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宫中女医官 VS. 大长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宫中女医官VS. 大长今
韩国电视剧《大长今》里,长今成为御膳厨房最高尚宫的理想破灭之后,又把当医女作为新的目标。

虽然也是历经坎坷,但这次终于成功了。

片中韩国的医官制度、医疗方法都是从我国的明朝学来的。

在我国,太医自汉代以来就有了,到清代已经有了完整的体系,在故宫中还保留有大量与御医有关的遗迹。

太医起于汉代皇家医院现已经成民居
太医在汉代就设立官职。

唐、宋时期在太常寺设有太医署或太医局,辽也设有太医局,金朝开始称太医院。

元代的太医院已经成为独立机构,负责医疗、制作御药。

明代太医院则已经有了分科。

清代太医院设于顺治元年(1644年),在正阳门以东的东交民巷内,地址大约在东交民巷西口的一个大院里,太医在这里办公、学习。

后来由于《辛丑条约》的签订,东交民巷被划归使馆区,因此在地安门外另建了太医院。

地安门的皇家太医院,如今就隐没在地安门东大街111号、113号、117号这3个相邻门牌背后的寻常宅院中。

1904年,太医院新址在地安门东侧建成,共有东、中、西三个院落。

今地安门东大街111号是一家餐厅;113号院是当年太医院的“先医庙”,供奉医祖三皇“伏羲、神农、黄帝”的景惠殿保存尚完整,虽然歇山起脊的殿顶没有使用黄琉璃瓦,但横梁上的“金龙合玺”彩绘和前廊里的贴金“正龙天花”都标志着这是一处皇家规格的殿堂。

清太医院为五品衙门大长今官品似乎更高
清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疗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看病、制药,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

太医院中的官吏和医务人员均称为太医,而且都是汉人。

不过在乾隆时期,曾任命过一名满人来管理院务。

电视剧中,长今最后被中宗封为正三品堂上官,而中国太医院中的最高官位院使仅是正五品。

下面的图示可以看出中韩太医院品阶的变化。

清朝妃子用药底簿
故宫中的药袋
韩国内医院官阶:
使唤医女→实习医女→医女→医官→主簿→内医正
清太医院官阶:
医生→医员→医士→吏目→御医→右院判→左院判→院使
太医院分科细致针灸科道光年间被取缔
清太医院分科经过多次改制,顺治年间分为大方脉科、小方脉科、痘疹科、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等11 科。

嘉庆二年(1797年)痘疹科并入小方脉科,口齿咽喉合为一科成为9科。

嘉庆六年(1802年)又将正骨科划归上驷院,成为8科。

在《大长今》中被重点讲述的神奇针灸法,在道光二年(1822年)的中国被取缔,皇帝认为针灸袒胸露背,有伤大雅,于是将针灸科去除,变成7 科。

到同治五年(1866年)又缩减为大方脉科(伤寒科、妇人科并入)、小方脉科、外科(即疮疡科)、眼科、口齿咽喉科5科。

寿药房的药柜
故宫中收藏的眼科手术器械
宫直专诊帝后妃嫔外直给太监、嬷嬷看病
顺治十年,皇帝设立宫廷药房“御药房”,隶属于内务府,负责药品的采买、制作及储备,同时太医院派来的御医还要在这里进行值班,叫做侍直,分为宫直和外直。

