的有机包裹体。
与⽯油地质相关的流体包裹体主要包括⽓液双相的盐⽔包裹体、纯⽓态烃、纯液态烃的包裹体以及⽓液两相烃包裹体、沥青包裹体。
各种包裹体均具有不同形式的特征,从⽽能在⽯油地质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中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和形成的条件对当地的矿物形成过程进⾏还原和推导。
⽓液两相的盐⽔包裹体的⽓液⽐⼤于5%,⽆⾊透明状,体壁边壁较为清晰,体积较⼩;纯⽓态烃包裹体⼜⽓态烃构成,透明度较差,边壁属厚壁状,个体⼤⼩各异,但呈群体分布;纯液态烃包裹体有液态烃构成,紫⾊,透明度差,蓝荧光下具有弱荧光特征;⽓液两相的流体包裹体由两相烃类构成,在不同时期形成的矿物中具有不同的颜⾊,透明度差,边壁较厚,蓝⾊荧光下液相烃有弱黄荧光特征;沥青包裹体由固态的沥青构成,⿊⾊;不透明,不规则形态,不同矿物样品中沥青含量变化⼤。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油气藏是地质学中重要的一种构造,也是地质勘探的重要目标。
油气藏发育的特征以及鉴定油气的构造环境,是判断油气勘探成败的关键。
而流体包裹体可以为油气成藏研究着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数据支持。
流体包裹体是油气藏研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油气藏中的油气源、流体运移的指示物质和油气生成、混合、分离的决定因素。
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是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质勘探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流体包裹体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气体包裹体、液体包裹体和油气包裹体。
其中,气体包裹体可以解释油气藏形成的构造环境,液体包裹体可以研究油气藏里形成构造演化,油气包裹体则可以理解油气成藏机制和油气勘探的运行路径。
首先,气体包裹体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准确地鉴定油气藏的形成环境,以便进行更有效的勘探工作。
据研究表明,气包可以提供许多有用信息,例如油气藏类型,油气藏中存在的油气源,以及油气藏中油气运移过程等等。
因此,利用气包研究可以有效改善油气勘探的效率。
其次,液体包裹体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研究油气藏的构造演化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开发油气藏。
液包研究可以提供许多有用信息,例如油气藏的形成机制、构造演化期质量、油气源演化和扩散特征、油气藏中油气的混合和分离机理及其影响等。
因此,利用液包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油气藏开发的效率。
最后,油气包裹体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油气成藏机理和油气勘探的运行路径,从而更有效地开发油气藏。
油气包裹体通过研究可以提供许多有用信息,例如油气成藏机理、油气勘探运行路径、油气藏扩散机理、油气藏对温度和压力的响应特征等。
因此,利用油气包裹体研究可以有效改善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效果及结果。
综上所述,流体包裹体可以为油气成藏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数据支持,从而更有效地开发油气藏,并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有效的帮助。
因此,对流体包裹体更深入地研究,将对油气勘探开发事业产生重要影响和改善。
由于流体包裹体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结果,流体包裹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地质应用及展望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地质应用及展望一、本文概述流体包裹体,作为地球内部流体活动的重要记录者,一直以来都是地质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它们以微小包裹体的形式被固定在矿物晶体中,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地球内部流体性质、活动历史以及成矿作用的关键信息。
本文旨在综述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形成机制、分析方法以及地质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梳理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流体系统的运作机制,为资源勘探、环境评价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流体包裹体的形成与演化流体包裹体,作为地质作用中重要的记录者,其形成与演化过程对于理解地壳内流体活动、物质迁移以及成矿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包裹体的形成通常与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构造活动等地质过程密切相关。
在岩浆活动中,随着岩浆冷却和结晶,其中的挥发分和溶解物被捕获在矿物晶格中,形成原生包裹体。
而在变质作用中,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原有岩石中的矿物发生重结晶,其中的流体被包裹在新的矿物中,形成次生包裹体。
包裹体的演化过程则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随着地质环境的变化,包裹体中的流体可能发生相变、溶解-沉淀、氧化还原等反应,导致其成分、形态、大小等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记录了地质历史中的流体活动信息,也为研究地壳内流体性质、运移路径和成矿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微区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流体包裹体进行更加精细的研究成为可能。
例如,通过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等手段,可以对包裹体中的流体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通过显微测温、压力计算等方法,则可以揭示包裹体的形成温度和压力条件。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深入研究流体包裹体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有力工具。
未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我们对流体包裹体的认识将更加深入。
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地质背景分析,有望揭示更多关于地壳内流体活动、物质迁移和成矿作用的细节信息。
油气成藏研究中流体包裹体的作用
