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更新汇总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地类转换技术方案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地类转换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afc9fe04a1b0717fd5dd41.png)
附件: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地类转换技术方案一、目标任务1、按照《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国土资源部,2002)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对应关系,对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进行地类转换,将更新调查《全国土地分类》过渡分类(以下简称旧分类)转换成《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规定的新分类(以下简称新分类)。
2、地类转换中具有“一对一”(旧分类对新分类,以下同)和“多对一”(旧分类对新分类,以下同)对应关系的可直接转换;“一对多”(旧分类对新分类,以下同)关系的情况要进行标识,然后进行详细内业核实,需要外业核实的要进行补充调查;最后修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地类码和数据字典,对转换后的成果数据进行统计汇总、表格输出和成果分析。
3、对2005年度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按《关于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43号)文件要求修改前后的两套数据库成果,分别进行地类转换和成果汇总,最终都要根据变更调查数据,将汇总成果修改到2007年10月31日统一时点。
二、作业基础和技术依据作业基础:1、以2005年10月31日为时点的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
根据《关于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43号)要求修改后的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
2、2006、2007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技术依据: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4-20073、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074、《全国土地分类》(试行)(过渡期间适用)(国土资源部,2002)5、《关于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43号)6、山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技术细则(试行)三、技术路线以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成果为基础,按照《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对应关系,采用属性连接的方法,进行地类转换;“一对多”关系的情况要进行标识,待逐一进行核实、外业补充调查后确定;然后修改土地利用数据库地类码和数据字典,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汇总、表格输出和成果分析,技术流程如图1。
2000_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及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研究_Study_on_the_Changes_
![2000_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及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研究_Study_on_the_Changes_](https://img.taocdn.com/s3/m/29b971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e.png)
Urbanization and Land Use 城镇化与集约用地, 2021, 9(4), 70-75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21 in Hans. /journal/ulu https:///10.12677/ulu.2021.940102000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及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研究谢 潇1,2,3,4*,李健锋1,2,3,41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2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收稿日期:2021年10月1日;录用日期:2021年11月3日;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1日摘 要土地利用与土地质量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命脉。
自2000年以来,我国不断重视农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土地政策,这些政策对土地的使用情况产生了一定影响。
通过搜集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对我国近年来的农村土地政策、土地利用情况及土地质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研究发现,农村土地利用及土地质量受到国家政策、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的共同作用,近年来政策的有效实施减缓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下降,但全国耕地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应当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土地质量。
关键词土地政策,土地质量,耕地面积,土地利用Study on the Changes of China’s Rural Land Policy and Land Utilization since 2000Xiao Xie 1,2,3,4*, Jianfeng Li 1,2,3,41Institute of Lan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Shaanxi 2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Shaanxi 3Key Laboratory of Degraded and Unused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Xi’an Shaanxi 4Shaanxi Provincial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Xi’an Shaanxi Received: Oct. 1st , 2021; accepted: Nov. 3rd , 2021; published: Nov. 11th , 2021 *通讯作者。
2017土地变更调查级核查与数据建库建设要求
![2017土地变更调查级核查与数据建库建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d6a14c8b9f3f90f76c61b82.png)
201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市级核查与数据建库建设要求通过对各县(区)上报的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矢量成果进行内、外业核查与在线举证等工作,完成全市数据库质量检查、数据汇总分析与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上报工作;配合完成省级内、外业核查与在线举证等工作,根据省级审查结果进行整改;汇总通过国家、省审核的各县(区)土地调查成果,形成201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市级成果。
通过开展2017年度日照市土地变更调查市级核查与数据建库工作,形成日照市一系列的土地调查图件、文字及数据库等成果。
一、图件成果(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件。
