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经营形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个体经营 土地革命 农户家庭经营 1956年 集体统一经营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双层经营+多种经营形式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 劳动者与经营者相结合 单一的集体经营 个体农民经济所实行 的农户家庭
19
一、双层经营的特点 第一,它把集体的统一经营和农户的分散经 营结合起来; 第二,它把农业的经营单位和农户的生活单 元结合起来; 第三,它把经营者和劳动者结合起来; 第四,它把农业经营的效果和农业经营者收 入结合起来。
29
土地承包期问题:承包期过短、不利于土地肥力、 农民成员长期建设投资
稳定土地承包政策
规模经营问题:承包方式平均分配、耕地面积过小、 规模效益差
家庭承包与 农业规模经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统”的问题:不利于合作经济中共有成分合理发展、 不利于支持分户经营专业化发展
完善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经营组织形式的问题: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和经济活动 不能多样化
34
家庭经营 + 我国特有的农村人地矛盾
家庭承包的平均分配 小规模、分散化 流通能力
技术进步
吸纳现代科技 的内在动力
固定资产 大中型农业机械
推广 重复、低效率
买方、卖方 组织形式
农产品 土地 规模小,自然经济色彩强, 关注和把握市场
35
可变投入:短期中可决定数量 投入生产的生产要素 固定投入: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 农业规模
20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国内社会动荡,生产力始终 没有得到恢复。由于文革时期的土地制度严重影响农业生 产。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 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 当年,小岗村粮食大丰收。该“生死状”现藏于中国 国家博物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开端的重要历史见证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 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而且,随着 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可以将多余的粮食出售, 形成了自由市场,农民手上的现金大增,农村经济大为好 转。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间,粮食的增幅达到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而农民除了需要上缴的公 粮外,对种谷物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农民可以选择收益较 高的经济作物,农民的收入亦因而提升,部分的农户更跃 升为万元户。农村出现了一番新境象。
4
各项经营要素有效地结合形成生产力时,经营过 程才能运转。 生产、供应、销售和分配是构成经营过程的主要 环节,它们的不断运转,才能把投入的各项经营要素 转化为产品、产值和盈利等产出。
5
经营形式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形式下,经济组织 为了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采 取的各种具体运行方式,如劳动的组织形式,劳动 者与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各经营要素、各经营环 节之间以及企业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方式等。
2 3
农业生产特点
3 6
自然环境
劳动者(责任、灵活、独立自主) 劳动数量、质量=最终产品 + 生产者利益
农业劳动标准
7
农产品
13
根据占主导地位的经营形式划分,我国的农 业经营形式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农户土地所有制建立后农户家庭经营 (二)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以集体统一经营为主 (三)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双层经营为主, 多种经营方式同时发展的阶段
41
42
(2)家庭经营并不阻碍发展土地规模经营 一方面,就家庭经营制度本身而言,它并不会对 土地规模经营产生直接的影响; 另一方面,发展规模经营应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 的。
27
管理职能 服务职能 分配与积累职能
相互关系: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是不可分割
的两个方面。“统”,是为了发挥集体的优越性, 分”,是为了发挥农民家庭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者缺一不可。 “统”是分散经营基础上的统一经营,“分”是统 一经营指导下的分散经营,
28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土地承包期问题; (2)规模经营问题; (3)“统”的问题; (4)经营组织形式问题。
23
在实行“包产到户”的第二年,小岗村向国家交了13.9万 斤粮食,单花生就是3万多斤,而在从前,国家给的上缴100斤 花生的任务都完不成。到了1981年,凤阳县甚至出现“卖粮 难”。
24
25
实践证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 层经营,是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符合我国国情, 符合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的水平,符合广大农民的 意愿的。
名义规模:固定投入的绝对数量 ——农业规模的总体水平 最佳技术规模 有效规模:个固定投入的配合程度 ——取决于稀缺要素投入量
36
(1)农业规模经营的含义 农业规模是指农业经营者所拥有或占用的固定投 入的数量; 农业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业经营 者通过优化组合固定投入类的生产要素,从事生产经 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收入,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基础)生产关系属性 生产力属性——要素结合规模和比例 (依附)经济组织 (核心)确定责、权、利三方面的关系
现阶段,我国经营形式的改革,实质上是调整经济组织的责、权、利三 方面的关系,调动起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8
(一)所有制关系 生产资料公有制: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土地等生产资料及集体所有制 大型的、先进的生产手段 需要在交大范围内联合采用的先进技术措施 生产资料私有制:分散经营
6
首先,经营形式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 其次,经营形式不仅具有生产关系属性,而且具有 生产力属性。 再次,经营形式依附一定的经济组织。 最后,确定经济组织的责、权、利三方面的关系, 是经营形式的核心问题。
7
要素
环节运转
经营:人、物、财、信息 + 供应、生产、销售、分配
经营形式:在一定的经济形式下,经济组织 + 经济目标 各种具体运行方式。
26
分
生产劳动者经营上具有相对的独立 性、自主性 促进集体经济内部的分工
承包专业户 自营专业户
统
管理协助职能
合作经济——规划和控制 集体土地等生产资料——统一管理 农户的分散劳动——协调
服务职能
产前——生产资料供应 产红——技术指导 产后——储运销售
生产成果与劳动的利益 紧密相联
分配与积累职能
统筹兼顾的原则 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增加集体积累,壮大集体经济
16
(二)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以集体统一经营为主阶段 时间:1955~1978 在这一时期,统一使用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 动、统一分配劳动成果是各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经 营的共同特点。
17
(三)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双层经营为主,多 种经营方式同时发展的阶段 时间:1978以后 这一时期,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改变了长 期单一的集中统一经营形式,而将农户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引入合作经济,普遍实行了统分结合的双层 经营。
11
(四)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我国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 手工劳动所要求的分工协作和以机械为主的生产 所要求的协作是不同的。
12
所有制关系 (条件)
1
集体 所有制
统一经营
分散经营
私有制
农业经营形式
(生产关系一个层次)
在生产中 各具体环节
4
农业生产力 发展水平
不同责、权、利关系 劳动者和要素结合
32
1. 2. 3.