油气成藏研究中流体包裹体的作用作者:胡锦杰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13期摘 ;要:通过对包裹体的研究能够有效的判断石油勘测地区成岩或成藏作用的时间,进而更好的了解油气的运输规律,从而推测出石油勘查地区的岩层构造,为以后的石油开采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于包裹体本身具有非常复杂的特性和多变的形态,所以在利用包裹体进行研究的时候必须要确定包裹体的体系均衡,而且必须要保证流体包裹体在形成包裹体之后是密封且等容的,如果说包裹体存在一定的缝隙或者说容量存在差异性的话在后期的研究过程中会因为温度和压力产生的变化而造成包裹体的变形,甚至是爆炸,会对研究人员造成人身威胁,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因此就包裹体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根据包裹体现有的应用对包裹体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测,希望能够对包裹体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安全应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包裹体;石油地质研究;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是流体运移过程中产生于矿物中的,流体被圈存于矿物之中,没有内外物质的交换,很好的保留了流体原始的物理性质,因而石油地质学者将其应用于石油勘探研究领域,并逐步广泛用于油气成藏期次的研究。
1 流体包裹体法原理运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通常是借助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确定油气运移充注时储层的古地温,根据古地温梯度进一步确定包裹体的形成深度,再根据研究区的沉積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来确定包裹体的形成时间,进而确定自生矿物和油的充注时间。
这种方法直接利用了油气成藏中古油气流体的相关证据,结果更准确,更直接,故被广泛采用。
2 包裹体技术在油气成藏中的应用和发展目前来说,包裹体在油气勘探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
从效果上来讲,虽然说利用包裹体能够有效的推断出油气的成岩、成藏时期,但是由于包裹体本身的独特性,所以在推断结果上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风险。
在包裹体应用的过程中,包裹体往往会因为地表温度、矿物结晶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自身特性的改变,而在这种包裹体本身就出现变化的条件下所测出的数据自然也就存在明显的误差。
包裹体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与问题讨论
包裹体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与问题讨论【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包裹体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与问题,首先介绍了包裹体的定义与特点,然后分析了包裹体在古地温古流体演化和油气成藏演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探讨了包裹体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包裹体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最后总结了包裹体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包裹体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油气成藏演化的过程,为石油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地质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包裹体分析的技术不断发展,将为石油地质研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挑战。
【关键词】包裹体、石油地质研究、古地温、古流体演化、油气成藏、分析技术、问题讨论、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包裹体是指在石英、碳酸盐等矿物中封闭的小圆体,内含气体、液体或固体等不同阶段的流体。
包裹体富含信息,可为石油地质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
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深入,对地下储层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要,而包裹体作为地质、烃源岩和流体演化的“闪光点”,在石油地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包裹体中蕴含了古代岩浆活动、地下流体演化的信息,通过分析包裹体形成方式、成分特点等,可以揭示地质作用、构造变革、古地温古流体演化等过程,进而指导勘探开发工作。
包裹体还能为判别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构造背景等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发现潜在油气资源。
尽管包裹体在石油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分析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包裹体的选择、提取、分析技术的不足等,限制了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包裹体分析技术的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包裹体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与问题的讨论,深入探讨包裹体在古地温古流体演化和油气成藏演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包裹体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未来石油地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指导。
通过对包裹体的定义、特点以及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总结,揭示包裹体分析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为探索更有效的包裹体分析技术和方法提供思路与建议。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以塔中奥陶系储集层为例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以塔中奥陶系储集层为例1. 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塔里木盆地作为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其奥陶系储集层的研究对于理解油气成藏机制、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应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对塔中奥陶系储集层油气成藏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该区域的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流体包裹体作为地质流体活动的直接记录者,能够提供油气藏形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