(二)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图件。
二、数据库成果(一)更新后的土地调查数据库。
(二)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包。
三、文字成果(一)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二)城镇村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报告。
(三)数据库质量检查报告。
(四)调查成果内、外业核查与在线举证方案、报告等。
(五)调查成果内、外业整改报告。
四、图斑信息核实各类报表(一)《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二)《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
(三)《设施农用地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四)《临时用地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五)《拆除图斑核实记录表》。
(六)《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图斑核实记录表》。
(七)《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
五、土地变更调查各类面积汇总表(一)《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
(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按权属性质统计汇总表》。
(三)《耕地坡度分级面积统计汇总表》。
(四)《基本农田面积统计汇总表》。
(五)《可调整地类面积统计汇总表》。
(六)《建设用地类型统计汇总表》。
(七)《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三大类”总表)》。
(八)《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汇总表》。
(九)《村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汇总表》。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5d5363dcc7931b765ce15dd.png)
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土地资源退化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不断发展,还有分布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镇附近的大片土地遭到固体废物和污水的污染。
首先表现在水土流失愈益严重。
据粗略估计,建国之初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16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初扩展到180万平方公里,几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
平均每年增加流失面积500~600万亩。
全国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超过6亿亩,相当于耕地总面积的1/3。
据估计,全国每年流失土壤达50亿吨,约占世界总流失量600亿吨的1/12,其中注入海洋的泥沙量约20亿吨,亦占世界陆地每年入海泥沙总量240亿吨的1/12。
比较肥沃的表土及其所含大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均随之流失。
情况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其次是北方石山区、华南红壤丘陵区和东北黑土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高原总面积的70%,每年土壤侵蚀量高达16.3亿吨,其中在侵蚀最严重的沟壑区的侵蚀模数可达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吨。
近十多年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有所缓和。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在50年代为36万平方公里,到80年代扩展达7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总面积的41%,创年侵蚀量达30亿吨的惊人记录。
所以益趋严重的原因,一是开垦陡坡,二是超量伐木,三是过度放牧,四是大型基本建设缺乏水保措施。
现已引起注意,加强了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的营建。
其次是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中国是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约33.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人类史前早已存在的沙漠化土地约占12万平方公里,近50年来形成的现代沙漠化土地有5万平方公里,还有潜在沙化危险的土地约16万平方公里。
若和沙漠、戈壁合计,则有153.3万平方公里,占到全国土地面积的15.9%。
至今,沙漠化危害在继续发展之中,50~7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平均扩大1560平方公里,到了80年代增加到每年2100平方公里。
在西北、华北和东北11个省区有5900万亩耕地和7395万亩草场经常处在沙漠化威胁之下。
全国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21010-2018
![全国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21010-2018](https://img.taocdn.com/s3/m/34957bfb6c85ec3a86c2c59e.png)
适用标准文案全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表 2-3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一级二级含义编码名称编码名称1耕地2园地3林地4草地11水田12水浇地13旱地21果园22茶园23其余园地31有林地32灌木林地33其余林地天然牧草041地人工牧草042地43其余草地批发零售051用地指栽种农作物的土地,包含熟地 ,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栽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余树木的土地;均匀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含南方宽度< 1.0 米、北方宽度<2.0 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 埂);暂时栽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余暂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指用于栽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含推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浇灌设备,在一般年成能正常浇灌,栽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含栽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指无浇灌设备 ,主要靠天然降水栽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含没有浇灌设备 ,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指栽种以收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 50% 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 70%的土地。
包含用于育苗的土地。
指栽种果树的园地。
指栽种茶树的园地。
指栽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余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包含迹地,不包含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水渠的护堤林。
指树木郁闭度≥ 0.2 的乔木林地,包含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指灌木覆盖度≥ 40% 的林地。
