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f743962bb90d6c85ec3ac668.png)
D、太平天国全盛时期,清朝统治面临危机
E、英以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为借口(直接)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修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搜查停泊在黄埔的“亚罗号”
走私船,拘捕了船上12名中国水手。这纯系中国内政,与英
国毫不相干,可是英国公使却指使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硬说 “亚罗号”是英国船,并捏造说中国士兵扯下了挂在船上的 英国旗,蛮横要求送回拘捕的人,并要向英国公开道谦,中国 政府虽妥协退让,但巴夏礼百般挑剔,拒不接受,于23日悍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清朝开始 成为列强的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2、外国侵略势力扩张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 方便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劳动力
3、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1.抢劫并放火焚烧圆明园的是 A.英法联军
A B.俄美联军
D.英美联军
C.八国联军
汉口 九江
烟台
南京
镇江
上海 宁波
扩大?
福州 广州 汕头 厦门
琼州
淡水
台湾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相 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 继 同 根本目的 和原料产地。 续 战争性质 侵略的非正义战争
侵略国家 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扩 大
同
不 侵略时间 两年→四年
侵略区域 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危害 和 影响 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2aa68d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a.png)
内容:
P9第4句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
口岸
•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
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数量上—多 范围上—广 地域上—深
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 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两次鸦片战争被迫开放通商口岸示意图
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858年《天津条约》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三
沙俄趁火打劫
战后反思
——
中京
国 第
师
一 所 新
同 文
式 学
馆
堂
1862年
总 理 衙 门
1861年
根本原 因: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 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第 主凶: 英国、法国源自二 次帮凶: 俄国、美国
鸦 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片
火烧圆明园
战 争
经过:列强侵华罪行 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1856—1860) 影响:
消极:①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丧失更多主权,加重了中华民族的苦难
积极:迫使清政府向西方学习,一定程度上推
动了近代化进程
小试牛刀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B.要求增加通商口岸
•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 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三
沙俄趁火打劫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三
沙俄趁火打劫
条约名称 1858《瑷珲条约》 1860《北京条约》 1860《北京条约》 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 1881《改订条约》 以及5个勘界议定书
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8484015f0e7cd1842536a9.png)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1)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共四年。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和法国“马神甫事件”(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2. 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1860年,焚掠圆明园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B>:(1)1858年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使得鸦片合法化)①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还有台湾、琼州等)②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④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⑤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辆。
(2)1860年与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当时咸丰帝逃出北京城)①《天津条约》完全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3)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中国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沙俄侵略:中俄《瑗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先后侵占中国东北150多万平方公里,成为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黑龙江、乌苏里江本来是中国的内河,现在成了中俄界河。
而且黑龙江下游成了俄国的。
19世纪80年代,沙俄还通过中俄《伊犁界约》占领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7e2a7d4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01.png)
侵略者:
英法联军进攻, 俄美充当帮凶
过程:
攻陷广州, 逼近天津。
结果:签订《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课堂探究
•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亚 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 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就 不会发生。对此,你的看 法如何?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 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 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 权益。 “亚罗号事件”和“马 神甫事件”只不过是他们的 借口而已。
(4)在战争中,俄国得到的好 处是什么?
