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PPT课件2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学课件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2》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2》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4f7f06ba1aa8114431d9a0.png)
(1)图甲中,供应块是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 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 向左弯曲生长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 生长素可由胚芽鞘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明: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乙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现象,这说明 生长素不能由胚芽鞘形态学下端逆向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 . 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主动运输
11
练习
1.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插入薄片 为云母片)。
A B C D E 答: A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B图胚芽鞘背光源弯曲生长 C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 D图胚芽鞘直立生长 E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2、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 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 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 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B )
实验
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 2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 在上端放一块有生长素的琼脂,下 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过一 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 渐有了生长素
上端 下端 1 2 上端 下端
结论:
1、下端琼脂块上的生长素来自上端的琼脂块。 2、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 下端。
E、弯向光源生长 F、不生长
G、直立生长 H、弯向光源生长
2. 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 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 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 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 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B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PPT课件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b23f58a0116c175e0e4838.png)
第1节 植物生长素
的发现
向光性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 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科学家就是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 过程中,最早发现了一种植物激素 ----生长素。
生长素是什么?科学 家是怎样发现生长素 的?
胚芽鞘
胚芽鞘
实验一
问题思考?
实验二
向光弯曲生长
问题思考?
不弯曲
实验三、四
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
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
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 长状况为( )B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有对照;单一变量原则。
3、结论?
证明化学物质是存在的。“生长素”
4、哪里产生?哪里作用?
尖端;下面一段(伸长区)。
1931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首先从人尿中 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 酸( IAA )。
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 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除IAA外还有苯乙 酸(PAA)、还有吲哚丁酸(IBA)等
“影响”可能是某种物质。
向右弯曲 向左弯曲
问题思考?
1、现象?信息?
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相对的一侧弯曲。
2、黑暗?
排除单侧光对实验的干扰。
3、结论?
单侧光使“影响”不均; “影响”很可能是某种物质。
4、对达尔文呢?
单侧光改变“影响”的分布
问题思考?
1、巧妙之处?
的发现
向光性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 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科学家就是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 过程中,最早发现了一种植物激素 ----生长素。
生长素是什么?科学 家是怎样发现生长素 的?
胚芽鞘
胚芽鞘
实验一
问题思考?
实验二
向光弯曲生长
问题思考?
不弯曲
实验三、四
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
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
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 长状况为( )B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有对照;单一变量原则。
3、结论?
证明化学物质是存在的。“生长素”
4、哪里产生?哪里作用?
尖端;下面一段(伸长区)。
1931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首先从人尿中 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 酸( IAA )。
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 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除IAA外还有苯乙 酸(PAA)、还有吲哚丁酸(IBA)等
“影响”可能是某种物质。
向右弯曲 向左弯曲
问题思考?
1、现象?信息?
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相对的一侧弯曲。
2、黑暗?
排除单侧光对实验的干扰。
3、结论?
单侧光使“影响”不均; “影响”很可能是某种物质。
4、对达尔文呢?
单侧光改变“影响”的分布
问题思考?
1、巧妙之处?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公开课实用版).ppt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公开课实用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6a6b1fa26925c52dc5bf3d.png)
提出问题:
• 单侧光如何引起尖端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
作出假设: . 1.单侧光使尖端的生长素分解了
2.单侧光使苗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
设计实验(3分钟)
材料用具:胚芽鞘、小刀、琼脂块、云母片。。。 • (方案可通过绘画的形式收获本完成)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 某同学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图2甲处理 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相同幼苗切面上(见图 2中乙),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
观察:两组幼苗在长势方向的区别? 推测:弯曲受外界什么因素的影响?
户外培养的幼苗
向光性:在单侧光
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 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合理假设—实验验证(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问题1
感光部位在哪里?是胚芽鞘的尖端还是下部的一段?
1 2
窄窗口培育出的幼苗
胚芽鞘尖端 尖端下段
胚芽鞘是什么?
胚芽鞘
胚 芽 鞘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合理假设—实验验证(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达尔文的实验
均匀光照
①
②
③④ ⑤
请阅读课本P46分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哪些组能形成对照? 2.各组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合理假设—实验验证(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影响”是什么?
为什么两侧生长不均匀?
