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
作进展报告
一、总体概况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西安科技大学(原西安矿业学院)作为西部地区唯一一所地矿特色鲜明、行业背景突出的煤炭高校,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时代要求,我校充分认识到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撑煤炭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积极响应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文件精神,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讨会,成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咨询专家组。

依托我校与煤炭企业合作紧密的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等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推动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与煤炭企业共同研讨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方案、专业培养方案、企业培养方案,以推动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顺利实施。

我校在“卓越计划”工作进行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煤炭企业技术革新、科技创新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及工程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植根我校的行业渊源和地缘优势,以服务煤炭行业
为主体,结合我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服务行业”的办学定位和高级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依托西部地区大型煤炭骨干企业的资源优势,创新与煤炭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和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营造职场环境,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在参与专业设置方面,我校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期试点、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采取成熟度评估准入制,遴选分期、分批进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的学科、专业。

目前已开设采矿工程(煤矿地下开采)、安全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地质工程(煤田地质与矿井地质)三个我校和企业有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基础,行业背景明显、优势突出的专业,分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进行招生。

2012年我校本科首批招收3个班(每个专业一个班),每个班30人,均采取实验班形式单独组班。

以后将在已有专业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专业面和学生规模。

二、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知名企业董事长为组长,以分管本科、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以及企业负责人为副组长,以教务处、研究生学院、人事处、科技处、学生处、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高教研究所、相关学院院长及企业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决策、指导、协调工作。

在具体工作管理方面,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工作副校长,企业负责人,教务处、研究生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组成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工作小组。

在咨询专家组的管理方面,我校成立以我校校董事会成员为主的,由工程教育专家、企业领导、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校领导组成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咨询专家组,指导“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培养过程的实施。

三、政策措施
为确保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稳步推进,我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经费管理、师资管理、学籍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政策保障。

在经费保障方面,我校设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项经费,用于支付聘请富有经验的企业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所必要的差旅费、授课课时酬金、指导学生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及担任导师的酬金;从学校人才建设经费中设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专项基金,用于支付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所需要的差旅费、补助费等;设立专项教学改革经费,用于支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教材建设所需的费用。

在师资保障方面,择优选择校内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背景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卓越计划实验班任课教师、指导教师;聘请国内大型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践及毕业设计指导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建立了校内青年教师培训制度,组织专业课教师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及大型企业挂职锻炼,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在学籍管理方面,学校结合《西安科技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制定了《西安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学生管理与考核办法》,卓越班学生的学籍管理由教务处负责,并与学工部和试点学院共同管理。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考核标准、考核办法,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核。

在质量保障方面,我校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与实训等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按照我校基于戴明循环(PDCA)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影响各教学环节质量的关键点进行重点监控,确保达到基本质量标准和要求。

并与企业联合制定企业培养阶段的质量标准与考核方法,构建有效的企业学习组织和管理体系,确保学生企业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培养模式
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煤炭企业技术革新、科技创新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及工程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植根我校的行业渊源和地缘优势,以服务煤炭行业为主体,结合我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服务行业”的办学定位和高级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依托西部地区大型煤炭骨干企业的资源优势,创新与煤炭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和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营造职场环境,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结合我校现有基础和实际情况与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要求,制定相关专业的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

重点突出六大特色:
(1)单独组班单独授课。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国家通用基础标准、已有的行业专业标准以及相关专业认证标准和规范,制定学科领域、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实行单独组班、相对独立培养的方式。

(2)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充分发挥实验班人数少、教学组
织灵活、教学方法改革易实现的优势,大胆尝试以工程实例为背景的案例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

对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采取“边教学、边实践”的方法,既加深了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又避免了单一课堂教学的抽象性、枯燥性,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果。

鼓励学生尽早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或科研项目,使学生在“做中学”、“研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

(3)坚持“四个不断线”。

即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暑期专业实训不断线,熟悉工艺流程的企业实习不断线,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的设计不断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课外竞赛活动不断线。

(4)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在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过程中,将发挥学校、企业各自优势,实习实践教学将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方式进行。

(5)企业全程参与。

企业既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又参与培养过程。

企业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优质资源和条件保障,让学生在企业学习先进技术、方法和设备等。

(6)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努力使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进而得到国际认可。

五、师资队伍
我校在“卓越计划”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上借鉴了发达国家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按照“内培外聘、择优选择”的基本原则,建立一支专兼任相结合、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1)择优选择校内任课教师。

