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纽约中央公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纽约中央公园
一 . 中央公园的背景
1. 社会背景
19世纪 50年代, 纽约等美国的大城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经济优先的发展理念,不断被压缩的公园绿化等公共开敞空间使得 19世纪初确定的城市格局的弊端暴露无遗。包括传染病流行在内的城市问题凸现使得满足市民对新鲜空气、阳光以及公共活动空间的要求成为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1853年中央公园的位置及规模大致确定。 1858年中央公园设计竞赛公开举行, 奥姆斯特德与沃克斯的方案在 35个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央公园的实施方案。中央公园南起 59街,北抵 110街,东西两侧被著名的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西大道所围合,中央公园位于纽约曼哈顿岛的地理中央。
值得注意的是, 中央公园选址在当时尚处于荒蛮之地的纽约郊外, 那里高低不平的土地、裸露的岩石、散布的低收入者的棚户成为当时开发的不利条件 (尽管有
些裸露岩石被保留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如今,中央公园作为纽约的中心——曼哈顿岛的地理核心,相较于建成初始时价值, 无疑, 城市化进程赋予它更深刻的意义, 它从近郊大型公园变成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纪念碑。这一价值的转换也许不再当初的意料之中。
2. 设计者的思想
a.自然式的理念
美国广阔的国土、多变的自然地貌使其景观设计有着几乎天生的自然主义追求,奥姆斯特德及其追随者在一系列城市公园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就倡导自然主义, 反对追求庄严和清晰结构的古典主义。英国风景优美的乡绅庄园景象成为当时的美学追求。他提炼升华了英国早期自然主义景观理论家的分析以及他们对风景的 " 田园式 " 、 " 如画般 " 品质的强调。英格兰鹿园是田园景观的缩影, 它具有空间扩展感, 庭院修整得非常美丽, 修剪过的草坪十分平整, 并且延伸消失在远处树木的阴影
之中。公园优美的自然式景观与当时大城市恶劣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满足了回归自然的社会需求。
b. 景观公共性与平等
奥姆斯特德倡导城市景观并非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 而是公共和开放的, 是普通公众身心再生的空间。景观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满足普通人的渴求, 应当说这是现代社会与民主的给予。现代景观建筑的社会化使得现代景观建筑学有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根基, 有了持续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中央公园成为了民主与理想的象征。
c. 景观系统
奥姆斯特德提出景观包括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城乡景观道路系统、居住区、校园、地产开发和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管理的广阔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扩大, 景观建筑学的实践领域进一步扩展到整个人居环境中。将人类视作一个与其他物种相依存的、本身有着多种文化存在的自然系统中的一分子, 现代景观建筑学的视野拓展到了整个人类文化圈与自然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与持续发展上。
二 . 发展中与初始理念的偏离
1.系统的断裂。
中央公园是一个孤岛,体现为其在城市绿地系统和生态系统两者内部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城市绿地系统带来一系列开放空间, 使人们能够在城市里活动自如, 并使城市各个部分拥有高效的生活空间, 同时便于不同开放空间的资源配置。这也是奥姆斯特德的规划思想之一, 而在曼哈顿岛后期的城市化进程中, 却未能形成一个开放空间系统, 以至中央公园被渭
泾分明地拼贴在了曼哈顿岛的中心。
生态理论的提出。 80年代以后,景观规划设计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一群人的身心健康和再生, 而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生存和延续, 而这又依赖于其它物种的生存与延续以及对多种文化的保护。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扩展到大地综合体, 即由人类文化圈和自然生物圈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多个生态系统的镶嵌体。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中央公园在一个区域内部只强调垂直自然过程, 即发生在某一景观单元内的生态关系, 而忽视了水平生态过程, 即发生在景观单元之间的生态流。中央公园是残缺的生态片断,也许,会像澳洲大陆那样, 孕育出一些稀有的品种,而只有无束飞鸟能保持纯正的北美洲血统吧。
2. 效率较低
城市设施具有有一定服务半径的, 既然中央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概念被提出, 那么, 就是为了城市服务的(其超常的尺度使其具有郊外风景区的特征。由于中央公园在地图上不能被简化为一个点, 所以我们可以沿着公园的边缘设置无数个点, 以这些点划出常规城市公园服务半径,而不能想当然地由于其超常尺度画一个无限大的圆涵盖整个城市。可以发现, 步行距离内能够使用公园的区域在城市中占很小比重, 对于需要驱车前往的人来说, 也许去一趟真正的郊外要有意义的多。而在城市中心人为制造面积比重和土地资源效率比重极大不协调的区域,也带来了纽约高效土地资源的浪费 (大部分地方使用不到,大众对某次行为艺术标示出来的路线很陌生 , 同时, 人造公园需要高成本的维护费用。中央公园的方案如果再次被提出,是不是会遭到效率方面的质疑。
3.建立在广告和权利之上的公共性
费蒙公园,金门公园和城南公园是奥姆斯特德设计的另外三个公园,同中央公园一样, 它们符合设计者关于公共性的论述以及其他设计准则, 但具有常规的尺度。无疑, 它们不是公认的伟大作品, 因为他们在奥姆斯特德设计的众多无明显特征的作品中没有体现潜在的广告效应和权利! 中央公园是美利坚合众国与奥姆斯特德的野心产物, 就像自由女神、帝国大厦以及美国许多广场,将自由与民主深深淹没在
宏大史诗之中,仿佛在说, “来吧,只有美国是民主的国家! ”中央公园的真正意图是否在揭示一种民族自豪感?也许,这只是一种缺乏传统与内部不安定的保护性反应吧。
三.意图之外的意义
1.权利的象征
个人认为 , 不管是规划初始的主观意识还是潜在情绪抑或是后来的城市化导致了中央公园尺度的产生 , 中央公园确实深刻体现了一种融合而博大的美国胸怀 , 它代表了一种无畏的意志 , 也许只有美国 , 才能为这种消耗巨大的纯粹的象征性保驾护航 , 并为之而自豪。它穿着景观的外衣, 其真正的意志却与景观无关, 人们只是心照不宣。它可以被放在景观内部讨论, 却远不止于这些。
2.视觉奇观——“城市天井”
这个奇观也许不在当初的规划之中,是疯狂的城市建设导致了这一景象。曼哈顿的超级密度与高度, 中央公园的超大尺度, 两者的碰撞形成一种戏剧化的冲突。当人们从都市峡谷中跋涉出来, 却顿时看到大片明净的田园风光, 这种强烈的感受如同经历黑暗与光明的瞬间转换, 生与死的超脱。按照曼哈顿的城市空间比例, 可以把中央公园比作城市实体中的一个“天井” , 而关于明与暗, 生与死的禅意体验, 正是虚静的天井空间能带给我们的顿悟感受。这是为什么东方人论中央公园总体到“世外桃源” ,也许,正是“罪恶”的城市烘出了这个奇景,甚至焙出一股东方味道。
3.可识别特征
中央公园使用宏大的手段创造了一个城市的标志。纽约作为美国的经济中心成为世界上
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而在这个区域中心又拥有一个巨大的人为留出的城市开阔地。听起来似乎不那么美好,可人们很愿意不远万里去经历这一切,因为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景象。看来人并非追求完美,而是期望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