“宫直”由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分班侍直,他们主要是为帝后妃嫔们诊病。

“外直”也叫“六直”,由御医、吏目、医士分班侍直,六直即在宁寿宫、慈宁宫、乾清宫、钟粹宫、寿康宫、寿安宫六处待命,给宫内太监、嬷嬷等杂差看病。

人员众多药房也越来越多
在御药房之下,又设外药房和内药房。

外药房是各宫太监及管事取药之地。

内药房则专给皇帝、后妃等取药。

后来又因内庭人员众多,一个内药房很难满足需求,于是在寿康宫、储秀宫以及圆明园等处也设药房,并任命两名内务府大臣分别管理药房事务,对外仍统称“御药房”。

同治时期,宫廷还设寿药房。

现在故宫里面还保存着“寿药房”匾和一些刻有寿药房字样的银质药具。

这些工具主要用来煎药和配制膏、散、丸、丹的。

寿药房由太监管理,另设大师傅一名,设置药生数名,负责煎药和制作药品。

进药有四个渠道宫里有“美国头痛膏”
御药房所需药材取自太医院的生药库,这些药购进宫中后再加工成成药。

当时药材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
一是征收各省出产的药材。

宫中对药材收购的品质要求很严,比如,大黄一定要西宁或者凉州出产的,白芷一定要杭州的,白芍要浙江的等等。

二是同仁堂专为御药房配制。

由于同仁堂用料讲究、疗效卓著,深受皇宫的青睐。

所以不仅供应内廷生药,其一些配方也被宫中采纳。

第三个来源是地方进贡的药材。

凡逢年节、岁寿之日,各省督、抚大吏,就会向皇上进贡。

如广东的橘红、西部的冬虫夏草等等。

另外还有就是外国馈赠或者从海外进口来的。

在御药房中至今还留有“美国头痛药膏”、“多尔门的那油”、“巴尔撒米油”、“西洋香饼”等西洋药品。

皇后嫔妃用的玛瑙按摩器
学御医要考级成为御医至少要花10年
长今在进入宫中成为医女之前,要经过地方的严格选拔。

在清代进入宫中给皇上看病,也是一件万难之事。

要成为医士,首先要接受教育。

清代的医学教育,设教习来培养医官人才,由御医、吏目中选品学兼优者来担任。

而学生通常要经一定级别的官员推荐,并由医官作保,由首领官面试,合格者方可入学,称之为医生。

入院学习后,称为肄业生。

教学内容主要是《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相关医书,后来又增习《医宗金鉴》,并逐渐作为主要教科书。

一般肄业生学习3年期满,由礼部堂官来主持考试,合格者为医士,不合格者继续肄业,以待再考。

而仅仅成为医士还远远不够。

因为御医是要从太医院内医术精湛、品行端正的医士以上人员中层层选拔的。

清代设御医十人,这些御医在进宫之前需在太医院供职6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并经过3或5年一试、二试、三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入选,否则宁缺不补。

另外,清宫御医有些是各省官员举荐之名医。

因此要成为一个御医,至少也要花上十年的时间。

请脉、叩问、取药、签字———御医负责到底
御药房给皇宫制药,御医给皇室看病,因此各个环节都不能有一丝疏忽。

皇帝、后妃如有病,御医赴各宫看病,称之为“请脉”。

由御药房专职带领前往,
诊视皇帝时,先行君臣之礼,然后由第一位御医跪诊左手,第二位跪诊右手,之后再互换。

然后要叩问皇帝身体感觉。

诊完,要和内臣一起去合药、取药,将药贴联名封记,并详细记录该方药性及治疗之法,最后要在年、月、日之下签名,以备查考。

给皇帝煎药的人都要先喝药
中药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在制药过程中,一般要先用竹筛、簸箕、箩筐分选,再用铁刘刀、切药刀,根据不同要求,将药材切成段、条、块等形状,最后用石碾、铜杵臼压碾,仅朱砂一项,就要压碾上百个小时。

丸药由药模压成,有长圆药模、圆型药模,有些药还要用炉子加温。

宫廷用药与民间不同,在规格上十分讲究。

如根茎类的药地黄、白芍等要用枝条粗壮的,而肉桂则要用肉厚油足的,种子类的药材如砂仁、蔻仁则须用种仁饱满的,凡不符合规格的都不能在宫中使用。

根据御医与内臣合药药方,取同样的药两服合为一服,再监视煎熟。

煎药时间、先后及分量,不可丝毫马虎。

民间煎药,用文火慢煎,宫中则要求快速。

煎药时,将药材放入煎锅中,对水三盅,用风箱炭火急煎,煎好时,将药汁倾倒在银盘的新布上,大师傅用双手捧布,一气将药拧出,约一盅有余。

参与煎药的人,都先尝一口,再将药汁倾倒在银盘中,用时再温。

药煎好后,分盛于两碗,一碗由御医、院判等人先尝,另一碗盖上“御药谨封”之印,进于皇帝。

皇帝病情属于国家机密
清宫医药档案,均为手抄秘录,字迹工整,系脉案原件,黄册内或红笺上书写,也有用染色宣纸,还有《进药底簿》,一般逐日记载,一年一册。

如《皇上进药底簿》、《皇后进药底簿》、《老佛爷进药底簿》等。

御医虽然常年给皇帝及后宫看病,但绝对不允许对外露出一丝风声,因为皇帝的身体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需要严格保密。