优先选择校内学历层次、职称层次较高,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
主讲教师,将工程实践经历作为教师选拔的必备条件,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工程实例,缩小课堂与工程现场的差距,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加强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校实行了青年教师下矿锻炼制度,这批青年教师已成为现在的专业骨干教师。

2009年,为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办法》,分期、分批组织青年教师到国内大型企业挂职锻炼,共同参与企业科技攻关项目、工程项目研究工作,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出国考察进修,拓宽教师国际视野;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教授、企业家到学校为青年教师作报告,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工程能力素养。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政策支持、经费保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3)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工程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

通过与大型煤炭企业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吸纳了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我校的兼职教师,给实验班学生直接授课或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直接参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授课,全程参与教学活动,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学生现场教学提供师资保证。

六、校企合作
校企联合是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的联合培养方式。

学生在校内学习阶段的培养计划由学校制定,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计划由学校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由企业导师结合生产和科研实际组织实施,由学校和企业导师共同考
核,并根据校企联合培养协议进行校企双方的组织与管理。

为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成立了工程实践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工程实践活动。

参加工程实践的学生要组成实践队、小组,由指导教师和企业教师统一安排指导实践。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人才培养阶段的重要保障,我校三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目前已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陕西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陕西临潼骊山地质实习基地等20余个单位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和实践基地协议。

在校企合作培养方面,企业培养体系通过聘请企业教师,联合学校教师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为学生授课,学生现场实践并学习,参与工程项目,参与企业的相关工程攻关与科研实践,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等方式完成整个企业学习阶段任务。

学校安排了学生在部分学期进行企业培训学习,在企业学习阶段不仅会涉及到专业相关的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还能涉及到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其它工程实践等。

七、国际化
我校做为工科院校,深知对外交流工作对培养国际化工程人才的重要性。

在“卓越计划”工作进行中,我校严格履行了教育部的“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 等相关措施,在培养计划、课程体系、中外合作、国际交流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已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荷兰、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外多所具有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大学开展了“1+2+1”形式的双学历本科生的联合培养,取得了卓越
的成效。

在课程体系方面,开设了选修双语课程、英语课程、聆听专家讲座、并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班、国际交流活动或竞赛等活动。

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同时也对国外专业规范的以及前沿研究的有了一定的了解,拓展了国际视野。

在合作交流方面,我校开展了与国外具有友好合作关系的大学互派访问学者、进行科研合作、国际学术交流等具体工作。

以“卓越计划”为契机,通过开展中外合作与国际交流,使学校师生更好的了解世界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以加强自身建设。

八、其他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专业特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2012年我校出台了《西安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对我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以区域经济和煤炭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培养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能力培养,突出“加强基础、重视实践、强调能力”的优良办学传统与特色。

在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中,既照顾了基础、专业知识及能力的重点学习和掌握,又照顾了地质、采矿、安全、环境保护、经济管理等跨专业知识的渗透,促进了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发展的后劲。

与此同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培养方案修订,有计划地选派煤矿主体专业青年教师到大型煤炭企业挂职锻炼,强化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提出了“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法改革”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鼓励各专业校企合作“3+1”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积极寻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人才的新途径,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之路,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锻炼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与行业企业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九、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部的工程教育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工作,紧紧围绕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指导方针,规范管理,科学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卓越计划”专业数量
我校在已有“卓越计划”培养专业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新增专业。

2012年,我校已申报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测绘工程、自动化5个新增专业。

通过对开设“卓越计划”专业的增加,扩大培养层面,增强我校“卓越计划”培养工作的整体实力。

2.加强特色教学,巩固自身优势
我校在制定的卓越工程师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时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极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

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同时建设一批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优势课程和重点发展课程。

编写出版一批专业新技术实验教材。

3.增进对外交流,开拓自身眼界
我校一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荷兰、澳大利亚、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所院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在联合培养人才、互派访问学者、科研合作、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卓有
成效的合作,下一步我校应以“卓越计划”为契机,依托已有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各国院校、企业和研究机构,进一步开展交流活动,开拓眼界,更好的了解世界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以加强自身建设。

4.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学校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使自己具备工程背景和工程素质,并将项目研究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系统中工作践习。

教学团队建设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项目的运作等进行动态研讨和总结,不断加以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