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这是八年级学生的第二堂化学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新教材减弱了对概念的记忆要求,加强了理解要求,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和现象为素材,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这一基本概念。与具体物质的学习比较,本节内容缺乏具体性和生动性,整节课内容单一,但又要达到理解运用的要求,所以对教师有一定挑战性。

学情分析:

化学对大多数八年级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但是通过生活学生已经接触大量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事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没有注意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开始不宜要求过高,随着学习的深入会逐步记忆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本节课重点是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注意对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学用品】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玻璃片、坩埚钳、石棉网、研钵、烧杯、水、块状胆矾、镁条、碱式碳酸铜、火柴、蜡烛、白糖。

【教学过程】

引入:田前面我们学了物质,知道了物质和物体的关系,知道一种物质可以制成不同的物体,铁可制成铁钉、铁锅、铁锒头……我们还学了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如水可变成水蒸气,也可以结成冰。

活动一:观察物质变化的实验,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编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1 固态的冰受热熔化成水液态的水

2 液态的水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气态的水

3灯丝(钨丝)发光发热灯丝(钨丝)

4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粉碎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5铁屑和砂子混合物铁屑被磁铁吸引,砂子没有铁屑和砂子

6液态酒精酒精挥发气态的酒精

7在热水中放入一些白糖

并搅拌

白糖慢慢不见了水变甜了

8澄清的自来水和硝酸银

溶液

有白色的沉淀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生成

9银白色的镁带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

发出耀眼的白光

白色氧化镁粉末绿色粉末状的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三种其他物质:氧

10碱式碳酸铜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

浑浊

化铜(黑色)、水、

二氧化碳

11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钙

1 2 切开的苹果表面变成褐色

[提问]:这十二个变化如果要你分成两部分,你会怎样分?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

(会出现很多不同的分类依据,捕捉到按前后物质发生了变化和没发生变化为依据的学生,就势作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引出的情境)

活动二、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学生讨论)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实例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活动三: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抢答

1、电灯发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夏天黄酒变酸变浑而沉淀(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

3、水中泥沙沉淀(物理变化)。

4、水沸腾后冒出水蒸气(物理变化)。

5、霓虹灯颜色变化(物理变化)。

6、蜡烛燃烧(化学变化)。

7、冰化成水

8、汽油易挥发

9、火山爆发

10、钢铁生锈

11、镁带能燃烧

12、铜绿受热易分解

13、铁熔化成铁水

14、食物腐烂

活动四:分两大组进行比赛,其中一组说出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由另一组回答,老师当裁判和顾问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三、教学难点

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

2..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板书: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边做实验边完成下表)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

点燃前

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

燃烧时

熄灭后

陈述:既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天我们就通过探究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化学的奥秘。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提示学生用水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蜡烛的密度)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

1、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1)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烛点燃后,可以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2)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如果没有风,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轻微的闪动。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心;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1)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靠近火焰的地方,蜡烛是湿热的,而且很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而距离火焰较远部分蜡烛仍是冰冷的,硬的。燃烧着的蜡烛顶部受热溶化形成一个凹槽,溶液化后的液态石蜡储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

(2)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外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