本文首先对流体包裹体的基本概念、形成机制及其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接着,详细介绍了塔中奥陶系储集层的地质背景、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数据,探讨了油气成藏的温度、压力条件及其演化历史。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建立了塔中奥陶系储集层油气成藏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油气勘探前景进行了评价。
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塔中奥陶系储集层油气成藏机制的认识,而且对于指导我国类似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塔中奥陶系储集层地质概况塔中地区位于中国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的东部,是一个典型的油气富集区。
该地区的奥陶系储集层是塔里木盆地内重要的油气储层之一,其发育和分布对于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奥陶系储集层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包括石灰岩、白云岩和泥质灰岩等。
这些碳酸盐岩在沉积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成岩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储集空间系统。
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溶蚀孔洞、裂缝和晶间孔等,其中溶蚀孔洞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
这些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分布受到了多种因素的控制,包括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运动以及流体活动等。
在地质历史上,塔中地区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和热液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奥陶系储集层的形成和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构造运动导致了储集层的褶皱和断裂,形成了有利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构造格局。
热液活动则提供了丰富的流体来源和能量,促进了储集空间的溶蚀和扩大,同时也为油气的生成和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地质中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地质中的应用流体包裹体的发展已历经150余年。
近年来,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地质勘探中起到了不可获取的作用,受到广大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重视。
文章在前人对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简述了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和研究手段,重点阐述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运移和储集上的应用。
标签:流体包裹体;油气地质;研究方法;应用自11世纪Abu Reyhan提出包裹体一词并对其进行定性描述后[1],许多专家、学者便开始对包裹体进行研究。
1858年,Sorby提出通过对流体包裹体进行测温从而获得成矿温度这一理论。
直到1933年,Newhuns用均一法测定矿物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使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至本世纪前十年(2001-2010),流体包裹体的技术和方法在国内得到全面的发展,并在矿床学、构造地质、油气地质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
文章主要对近些年来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地质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行阐述。
1 概念与分类流体包裹体是成岩成矿流体(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盐熔融体)在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被包裹在矿物晶格缺陷或穴窝中,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与主矿物有着明显的相边界的那一部分物质[2]。
流体包裹体可分为七种,包括纯液体包裹体(单项)、纯气体包裹体(单项)、液体包裹体(气液两相,液相占包裹体体积50%以上)、气体包裹体(气液两相,气体占包裹体50%以上)、含子矿物包裹体(气液固三相)、含液体CO2包裹体(气相CO2、液相CO2、盐水包裹体)和油气包裹体(气相、液相和碳氢化合物)。
油气包裹体往往是有机质在埋藏演化、油气运移和储集过程中被包裹在烃源岩或储层内部的流体组分,除盐水溶液、液相、气相或其他非有机之外,全部或部分含有有机质,且形成后没有外来矿物进入或者自身矿物的溢出,能够为油气形成时的物化性质、运移和充注的时间、成藏期次等提供有力证据,是反应油气生-运-聚的直接标志。
油气包裹体主要可分为两大类:有机包裹体(烃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
油气包裹体分析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在矿物的生长过程中圈闭流体称为包裹体,它保存了当时所处地质中的地球化学信息。
地层中的流体包裹体多为微米级的研究对象。
流体包裹体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流体包裹体中的古流体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用所获得的数据来解释各种地质作用过程。
1 油气包裹体的概念油气包裹体是指室温条件下用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主要由石油、烃类气体组成的包裹体。
它属于流体包裹体的一个类别,一般特征符合对流体包裹体的界定。
但成因上具有特殊性,油气包裹体的包裹体必中须含有至少一个独立的烃类相态。
2 油气包裹体的荧光特征石油发出的荧光在荧光显微镜下是可见的。
天然气包裹体在室温时通常不发荧光;而在液相的油气包裹体中,当液相的体积增加时会有荧光。
一般来说,所散发出的荧光与液相石油的密度相关。
低密度的液体石油其荧光为短波长荧光;高密度的石油,则发出的荧光是长范围波长的荧光,即呈橘色和红色。
但是,也有些例外:如气体包裹体没有荧光,所以在一些富含气相的油气包裹体中,其荧光是很难测定的。
再如,当油气包裹体中的石油含有沥青,其荧光很弱。