通过签定《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等条约共 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4.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B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
5.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
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 )
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
案”的国家是( B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3.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
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
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B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 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给英国,增加赔款额。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 方大片领土
想一想:结合地图指出清朝
疆域的四至并思考今天我国 的疆域有哪些变化?其中鸦 片战争前后被沙俄割占的领 土有哪些(时间、条约、区 域与面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3dbe748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5.png)
历 史 永 在 见 证
变 的 痛 心 记 忆
万 园 之 园
考
两件侵华罪行
第一单元
圆明园遗址
两件侵华罪行
第一单元
“我感到震惊、瞠目、惊呆。我仿佛走进了《一千零一夜》 的场面,两天里,我在价值两千法郎的绸缎、金银首饰、青 铜器、雕像中……总之,我在珍宝台上徜徉。”
——亲身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法国士兵阿尔芒·吕西 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
第一单元
顾恺之 《女史箴图》 现存大英博物馆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
两件侵华罪行
第一单元
法国作家雨果愤怒的谴责英法联军的暴行: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
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 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作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两件侵华罪行
扩大侵略权
益
英国
清战败,签订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 是近代史的开端
英法主凶 美俄帮凶
洗劫空前 割地最多
中国丧失更多的领 土和主权,半殖民 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有一个国家“不需要花费一文钱, 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
俄国趁火打劫、强占我国领土
——马克思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单元
名称 时间 原因 侵略者 结果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
急需打开 中国市场
第二次鸦 片战争
进一步打开 1856-1860 中国市场,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cf6c64d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0.png)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时间:1856-1860年
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市场。
第 主凶: 英国、法国 二 帮凶: 俄国、美国
次 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鸦
片 战
经过:
争
影响: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问题1:阅读课本9-11页内容,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简单经过。
经过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大英博物馆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 150 万(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 设清册”可能毁于战火,没有留存下来,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 失文物的依据,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内容
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 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 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内容 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经过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开始标志)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开始标志)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问题2:归纳侵略者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哪些条约?又丧失哪些 主归权纳?侵略者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哪些条约?又丧失哪些主权?
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 《天津条约》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dc9580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9.png)
第
(根本原因)
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直接原因)
二
次 发动者(主凶): 英国、法国
鸦 支持者(帮凶): 俄国、美国
片 战
经过: 列强侵华罪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争
结果: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小试牛刀
当堂检测
1、“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 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 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过。 2.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掌握沙俄通过不
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史实。(重点)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难点)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
——《两个世界杂志的年鉴》第7期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 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担心危及 统治利益
提出“修约“要 求
拒绝修约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 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亚罗号事件是指1856年10月
马神甫事件是指1856年2
份的围绕着亚罗号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月处死法国神甫马赖的事件。
什 么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称
根本原因
“
战争性质
第
二
战争结果
次 侵略力量扩大
打开中国市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
场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8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1fd5a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d.png)
中俄《瑷珲条约》
割去东北约
平方公里
中俄《北京条约》
割去东北约
平方公里
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 割去西北巴尔喀什湖以东约
平方公里
中俄《改订条约》
割去西北
平方公里
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中国150多万km²土地!
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 割去西北巴尔喀什湖以东约
中俄《瑷珲条约》
割去东北约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中俄《改订条约》
对象:美、英、法远远不够!
长江 航行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获得内河航运权
我还要再改! 更多的口岸!
更多的领土!
第二阶段
——1860年
拜~
。。。
1860年9月
咸丰帝携皇后、懿贵妃等离京逃往 承德避暑山庄 恭亲王奕䜣(xīn)留守北京议和
1860年10月
课前重温
1.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2.如何评价林则徐? 3.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4.列举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的英勇事迹 5.《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6.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课 ——第二次
大英博物馆 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罗素广场44号,是世界三大博物
馆之一,馆藏文物800万件,该馆最大的特点就是藏品大多是来自世界各个文 明古国,其中中国文物23579件,这仅是公开的数据,据分析,该馆实际馆 藏中国文物最少在20万件以上。 据大英博物馆介绍,馆藏的中国文物是通过馈赠、遗赠、购买、交换等多种 方式收藏,但其来源只有两个,一个是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 的疯狂掠夺;二是清末民国时期的盗墓销赃和清朝皇室私卖,最后导致这些 文物流失国外。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a32137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1.png)
远瀛观
西邻海晏堂,在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汇处,是最为壮观 的欧式喷泉景观。远瀛观分为三部分:远瀛观主体楼、大水法、观水法。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 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 不能搬运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
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分类比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继 根本原因和目的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续
战争性质