若是皇帝患病,御医治疗无效,以致死亡,御医们就会遭殃。

如同治帝死后,太医院左院判李德立、右院判庄守和,均被立即革职,戴罪当差。

没病请个平安脉,食疗爱用“八珍糕”、“减肥茶”
长今在御膳厨房学到很多食疗的方法,给她学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食疗与药物的互补关系可见一斑。

在清晚期,食疗在宫廷医药中也占有很重要地位,帝后嫔妃们都想延年益寿,因此依赖于各种食疗。

他们没病的时候也会请太医来诊脉,叫做“请平安脉”。

诊后,御医们也会开具一个药方,只是一些补药。

清朝比较著名的食疗食品叫做“八珍糕”,此药香甜可口,而药气少,饿时可以食用,又可治疗疾病。

它是由人参、茯苓、莲子、苡仁、山药等八种药物加工制成,有强壮健脾之疗效。

还有一种仙药茶,在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各朝的宫廷内,都广为采用,它是由紫苏叶、石菖蒲、山植丝、泽泻丝等近十种药物配成,具有降脂减肥之效。

最会保养的当数老佛爷慈禧了,冬季吃鹿肚养胃,补中益气,吃鹿胎、鹿茸治疗妇科病;春夏之交要吃禽类,含有高蛋白,易于消化、吸收,其中兔肉还有美容功效;慈禧还喜食花类,如榆钱、玫瑰、桂花、菊花等,据说可以强身健体、消除疲劳、美容、抗衰老。

来源:法制晚报作者:静筱
明初的时候,在后宫设了六局,其中由尚食局来负责后宫医药。

内舍有司药2人,典药2人,掌药2人。

负责的人员都是女医官,明永乐后才改为太监充任。

当时对女医官的管理也很严格,其中有一条格外突出,就是规定女医生进入宫中为后宫诊病必须验身,检查是否怀孕。

这个规矩是慈圣皇太后时期定的,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情,慈圣皇太后患眼疾,让医妇刘氏、彭氏入宫,因为治疗效果不错,就把她们留在宫中。

彭氏当时已经怀孕,为了贪图皇太后的奖赏,于是一直隐瞒不报此事,后来竟然把孩子生下来,并将孩子淹死。

这件事情哪里能瞒得住,不久就被人发现并上报了皇太后。

这种事情本来应该处以死罪,但是慈圣皇太后因彭氏治病有功,于心不忍,就没有杀她,而是打了三十大板,降职到礼仪房。

从此以后宫中就立下了进宫女官要进行验身的规矩。

为后宫所设的医疗机构还有安乐房、月子房等。

安乐房分为内安乐堂和安乐堂两种。

安乐堂为宫内太监治病,内安乐堂是为宫内嫔妃治病养病的场所。

设有医官3名,医士36人。

医士由太医院派遣,药材也由太医院负责统一配给。

安乐堂确切地说就像一个养老院,宫内的嫔妃年纪大了,生病多了,就会被送到这里休养,如果身体状况十分差,无法救治,就会送到浣衣局,这里算是宫妃们的终老之地,死后会在西直门外设的净乐堂火化。

在明代宫内嫔妃的归宿都有制度管理,一方面体现了对待后宫的人性化,另一方面也是防范宫中的帝王私密之事外泄,所以进入宫中的人员想自由出宫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明代对于后宫嫔妃的生育更为重视,专设的月子房就是供后宫嫔妃生育时进行医疗保健的专用场所。

对于生育也制定了制度,每年明朝廷要派人到各地挑选奶口(乳媪)、稳婆、医婆,挑选都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家庭情况、身体情况等等都要考察清楚,符合宫内各项规矩者,才能够入宫。

