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弹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弹力》是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高中力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高中学生在本教材学习中的一个大难点。就地位而言,学好弹力既可以巩固加深对力的理解,同时又可以为学好摩擦力做好铺垫,所以无论是从知识本身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知识的外延来看弹力在本章中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对初中内容的学习,学生目前对形变和弹力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不够深入:知道支持力、压力、拉力都是弹力,但是不能够概括其产生的原因,不能确定弹力的方向;在高中教学中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弹力的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向的判定,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2.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

3.知道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了解劲度系数的单位、符号及物理意义,并能运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2.通过“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质疑、讨论交流,逐步养成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分享的团队精神

2.了解弹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方向的判定;胡克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难点:弹力方向的确定

【教学方法】

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即:实验演示或亲身体验后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得出结论。【教学工具】

计算机、课件、小弹簧、橡皮泥、小皮筋、海绵

【教学过程】

精彩图片,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ppt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各物体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回答:物体受力之后形状或者体积发生了变化。

学生活动: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学生充满求知欲,能更积极的投入学习新课。

教师活动:橡皮泥、弹簧、橡皮、直尺、气球等形变的例子导学生感受形变,并引出形变的概念。

学生活动:总结什么叫形变。

一、形变

1.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

教师提问:只要有力,物体的形状或者体积就会发生变化吗?

学生活动:学生拉弹簧,压刻度尺,挤压橡皮,压课桌。

学生回答:有的物体会发生形变,比如弹簧、气球、橡皮绳,有的不会形变,比如手压桌子,手按墙。

教师活动:打开关于微小形变的多媒体影像资料。

学生活动:观察视频,解决疑惑

学生活动:体验玻璃瓶微小形变

学生回答:只要有力,物体的形状或者体积就会发生变化。

教师提问:分析以上例子中的形变,在撤去外力后,是不是都能恢复原状?

学生回答:有的能恢复,有的不能恢复。

学生思考分类,并总结什么是弹性形变和非弹性形变。

2.弹力的分类

1)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2)非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教师活动:让学生体验手拉弹簧引出弹性限度的概念。

教师提问:弹簧发生了什么形变?

学生回答:弹性形变

教师提问:能不能再用力?

学生回答:不能,用力过大就不能恢复原状了。

3.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二、弹力

教师活动:让学生结合刚才举过的形变的例子,给弹力下定义。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并总结。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教师活动:把钩码放在刻度尺上,如图示,刻度尺发生的是什么形变?通过本例探究弹力产生的条件

学生讨论并总结出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相互挤压)

学生活动:做练习1巩固弹力产生的条件。

练习1 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可能有弹力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

C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 在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教师提问:1)钩码所受弹力的施力物体是?

2)该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

3)钩码所受弹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回答3个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弹力的方向

总结:物体受到的弹力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教师活动:几种弹力及其方向

(1)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

(2)绳的拉力。

学生活动:做练习2、练习3巩固支持了和拉力的方向

练习2:请画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示意图

练习3:如图所示, 用一根绳悬挂的白炽灯与用两根悬挂的日光灯的情况下, 分析绳子的拉力的方向。

教师活动:播放ppt图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用条件法判断弹力的有无。

①寻找接触面。

(一般有几个接触面就可能有几个弹力)

②找形变(或挤压)。

教师活动:播放ppt图片

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画出小球所受的弹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