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战 争 过 程 扩
侵略力量 侵略时间
侵略范围
英国
1840—1842年
历时两年
主要在长江以南 沿海地区
英法两国,美俄帮凶
1856—1860年
(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2)外国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地区;
(3)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战争影响
为什么这次战争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两
次
目的
鸦 打开中国
片 战 争 的
市场、掠 夺原料、 推销商品
比
较
相同
时间
1840至 1842
1856至 1860
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 镶有珠王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 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顷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 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 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 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 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 都付之一炬了。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34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7df4a41a37f111f1855b2a.png)
法--“马神甫事件” 中国市场
3、起止时间: 1856~1860年 4、开始标志:英军炮轰广州 5、结果:
攻占天津、北京,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6、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北京 天津
战争的进程:
1、第一阶段(1856年—
1858年) 1856年10月
学习目标
1.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 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 实。 2.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
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
材料展示: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 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 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 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赔偿英国400万两白银, 法国200万两 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 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 岸自由航行
英法各增至800万两 增开天津
其他权利
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并 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 承认《天津条约》 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 有效 经商、自由传教
影响: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条约》
相同
扩大
加深
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诗歌朗读
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
---致额尔金勋爵
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56678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a.png)
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中国鸦片战争或第二次英法
联军侵华战争,是发生在1856年至1860年间的一场历史事件。
以
下是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些知识点:
1. 起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856年,当时一
起英国商船在中国河北省遭到了海盗袭击,其中一名英国人被杀。
英国政府要求中国政府进行赔偿并允许他们在中国开设领事馆,但
遭到了拒绝,这导致了双方的冲突升级。
2. 参与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参与国家是英国和法国。
英国派遣了大规模的军队和舰队前往中国,法国也加入了这场战争。
3. 战争过程,战争开始后,英法联军迅速攻占了中国的一些重
要港口城市,包括广州、天津和北京等地。
在战争中,英法联军使
用了现代化的武器和战术,对中国军队造成了重大打击。
4. 条约签订,最终,中国政府被迫于1860年签订了《天津条约》,同意向英法联军支付巨额赔款,并开放更多的贸易口岸给英
法两国。
此外,中国还被迫割让了香港岛给英国,并允许外国使馆
进驻北京。
5. 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剧了中国的国内动荡,也进一步削弱了清朝政府的权威。
这场战争也标志着中国在军事和政治上继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剥削,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总的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的发生,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4c0e905fbfc77da269b1ff.png)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
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 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 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侵占
范围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是( B )
A.《中俄天津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动脑筋
1、为什么说1856-1860年的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 扩大? 2、请你比较一下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
为什么说1856-1860年的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
第一次:打开中国市场 第二次鸦 目的 片战争是 : 第二次: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第一次的 继续和扩 大
方式 : 影响 :
发动战争,武力征服 从空间、权益等第二次都超过第一次
课堂小 结
第 时间 1856年——1860年
二
: 目的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次:
方式 发动战争,武力征服
鸦:
片
暴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战 结果 签订《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争 影响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 会程度
课后练 习
1 .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同点是 A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为何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因为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与第一次相同:
1、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扩大侵略权 益
英法等 国
担心危及统治
清政 府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各国公使进驻北京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第二次 鸦片战争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第二次 鸦片战争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363a4b0f18583d0496459f0.png)
“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 的战争时,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
4、此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最严重危害是什么?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由于此战争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6、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咸丰帝
1、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2、发动原因:
外国侵略者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3、发动国家: 英法联军进攻,俄美充当帮凶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
北京
二
天津
次
鸦
片
战
争
经
过
示
广州
意
图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火烧圆明园 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罪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 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野心──由来已久 手段──趁火打劫、步步
蚕食(武力相逼,以调停为诱饵,一纸定夺,强割强占)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
时间
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 岭以南黑龙江以 北
60多万平方 千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 约40万平方 东包括库页岛 千米
多少年?( B)
A.12 B.14 C.16 D.18
2.1860年洗劫焚烧圆明园的两个
强盗是( BC) A.俄罗斯 B.法兰西 C.英吉利 D.美利坚
3.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地区。割给沙俄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俄《瑷珲条约》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ba5409f5335a8103d22001.png)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英国、法 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 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侵 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 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天津条约》的内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 1856年
参与火烧圆明园的国家 英国和法国
1860年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跟哪一次战争有关?
