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群体.ppt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课件三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最全版)PTT文档

组织行为学课件三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最全版)PTT文档
第二节 群体的特征
一、角色 (一)群体角色的种类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自我中心角色 阻碍者
寻求认可者 支配者 逃避者
任务角色 建议者
信息加工者 总结者 评价者
消极作用
群体绩效
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
任务角色 建议者
信息加工者 总结者 评价者
群体角色种类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二)群体角色构成的群体类型模型
效 (二)激发群体创新的办法
(一)群体决策中创造性激发的两重性
最佳冲突水平
由停滞导致低绩效
由混乱导致低绩效

冲突水平

第源 (一)沟通因素
坚 持
满 足
竞争型
合作型
(二)结构因素
型对
(三)个人行为因素 (四)消极性群体冲突的常见后果
方 利 益
妥协型
三、减少冲突的策略 (一)设置超级目标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呈现条件
凝聚力高
隔离外界

缺乏评价程序

直接领导

赞成掌权者的压力大

环境复杂多变
群体思维过程
主要特征
无懈可击错觉 集体合理化
毋庸质疑信息 刻板观点 直接压力 自我审查
全体一致错觉 自我任命心理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四节 群体间的行为
五、群体决策与群体思维
(二)激发群一体、创新冲的办突法的性质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五、规模 (二)激发群体创新的办法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二、群体决策的(概念一与)决策群群体体的规组成模的上限和下限
(二)凝聚力的作用

组织行为学第六讲:群体效应24页PPT

组织行为学第六讲:群体效应24页PPT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ຫໍສະໝຸດ 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组织行为学第六讲:群体效应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 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contents
目录
• 群体心理概述 • 群体行为基础 • 群体互动与沟通 • 群体决策与问题解决 • 群体冲突与解决 •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应用
01
群体心理概述
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 成的集合体,成员之间存在共同 目标,并通过一定的互动和相互 影响产生群体心理和行为。
群体行为的规律与模式
群体行为的规律是指群体行为发 生和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和
原则。
群体行为的模式是指不同类型群 体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规律

了解和掌握群体行为的规律与模 式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控制群体 行为,提高组织管理的效果和效
率。
03
群体互动与沟通
群体互动的类型与方式
类型
合作、竞争、冲突、联盟
组织文化建设需要从员工入职培训、工作氛围营造、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培养员 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组织凝聚力和竞争力。
组织文化建设需要注重创新和适应性,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 组织发展的需要。
团队建设与管理
团队是组织中基本的协作单位,团队 建设与管理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内 容。
群体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策略
群体问题解决策略包括头脑风暴法、六顶思考帽法、逆向思考法等。
方法
常用的群体问题解决方法包括SWOT分析、PEST分析、5W1H分析等。
05
群体冲突与解决
群体冲突的定义与类型
总结词
了解群体冲突的定义与类型是解决冲突的基础。
详细描述
群体冲突是指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或群体之间的目标、认识、情感等方面的对立和分歧,导致行为上的 不协调。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群体冲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目标性冲突、认识性冲突、感情性冲 突等。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第四章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第四章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二节 群体行为
五、 感染
感染是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 或者说是个体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的、不自主的 屈服。感染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与交流,相似性是其 基本条件。
第二节 群体行为
五、 感染
感染的类型 感染的作用
感染
第二节 群体行为
1.感染的类型
(1) 个体间的感染。 (2) 间接感染。 (3) 大型开放人群中的感染。
第三节 权力与组织政治行为
(一) 马克思·韦伯的分类
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的马克思·韦伯根据 合法权力的主要来源将权力分为传统型权力、魅力型 权力、法理型权力。
第三节 权力与组织政治行为
(一) 马克思·韦伯的分类
1
传统型权力
2
魅力型权力
3
法理型权力
第三节 权力与组织政治行为
1.传统型权力
传统型权力是由习俗和已接受的行为授予的, 即所谓“君权神授”。
2.小群体
第一节 群体概述
小群体的成员相对较少,更为重要的是,小群体 成员之间能频繁地直接相互交往和活动,每个人都可 以与其他成员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和沟通。组织行为学 中群体行为研究的重点是存在直接互 按照个体的实际归属情况划分
1
实属群体
2
参照群体
第一节 群体概述
第二节 群体行为
2.感染的作用
(1) 感染可以改变人的情绪。例如,面对危险, 一个人如果与勇敢者为伍,会凭空生出许多的勇气和 力量;如果身边是个胆小的人,则自己可能会跟着感 到害怕。
第二节 群体行为
2.感染的作用
(2) 感染可以使人自然地生发出与环境一致的情 绪,采取与环境一致的反应。例如,受喜庆气氛的感 染,一个人会暂时忘掉心中的烦恼;而如果处于一个 悲伤的环境,则难免让人心生伤悲。