包含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 0.1 、< 0.2 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
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
指人工栽种牧草的草地。
指树木郁闭度< 0.1 ,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a4261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d.png)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第一局部根本概况1.1.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概念为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9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鄂政办发[2004]99号〕的要求,XX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X围内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以下简称更新调查〕指在土地详查成果根底上,依据土地调查的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参考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图件、数据等有关资料,并借助遥感影像图等现势性较强的数据资料,启用最新的国家勘界成果,采用新的土地分类体系,按照不小于详查的调查比例尺度,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展一次全新的实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现状和所有权状况,在此根底上建立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
这是对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进展全面更新的调查。
1.2.目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新形势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新任务,通过使用现代测绘、卫星遥感、GIS、GPS等新技术新方法,加快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速度、减轻调查强度,客观、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状况,提高国土资源调查的科技水平,保持土地利用根底图件和数据的现势性,全面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准确摸清XX县土地资源家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耕地保护、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等农村集体土地权属调查提供根底。
本次更新调查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类型、数量、构成和分布,实现土地利用图件、数据、实地相一致,建立或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奠定根底。
2、通过土地更新调查真正实现新旧土地分类的转换,使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都统一到新分类中去,发挥土地分类在城乡土地一体化管理中的作用。
3、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提供根底数据。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56c394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f.png)
2
耕地质量下降,可持续利用 无法保障
耕地质量下降,可持续利用无 法保障
0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极其珍贵,关乎国计民生,因此,要 对土地进行保护,避免被破坏但由于以下 几个方面因素影 响,我国的耕地质量有所下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
一是在进 行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 肥、农药 ,造成 土 壤板 结、肥 力下降、土壤结构被破 坏,土壤受到污染,甚至会出现土壤盐 碱化的现象,整个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
二是过度开垦、盲 目开荒虽然使经济效益有所提升,但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 坏,致使水土流失、 土壤沙化等现象不断加重
3
三是在耕地附 近的很多工厂企业的"三废"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理就进行排 放,严重污染了耕地,使土 地质量急剧下降
3
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
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
01
集约化生产经营是一种较好的经营模式,是代表农业 生 产水平的一种经营方式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在不 断提高,对住 房及生活便利等方面都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农民为了交 通便利, 将房屋建到离公路或村路更近的地方,放弃 村中的老 宅,新建更大更宽阔的新宅,很 多旧宅都被废弃,形成了大量 的空心村, 造成大量土地被闲置,目前这种现象越来严 重,造 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02
集约化程度越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越 高
03
我国农业生产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目前的农村 生 产状况等因素影响,集约化程度较低,不能将土 地资源最大程 度的合理利用,无法获取最大利益
04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人 口,尤其青壮年都进城打工 居住,从而使农村土地经营处于较 低水平,经济效 益也较差,不利于集约化经营的发展
全国土地调查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细化调查PPT课件
![全国土地调查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细化调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8d375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d.png)
、相互转换、检查印证的规律
遥感影像、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供应、城镇规划、地
形图、国情普查、城镇建设等数据,当前可以使用1980西安
坐标系,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并
对转换精度进行分析评价
7
基础资料7-1
城 市 正 射 影 像
8
基础资料7-2
城 市 地 籍 数 据
9
基础资料7-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 公用设施用地(0809)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 公园与绿地(0810)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 公园与绿地(0810)
特殊用地(09)
其他特殊用地(09-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 河流(1101)等
交通运输用地(10)
1公7路用地(1002)
城市土地利用框架
范围,划定村庄土地调查工作边界
调查方法
已完成村庄地籍调查(农村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调查)的区
域,在村庄地籍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转换、抽取等方法,
对照遥感影像,转绘调查区内的公用道路(城镇村道路)、农
村居民点(农村宅基地)、水塘(坑塘水面)、林木(公园与
绿化)和其它土地利用图斑的位置、边界,判定和核查土地利
图斑关系检查
检查城乡土地利用图斑完整性、拓扑关系正确性,重点修正 几何拓扑错误,避免零碎图斑的产生
属性质量检查