核心知识点梳理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阅读课本,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借口、起止时间、发
动国家及有关条约。 1.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 打开中国市场 。 2.借口:“ 亚罗号事件”(英国)和“马神甫事件”(法国)。 3.起止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4.发动国: 英、法;帮凶:俄、美。 5.签订条约及主要内容:《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 北京 ,增开汉 口、 南京 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 由航行等。
1858 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 约》。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 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 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随后,清政府在与英、 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 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英法 进一步打开 1856—1860 联军 中国市场 《北京条约》
相同
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目的) 战争性质 侵略国家
侵略时长
开放口岸 影响
打开中国市场,侵略中国
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英国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481c91eef61fb7360b4c65f2.png)
汕头
九龙司 香港 (英占)
台湾
澳门 (萄占)
琼州
4、英法联军的罪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 闯入圆明园,洗劫并放火 焚烧了圆明园。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北京重要的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北京市已决定 部分重建,有些人仍主张保持现状以 教育子孙勿忘国耻。请谈谈你的看法,
并说明理由。
我赞同保留现状,利用 有限资源去感受英法 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的 行径给中国造成无法 弥补的损失,感受中 华民族的灾难和屈辱, 继续发挥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的功能。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火烧圆明园
二、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工业革命
19世纪50年代
英国已完成
其他欧美国家 也正在进行
需要更为广阔的海 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社会自然经济 依然占主导地位
在正当贸易中,中 国处于出超的地位。
镇江 上海
1856年10月23日英国侵略者进攻 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来,法国也派兵来华,与英军组 成英法联军
江
宁波
定海
东
1858年6月清政府被迫和英、法 两国签订了《天津条约》
海
福州 淡水 厦门 广州
1860年英法联军侵犯北京
1860年10月、11月清政府被迫和 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了《北 京条约》
我赞同部分重建, 让我们在感受中华 民族的灾难和屈辱 的同时有机会去了 解圆明园的原貌。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签订
《北京条约》,割地赔款,增开 通商口岸。 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2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2d8ed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d.png)
课堂小结
起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第 二 时间 1856年—1860年
次
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
鸦 经过 津。
片
1860年,火烧圆明园
战 结果 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争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什么这次战争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与第一次 相同都是为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 中国市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 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 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 了”。
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
新课讲授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目的: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 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
提出 扩大权益
矛修盾
约
拒绝
中国
担心危及统治
借口
战争
迫使清政府屈服
2.时间: 1856年—1860年
3.侵略者: 主犯—英法联军 从犯—俄国、美国
4.经过:
爆发标志: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6年10月~1858年6月,攻陷广州,逼近天津,威 胁北京。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天津 条约》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 行等特权。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5ffdb1b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6.png)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抵达天津白河口。21日,清政府急派桂良等赶往天津谈判。 6月26日双方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4 1859年6月:英国公使布鲁斯到天 津强迫清政府交换《天津条约》 批准书,并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战争的结果:中国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包括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瑷珲条约》割占的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 土),以及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特权
第二次鸦片战争
以下是关于第二次鸦片 战争的详细内容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背景
国际: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 速发展,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进一 步加快了征服殖民地的步伐
-
汇报结束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1 战争背景 3 战争影响 5 战争评价
2 战争过程 4 主要将领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间,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挑起了侵略战争。 美、俄趁火打劫。四国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丧失 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列强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 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总的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于 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且复杂,它 既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开始, 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起点。这 场战争使得中国被迫开放了多个 通商口岸,签订了更为苛刻的条 约,同时也刺激了中国社会的觉 醒和进步。这些影响共同构成了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d7e470570029bd64793e2c2e.png)