第七章 群体的性质、规范与角色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第七章  群体的性质、规范与角色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3.群体是由两个或更多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个体所组成(Shaw,1981) 4.个体互动使人们成为一个群体,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一批人组成了一个 群体(克特·巴克,1977) 5.群体是一群拥有同一目标和规范的个体,通过相互影响、共同活动,具有内聚力 的一个集合体(俞国良,2006) 6.群体是由人们自发形成的,成员的地位和角色以及权利和义务都不明确,无固定 编制的群体,主要用于满足人们某种生活需要,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梅奥,1931)
2.角色的探讨
G. H. 米德
R. 林顿
H. H. 凯利和J. W. 蒂博
J. L. 弗里德曼
Л.布耶娃(1968)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11
二、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2)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3)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4)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三、角色的扮演
1.角色认同
什么时候应该表现为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等等;社交规范,用于规定群体成
员日常的人际交往行为,比如,应该与谁共进午餐、工作中如何交友和进
行社交活动等等;资源分配规范,涉及工作任务安排、工具分配方式等。
。2.群体规范的形式 心理学家常常将群体规范划分为正式规范(formal norm)和非正式规范 (informal norm)(俞国良,2006)。 3.群体规范的范围 一是它能否促进群体的生存。
地位(status)是群体成员对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界定,以此反映出个体在 群体中的重要程度的差异(Wilson,1978)。 3.角色 角色(role)是指群体成员对于自己和他人行为方式的稳定期望。 4.凝聚力 所谓凝聚力(cohesiveness),是指将成员维持在群体内部的力量。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_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_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PPT课件
◆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和成长。
18
凝聚力
1.影响群体的凝聚力的因素 组织成员在一起的时间。(秘书的关系取决于其办公桌
的位置;日久生情) 加入组织的难度。(加入群体越难,则其凝聚力越强。
名校学生的凝聚力较一般学校强。) 性别和婚姻。(女性组织的凝聚力较强,未婚成员较多
的组织凝聚力较强) 组织规模。(规模越大,则凝聚力越弱) 外部威胁。(当组织受到外部威胁时,凝聚力增加) 以前的成功经验。(成功的历史使组织的凝聚力上升) 组织成员的年龄。(年龄越大,可能组织的凝聚力越小。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1
1 群体的概念
群体的定义: 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 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 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特质:一定的规范,行为上互相制约 互相影响、互相依赖,是一个整体 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分工协作
2
群体的分类
1)按规模大小分:大、中、小群体。
13
群体互动分析社会测量法(sociometry)
它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 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J. Moreno 在20世纪30年代首创。
1)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 是指在一群特定的个体中存在的一系列特 殊联系
2)簇(clusters) 是指存在于社交网络之内的群体。
很强的凝聚力,起存在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3
3)按群体的社会性质分:
若将群体分类按三个维度划分,如下图
A
(1)先进集体型
展促




会 发


(2)一般集体型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 群体可以按照成员所具有的技术、知识、人口背景的特点 分成异质性群体和同质性群体。异质性群体是指群体成员 的技术、知识、人口背景不同,而同质性群体则相反。
• 你参加过异质性强的群体吗?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体会?
第四节 群体行为特征
一、去个性化 •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发生
自我调节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从而表现出一些个 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 为什么会出现去个性化?首先,个体感到“溶化”于群体 中,导致了约束力的降低,认为即使做了不好的事情,别 人也不知道是谁做的。另外,责任的模糊性和分散性。即 使出了问题,个体也不必为群体承担受谴责的压力。 •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修身、慎独,重视道德内化的自我 调节功能。
四、群体冲突解决与管理
• 首先,需要判断群体间矛盾是否属于制度性的矛盾,如果 是,那么需要建立和完善群体间的谈判和协商机制。
• 对于其他的群体间矛盾,有四种常见的策略: (1)引入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指两个群体都追求,但 是仅凭一个群体的努力却不能实现的目标。 (2)鼓励群体间的相互接触。 (3)交叉群体资格。让人们属于不同的群体,而这些群 体类别之间存在交叉也是一种减少群体间偏见的途径。 (4)改变群体认同的显著性。这种策略认为群体之间的 不一致和冲突是始终存在的,因此管理的焦点应该是根 据需要突出不同群体认同的显著性,而不是试图消除这 种不一致。
四、群体规范
• 群体规范是群体对其中的成员应该(或不应该) 表现出的行为的界定。规范约束其中成员的行为 准则,也是群体成员相互期待的基础。
• 群体规范对不同成员的影响程度可能是不一样的 。高地位的成员可能比低地位的成员更大程度地 偏离规范,表现出和约束相对抗的一种独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