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约瑟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李约瑟难题”
一、“李约瑟难题”的阐述
我们要讨论“李约瑟难题”,首先得知道什么是“李约瑟难题”。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胜利,正式开启了西方“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时至今日,尽管人类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有过很多失误、偏差,还发生了多次危及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甚至还在继续威胁着人类社会,比如世界大战、核泄漏、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等。
但是无可厚非的说,现代化仍然是目前为止人类追求自由、民主、富强最为理想的道路。
现代化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同时人类摆脱愚昧落后、实现自身解放的重要手段。
纵观中国历史,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期间,中国的科学技术比西方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要先进得多,引领中人类文明发展,很多科学技术成果能很快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明末清初以来,当欧洲社会逐步实现现代化转向并且快速推进现代化发展的时候,作为曾经长期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中华帝国”却逐渐偏离了现代化的大道,最终沦为其他列强宰割的对象。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而近代科学却产生于欧洲,没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中国现代化的断裂,究竟是一种历史必然还是一种历史偶然,这就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理论界长期争论的“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的核心是,在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为什么发展得那么快,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却比不上西方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在起作用?
我国古代科学与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近代科学有着诸多不同的特征。
古希腊理性科学有着与近代科学有着更为接近的理论体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西方近代科学重视理性,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和理论构架框架。
而中国古代科学恰恰相反,缺乏理性,重实用主义传统是近代科学未能在我国产生的内部原因。
当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等外部因素都对我国近代科学发展造成或多或少影响。
二、关于传统科学和近代科学
皮卡扎(前苏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科学就是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传统自然科学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事物和现象的科学,包括物理、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其认知方法主要是依靠观察和推理。
而近代科学起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自从欧洲文艺复兴以后,“一个新的理论诞生必须要经过科学试验检测而形成的现代科学理论体系”逐渐成为大家共识的思维方法,相比以往传统科学,近代科学研究更注重系统观察和科学实践。
如伽利略重视观察和试验的经验方法,转变了从古希腊经院哲学纯理性思辨的传统,开创了实验方法为主的经典力学研究。
牛顿将数学理性主义与实验主义相结合,将演绎推理应用于物理研究,不断地求证事实,最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在伽利略、牛顿理论体系建立之前,也有科学技术,譬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铸造中运行到的冶金方面的知识,以及“一日木棒,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里对微积分知识方面的认识。
但是这种零散的知识点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无法通过它来方便地形成新的知识。
一套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远比一项单独的技术更为重要。
传统科学是一种经验科学,近代科学是一种理论科学。
理论科学是以经验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反过来指导经验科学。
由于经验科学终究只是关于个别现象和事物的知识集合,必然会导致它的局限性。
而理性科学则研究事物的本质,对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大胆猜测或解释,立足于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理性的观察判断和研究,试图寻找一条普遍规律。
经验科学只能反映已发生的实事,而理性科学则能通过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在解释当前现象的同时,也能够解释一连串相关联类似的现象,最终归类这些现象,预知未来的这一类型现象,揭示出人类甚至从未观察到的现象。
三、“李约瑟难题”的历史根源
我国的传统科学缺乏古希腊理性化科学那样严密的理论体系,至始至终停留在经验层面上,是典型的经验化科学,没能得出普遍的科学规律或定律来。
“李约瑟难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传统科学缺乏理性,具体分析如下:第一,我国传统经验科学轻视理论方面的研究,缺乏理论构建和逻辑体系,重视实用主义。
自先秦时代起,我国古代科学就贯穿着鲜明的“实用主义”精神。
古代的很多科技著作中大多是针对当时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
这说明自古以来,我国传统科学呈现很强的实用性特点。
第二,我国传统科学缺乏经验且始终处于思辨阶段。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传统科学所做的大量工作都是对理论机械的总结,显有对这些材料进行科学地逻
辑归纳。
可以说,我国传统科学虽不善于对大量材料进行理论概括,但思辨性思维还是比较发达的。