奶口就是奶娘,最为重要,如果她乳养的皇子长大荣登皇位,那奶口也会与荣俱荣。

经过挑选后,挑出的40名奶口会先送到锦衣卫的奶子府集中起来,提供很好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饮食,让她们精心保养,以保证奶水的充足和质量。

另外还有80名是候补奶口,也叫做点卯奶口,她们随时补足宫中奶口不足的空缺。

没有得到传唤的,会被发遣回家,这时又会选新的奶口再补充进来,这样,始终能随时根据宫中的需要提供有充足奶水的奶口。

稳婆和医婆则是专门负责给宫中后妃接生保健的女医,稳婆主要是要从民间挑选接生技术好、品行好的人来充当,除了负责宫中嫔妃的接生之外,稳婆在挑选奶口时也要对奶口进行例行的身体检查;宫中选宫女时,稳婆也负责检查宫女身体及检验是否是处女等。

医婆则是负责料理产妇的身体,她们要精通医脉,知道产后如何保养,饮食及卫生禁忌等,帮助产妇尽快恢复。

这群特殊的女医们在月子房里保证宫内嫔妃的生育,为王室传宗接代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我国古代著名女医生=============================
汉代的义姁,是我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位女医生,她悬壶济世,深受群众爱戴。

相传汉武帝得知她的医术后,招她入宫,拜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等治病,深得太后信任。


晋代鲍姑,是名医炼丹家葛洪之妻。

相传“艾灸”是她发明的。

唐代的胡愔,对养生长寿、吐纳导引有独特见解。

她编绘了“黄帝内经图”一卷,描画了人体的五脏。

宋代张小娘子,精通外科手到病除
明代的谈允贤,祖传名医。

当时的富家眷属生病,羞于请男医生搭脉,闻谈氏之名,都请她诊治。

她晚年还写有《女医杂言》一书传世。

清末女名医曾懿,治病有许多独特的经验。

她著有《古欢室丛书》一部,内有《女学篇》、《医学篇》、《诗词集》三大部分,集中反映了这位清代女医生行医救国的雄心壮志。

============================她们很传奇=====================================
医技高超征召入宫
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河东地方(今山西省复县),有一个名叫义妁的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女医生。

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就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

平时只要有郎中路过,她总是虚心请教,日积月累,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腹部膨隆的病人,肚子比将要临产的孕妇还大,脐眼突出,身躯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

义妁对她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银针,在病人的腹部和腿部一连扎了几下,又取出一包药粉撒在病人的脐眼上,用热水浸湿的绢帛裹住,并给病人喂服中药。

几天之后,病人的肿胀竟渐渐消退,不到10天工夫,病人就可以起床活动。

后来,义妁的医术被汉武帝知道了,便将她征入宫,封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治病,深得太后的信任。

擅长针灸施医利民
葛洪和葛妻鲍姑塑像
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鲍姑也是—代女名医,其夫葛洪是晋代著名的炼丹家,曾著有《肘后备急方》等医学名著。

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家庭影响,给她行医治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她长期跟随丈夫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为民治病,岭南—带民众尊称她为“鲍仙姑”。

鲍姑行医采药,足迹遍及广州、南海、惠阳、博罗等地。

她医术精良,一丝不苟,擅长针灸,以专治瘤与疣而闻名。

她采用越秀山脚下满山遍野生长的红脚艾作艾绒进行灸疗治疾,因此,后人称此艾为“鲍姑艾”。

鲍姑死后,岭南人民为纪念她对医学事业的贡献,在广州越秀山下三元宫内修建了鲍姑祠,以志纪念。

道教医学思想
《五脏六腑图》
胡愔,号见素子,又称见素女或见素女子,居太白山(位于陕西郡县南)。

据胡愔撰《黄庭内景五藏六腑补泻图序》,后题大中二年戊辰岁(公元八四八年)述,则胡愔为晚唐人。

胡愔的著作,《唐志》著录《黄庭内景经》一卷。

宋《崇文总目》医书类著录《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一卷,道书类著录《黄庭外景图》一卷,均为女子胡愔撰。