这种包裹体颜色常为黄色、橘色。
3 油气包裹体分析技术在油气地质中的应用烃源岩和储集岩在含油气盆地中沉积、成岩演化过程中烃类生成、运移、聚集和成藏阶段以及油气藏的后期调整阶段,各种矿物流体包裹体记录着其历史。
因此,石油地质中的流体包裹体应用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已成为油气勘探评价中剖析油气生成和成藏演化的重要手段。
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应用:3.1 油气藏古油水界面油藏剖面中石油包裹体的发育程度,受地层水含油饱和度和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很多因素的影响,研究油藏的历史变迁取得了很多成果。
其中应用砂岩颗粒包裹体荧光定量检测技术与钻孔测井曲线资料相结合,是研究古油水界面最重要的方法。
该方法的技术核心是用特制的仪器定量检测砂岩颗粒包裹体荧光的数量:GOI(含油包裹体颗粒×100/总构架颗粒)<1%为水带,>5%~10%为油带,石油聚集的临界限定为5%。
流体包裹体及应用
流体包裹体在其 他领域的应用
宝石鉴定与优化处理
添加标题
宝石鉴定:流体包裹体 可以作为宝石真伪的鉴 别依据通过观察包裹体 的形态、大小、颜色等 特征来判断宝石是否经
过人工处理或合成。
添加标题
优化处理:在宝石的优化 处理中流体包裹体也被广 泛应用。通过加热、加压 等方式改变流体包裹体的 状态可以使宝石的颜色、 透明度等外观特征得到改 善提高宝石的美观度和价
地球科学研究
流体包裹体在地球 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在石油 和天然气勘探中的 应用
流体包裹体在矿床 学研究中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在地质 年代学研究中的应 用
地质灾害预警
监测地壳活动预测地震
识别地下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监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流体包裹体是地质 过程中岩石或矿物 中包含的流体相物 质
形成机理包括成岩 期、变质期和成矿 期等不同地质时期
流体包裹体的形成 与地下水、油气、 地热等流体活动密 切相关
形成机理的研究有 助于了解地质历史 和矿产资源形成过 程
流体包裹体的研 究方法
显微观察技术
显微观察技术: 通过显微镜观察 流体包裹体的形 态、大小、数量 和分布特征确定 其类型和成因。
农业地质调查: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土壤和地下水形成历史 农业环境监测:通过流体包裹体分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状况 农业资源利用: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状况 农业气候变化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 标题
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具有封闭性、原生性和不 可再生性是地质历史中流体活动的记录和证据。
塔河油田流体包裹体及其地质意义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及其地质意义吕程地环S131 学号:201371327摘要:碳酸盐岩在各成岩阶段均可形成流体包裹体,从近地表至深埋环境都有盐水包裹体分布,有机包裹体则主要集中在晚期粗大的胶结物中与盐水包裹体共生,在储层内成群成串出现不同成岩作用和不同成岩环境中的碳酸盐岩矿物包裹体有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碳酸盐岩储层成为可能。
本文通过对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储层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均一温度、盐度、密度等物理和化学性质来综合分析塔河油田流体包裹体与油气储层关系及应用,从而为本区研究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塔河油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油气储层1 地质概况塔河油田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戈壁荒漠地区,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县和轮台县境内。
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西南斜坡,东邻草湖凹陷、南邻顺托果勒隆起和满加尔坳陷、西为哈拉哈塘凹陷、北部为雅克拉断凸(图1)。
塔河油田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等多次构造运动。
塔河地区奥陶系自下而上共划分为 6 个岩石地层单元(组),即奥陶系下统蓬莱坝组、下—中统鹰山组、中统一间房组、上统恰尔巴克组、良里塔格组、桑塔木组,本次研究除奥陶系桑塔木组未涉及到以外,其余奥陶系都均有涉及。
在地层分布上,自西向东、自南向北、西南到东北,志留系科坪塔格组、泥盆系东河塘组、桑塔木组、良里塔格组、恰尔巴克组、一间房组等地层自上而下逐层尖灭。
图1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构造单元及塔河油田位置(康玉柱,2005)2 流体包裹体分析2.1 样品采集和处理塔河油田奥陶系为碳酸盐岩地层,裂缝和溶洞十分发育,并且充填了丰富的成岩矿物,主要是方解石。
在采集样品时,充分考虑了样品在平面和垂向上分布的均匀性,以确保测试结果在整个塔河油田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
2.2 油包裹体荧光显示成岩矿物中油包裹体的出现是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等一系列活动发生的直接证据。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
夏明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财富》
【年(卷),期】2011(000)016
【摘要】流体包裹体是地质时期形成各种矿物体过程中的地质液体,通过对流体包襄体的特征研究能得出各种矿藏形成的条件,根据流体包襄体的内涵以及特点出发,在对相应的流体包裹体的特征了解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对石油矿藏的有效指引和开发,从而在石油地质上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及发展。
【总页数】1页(P107-107)
【作者】夏明
【作者单位】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一公司采集一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 [J], 刘斌
2.基于SRXRF的单个流体包裹体无损分析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J], 邬春学;黄宇营;杨春;李劲;何伟;余镇危;林克湘;李葵发
3.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应用——Ⅱ.泌阳凹陷石油运移初探 [J], 麦碧娴
4.四川盆地西南部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 [J], 唐俊红;张同伟;鲍征宇;张铭杰;杨荣生