但令人惊讶的是大量思辨其实内容较为空乏,甚至是“无病呻吟”,即脱离实际,言论观点缺乏经验或实验事实基础支撑。
如诸子百家中,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各路流派纷纷著书立说,这位思维进步确实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其中仅有墨家学派相对注重实验,尊重事实数据,遗憾的是,秦大一统后,禁锢思想,最为注重实验方法的墨家学派也逐渐销声匿迹了。
第三,我国传统科学缺乏科学实验精神。
正如前文所述,古代科学对自然现象解释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人们接受种种模糊的概念后很难继续保持科学探索精神。
然而近代科学“普遍主义、公有性。
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被公认为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
不仅如此,科学实验、观察的方法对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思想解放,大兴人文主义,突破了对《圣经》的盲崇。
观察和实验在欧洲科学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科学从神学桎梏中解脱出来。
特别是有目的的、特定的、受控的实验不断增多。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传统科学中没能发展成为理性化科学。
在封建帝王专制时期,官僚体制占统治地位,如果发展科技阻碍其专制统治,就必须为其让步,做出牺牲。
反之,如果统治者一时需要科学技术为其统治服务,则相应地科技就会得到发展。
“李约瑟难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中央集权政治主导了社会经济发展,也决定了对待财产权的态度。
财产权的制定以及划分会影响其它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认为“东方没有土地私有制是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关键”。
在缺少明确定义和安全的财产权条件下,正常的追求效率的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
人力物力资源就不会被投入到通过增进科学技术来提高效率的事业之中。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工商业兴起是资本主义制度兴起的重要特征,而我国封建中央政府重农抑商、扶持小农经济,其所反映的皆为中央集权统治阶级意志。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本上是源于市场经济对效率的追求。
然而我国古代的中央集权社会,蔑视公民合法利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的就是稳定其腐败统治,享受地主阶级既得利益。
我国古代中央政府采用“重农抑商等诸多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势必会阻碍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科举制度明清以来不断发展和完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我国近代科学发展趋近停滞。
这里,封建科举制度对科学造成的阻碍作用不可忽略。
首先,由于科举作为一种人才选拔方式,吸引了大量人才倾注精力,无论从时间上、财力物力上,都对其大量投入,但是却没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其他科研工作中来。
其次,科举作为一种重要人才选拔制度,它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四书五经、儒家经典,而教育制度内对自然学科(天文,数学,地理等)重视程度则极其有限。
正是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考试内容决定了我国近代科学发展必然落后。
众所周知,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中,人力物力资源投入的多少、投入质量能否得到保证都直接或多或少影响科研质量,进而影响到科研成果的数量。
然而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内容具有很大局限性,相当一部分关于自然学科都不在官方教育机构设置范围内,况且“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做官,光宗耀祖成为知识分子出人头地唯一出路,一旦考上便鲜有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的激情,做官成了中国古代读书人迈不过去的坎。
这两个方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构成了直接或间接性的危害。
中国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出现得早,并且持续时间长。
在长时间连贯的研究传承下,出现一些伟大发明是很自然的东西。
在中国古代时,欧洲没有所谓“大统一的环境”,所以有新的东西会被很容易的接受和广泛流传。
同时历史经验表明大一统的环境却压制变化、数国并立并竞争的环境鼓励变化。
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在宋朝得到了最广泛的流传和使用,而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绵延数百年的未统一王朝。
欧洲大陆的多国割据和中国的大国封闭统一缺少竞争造成了这种发展停滞不前的困境。
因此欧洲一旦有国家由于某些可被学习的因素领先,其他国家就会纷纷效仿,甚至进一步改进,因此欧洲诸国的发展动力是竞争。
而中国改进的动力基本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制度环境下,严重阻碍了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四、结语
对“李约瑟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不仅要将“难题”当作学术问题来对待,同时更要与我国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以理论指导现实。
同时要汲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有力地指导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书目
1.张卓“李约瑟难题”研究
2.殷亮“李约瑟难题”辨析及其对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影响
3.李震南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
4.徐俊基于科学史的“李约瑟难题”再解答
5.何德海浅析李约瑟难题
6.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
7.李约瑟中国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