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 邬钰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邬钰鑫
发表时间:2017-11-06T09:21:17.5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作者:邬钰鑫[导读] 摘要:地铁作为现代人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摘要:地铁作为现代人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地铁的不断发展,运营安全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地铁运营安全的风险因素主要来源于人员、环境、设施及管理四大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风险所占的权重进行分析很有必要。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层次分析法;
一、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地铁运营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运作系统,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因素有很多,而人的影响是最具不确定性,也是最大的影响因素。这些也将涉及到内部的管理方面。因此,地铁的安全运营风险需要通过人员、机械、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帮能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一)人员的因素
地铁要靠人的操作和控制才能运作,无论地铁的运行、检测和检修都需要有人的进入才可以进行;地铁的服务对象又是人。所以,地铁的事故往往都与人脱离不了关系。
1.职业道德。系统内人员(地铁运营过程中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地铁安全的影响主要还是来自于对工作的疏忽和人员与人员、部门与部门间的不协调。地铁这个庞大的运营系统要正常运作,就要依靠一系列的子系统和仪器设备,而这些都需要系统内人员对其进行操作。系统内人员工作疏忽对地铁运营的风险主要包括:无证上岗、操作技术不当、责任心差、职业道德低下、超负荷工作、酒后上岗、应对能力差等。
2.乘客不安全行为。乘客是地铁系统内除了工作人员的又一大人员群体,作为地铁运营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地铁运营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乘客的不安全行为,如将一些易燃易爆物品带上地铁,很有可能发生起火和爆炸,还有大客流对地铁运营的冲击等。目前,国内乘客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不遵守乘客守则、客流量大发生的踩踏、易燃易爆物品的携带、有意或无意跳下站台、上下车拥挤、进入禁行区、随意按下紧急按钮等。
3.应急能力。应急能力不仅指的是系统内人员的应急能力还包括乘客的应急能力,这在地铁发生风险时是至关重要的能力。当应急能力好时,对地铁发生的风险就可以造成更小的损失。要是应急能力不高,就很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混乱,从而导致更大的风险。(二)设备设施的因素
地铁运营是人和机的配合,设备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1.购置质量。地铁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设备的采购所要求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后期地铁运营的安全,通常质量标准越高的采购,运营中出现设备风险的概率就会越低。同时,采购质量也与供应商的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2.耐久影响。耐久影响主要是指地铁的一些硬件设施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设备疲劳,从而降低或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达不到原来的设计精度。如果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更换这些出现耐久度不够的硬件设施,就很有可能出现地铁脱轨或者地铁自动扶梯的功能异常等风险。
3.维修保养。地铁是由很多系统和设备组成的,要保证它的正常运作就需要对体系里的各个部位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对出现问题的部位和机械进行及时的排除和维修,对关键部位定期保养。维修保养如果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器械故障。其中,维修保养的配件有时也决定了地铁是否能正常运作的关键,以次充好的配件也会成为地铁运营的安全隐患。(三)环境的因素
由于地铁一般是在地下运行的,所以能影响地铁的环境主要指的是自然灾害引起的地铁站和地铁隧道的破坏、地铁运营环境的人为破坏。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灾和地震这两个方面。由于地铁一般在城市的地下,所以城市一旦发生水灾,最先遭殃的就是地铁系统,大量的洪水将涌入地铁口进入到整个地铁地下空间。而地震造成的主要就是地铁地下空间的坍塌以及各种设备的损坏和失灵。
2.人为破坏。人为破坏地铁环境指的是一些素质低下的乘客对地铁设备、乘客的搭乘环境和员工的工作环境的破坏。虽然国内没有发生重大的暴恐事件,但是暴恐事件也属于人为对地铁环境的破坏。
3.作业环境。作业环境包括工作地点的灯光、湿度、温度、噪音等。这些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铁工作人员的工作情绪。如果工作环境足够的适宜,工作人员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集中力,这样可以预防一些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所造成的地铁事故。(四)管理的因素
管理在整个地铁运营系统是始终伴随的。完善的规章制度,良好的运营组织和及时的事故救援都是管理的职责。管理是地铁运营最重要也是最容易改善的因素。加强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提升地铁运营的安全性。
1.规章制度。有了良好的规章制度,地铁运营的工作人员才可以明确职责分配,在运作的时候才不会出现职责不明引起的疏忽。
2.运营组织。运营组织能力就是地铁运营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有了良好的协调配合能力就可以避免许多因为配合上的失误引起的事故,例如调度指挥出现失误,就必定会使得行车系统受到损害,从而发生不必要的风险。
3.事故救援。事故救援是在一开始发生风险后就进行救援。及时的救援可以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以及伴随其他风险的情况发生。
二、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价针对影响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因素建认层次结构图,如图1所示。通过层次分析法求得底层因素对于目标的组合权重,再应用多级可拓理论在求出组合权重的基础下进行地铁安全运营风险评价。(一)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1.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通过对地铁的运营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两两对比得到的。对每个准则层下的因素之间进行比较来确定在判断矩阵中的各个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