詹森(1910)和拜尔的实验(1914)温特的实验(1928)
• 请阅读课本P47分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3分钟) • 1.为什么温特比詹森的实验设计更能说明尖端产生的“影响”是
化学物质? 温特设计了对照组,对照组排除了琼脂块对弯曲生长的影响。
• 2.拜尔的实验为何要在黑暗中进行?温特的实验是否也要在黑暗 中进行? 温特的实验,尖端已经移开,琼脂块不是感光部位
• 单侧光如何引起尖端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
作出假设: . 1.单侧光使尖端的生长素分解了
2.单侧光使苗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
设计实验(3分钟)
材料用具:胚芽鞘、小刀、琼脂块、云母片。。。 • (方案可通过绘画的形式收获本完成)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 某同学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图2甲处理 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相同幼苗切面上(见图 2中乙),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
观察:两组幼苗在长势方向的区别? 推测:弯曲受外界什么因素的影响?
户外培养的幼苗
向光性:在单侧光
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 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合理假设—实验验证(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问题1
感光部位在哪里?是胚芽鞘的尖端还是下部的一段?
1 2
窄窗口培育出的幼苗
胚芽鞘尖端 尖端下段
胚芽鞘是什么?
胚芽鞘
胚 芽 鞘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合理假设—实验验证(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达尔文的实验
均匀光照
①
②
③④ ⑤
请阅读课本P46分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哪些组能形成对照? 2.各组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合理假设—实验验证(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影响”是什么?
为什么两侧生长不均匀?
詹森(1910)和拜尔的实验(1914)温特的实验(1928)
• 请阅读课本P47分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3分钟) • 1.为什么温特比詹森的实验设计更能说明尖端产生的“影响”是
化学物质? 温特设计了对照组,对照组排除了琼脂块对弯曲生长的影响。
• 2.拜尔的实验为何要在黑暗中进行?温特的实验是否也要在黑暗 中进行? 温特的实验,尖端已经移开,琼脂块不是感光部位
植物生长素ppt课件
![植物生长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ed859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e.png)
1913年,鲍森詹森 实验:证明胚芽鞘 尖端产生的这种 “影响”,能通过 琼脂片传递到下面。
1918年,拜尔实验:胚 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于 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 分布不均匀。
1946年:科学 家从植物中提 取IAA。
1934年:科学家 分离出生长素 (吲哚乙酸)。
1926年,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某种物质,能以琼脂块为载体进行传递。 命名:生长素。
动物激素
分泌器官 有特定内分泌腺或细胞
化学本质 蛋白质,氨基酸衍生物、固醇等
作用部位 随血液循环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
运输方式
随体液运输
植物激素 无特定分泌器官 一般是小分子物质
无特定靶器官 多样、复杂
相同点
① 由自身产生; ③ 起调节作用;
② 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 ④ 微量、高效。
三、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及运输
单侧光、重力)的影响,生长素也可以横向运输。
分
低
低
布
分 布
高
高
少 生 长 慢
向 光 侧
背光侧多生长快
3.运输:
极性运输
部位: 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 方向: 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方式: 主动运输
非极性运输: 在成熟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进行 部位: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横向运输 原因: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单一方向刺激
胚芽鞘模式图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的实验
(2)实验过程
实验①
单侧光
向光弯曲生长
实验②
去掉尖端
不生长不弯曲
实验③
锡箔罩在尖端
直立生长
实验④
锡箔罩在尖端下部
向光弯曲生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ppt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3f35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0.png)
形态学下端
产生部位 作用部位
生提 ①长醒单素:侧的光产只生影部响位生:长色主_素_要氨_的_在酸_分_幼可布嫩转的;不化芽影成叶响生发生长育长素的素种的子合 生成长; 琼素脂的块分无布感:大光多作集用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②单侧光刺激时如;胚生芽长鞘素分在生尖组端织既形进成行层横发向育运的输种子; 又进行极性运输和果实
除生长素外;还发现了赤霉素 细胞分 裂素 脱落酸和乙烯等
二 生长素的产生 运输和分布
形态学的上端和下端
地上部分:
A 层次越高的枝条相对下面的枝条为形态学的上;
B 以树干中轴为基准;同一枝条距中轴越远则是形态学
的上;
形态学上端
地下部分:
A 以地面为基准;距地面越深的根为形态学的上; B 以主根中轴为基准;同一侧根距中轴越远则是形态 学的上;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 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 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 会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因而 出现向光性弯曲;
这种刺激是什么 会不会是一种物质 2 詹森的实验
结论: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 结论: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根据达尔文 詹森 拜尔等一系列实验结 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四个部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作用部位 感光 部位 生长和弯曲部位;
•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 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 • 感光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 弯曲的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
