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之我见
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要教会学生理解词语表达的意思,还要知道词语使用的规律,能够熟练地使用语言文字。正如一教育专家所言: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注重表达方法的迁移和运用。课堂上落实三个维度学习目标,要既得意又得言、得法、得能。如何做到言意兼得、法能并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主战场。这就需要教师在钻研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语言表达。尤其是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这样表达好在哪里,从而学习他人语言文字表达、运用的方法、经验、智慧,了解语言文字表达、运用的基本规律,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等。以小学语文三年级《翠鸟》一课为例: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这段话共有四句。第一、二句描写了小鱼的机灵;第三句描写了翠鸟捉鱼的动作;第四句是景物描写。从第三句话中,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自主发现、理解并体会到翠鸟捉鱼的动作之快,但是学生一般意识不到第一、二句话对表现翠鸟捉鱼动作之快的衬托作用,认识不到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小鱼的机灵,它与翠鸟捉鱼动作之快是什么关系。尤其是第四句景物描写对翠鸟捉鱼动作之快的侧面烘托作用,学生更是意识不到,体会不到这句话中所表达出的作者的那种赞叹、惊讶之情。
对此,在教学中,就要重点让学生体会第一、二句对表现翠鸟行动之快的作用,体味第四句对翠鸟行动之快的烘托作用等。让学生能够借助这段话从意思、情感、表达,以及学习语言等多个方面受益。然而,在听课中,不少教师面对学生无意识、不理解的这些“盲区”,不理不睬,令人遗憾的是只关注第三句的指导,抓住“蹬开”“像箭一样”等语句做文章,体会其动作之快,没有去体味、领悟第一、二句以及第四句在表达情意上的特点、作用及效果。学生无法获得从茫然不知到眼前一亮,由百思不解到豁然开朗的体悟和
收获。
积累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条件
“积累”一词,在课标中出现了十七次,课标反复强调积累,目的是通过语文积累,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积累语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语言运用的基本条件。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先生说过:“学文如聚沙,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积累语言文字是学会运用语言的基础,有了米才能煮出饭来。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其一,在课堂上积累。学习生字和课文就是积累的一种方式,生字的听、说、读、写和对优美篇章、诗句名言的背诵,是小学生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巩固记忆和加深理解,以达到熟能生巧,准确运用的程度。
其二,通过课外阅读进行积累。通过预读达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广泛接触不同领域的词汇,只有大量的积累,才可厚积薄发。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精彩的语言。积累要和诵读结合起来,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但是,在注重积累的同时,还要
注重语言的感悟和运用。不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的积累全都运用于学习实践,但要求学生尝试运用部分积累。所以,积累的过程是由量变向质变发展的过程。落实了积累的量,到了运用时,脑子里蹦出的才都是规范的语言。提高积累的质、还要将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读和写结合起来,落实课标“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向“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改变。
练笔巧抓时机,学以致用
小练笔,不是随意想什么时候练就什么时候练,要把握好练笔的时机,抓准学生表达的时机,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要在学生思维最活跃、情感最饱满、情意和谐共振之时,让小练笔在阅读中自然生发出来,让阅读成为促进思维发展的契机,成为表达情感的契机,实现“读写结合”的最优化,最终达到内化语言、迁移表达方法的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年段特点在以下方面进行课堂小练笔:文中好词,换一换;抓住“空白”,补一补;扣住“略写”,扩一扩;观察插图,描一描;精彩片段,仿一仿;欣赏古诗,改一改;合理想象,续一续;变换角度,编一编;迁移主题,写一写。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和平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