第2课 第二次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精讲知识
知识点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重点)
1.战争爆发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❶,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助学资料❶ 1854 年,《南京条约》届满十二年。英国曲解关于十二年后 贸易及海关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 的要求,主要内容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等。 清政府表示拒绝。1856 年,《望厦条约》届满十二年。美国再次 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决 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
中国西北部
150 多万平方千米
割占领土面积 60 多万平方千米 约 40 万平方千米 44 万多平方千米 7 万多平方千米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2. 第二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 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 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 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拓展】 第二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对西方列强的挑战没有给予足够的 重视和警惕。一部分官员甚至将《南京条约》等当作与西方签订的 “万年和约”,以为它们可以换来国家的永久安宁。与清政府的意 愿截然相反,西方列强不满足于在华所取得的种种权益,蓄谋扩大 侵略权益,甚至不惜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据了解,龙首目前在中国台湾,保存完好,但短期内不会现身。蛇 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圆明园兽首铜像已经成为圆明 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28张PPT+视频)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28张PPT+视频)](https://img.taocdn.com/s3/m/63d6ea5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a.png)
➢赔款额也大幅增 加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及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
记》:巴尔什湖以东以南 共150多万
44万多
平方公里
60多万
约
1860年中俄《北京万条 约》:乌苏里江以东, 包括库页岛
40
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俄《改 订条约》中国西北部,7万多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40年 1842年
战火重燃
1856年 1860年
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万年和约”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 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议税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 税,由双方协定
英国驻广州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 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 兵扯掉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两 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 捕人员,但拒绝道歉。
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即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甫。他从广州非法潜 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
不满足既得利益,企 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 场,扩大侵略权益
徐继畬与《瀛寰志略》
八
国
甲
联
第 二
午 中
军 侵
鸦 片 战 争
次 鸦 片 战 争
日 战 争
华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把握今天 自信自强 开创未来 披荆斩棘
当教学堂目标巩固
1.“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 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 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2课。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本课主要讲述了英、法两国在美、俄的帮助下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共三个子目,即“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视野开阔,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由于之前学习过第1课《鸦片战争》,已经对中国近代史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在学习本课时较为轻松。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的焚毁、《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俄国侵吞我国大片领土等基本史实。
理解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通过英法在华暴行认识到侵略者的贪婪和凶残,以及列强的侵略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通过对《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分析,理解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四、教学重点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讲述:2018年3月28日,一则“西周青铜器‘虎鎣’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拍卖信息中称这件文物出自圆明园。
此前有报道称,这款稀有的西周时期的“虎鎣”青铜器,由英国海军上校哈里·刘易斯·伊万从圆明园劫走。
他在一封家信中称,自己曾参与洗劫圆明园,抢走的珍贵文物中包含青铜器等。
该信函和这款青铜器一起被伦敦古董商人发现。
教师设问:同学们知道圆明园什么时候被洗劫的吗?学生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段屈辱的历史,大家把书翻到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一)战火再起1.战争的原因材料一英国在华贸易在1846年出现下降趋势,直到1856年前夕,也未能恢复到1845年前的水平。
这一情况的形成,既有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也有鸦片贸易的迅速增长对其他商品销售的排斥。
但英国政府认定商品滞销在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太少,遂从1854年到1856年间,伙同法、美等国先后多次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
——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2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材料二1856年,三国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
朝廷告知可允许作一些合理的小变动,但重大条款不予考虑,以免万年和约(《南京条约》)失去其意义。
然而,在广州的叶名琛顽固地拒绝谈判,即使细小变通也不容许,坚称如予夷人一寸,彼等或进一尺。
……即使是那位生性平和的包令也被迫向伦敦报称,需要用战舰来扩展和改善英国与中国的关系。
——徐中约主编:《中国近代史》,161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8教师设问: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文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参考答案:列强提出修约要求被拒;列强进一步扩大其在华特权和利益。