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中的数据结构和约束条件,检 查城镇村土地调查数据的属性结构和数据内容
数据核查修正
初步完成城镇村土地调查工作之后,应会同国土所(分局)、 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村委会等部门对城镇村土地调查 成果进行核查,修正错误数据,必要时,应外业补充调查
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考试题库
![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72c758b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8.png)
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考试题库单选题(共40题)1、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调查主要是在城镇地籍调查及城镇变更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A.历史B.后期C.潜力D.可利用性【答案】 C2、布设加密控制网为结点网时,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超过复合导线长度的()倍。
A.0.5B.0.7C.1.2D.1.5【答案】 B3、土地勘测定界的权属调查一般是以()原则进行工作。
A.先国有后集体B.先国有后个人C.先集体后个人D.先集体后国有【答案】 A4、下列各项可以保证地籍资料现势性和准确性的是()。
A.地籍测量B.初始地籍调查C.变更地籍调查D.变更地籍测量【答案】 C5、农村土地调查中,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以乡镇为单位划区定界,由()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A.省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B.市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C.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D.国土资源部【答案】 C6、我国国有土地属()所有,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代表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国家,其他机关、单位、公民个人都不能成为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
A.全民B.政府C.国务院D.全国人大【答案】 A7、初始地籍调查是土地总登记前的()普遍调查。
A.专业性B.行政性C.区域性D.基础性【答案】 C8、变更地籍调查时,在进行宗地权属调查前,应()变更原因是否与变更土地登记申请书上填写的一致。
A.仔细核对B.实地检查C.书面审核D.认真校对【答案】 B9、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时,申请人应提交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是()。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C.《国有土地使用权经营管理授权书》D.《国有土地租赁合同》【答案】 A10、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时地籍编号分为()。
A.二级,即:高级—低级B.三级,即:街道(乡、镇)—街坊(村)—宗地C.四级,即:区(县)—街道(乡、镇)—街坊(村)—宗地D.四级,即: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县级市、城市的区)—乡镇【答案】 B11、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将土地分为()个一级类和57个二级类。
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afd56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9.png)
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下列各项不属于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并登记发证的意义的是()。
A.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B.是强化耕地保护机制,调动亿万农民自觉保护耕地积极性的重要举措C.是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D.是全面落实《土地管理法》和宣传有关土地政策的重要措施。
【答案】 C2、下列关于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人员对某一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进行全面现场调查,以核实宗地的权属,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B.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是在城镇初始地籍调查和城镇变更调查基础上进行的C.在分析基础上制定挖掘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措施D.为城镇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答案】 A3、下列各项属于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的是()。
A.地籍调查B.权属调查C.土地统计D.土地登记【答案】 D4、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土地______调查和地籍______。
()A.归属;测量B.权属;测量C.归属;实际利用率D.权属;划分【答案】 B5、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是()。
A.健全相关法律B.大力发展农村地籍工作C.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D.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答案】 D6、针对变更地籍测量,宗地变更不包括()。
A.宗地面积变更B.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C.新增宗地的变更D.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答案】 A7、解析法界址点施测要求中,应用J6级经纬仪测角时,边长大于()m 时,宜用一测回。
A.100B.150C.250D.200【答案】 B8、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土地 ______ 调查和地籍______。
()A.归属;测量B.权属;测量C.归属;实际利用率D.权属;划分【答案】 B9、控制网平差的主要环节是()。
A.数据整理B.边长改化C.坐标计算D.成果输出【答案】 C10、下列需要重新进行界址调查的是()。
第三次土地调研地类变化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第三次土地调研地类变化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93593808bd63186bdebbc33.png)
第三次土地调查地类变化情况分析报告市国土资源局2018年11月目录一、市2016年变更调查数据二级分类表各地类面积汇总 (3)二、市三调地类图斑面积汇总 (4)三、三调地类图斑与2016年地类图斑面积对比 (8)1、全市面积对比分析 (8)2、地类变化流向分析 (10)(1)农用地变化 (10)(2)耕地变化 (10)(3)园地变化 (11)(4)林地变化 (12)(5)设施农用地变化 (12)(6)建设用地变化 (13)(7)采矿用地变化 (13)(8)未利用地变化 (13)市第三次土地调查地类变化统计分析为更好地做好市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对内业成果(以下称“三调地类图斑”)与2016年变更调查数据库(以下称“2016年地类图斑”)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市2016年变更调查数据二级分类表各地类面积汇总表1、霸州市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亩二、市三调地类图斑面积汇总表2 三调地类图斑面积单位:亩三、三调地类图斑与2016年地类图斑面积对比1、全市面积对比分析结合上表分析,地类变化基本情况如下:(1)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公路用地激增了1.1万亩。