《总目》又著录《黄庭内景图》一卷,余锡鬯云:“《唐志》、《通志》并作胡愔撰,考医书类三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一卷,亦胡愔所撰,或是一书”,但《宋志》著录胡愔撰《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一卷,又有《黄庭内景图》一卷,似为二本书,或同一著作的两种抄本。

《宋志》著录胡愔的著作还有:《黄庭外景图》一卷、《补泻内景方》三卷。

又,见素子《洞仙传》十卷,此见素子疑为另一人。

今所见胡愔的著作有:《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一卷,收入明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卷五十四;《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说》一卷,见收于《道书全集》;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国字号还收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一卷。

《黄庭内景五藏六腑图》与《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二著,论旨相同,但文字互有出入。

二篇前均有序文,大意相契,亦略有文字差异。

前本先后言肺、心、肝、脾、胆诸脏,分析各脏的次第为:一、图说,明某脏之生理解剖位置、形状、重量、功能等,二、修养法,言以气、津、思等方式调和各脏;三、相病法,诊断脏腑病症;四、治病方,对症下药,各有处方;五、吐纳法,以气调理肝、脾、肾、胆四脏,六、忌食法,分时节禁忌食物,如肾病“十月勿食椒”等;七,导引法,劳动肢体,旨在活动筋脉,去诸脏积聚风邪之气。

《黄庭经》是道教养生学的基本经典,南北朝时已具广泛的影响。

但因《黄庭经》行文隐晦,所以南北朝只在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上层士人中流传。

唐初,梁丘子白履忠首注《黄庭》,对《黄庭》养生学的普及,有一定的影响。

但白履忠之注,仍依《黄庭》次第,虽有
些名辞诠释,但仍难免滞涩。

有唐一代,《黄庭》学日益昌盛,诸说滋起,胡愔《补泻图序》云:
诸氏纂修,异端斯起,遂使后学之辈,罕得其门。

差之毫厘,谬逾千里。

所谓异端,大概是指从神秘主义角度解释《黄庭》之义。

胡愔堪称晚唐独树一帜的《黄庭》学专家,她研究《黄庭经》的主要特点,是涤除其中神秘的因素,纯粹从医学的角度出发,清晰明白,不杂繁术。

其道可学而得,其术可修而就。

凡研究《黄庭经》及道教养生术者,不可忽略。

因其著多言医道,非笔者所善,不敢妄说是非,且存而不论。

精通外科手到病除
宋代有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名叫张小娘子,她的医术既非祖传,也不是随夫行医所得,那么究竟从何而来呢?据说,在张小娘子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一位云游郎中路过门前,向她讨杯水喝。

张小娘子见是一位银髯老人,气度不凡,便将他请进屋里,让座沏茶,还热情地招待饭菜。

那位老郎中见她聪明贤慧、手脚勤快,便将开刀和制膏等外科秘方传授给她,还赠她一部秘而不传的《痈疽异方》。

后来,经过不断实践,张小娘子终于成了一位精通外科的女医生。

凡是疮疡痈肿的病人前来求医,经她诊治,无一不见奇效。

—时名声大噪,病人应接不暇。

她又把外科技术传给丈夫,于是,夫妇俩都成了当地名医。

著书立说行医为民
明代女医谈允贤,江苏无锡人,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当地的名医,祖母也对医药十分精通。

谈允贤从小就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在祖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医药知识。

婚后不久,她得气血失调之病,她不仅没有放弃学医,反而把自己的疾病作为研习对象,自己开方配药,终于治好了病。

不久,她祖母卧床不起,临终前将全部秘方和制药工具传授给她。

在封建社会里,一些闺阁千金和富豪眷属,生了妇科之病,由于封建社会礼教的束缚,羞于请男医诊治,因而常常贻误病情。

谈允贤医术精湛,远近闻名,女性患者纷纷前往。

后来,谈允贤成了当地专治妇科病的女医。

50岁时,谈允贤将祖母传授的医术和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写成了一部《女医杂言》,传给后人。