5.矿物流体包裹体分析及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J], 朱炎铭;秦勇;王猛;闫宝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油气成藏是采油、天然气生产的重要源头,为能更有效地开发油气成藏,准确客观的研究流体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地层岩性特征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当前,油气成藏的调查、评价仍基于传统的岩石物性分析,往往局限于表层矿物砂岩、立层油层等单一岩性进行研究分析,因此对多面性、复杂岩性油气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日新月异的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领域,流体包裹体技术(FMP)作为一种新型的地质工具而发展起来,其基本原理是以包裹体为基本空间单位,利用放射性全景气体监测仪(FMC)在地层上进行衰减幅度的测量,采集到具有岩石学特征的显然物理信号,以对岩性进行细节分析。
目前,无论是在油层识别方面还是在厚度解释和油气成藏评价上,流体包裹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不但可以准确地反映岩性特征,为建立内圈闭及空间特征的地层模型提供依据,更可以对油气聚集层的构造特征及厚度层段位进行准确测定,为进一步修正地层模型提供有力参考,从而保证藏心位置的精确定位。
另外,在油层识别和厚度测算、油气藏开发潜力评价以及实施应力重叠裂缝和储层破坏等方面也大有裨益,有效表现了流体包裹体对油气藏研究的重要价值。
回顾近年来在油气成藏研究中流体包裹体的表现,可以说有很大的提升。
近年来,国家能源局和科技部市场秩序管理司推出了依托流体包裹体技术的各类标准和规范,为大家深入了解流体包裹体技术和潜力、准确地预测油气藏的空间位置和密度分布及其开发潜力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流体包裹体技术在油气成藏研究的应用为石油地质勘探和开发带来了重大的突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概念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应用前景凸显。
流体包裹体技术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为油气藏的更多元化、更合理的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有机包裹体研究在石油地质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有机包裹体研究在石油地质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郑有业;黄高健
【期刊名称】《地质地球化学》
【年(卷),期】1998(026)002
【摘要】较系统地介绍了有机包裹体研究在生油盆地分析,油气运移、聚集和演化,油气评价及远景预测等方面的最新应用成果,并对近年来有机包裹体研究的某些进展作了简要阐述。
【总页数】5页(P72-76)
【作者】郑有业;黄高健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河口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8
【相关文献】
1.松辽盆地南部有机包裹体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J], 陈孔全;肖海燕
2.信息技术对我国地质矿产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J], 陈春仔;赵精满
3.巴伦支海-喀拉海油气区的地质演化-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全俄地质研究所、挪威地质研究所,挪威石油管理局,挪威海德罗石油公司共同参与的综合研究项目 [J], Oleg V. Petrov;Morten Smelror;Jorg Ebbing;Laurent Gemigo;Tatyana Koren;Geir Birger Larssen;Tamara Litvinova;Eugeny O. Petrov;Hans - Ivar Sjulstad;Nikolai Sobolev;Viktor Vasiliev;Stephanie G.Wemer;吴峧歧(译);邱燕(校对)
4.石油地质测试领域中沉积岩石学研究的进展 [J], 卢书锷
5.国际“有机包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暨第14届全国包裹体与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纪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流体包裹体及其在含油气盆地研究中应用
摘要流体包裹体及其在含油气盆地研究中应用流体包裹体是成矿成岩流体(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盐熔融体)在矿物结晶过程中,被包裹在矿物晶格缺陷或穴窝中的、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与主矿物有着明显的相边界的那一部分物质。
矿物包裹体的形成贯穿在整个地质作用过程中。
它记录并保存地质作用不同阶段的物理-化学特征包括温度、压力、PH、EH、化学组成、矿化度、同位组成、热动力条件等。
油气运移过程中形成的流体包裹体,往往产自于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中的方解石脉、石英脉、石英次生加大边、石英颗粒裂缝愈合处或与其同期形成的萤石、硬石膏等自生矿物中,特别是被包裹在晶格缺陷或窝穴内的那部分由有机的液体、气体组成的包裹体,称为有机包裹体,它们是油气运移聚集过程的直接标志。
流体包裹体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球化学体系,可以反映成矿时的流体性质(包括温度、压力、pH值等),作为流体活动的唯一原始样品和直接标志,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高度重视。
有机包裹体研究在盆地演化史分析、恢复盆地古地温、分析断裂构造、研究油气运移通道、确定油气运移成藏期次、确定油气演化程度和形成阶段、确定油气勘探深度和预测远景区以及油气源对比等领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已成为生油盆地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冰点和成分是目前研究流体包裹体最为关心的内容,特别是在油气勘探方面。
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反映的是包裹体形成时的温度,对于油气包裹体而言也就是油气充注时的温度,因此利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可以研究成藏期次及充注时间。
包裹体的冰点可以用于研究流体的盐度,从而恢复古环境。
包裹体的成分还可以直接反映流体的组分。
一、流体包裹体的分类流体包裹体可根据组成的不同分为七个亚类:1)、纯液体包裹体。
在室温下为单相液体包裹体,纯液体包裹体通常是从均匀流体中捕获的,形成温度一般较低(图1);2)、纯气体包裹体。
在室温下为单相气体包裹体,一般是在火山喷气、气成条件或沸腾条件下形成的;3)、液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中的应用(精)
Agilent 7000B
