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善学巧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洪中学语文尹佳
勤思善学巧探究
——小议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论述,强调了强化师生探究意识;学习“观察质疑”“调查探索”“讨论辨别”“发现创造”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实践;最终养成自觉探究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意识、探究方法、探究习惯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这告诉我们学生是一个主动地探究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绝不是他能懂得多少课本知识,而是他能否运用良好的探究能力去自主习得新知识,并处理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是贯穿整个高中教育阶段的主线之一。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师生探究意识
1、强化教师的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已不是个新鲜的提法,早在2004年探究性学习模式就已经在一些城市得到强调和推广。但是时至今日还有很多老师认为学生探究就等于学生自主做些实验做些题,更认为语文中体现的探究就是让学生简单的提问讨论表演。于是提问千其百怪、讨论五花八门、表演热热闹闹,而这样单纯强调形式的教学反而让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首先该强化自身的探究意识,提高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发现语文教材教学中的探究点,抓住探究性教学的实质而不是形式。
2、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生来具有一种好奇的倾向,这种本能的倾向会使人们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尽力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当他遇到困惑或矛盾的情况时,这种心理倾向会更强烈;少年儿童具有自然而又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会本能的对一切新奇事物感兴趣,他们会想方设法弄清楚这些新奇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贵的动力和心理资源。这告诉我们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究的欲望。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这种探究欲望很少转化成为强烈的探究意识、探究冲动。一是因为学生思维中的误区,认为探究未必能出新知,简单接受比发现探究更节约时间;二是探究实践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学生很难坚持。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一则广告中有一个小男生为绘制毛毛虫蜕变为蝴蝶的图画,风雨无阻的观察。课本中加来道雄在《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经历》中描为述自己想象的鲤鱼世界,并以此进行的探究都可以成为激励学生探究的榜样。
二、学会探究方法,进行探究实践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就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探究体现在学习中就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方法有很多,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可着力让学生学会“观察质疑”“调查探索”“讨论辨别”“发现创造”。
1、观察质疑。观察是进行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完成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去观察体验学习材料,并对新知识和与以往认知不符的知识产生质疑。例如高中文言句式是一个重要考点也是一个掌握难点。与其老师费尽心思强调句式的特点规律,不如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句子,让其观察这些句式的共通点,在观察状语后置句时,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于”“以”是介词结构后置的标志,然后质疑是不是只有“于”“以”出现的句子才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如“地震陇西”学生再次观察发现,只要方位、对象等词在后就有可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这样学生一步步观察、一步步质疑、一步步发现,最终自行得出结论。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习得知识。
2、调查探索。调查探索是深入探究必不可少的方法。因为课本内容总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与课外广阔的天地相结合才具有真正的价值。所以学生必须学会调查探索。如在语文课本后面的“梳理探究”环节就要认识你的姓氏、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等活动。在“认识你的姓名”一节,我就让学生通过两周的时间通过询问长辈、翻阅书籍、上网查询等手段收集资料,然后形成结合,写一篇探究自己姓氏起源的文章。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进一步调查探索自己的名。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我潜在学习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教师固然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很多东西,但只有他们独立的去调查探索了,他们才会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探究的方法、形成探究的习惯,并发现探究的乐趣。
3、讨论辨别。“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探究是离不开合作学习、讨论辨别的。在“认识中国传统节日”一节,我就更加强调合作讨论。增加了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别国节日等手段。例如中国的端午节和韩国的端午祭的异同,中国的春节与美国的圣诞节的异同等。学生在讨论辨别时不仅进一步的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初步了解了中国与他国文化的差异。
4、发现创造。发现创造是探究的精髓,许多探究结果的产生都得益于这一探究方法。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所以在学习发现创造这一探究方法时首先要给学生创设宽容的环境,允许一切假设,鼓励一切发现;再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为自己的发现收集、分析、解释资料;最后进行严密的逻辑推论,以确定发现的可行性,最后形成创造性结果。例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性格,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原因,鼓励学生发现创造。
三、养成探究习惯
1、课堂处处有探究。每篇课文、每节课,只要用心,学生都能探究。例如《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