3 植物激素的概念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产__生_部__位运送 到_作__用__部__位_;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 响的微量__有__机_物__;
横向运输
运输特点: 极性运输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课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b9299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8.png)
● 提示:图①暗箱转动,光源不动,胚芽鞘接受左侧光照,背光侧生长素较多,向光侧生长素较 少,故胚芽鞘向左(小孔方向)弯曲生长;②暗箱不动,有单侧光从左边射入,但是胚芽鞘旋转使 胚芽鞘的尖端各部位都能均匀接受单侧光,因此直立生长;③由于生长素的运输受重力影响, 因此B中的生长素比A中多,故右侧生长比左侧快,向左弯曲生长;④旋转后A、B中生长素一样 多,因此左右生长一样快,直立生长。
● (4)实验验证
● a、b两组相互对比,共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 3.非极性运输 ● (1)概念: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不受形态学上下端的影响,如生长素可优先供给生长中心。 ● (2)实例: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类别
处理条件
实验结果
遮盖 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弯曲生长
类别 暗箱
类
插入 类
处理条件
实验结果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小孔)弯曲生长
①向右弯曲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光弯曲生长; ④向光弯曲生长
类别
移 植 类
旋 转 类
处理条件
实验结果
①直立生长; ②向左弯曲生长; 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 ⑤向右弯曲生长
造成的
尖端移至右侧+黑暗→ 向左弯曲生长
● 3.温特实验 ● (1)实验处理及现象
●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
为
。
生长素
● 4.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 二、植物激素
● 1.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
作用, 对部植位物 的
● 有显著影响的 微量 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 (4)实验验证
● a、b两组相互对比,共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 3.非极性运输 ● (1)概念: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不受形态学上下端的影响,如生长素可优先供给生长中心。 ● (2)实例: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类别
处理条件
实验结果
遮盖 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弯曲生长
类别 暗箱
类
插入 类
处理条件
实验结果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小孔)弯曲生长
①向右弯曲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光弯曲生长; ④向光弯曲生长
类别
移 植 类
旋 转 类
处理条件
实验结果
①直立生长; ②向左弯曲生长; 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 ⑤向右弯曲生长
造成的
尖端移至右侧+黑暗→ 向左弯曲生长
● 3.温特实验 ● (1)实验处理及现象
●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
为
。
生长素
● 4.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 二、植物激素
● 1.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
作用, 对部植位物 的
● 有显著影响的 微量 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素ppt课件
![植物生长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0a194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5.png)
0A
B
↓
C
D 生长素浓度(mol·L-1)
②0~B表示:__随__着__生__长___素__浓__度__增___大__,__促__进___作__用__逐__渐___增__大_,
B~D表示:___随__着___生__长__素__浓___度__增__大__,___促__进__作__用___逐__渐__减__弱__ 大于D表示:__随__着__生__长___素__浓__度__增___大__,__抑__制___作__用__逐__渐___增__大__。 ③在0~D范围内,除了B之外,促进作用相同时,都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胚芽鞘的_尖__端____必须接受到单侧光的刺激,才
会表现出向光性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5.达尔文推测:
单侧光刺激
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影响”
向下部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
Here to add your text, mainly to avoid large sections of text.Here to add your text.Here to add your text,
答案:C
2、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鲍森·詹森实验是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并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 B.拜尔实验的结论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 给下部 C.温特实验的结果证实: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 D.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
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mainly to avoid large sections of text.Here to add
your text. Here to add your text,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共25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共25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fc18dce767f5acfa0c7cd5d.png)
琼脂片 詹森的实验示意图
这种影响传递到尖端以下,为什么能引起胚芽 鞘的弯曲生长的呢?
3.拜尔的实验——1914年
结论:胚芽鞘顶 尖产生的影响在 其下部分布不均 匀造成的。
思考: 1.为什么拜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 2.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3. 胚芽鞘放在一侧与单侧光照射之间有何关联?