性能特点:对于诸如食品、环境、药物和法医鉴定基质中 的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拟除虫菊酯、四氢大麻酚 和甾族化合物的分析具有飞克级的灵敏度。对于高通量分 析,Agilent 7000B可以配置Agilent 7693A自动液体进 样器(ALS),从而实现许多分析工作的自动化。该ALS是 一个完全模块化的设备,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配置确 切的自动进样器。从带16位样品盘的基本进样器开始,可 以根据需要增加样品盘容量。可选项包括实现长时间无人 值守操作的第二个进样塔、150位样品盘、以及包含新的 样品制备功能的加热器/混合器/条形码识别器。该ALS支 持“三明治”进样,它能够在注射前加入等量的内标和/ 或溶剂。Agilent 7000B GC/MS/MS的运行采用强有力 的、容易学习的MassHunter工作站软件实现仪器控制、 数据采集、定性和定量数据分析、以及报告。
赛默飞世尔Thermo Scientific MAT 253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
系统利用其所具有的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很适合 同位素比测定。
仪器特点: 1、可从最小量的样品中获得精确的测量结 果,是这种仪器独有的特点。 2、质量数范围:1~150amu。 3、可连接多种样品制备装置包括元素分析 仪、气相色谱仪、多用途样品制备装置等。 4、更可扩展到Si、Cl的气体样品以及惰性 气体的同位素比值精确测定。
Agilent 7890A气相色谱仪
性能特点: 1、采用微板流控技术,提供强大的 色谱分析功能,缩短分析周期 * 溶剂旁路 * 中 心切割——将选择的组份切到另外一个色谱柱 * 反吹——缩短分析周期及延长色谱柱寿命 * 分 流——-可以采集多种信号,如FPD, NPD, MS和 ECD * QuickSwap(GC/MS)——更换色谱柱无 需放真空 * 全二维气相——复杂样品体系的分离 检测 2、精度最高的电子气路控制(EPC): 0.001psi 3、板转式进样口设计-进样口维护更 加方便快捷 4、仪器监控和智能诊断软件,大大 延长运行时间 5、可以配置FID, NPD, TCD, FPD, SCD, NCD和质谱检测器 6、分析方法与 Agilent 6890系统兼容
流体包裹体常规特征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3、古大气和古水成分的推断: 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进 行分析
1、形态和大小:该地层中的流体包裹体以球形和椭圆形为主,大小从几微 米到几毫米不等。
2、温度和压力: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温度进行测定,发现其形成时的温度 为150-200°C,压力为10-15kbar。
3、化学成分: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形成时的古 大气中CO2含量较高,而古水中含有大量的Ca、Mg离子。
包裹体主要来源于地层中的有机质分解、古生物活动以及岩浆热液过程。
应用场景
在油气成藏期研究中,流体包裹体具有以下应用场景:
1、油气成藏期预测:通过分析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和形态,可以推断出古流 体性质和古环境变化,从而预测油气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2、烃源岩评价:流体包裹体可以提供有关烃源岩成熟度和演化程度的直接 信息,有助于评估烃源岩的生烃潜力。
流体包裹体的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深入,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将更加广泛。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流体包裹体研究,提高其定性和定量能 力。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值得:
1、完善流体包裹体采样和分析技术:提高采样的精度和效率,以及开发更 准确、更快速的分析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流体包裹体的数据。
4、拓展流体包裹体的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将有助于 提高流体包裹体研究的整体水平,促进全球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
感谢观看
3、油气勘探开发: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可以为寻找有 利勘探区域、制定开发方案和评估油气资源潜力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在地球科学领域,流体包裹体一直是一个备受的话题。流体包裹体是指被困 在岩石或矿物中的古地下水或油气分子。这些分子被封存在岩石或矿物的微小裂 隙或孔隙中,记录了地球历史中的气候、环境和生物信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 进步,
流体包裹体地层学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地层学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肖雄
【期刊名称】《石化技术》
【年(卷),期】2016(023)008
【摘要】本文针对流体包裹体地层学应用于石油勘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简要描述.【总页数】1页(P93)
【作者】肖雄
【作者单位】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流体包裹体地层学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J], 曾晓武;舒维
2.流体包裹体地层学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J], 周振柱;周瑶琪;陈勇;葛云锦
3.原位低温拉曼光谱技术在人工合成CaCl2-H2O和MgCl2-H2O体系流体包裹体分析中的应用Ⅱ:低温下流体包裹体相变行为的研究 [J], 倪培;丁俊英;Jean DUBESSY;张婷
4.稳定同位素地层学和事件地层学在白垩系-第三系界线划分中的应用 [J], 叶得泉;钟筱春;唐文松;徐静慧;徐道一;严正
5.核测井的特殊功能及其资料在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层学研究中的应用——地层学研究方法的增新 [J], 冯宝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油气成藏学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研究及应用决定着中国未来石油天然气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应地,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及其重要的应用,以便全面认识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未来石油勘探提供参考。
一、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流体包裹体是油气成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油气成藏过程中油气和地层沉积物之间的重要接触界面。
从油气对地层沉积物的渗透、溶解、滞留、渗流、膨胀、排空等方面,流体包裹体可以评价油气分布和成藏状况,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技术支持。