)教师讲述:鸦片战争虽然打开了国门,但是并未真正打开中国的市场,英国把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权益,列强再次发动了侵华战争。
从中我们可以明白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直接原因是:列强提出修约要求被拒。
这一次列强又是以什么为借口发动战争的呢?(参考答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设计意图)补充材料提出问题,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又可以联系第一课《鸦片战争》所学习过的内容,上下衔接。
2.过程材料三爱新觉罗·奕訢教师讲述:爱新觉罗·奕訢(1833—1898年),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
道光帝第六子,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訢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第9页,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教师讲述: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不平等条约内容教师设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参考答案:中国损失更多的权益。
)教师讲述: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中国丧失的领土更多了;开放的通商口岸增多了,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中国赔款的数额增加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了。
(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蒙受更多的损失,英法联军还洗劫和焚毁了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播放视频3D复原《圆明园》。
教师讲述: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它综合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园中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
但是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被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
图片展示圆明园的现状:教师设问:火烧圆明园是中国的屈辱,大家能从这段屈辱的历史中感受到什么?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参考答案:侵略者的残暴。
落后就要挨打。
)教师讲述:清政府腐败无能没能担负起保护中华民族的重任,使中国遭受到如此浩劫。
火烧圆明园充分暴露出侵略者的野蛮、贪婪和残暴。
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是侵略者而美俄是帮凶,他们在华攫取了大量的利益,其中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俄国。
材料四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时代(1825—1855),向中国的东进侵略是其主要政策。
鸦片战争后,他更认为有可乘之机,遂加紧对华的侵略行动。
早在1850年已被革职却仍然心系天下安危的林则徐,通过抄寄的京报消息,便预见性地判断:“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的行为,证实了林则徐的远见。
——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3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教师设问:阅读课文中第11页《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在地图找出中国被侵占的领土,分别在什么时候、什么条约中被占领的?教师讲述:1858年,沙俄趁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清政府阵脚大乱之时,强签《瑷珲条约》,霸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华为中俄共管。
1860年,又以“调停”有功,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占有。
1864年,沙俄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据为己有。
沙俄不仅享有英、法所得的各项权利,还侵占了我国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受益者。
马克思也说过:“俄国不要花费一个钱,不用出动一兵一卒,到头来能比任何一个参展国都得到更多的好处”。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圆明园焚毁前的富丽堂皇,接着展示圆明园焚毁后的凋敝景象,前后对比,加深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对清政府的不满,明白落后就要挨打道理。
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通过阅读《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练习学生的识图能力,看到中国大量领土被割占,看清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
(二)战争的影响材料五西方和日本通过它们的驻华官员,将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的心脏,一方面直接对清政府进行外交讹诈,扩大它们在华的侵略势力;另一方面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增强它们对清政府的政治影响。
外国机制棉纺品,特别是棉纱的大量输入,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通商口岸附近的许多地区,农民和手工纺织业者开始用洋纱布,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停纺的现象。
……中国的出口贸易几乎全部被外国洋行所控制,原料生产者遭到外国商人的压价掠夺,他们已经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直接榨取的对象。
——李侃主编:《中国近代史》,114页、117页、11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教师设问: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的近代史上的又一次灾难,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结合材料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师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继续扩大,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师设问:回顾两次鸦片战争,完成下列表格。
理解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参考答案: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的危害更大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教师讲述: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在目的上是一致的;战争的性质也是相同的,都是侵略战争,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对比两次鸦片战争我们可以发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国家的数量增加了,英、法是侵略者,美、俄是帮凶;并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又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的通商口岸增加,外国势力深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领土在战争中被割占,主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危害更大了。
从影响上看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来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既可以联系新旧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百年的耻辱我们不能忘记,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时刻警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雪洗耻辱必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