晚清“疾病的隐喻”
曾懿的思惟和学识首要回响反映在她的著作《古欢室丛书》中。

这部丛书由《女学篇》、《医学篇》、《诗词篇》三个首要部分组成。

远在汉武帝时,就有一个女中医义构,医术对照高明,治疗了很多疑难沉?,是以享有盛誉。

厥后在汉宣帝时,有个女中医淳于衍,医道博识,尤其特长妇科,听说曾给当时皇后接过产,是一位医药兼能的多面手。

到了晋朗,有名学者葛洪的妻子鲍姑,跟她父亲和丈夫进修医术,往后就奔忙于外,赠医舍药,她尤其专擅长灸法,在群众中威信很高。

当地群众为了眷念鲍姑,还特地建筑了一座三元宫,宫内专门设了鲍姑的泥像供俸。

宋朝专治沉?的冯氏、特长妇科的汪夫人、能干外科的张小娘子,都是名见经传的女中医。

至于明朝善究医理的陆氏、眼科专家彭医妇、走方行医的韩医妇,也是有必然声望的女中医。

但在我国古代女中医中最有名的要算是曾懿了。

曾懿,又叫伯渊,是四川华阳人。

她生于清朝道光十七年,相称于公元1837年。

当时正处在平易近族危急空前主要,而变革的呼声日益飞腾的期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曾懿接管了进化论和改善主义思惟。

她以为国家要闹热的话,必需家庭"保康强",国家"强种族",而行医正合此道。

以是曾懿在医人医国的思惟引导下,穷究医理,著书立说,对中国医药奇迹作出了必然的孝敬。

曾懿的思惟和学识首要回响反映在她的著作《古欢室丛书》中。

这部丛书由《女学篇》、《医学篇》、《诗词篇》三个首要部分组成。

而评论争吵医学的主若是《医学篇》这本书。

该誊写成于光绪三十二年,相称于公元1906年。

当时曾懿已经54岁了。

《医学篇》一共有两册,是木刻本。

上册共4卷。

第一卷有脉论、舌色论、温病、伤风,伤寒病论等,第二卷为温病传入中焦治法,第三卷为温病传入下焦治法,第四卷为伤寒治法。

下册也有4卷。

第一卷为杂病,第二卷为妇科,第三卷为小儿科,第四卷为外科。

曾懿曾得过四次温病,全赖有名温病医家吴鞠通的理论引导方转危为安。

是以,她非凡很是祟拜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在她自己的著作中很多处所都授与吴鞠通的学说和医方。

经由39年的吃苦研讨,曾懿对伤寒和温病的病证及其治法有了非凡很是深刻的领会,以是选了些英华写了下来,这就成了《医学篇》的首要内容。

曾懿每每自己配制方药,用药非凡很是精当,配合很是奇妙,有的照样亲自经验过。

比如她32岁时,曾得了阴症喉痹,非凡很是伤害,她将上桂心、炮姜、甘草各1.5克,放入茶碗中,用开水突入,又将有药的茶碗隔水蒸后,将茶碗中的药含上一口,逐渐咽下,总算脱离了伤害。

厥后她就用这个方子治好了不少病人。

曾懿非凡很是正视平易近间经历。

她在院北某地听到一个士兵说,过去他从军到一个处所,得了噎病,能饮不能食,一点步伐也没有。

过了数日,他到一个集市浪荡,走得口渴,又没有茶水可买。

只见一个小贩,用一年夜锅煮鸡十几只现卖、这个士兵其实口渴得锋利,就与小贩协商,买了点锅中鸡汁饮以解渴。

不虞这鸡汁又浓又鲜,食下即到了下焦,不象畴前饮水进食,每每阻于上焦而不入。

于是,此兵就连买几年夜碗鸡汁饮服。

往后他常用鸡汤煮粥作为首要饮食,胃膈渐开,短处也逐渐好了。

言者无心,闻者故意。

曾懿听了往后,用心记取,往后凡碰着这类噎膈症,她就用浓鸡汁,略加姜汁治之,都得到了很好的下场。

曾懿还非凡很是正视医学卫生常识的遍及。

如她提出要仔细歇息,"以保脑力";"时吸希奇气氛以保肺气\';要多勾当,以使血脉通顺等等。

曾懿发展在封建期间,但医学常识非凡很是汜博,尤其思惟很提高。

在我国古代既通达医理,又有行医救国思惟的女中医不久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