小规模家庭经营的主要弊端 家庭承包与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关系 家庭农场是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
33
1.小规模家庭经营的主要弊端
(1)由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很小,决定了农业家庭 经营带有较强的自然经济色彩; (2)小规模农户经营一方面造成户有农业固定资产 的重复购置和低效率使用,另一方面又阻碍了大中 型农业机械的推广运用; (3)小规模农户经营不利于技术进步; (4)农户流通能力不适应中国国情和农业商品化需 要; (5)农产品的买方和卖方在组织形式上的差别,使 得小规模经营的农民在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21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 证完成每户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 的小孩养活到18岁。
22
可以说是一份“生死状”,因为将土地包产到户, 违背当时的政策,的确有坐牢的危险。然而,18位农 民铤而走险,只是为了不再挨饿。当年的小岗人到底 穷到了什么地步?自己冒死走出的大包干之路,又给 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据说,小岗村当年的共20户人家,之所以就18户 农民签生死状,是因为有两户人家出外讨饭去了。穷 到讨饭的地步,就难怪农民们冒死改变现状。
37
(1)农业规模经营的含义 农业规模是指农业经营者所拥有或占用的固定投 入的数量; 农业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业经营 者通过优化组合固定投入类的生产要素,从事生产经 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收入,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8
影响农产品产出量的因素有可变投入量和固定投 入量,但不能用产出量和可变投入量来作为衡量规模 的标志,用固定投入量来衡量则具有稳定的可比性。 农业生产在可变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农业规模 与产出量之间存在着一个对应关系。 有效规模由固定投入中的稀缺要素投入量来决定。
39
农业规模一般由土地、设备、劳动力三类固定投 入构成,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配合比例关系。 一个农业规模组合要发挥到最佳技术功能,还要 受到农业生产特点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40
在一个农业规模组合中,其经济效益来源于: 一是因规模扩大后导致单位产品成本下降而增加 的经济效益; 二是越过单位产品成本最低点后,规模继续扩大, 单位产品成本虽然由下降专为上升,但产品成本若低 于产品价格,将继续带来新增经济收益; 三是因增加可变投入而引起的新增经济收益。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总体格局 集体经济有多种实现方式 股份合作制仍是有益的经济形态 私营经济将有一个大发展 个体经济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 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形成新的联营经济 外资将更多地进入中国农业
3
一、经营形式的概念 经营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实现人、物、 财、信息等要素的结合与供应、生产、销 售、分配等环节运转的实践活动。
农业经营组织创新
30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特别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关系着农民生产积极性能否调动,是事关农业生产能 否持续稳定增长的大问题。 “两田制”不能搞。 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
31
发起于山东平度农村,主要方案是将承包地分成 口粮田和责任田,口粮田按人口平分,一般是每人 0.4-0.6亩,只负担农业税;责任田则按人、按劳分 配,或者以村政府的名义进行招标承包,除了负担农 业税,还要交纳一定的承包费。这种制度给地方政府 较大的土地支配权,损害了不少地区农民的利益, 1997年后中国中央政府不允许两田制,地方政府逐渐 收敛两田制的推广。
14
个体经营 土地革命 农户家庭经营 1956年 集体统一经营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双层经营+多种经营形式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 劳动者与经营者相结合 单一的集体经营 个体农民经济所实行 的农户家庭
15
(一)农户土地所有制建立后农户家庭经营阶段 时间:1949~1955 农户既是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又是农业生 产的经营者,经营形式与占有关系在农户的统一,是 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经营的典型特征。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的 基础上的。
邮箱:nongjing11@126.com 密码:20112011
1
从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公有制 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使 农业中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生产力具有更广泛的适应 性,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合理地利 用生产资料,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
9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生产受多种自然条件影响; 人的劳动必须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而随时变化;
10
(三)衡量农业劳动的标准 衡量农业劳动质量和数量的最合理标准是最终产品; 农业生产时间较长, 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结合在一起,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投入的劳动质量都直 接影响最终产品。 经营形式必须把生产者利益和最终产品的结果直接 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