目前,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一方面,研究人员从油气渗透性、油气渗流性能、床底水环境、碳酸盐溶解作用等多个研究角度,对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机理、特征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提升油气勘探开发能力。
另一方面,现代化的油气勘探技术也为流体包裹体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数据,比如重力流体勘探、三维地震勘探等,使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二、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现场及地质壳的研究,它既考虑到物理地质测量,也考虑到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测量,从而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技术支持。
1、实验室研究实验室研究主要是针对油气成藏过程中油气和地层沉积物接触界面的实验研究,其目的是研究油气的渗透、溶解、滞留、渗流等物理地质性质。
在实验室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采用油气渗透性测试、油气膨胀研究、油气萃取等方法,研究油气的形成机理和成藏状况。
2、现场研究流体包裹体的现场研究主要是指对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构造和特征进行现场调查和研究。
现场研究主要考虑到油气成藏过程中构造变形、岩性改变及油气滞留特征等,并结合重力流体勘探、三维地震勘探等技术,进行系统的现场调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测试分析报告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12月25日流体包裹体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摘要: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油气形成和成藏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
本文总结了油气藏中流体包裹体的地质意义及其在石油、天然气研究中的应用,本文将从从岩相学、成岩作用和流体地质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沉积岩包裹体发育分布的时空规律和流体组成的特殊性。
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油气形成和成藏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油气成藏示踪油气地质学1 包裹体的基本概念包裹体是成岩矿物结晶时所捕获的部分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的成分、相态、丰度、均一温度及盐度等地化指数, 能够反映不同成矿阶段的地球物理化学条件。
作为一种新手段, 流体包裹体研究早已在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普查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矿产的成矿作用、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矿床成因模式的研究中, 以及指导找矿勘探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油气勘探实践证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于沉积岩十分发育的含油气盆地中。
油气的生成、演化、运移和聚集, 油气的圈闭和保存与地质历史中沉积物的成岩演化和地壳的构造变动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这些石油地质问题一直是油气勘探中的重要课题。
一些具有远见流体是一个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流动, 并且与周围介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的物体。
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是成岩成矿流体(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盐熔融体)在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 被包裹在矿物晶格缺陷或穴窝中的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限的那一部分物质。
根据成因 , 包裹体可分为原生、假次生和次生等。
矿物流体包裹体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 起初主要被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
目前 , 流体包裹体的分析已广泛应用于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壳幔演化、地壳尺度上的流体迁移石油勘探以及岩浆岩系统的演化过程等地学领域。
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 , 即是尽可能地提供准确详细的有关古流体组成的物理化学信息 , 以便于建立古流体作用过程的地球化学模型。
2 形成机制一般认为油气运移充注过程只要发生成岩作用就会形成油气包裹体。
悬浮油滴分布在盐水溶液中,矿物结晶生长时,捕获盐水溶液形成盐水溶液包裹体,捕获油滴形成含全烃的油气包裹体;二者一起捕获就形成既含油气又含盐水溶液的包裹体已深入探讨过碎屑岩储层中油气包裹体的形成机制欧光习将其归纳为跨越障碍物式捕获酸溶式捕获和微裂隙式捕获机制。
此外,石油的侵位与成岩作用关系尚有争议,后者与储层质量密切相关。
有人依据石英胶结物中存在油气包裹体及其均一温度同现今储层温度相近,以及油、水饱和带之间孔隙度的相似,认为石油侵位不会终止成岩作用。
有人根据一些含油砂岩或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的显著差异,认为石油充满储层会抑制成岩作用。
最近的实验表明只要达到一定的温压条件,即使在石油饱和度很高的环境下也会发生石英的胶结和捕获包裹体。
这些成果为利用油气包裹体及其共生的盐水溶液包裹体,探讨油气的形成运移聚集与后期变化奠定了基础。
3 流体包裹体的分布特征油气勘探应用研究的流体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的石英和长石假晶、石英和长石次生加大边、碳酸盐胶结物,硬石膏和亮晶白云石中。
在碎屑岩中以石英、长石次生加大边及碳酸盐胶结物中的流体包体最为常见在碳酸盐中主要出现在颗粒间的方解石和白云石胶结物中, 在裂缝中重结晶的方解石和白云石中也很常见。
含油气盆地中原生流体包体主要为水流液包体和烃类包体, 而且通常为两相气液相包体。
在加拿大艾伯塔深部盆地曾发现四种包体类型单相液相水溶液包体含甲烷的单相气相或液相包体单相气相烃类包体两相气液相烃类包体。
在这些流体包体水溶液包体通常小于烃类包体。
4 研究方法流体包裹体研究是地质流体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流体包裹体研究有重大进展,尤其在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面。
随着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扫描质子微探针( PIXE)、同步加速 X—射线荧光分析(SXRF)及一些质谱测定法的应用与发展,我们巳经能够较精确的测定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并且己有可能对流体包裹体中最重要的参数一重金属元素进行较精确的测定。