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 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 向光面长得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背光侧生长快
向光侧生长慢
达尔文认为:胚芽 鞘的尖端产生某种 “影响”可以向下运 输,使胚芽鞘出现向 光性弯曲,同学们想 想可以如何验证达尔 文的猜想。
2.詹森的实验(1910)
结论:胚芽鞘尖端产 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 脂片传递给下部。
极性运输(主动运输)
在幼嫩的组织中生长素以主动运输方式从植物形态 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
a 上端 b
c 下端
c 下端
在形态学上,分 生迅速,向上或 者向下延伸的是 上端; 分生缓慢, 不延伸或者延伸 很少的是下端。
a 上端
探究:如何证明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a
a
b
b
b a
向右弯曲生长
7.植物激素: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 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称作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乙烯等)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具分生能力的组织,主要是的幼嫩 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根 尖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 和果实等。
情境导入:
游园不值
叶绍翁(宋)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PPT课件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4624c0b90d6c85ed3ac64c.png)
意义?
生长素是什么? 科学家是怎样发 现生长素的?
向光性
概念:在单侧光的照 射下,植物朝向光源 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做 向光性。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 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一)达尔文的实验(1880年)
外界因素—— 单侧光 实验材料—— 胚芽鞘
实验材料——胚芽鞘
胚芽鞘:植物胚芽外的锥形
Thank you.
演讲结速,谢谢观赏!
PPT常用编辑图使用方法
1.取消组合
2.填充颜色
3.调整大小
选择您要用到的图标单击右键选择“ 取消组 合”
右键单击您要使用的图标选择“填充 ”,选 择任意 颜色
拖动控制框调整大小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区别: 有无胚芽鞘尖端 结论: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
思考: 胚芽鞘的向光性与什么部位接受单侧光有关?
实验一
实验三
向光弯曲生长
直立生长
区别: 有无单测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结论: 胚芽鞘的向光生长和胚芽鞘尖端接受单测 光有关。
思考: 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
实验三
实验四
直立生长
向光弯曲生长
思考:胚芽鞘放在一侧与单侧光照射之间有何关联?
光
思考:尖端产生的刺激能传到下部,那么它为什么能 使得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匀呢?
根据达尔文、詹森、拜尔等一系列实验结果, 能得出什么结论?
胚芽鞘的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 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 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究竟是不是化学物质呢?如果是,是 哪种化学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会动的植物
植物的运动本是普遍现象,按不同的意 义理解有各种不同的运动,如植物的原生质 运动、膨压运动和生长运动,受外界刺激的 运动又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有何适应意义?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前人的探索
• 1880年,达尔文
• 1910年,鲍森· 詹森
• 1914年,拜尔 • 1928年,温特
达尔文
Charles Darwin (1809-1892)
金丝雀虉草
达尔文 胚 芽 鞘
达尔文
胚芽鞘尖端 尖端下段
胚芽鞘
达尔文
向光性实验1
1、黑暗环境
2号 右侧单侧光
3号均匀光照
结论 单侧光( 外因)照射使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生长与光照无关。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哪儿? 是尖端还是尖端下段?
达尔文
阅读课本P47,仔细体验詹森和拜尔的实验 ,并与达尔文实验进行比较,思考下列问 题:
1. 詹森实验验证了达尔文哪个观点? 2.拜尔实验验证了达尔文哪个观点? 3. 实验是如何设计的? 4. 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詹森
假设
影 响 可 以 从 尖 端 传 递 给 下 段
实验 过程
结论
影 响 可 透 过 琼 脂 片 传 递 给 下 段
2、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 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 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 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 生长状况为( B )
3.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 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 D )
A.(2)(3)(5) B.(2)(3)(5)(7) C.(2)(3)(5)(6)(7) D.(2)(3)(5)(6)
4下图表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了不同处 理的情况,其中,A、B、C、D采用 不透水的云母片,E、F采用未经任何 处理的琼脂块,G、H采用不透光的锡 箔,它们的生长状况将会怎样?