一方面是由于霸州市响应“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的规划,近年来城镇内部公路、环线公路均进行了路面拓宽、改造升级。
另一方面,第三次土地调查要求线状地物面状化、道路超过8米宽度即认定为公路用地,导致2016年数据库中的农村道路用地调整为公路用地,从而影响整个建设用地总规模。
(2)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农村道路、沟渠面状化的调查方式引起的。
2016年数据库中线状地物农村道路属性宽度为13.5m的农村道路较多,而第三次土地调查农村道路面状化仅包括路面,宽度为6.5m。
农村道路因宽度缩减而减少的面积会增加至耕地上,沟渠现状地物对耕地的影响同理。
另一方面是由于内陆滩涂、其他草地的变化引起的。
(3)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减少,主要原因在于内部公路用地的统计口径不同引起。
惠东平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惠东平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da27ef9e53a580217fcfe3d.png)
惠东县平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置换方案(六乡村、佛元村、碧甲村)惠东县国土资源局2018年10月目录一、建设用地规模置换概况 (1)(一)区域概况 (1)(二)现行规划编制与实施概况 (1)(三)建设用地规模置换的背景 (5)(四)建设用地规模置换的必要性 (5)二、建设用地规模置换的编制原则 (6)三、建设用地规模置换的编制依据 (7)四、建设用地规模置换的可行性 (8)(一)城乡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的划定和使用情况 8(二)调整地块符合建设用地规模置换要求 (9)(三)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10)五、建设用地规模置换方案 (12)(一)调整地块土地利用情况 (12)(二)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情况 (15)(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情况 (15)(四)土地用途分区及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的修改 (16)(五)耕地占补平衡分析 (18)(六)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 (20)(七)建设用地规模置换的结果 (22)六、建设用地规模置换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23)附表及附图 (25)一、建设用地规模置换概况(一)区域概况平海镇地处惠东县最南端,东濒红海湾,西倚大亚湾,北距县城52公里,南距香港38海里。
全镇土地总面积141.17平方公里,多为丘陵地区,山地面积约7333公顷,平原面积少。
平海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湿度大,日照时间长;物产丰富,盛产稻谷、马铃薯、大顶苦瓜、萝卜等农作物和鲍鱼、对虾、龙虾、海胆等著名海产品,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被惠州市评为“马铃薯种植专业镇”、“大顶苦瓜种植专业镇”、“对虾养殖专业镇”。
平海镇交通较为便利,西北边连接广惠高速公路,县道210、213相交于镇中心。
2017年,平海镇户籍总人口约4万人,其中城镇居民1.2万人。
全镇辖1个社区和10个行政村:平海社区及东和村、佛元村、径口村、寨头村、碧甲村、鹧洞村、六乡村、咸台村、油蔴园村、渔业村等10个行政村。
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通关题库(附答案)
![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通关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280e5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0.png)
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通关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功能城镇地籍管理基础成果进入地籍信息系统的唯一途径是()。
A.数据录入B.数据获取C.数据编辑D.格式转换【答案】 B2、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界址点检查中,采用经检验过的()或电子测距仪在现场直接丈量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的距离。
A.钢尺B.量尺C.卷尺D.木尺【答案】 A3、18号宗地分割成三块宗地,如果18-2号宗地再分割成2宗地,则编号为()。
A.18-2B.18-4,18-5C.18-1D.18-34、有关土地事项的变更,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土地使用者名称变更是指在土地权属不发生转移的条件下因土地权利人名称或姓名的改变而进行的变更B.地址变更是指在土地权属不发生转移的条件下因土地权利人住址的改变而进行的变更C.法人或其他组织名称变更的,申请人应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的名称变更批准文件D.申请人为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人应提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开具的地址变更证明文件或更址登记后的单位更址声明【答案】 D5、下列各项属于城镇地籍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处理方式的是()。
A.权属界线作为地块界线转出B.权属界线不能作为地块界线转出C.更新地形信息和相应的权属信息D.GIS系统作为分析平台【答案】 A6、用钢尺丈量细部点之间的距离,与按两点坐标反算的距离相比较,其差值ΔD应满足()。
A.ΔD≥10cm(或15cm)B.ΔD≤10cm(或15cm)C.ΔD≥8cm(或12cm)D.ΔD>21cm(或25cm)7、用钢尺丈量细部点之间的距离,与按两点坐标反算的距离相比较,其差值ΔD应满足()。
A.ΔD≥10cm(或15cm)B.ΔD≤10cm(或15cm)C.ΔD≥8cm(或12cm)D.ΔD>21cm(或25cm)【答案】 B8、()分析是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地权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并提供统计分析报告和统计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预测方法[汇总]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预测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f2b552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a.png)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一)、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二)、土地利用历史变化趋势(三)、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与布局(四)、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与效益(五)、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开发利用潜力二、要求1、收集有关资料。
2、核实各类土地面积。
3、注意与有关专题研究的内容相协调、相衔接。
主要分析方法有动态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一、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案例:根据1996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汇总, 全省(广东省)土地总面积1797.52 万公顷, 其中,已利用土地1671.22 万公顷, 土地利用率为92.97%。
土地利用现状如下:1. 农用地全省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等农用地面积共1527.40 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84.97%。
①耕地。
含灌溉水田、旱地和菜地等, 共327.22 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8.20%。