相对而言,流体包裹体镜下观察和均一温度的研究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为测温分析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而成分分析研究方法则多样化。
成分测试主要向微区方向发展,可分为显微测温(对包裹体盐度的测试)及包裹体成分的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又可分为三类,即非破坏性单个包裹体的成分分析(如红外光谱法),破坏性单个包裹体成分分析(如激光等离子光谱质谱法)和破坏性群体包裹体的成分分析(如色谱—质谱法)。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群体包裹体的成分分析逐渐被淘汰,一般采用单个包裹体进行测试,分析手段包括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EPMA)、中子诱导 X 射线发射分析(PIXE)、同步加速 X 射线荧光分析(SXRF)等和气体成分的四极质谱分析(QMS) ;包裹体有机成分分析包括显微红外光谱(FT —I R)、紫外荧光显微分析和群体包裹体破坏性的色谱分析(GC)和色谱—质谱分析。
另外,还可以通过拉曼光谱对单个包裹体进行挥发组分和固体组分的分析。
总而言之,因群体流体包裹体分析需用样品较多,难于分离提纯,并很难排除次生流体包裹体或异常流体包裹体的影响,所以对单个流体包裹体进行精确的成分测定是当代成分分析的主要发展方向。
5 应用包裹体形成后由于没有外来物质的加入和自身物质的流出,具有可靠的原生性,在油气成藏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岩相学鉴定、荧光特征、显微测温与成分分析,可以重建油气成藏史,探讨油气运移、聚集成藏规律。
划分油气运移充注(成藏)5.1 划分油气运移充注(成藏)期次利用油气包裹体研究油气充注史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期次划分是确定油气成藏期次的关键,方法主要是根据油气包裹体的产状、颜色、荧光,均一温度分布与成岩序列等。
阿联酋油井中E 下白垩统碳酸盐岩中发现了两类油气包裹体一类沿方解石晶体裂隙分布,显示黄E白色荧光,另一类呈孤立状分布,显示暗蓝色荧光,由此推断研究区有过两期油气充注事件,并结合构造成岩史限定了其大致的时间等。
根据西部地区Y,砂岩中烃类包裹体的颜色、荧光和大小,将其分为两期,为研究区两期油气充注模式提供了有力证据。
李荣西、王建宝等也利用油气包裹体研究了渤中坳陷和轮南低凸起的油气成藏史,明确了包裹体的世代和油气运移期次。
最近有学者$B;%采用油气包裹体气相组分中的A^B含量、总烃含量值作为划分油气运移期次的标志。
但是应该注意,包裹体期次并非等同于生烃成藏期次"尤其是像塔里木盆地这样具多期构造运动、多套油源层、多期生烃排烃、多期成藏、多次运移再分配的五多+复杂盆地,不能见到几期包裹体就认为有几期油气充注,必须结合成岩史、生烃史和构造史进行综合分析,应该明确"成岩自生矿物才是确包裹体序次的根本依据。
5.2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传统方法多从烃源岩生排烃与圈闭形成期的时空匹配关系论证油气藏的形成时间$B8%!但这些方法所确定的时间都是相对的"定量研究油气运移&聚集时间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目前流体包裹体广泛应用于古地温和油气成藏史的研究"成为定量确定油气成藏时间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测定与油气包裹体共生的度推算其形成深度H= 100(Th-To)/PGT 式中,H为包裹体形成深度,Th为样品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To为古地表温度,PGT为古地温梯度结合储层埋藏史和热史分析,即可确定不同期次油气注入的时间等。
利用储集岩自生碳酸盐相中具荧光效应的石油包裹体及其产状,结合埋藏史确定了阿曼和阿联酋白垩系灰岩中的油气运移时间等。
利用自生矿物中包裹体的烃类分子特征,结合详细的成岩作用研究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数据确定了油田石油到达储层的时间。
肖贤明等应用储层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等信息,结合盆地古地温演变与沉积构造史,推算出鄂尔多斯晚古生代深盆气藏的成藏时间。
唐俊红等利用与油气包裹体共生的同期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推算了川西南气区三次油气的运移、聚集时间。
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近似等于捕获温度,且古地温和埋藏史资料一定可靠。
但一般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只代表最小捕获温度,比真实捕获温度低!只有盐水溶液包裹体达到气体饱和时均一温度才等于捕获温度。
因此要注意这一方法计算的油气成藏年代的偏差。
油气运移、5. 3 油气运移、充填及成藏过程研究油气运移发生在生油期后的构造运动时期, 油气运移时间的确定是油气地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不同世代储层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可用于确定油气运移、充填、成藏及构造运动的研究。
根据包裹体成分和有机组分含量的差别判断油气运移的期次, 如包裹体成分和有机组分含量的巨大差别说明有不同来源的有机流体多期运移; 通过成岩序列研究推算有机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形成时间, 结合盆地地层的时间2温度埋藏史曲线确定烃类运移时间(郑荣才, 1997; Stasiuk et al. , 1997; 郑有业等,1998)。
覃建雄(1993) 利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含油气包裹体的方解石脉、石膏脉、重晶石脉、硬石膏脉及铁白云石脉的分布特征确定油气运移的通道。
柳益群等(1997) 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三叠统进入有机质成熟阶段, 开始生烃和运聚过程, 油的生成和运移温度为112~122℃。
刘德汉(1995) 在塔里木盆地近奥陶系上部不整合面附近碳酸盐岩缝合线上下的方解石和萤石中发现有亮黄色、蓝绿色、棕黄色三种不同荧光性质的有机包裹体共生, 推断有三期含烃流体供油现象。
储层有机包裹体研究是确定油气运移充填期次的有效方法, 把储层中不同期次自生矿物中有机包裹体的组成与圈闭中已经聚集成藏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 可以全面地了解圈闭中油气的充填过程(N edkvinte et al. , 1993; Parnell et al. ,1998; Isaken et al. , 1998)。
如Shetland 西部侏罗纪砂岩(Parnell et al. , 1998) 及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周凤英等, 2001) 的烃类包裹体和气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至少经历两次石油充填, 两次石油的荧光特征明显不同; 而塔里木盆地塔中油气系统存在三期大范围的石油运移和聚集(Xiao et al. , 1996)。
Karlsen等(1993) 分析了北海U la 油田砂岩中钾长石、石英、斜长石等矿物中有机包裹体的成分, 石英和斜长石中有机包裹体中烃类色质分析显示早期成熟度低的石油和现开发的成熟度高的原油混合, 显示了多期有机质的混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