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基础-走进大数据 第七章 充分发挥大数据生态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大数据融入大生态,贵州“环保云”释放绿色红利
贵州环境信息化历经“十一五”基础设施建设期,“十二五”数字环保、环保云发展 期和当前“互联网+”“生态环保大数据”加速期,层层推进,形成三层四级骨干网络系 统,“一个桌面、一张图、一张网、一个数据中心”工作管理平台,“聚、通、用”云支 撑平台等成果,将环保事业和大数据引入“相融共生”的局面。
7.2 大数据监测灾害,实现更好防灾救灾
应用大数据遥感,实现灾害预测分析
遥感传感器一般都借助于一个平台,即先进的卫星观测系统,包括有综合卫星平台 和小卫星星座;全面一体化的观测综合系统。未来的传感器搭载平台是由高中低轨道上 的大小卫星平台和高中低航空平台相辅相成,天地一体化、全球化、立体、多维、多源 的观测系统,信息的获取依托于多种类型航天、航空遥感平台,利用可见光、红外及微 波等多种探测手段,多方式获取遥测数据的过程。
第二篇 数据创造价值,了解大数据
第七章 充分发挥大数据生态价值
环保大数据建设,即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环境、 经济、行业等数据资源。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环评数据资源必须实现向大数据的转变,加强管理与 应用服务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并支撑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实现。
7.3 大数据融入大生态,贵州“环保云”释放绿色红利
7.3 大数据融入大生态,贵州“环保云”释放绿色红利
贵州省为了发展大数据,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形成“夯实大数据生态, 强化区块链应用,引领人工智能”三足鼎立的局面,下了不少功夫。
从全国首个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清洗加工基 地落户园区,再到引进一批国内外顶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业;从 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社会各行业、各领域中的痛点问题到加大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加 快经济转型升级,高新区一直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7.2 大数据监测灾害,实现更好防灾救灾
遥感数据获取途径
7来自百度文库2 大数据监测灾害,实现更好防灾救灾
融合大数据技术,支援科技救灾
2015年3月,南太平洋的岛国瓦努阿图遭受飓风“帕姆”的侵袭,并造成严重灾害。 灾害发生后,来自36大数据的一个团队与南安普顿大学和EPFL进行合作,使用人类计算 (众包)、机器计算(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从航空影像中分析了 “帕姆”在瓦努阿 图中所造成的破坏。这项研究分析了3000多张高分辨率的倾斜航空图像,追踪那些可能被 完全摧毁、部分受损、基本完好的房屋。分析完成后,受到损坏的房屋将会被突出显示, 以便于无人机飞行员和救援团队获得实时的反馈,有利于更加精准高效的救灾。
厦门大学牵头建立了“数字福建自然灾害大数据研究所”,这个机构将基于福建省 内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特征,选取地质灾害、气候灾害、生物灾害、洪涝灾害、环境灾害 的典型灾害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山体滑坡崩塌、城市地表下沉、岩体开裂、台风 破坏、农用地病虫、海岸侵蚀、水土流失、城市内涝、流域变化等问题,融合遥感、无 人机、三维点云、社交网络等多源数据,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自然灾害大数据 管理和分析监测体系。
通过大数据分析最重要的应用领域—预测性分析能力,U-Air从大量复杂的数据中挖 掘出规律,建立起科学的事件模型;工作中只要将新的数据带入模型,就可以预测事件 的未来走向,这对以往的监控和预测逻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颠覆。
7.1 大数据监测环境污染,辅助节能减排
餐营业为例环保大数据技术框架
7.1 大数据监测环境污染,辅助节能减排
7.1 大数据监测环境污染,辅助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城市局地大气主 要污染物时空分布大数据模型—U-Air。
U-Air主要通过融合两类数据来实现,第一类是地面监测站的空气质量监测实时数据 和历史数据,第二类是空气质量相关性数据,包括交通流、道路结构、兴趣点分布、气 象条件和人们流动规律等大数据,用基于机器认知的算法就能建立一个数据模型。
2018年第一季度自然灾害基本情况,期间我国自然灾害以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为 主,地震、干旱、洪涝、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272.2万人次受灾,53人死亡,2人失踪;5.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 置,16.2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近3000间房屋倒塌,6000余间严重损坏,14.1万间一般 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241.4千公顷,其中绝收69.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96.7亿元。
海量环境数据的开放众包还只是第一步,未来各部门环保信息开放融合会更主动,信 息孤岛将会消失,形成环保行业大数据。对于技术力量薄弱的部门,集约化将为各单位提 供统一的技术标准,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这对环保管理中各部门各处室 间的协同工作来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革新。
广西环保APP举报界面
7.2 大数据监测灾害,实现更好防灾救灾
以洋流监测为例,地球上 有辽阔的海洋,其面积是地球 上陆地面积的2.5倍,不过人 类对海洋的认识还非常局限。 例如每数年发生一次的厄尔尼 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造成环 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水温度、 降水量异常,极端天气频繁发 生。然而利用这种基于大数据 的新技术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 地了解气候、了解灾害,做到 比较准确地预测厄尔尼诺现象 和拉尼娜现象等异常洋流现象, 更好地为人类防灾减灾提供支 持。
通过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实现以下目标
实现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
实现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
实现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便民化
7.1 大数据监测环境污染,辅助节能减排
我国作为全球空气污染重灾区,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2016 年EPI报告中,中国空气质量依然在180个参评国家中位列倒数第二,是世界上空气污染 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为营造良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高新区在“大生态” 方面创新不断。治理白鹭湖、太阳湖、罗格湖等湖泊生态环境;打造大数据VR小镇、 智谷科技文化小镇、麻古云堡文化小镇,以及罗格湖生态数据文化小镇和沙文高新数 客小镇等小镇文化;创建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大数据技术研发中心、贵阳云计算中 心等技术中心,高新区将“大数据”“大生态”相结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通过打造生态景观,发展绿色产业,让市民在 高新技术企业林立的环境里,也能够享受自然生态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