其中, 灌溉水田223.90 万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68.42% ; 旱地86.51 万公顷, 占26.44% ; 菜地3.71 万公顷, 占1.14% ; 其它13.1 万公顷, 占4.0%。
②园地。
包括果园、桑园、茶园、热作园等, 共78.96 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439% 。
园地中以果园和热作园为主, 其中果园57.09 万公顷, 占园地面积的72.30% , 全省各地均有分布。
热作园11.47 万公顷, 占园地面积的14.53%, 主要分布在粤西的湛江和茂名两市。
桑园主要分布在西江和北江流域茶园主要在山区。
③林地。
林地是本省面积最大的用地类型, 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
林业部门统计面积为1083.6 万公顷,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1032.3 万公顷。
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6.3%。
④专用牧草地。
共 2.83 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0.16%。
⑤水面。
包括淡水产养殖、水库、河流、湖泊、坑塘水面等共86.09 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4.79%。
2. 建设用地全省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水工用地共143.82 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00%。
江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江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9b868c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f.png)
江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管俊【摘要】以土地详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江西省近几年土地利用状况相关资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阐述了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特点,并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江西省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耕地减少与人口增加矛盾,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促进江西省土地的优化利用,应采取以下措施对策: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大力保护耕地;开展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整理,挖大建设用地存量;顺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优先保障重点产业用地的有效供应;积极发展节地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与节约利用.【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2)002【总页数】5页(P118-122)【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动态度;对策;江西省【作者】管俊【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保障,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复合系统中,土地资源处于基础地位[1].随着现代社会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增大,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人类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较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分析,明确规划区域内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改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对策和途径,既可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强化区域土地系统功能,又强调人地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2].因此,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对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综合整治、保护土地、充分挖掘土地利用上的潜力以及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研究区概况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处于北纬24°29'14″至30°04'41″、东经113°34'36″至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上通武汉三镇,下贯南京、上海,南仰梅关、俯岭南而达广州.江西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人口4456.75万(2010年),由11个地级市组成,省会南昌市.江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回暖较早,天气易变,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盛夏至中秋前晴热干燥;冬季阴冷,霜冻期短.总体来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江西地貌类型较为齐全,分布大致成不规则环状结构,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其中山地60101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丘陵70117 km2,占42%;岗地和平原20022 km2,占12%,水面16667 km2,占10%.除常态地貌类型外,还有岩溶、丹霞和冰川等特殊地貌类型.境内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5大河流分别从南、东、西三面汇入鄱阳湖,形成一完整的向心水系,最后由湖口注入长江.2 数据来源与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的统计年鉴和江西统计局的统计年鉴.考虑到查询统计年鉴中的土地类型的局限性,选择了2002年制定的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3],经过有关资料的查询,综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和尺度,将研究区分为3个一级类用地和9个二级类用地(表1),再根据相关统计年鉴,查询各类土地面积大小(表2).在Excel 2003和SPSS11.0的支持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特点进行系统分析.表1 江西省土地分类(简要)Tab.1 Land classification in Jiangxi(briefly)一级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二级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它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3 江西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4]以及《江西统计年鉴》(2009 年)[5],至2008 年底,江西省土地利用情况中土地调查面积为1668.9万hm2,各类土地面积及结构组成如表2所示.表2 江西省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Tab.2 Land use situation of 2008 in JIangxi 地类面积万公顷占一级地类的比例/%占全省土地调查面积的比例/%农用地土地调查面积 1668.9 100 100小计 1416.4 100 84.87耕地 282.7 19.95 16.94园地27.8 1.96 1.67林地 1044.6 73.75 62.59牧草地 0.4 0.05 0.02其它农用地60.9 4.29 3.65建设用地小计 95.4 100 5.7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67.5 70.75 4.05交通运输用地 7.4 7.76 0.44水利设施用地 20.5 21.49 1.23未利用地未利用地157.1 100 9.413.1 以农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率较高农用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复合体.