5如下图所示胚芽鞘向光性实验,分析各胚 芽鞘的生长请况(图中插入的是云母片)
解题技巧: 判断生长和弯曲首看有无 D. 直立生长 A. 不生长、不弯曲
质造成的,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
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温特:
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
种化学物质引起的。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
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
长素。
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5.1931年,荷兰科学家郭葛从人尿中分离出吲 哚乙酸(IAA)。
1946年—从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确认其为 吲哚乙酸。除IAA外还有PAA、IBA。
拜尔
假设
影 响 使 背 光 面 比 向 光 面 生 长 快
实验 过程
结论
影 响 在 尖 端 下 段 分 布 不 均 造 成 弯 曲 生 长
综上所述: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
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 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温特的实验
温特
Hale Waihona Puke 组1组2朝对侧弯曲生长
不生长也不弯曲
初步推测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5、什么叫植物激素?它包括那几种? 作用部位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 产生部位 从运送________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________ 微量有机物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等。 响的__________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 6、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长旺盛 7、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分布集中在____________ 的部分, 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一段 时间后
形态学上端
过一段 时间后
d
胚芽鞘尖端 空白琼脂块
非极性运输
• 运输方向:通过韧皮部筛管,无特定方向
横向运输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1、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观察发现问题 重复
提出假设
得出结论
设计实验验证
1980达尔文 尖端感受刺激
尖端产生“影
1910詹森
1914拜尔
响” “影响”可以向下传递 胚芽鞘的尖端 尖端以下的部位 物质分布不均引起弯曲生长 进一步验证,并命名为生长素 提取出生长素
观察与思考
归纳与结论
达尔文的实验:
单侧光照射使尖端产生的刺激传到下部 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结论: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尖端。 2、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
。
1910年詹森的实验: 1914年拜尔的实验: 1928年温特的实验:
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刺激 可以 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端。 结论:胚芽鞘弯曲的原因是
光只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2、向光弯曲部位在 尖端下部 。 。
3、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主动运输
4、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是 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含量多,生长快 。
5、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相对集中在 生长旺盛的部位 。
6、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吲哚乙酸 .
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 部位,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B)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
B. 背光源弯曲生长 E. 向光源弯曲生长 生长素来源,再看能否运输到作用部 C. 不生长、不弯曲 位,最后看在作用部位分布是否均匀。
向光性实验2
结 论
只有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 是尖端还是尖端下段?
结论:
48h 后的 编号 净增长度 1 1 0 2 0 3 0.1 4 0.2 5 0.8 9 6 0.5 7 0.4 8 0.3 9 0.3 胚芽鞘的生长部位是尖端下段
达尔文
胚芽鞘的生长 与哪个部位(内因)有关呢?
1、激素量少,但发挥的作用大。
特点
2、产生
植物激素:由一定部位 动物激素:内分泌腺
植物生长素的基本理论 二、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分布部位、运输特点
(1)产生的部位: 主要有茎尖、幼叶、发育中的种子。
ks5u精品课件
(2)分布: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较多,衰 老的组织器官较少。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 织、形成层 、受精后的子房、幼嫩的种子等。
生命调节的基本形式:
动物: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植物:?调节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 家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2、解释植物向光性形成的原因。 3、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4、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 严密性。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 合成原料: • 运输方向:
色氨酸 极性运输 非极性运输 横向运输 幼嫩部位 成熟组织
极性运输
• 运输方向: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主动运输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地上部 地下部
胚芽鞘尖端
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a
过一段 时间后 过一段 时间后
b
空白琼脂块 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c
形态学下端
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
结论: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 胚芽鞘弯曲的化学物质是生长素 。
1942年其他科学实验: 结论:正式确认吲哚乙酸(IAA)
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外因:单侧光刺激 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
(背光>向光) 感受部位:尖端
单侧光使生长素背光侧比向光 侧分布得多,长得快 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 的伸长
判断下列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生活在均 匀光照下
不透光的纸 盒—黑暗中
单侧光照 射胚芽鞘
去尖端单 侧光照
直立生长
直立生长
弯向光 源生长
不生长 不弯曲
产生部位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_____ 运送 到________ 作用部位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 响的微量_______ 有机物 。 除生长素外,还发现了赤霉素、细胞 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达尔文
向光性实验3
结 论
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尖端是向光性生长的内因
生长, 弯曲
不生长, 也不弯曲
生长, 不弯曲
生长, 弯曲
由实验推想: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
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 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达尔文
达尔文的推论: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可以向下 传递 这种“影响”使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1928温特 1946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2、实验中的两个原则
1.对照原则 2.单一变量原则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3、四个“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 感光的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尖端以下的部位 生长弯曲的部位:
总结
1、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胚芽鞘的尖端 。 胚芽鞘的尖端 。
据教材实验示意图,说出生长素发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1、达尔文实验: 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 尖端 产生某种刺激,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 背光面 比________ 区时,会造成________ 向光面 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詹森的实验 琼脂片 传递给下部; 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________ 3、 拜尔的实验 实验结论: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 不均匀 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布______ 4、 温特的实验 对侧 弯曲生长 实验现象:向放置琼脂块的_____ 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生长素 ,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__ 吲哚乙酸 。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