江西省的各土地利用类型中以农用地为主,农用地总面积为1416.4万hm2,占全省土地调查面积的84.87%.(表2).江西省土地利用率达到90.59%,远高于全国的72.57%水平,土地利用率较高.(表3)表3 江西省与全国土地利用程度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land use in Jiangxi with other provinces(%)区域土地利用率农业用地率土地垦殖率耕地复种指数森林覆盖率全国72.57 69.09 12.80 128.39 18.21江西90.59 84.87 16.94 188.57 60.053.2 建设用地中以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为主,是节约集约利用的重点建设用地是建造建筑物的土地,它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江西省建设用地总面积为全省土地调查面积的5.72%,比例较低.对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可知,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面积为67.5万hm2,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0.75%,为各类建设用地中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因而,全省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应当以其为重点进行分析,提出如何通过解决对主要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问题,达到土地的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3.3 未利用地较少,土地利用程度高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江西省未利用地157.1万hm2,占全省土地调查面积的9.41%,全省的土地利用率为90.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2.57%,土地利用程度较高.3.4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小通过对江西省2003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比较可知,江西省耕地、林地及未利用地减少,园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及水利设施用地增加.绝对值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其他农用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其次是园地、林地和交通运输用地.总体看来,在研究期内,江西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是很大.表4 2003~2008年江西省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万公顷)Tab.4 Changes of land us in Jiangxi from 2003 to 2008(ten thousand hectares)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8]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4]地类2003年 2008年2003~2008年增减面积总面积 1668.9——农用地小计 1419.1 1416.4 ﹣2.7耕地 299.3 282.7 ﹣16.6园地 26.9 27.8 0.9林地 1045.3 1044.6 ﹣0.7牧草地0.38 0.4 0.02其他农用地 47.2 60.9 13.7小计 88.9 95.4 6.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2.3 67.5 5.2交通运输用地 6.1 7.4 1.3水利设施用地 20.3 20.5 0.2未利用地未利用地 160.9 157.1 ﹣3.8建设用地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可以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来表示[9-10].土地利用动态度定量地描述了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对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有积极的作用.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表达的是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其表达式为: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初期及研究末期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的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据表4中的有关数据和公式(1),可以计算出江西省2003~2008年土地利用动态度(表5).表5 江西省2003~2008年不同地类土地利用面积动态变化情况(万公顷)Tab.5 Dynamic chang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use in Jiangxi from 2003 to 2008(ten thousand hectares)项目 2003 2008净变化量单一动态度一级类农用地 1419.1 1416.4 ﹣2.7 ﹣0.03建设用地 88.9 95.4 6.5 1.22未利用地 160.9157.1 ﹣3.8 ﹣0.39二级类耕地 299.3 282.7 ﹣16.6 ﹣0.92园地 26.9 27.8 0.9 0.56林地 1045.3 1044.6 ﹣0.7 ﹣0.01牧草地 0.38 0.4 0.02 0.88其它农用地47.2 60.9 13.7 4.8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62.3 67.5 5.2 1.39交通运输用地 6.1 7.4 1.3 3.55水利设施用地20.3 20.5 0.2 0.16由表5可知,2003年以来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在4种土地类型(即建设用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用地近6年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建设用地2003年面积88.9万hm2,至2008年达到95.4万hm2,单一动态度为1.22%,说明随着城市的扩张,建设用地需求面积不断增大;其他农用地面积2003年47.2万hm2,至2008年达到60.9万hm2,单一动态度为4.84%,在各地类单一动态度中最高;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008年较2003年面积增加5.2万hm2,单一动态度达到1.39%,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随着江西省的经济发展,城市化推进的要求所导致;交通运输用地2003年面积6.1万hm2,至2008年达到7.4万hm2,单一动态度为3.55%,在所有地类单一动态度中仅次于其他农用地,这与近年来江西省交通建设的力度加大有很大关系.此外未利用地、耕地、林地则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三者的动态度分别为﹣0.39%、﹣0.92%以及-0.01%,说明在伴随城镇化扩张同时,未利用地被逐渐开发利用起来,耕地被占用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减少了耕地的数量,从而导致其比重下降.5 促进土地利用优化的对策5.1 落实土地的基本国策,大力保护耕地截至2008年底,在所调查土地面积中,江西省耕地面积为282.7万hm2,较2003年减少了16.6万hm2,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32万hm2,减少速度比较快.因此,必须积极核实土地基本国策,切实保护耕地.首先,要全面落实保护耕地的各项措施,树立合理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实行退耕还林等政策,适时适地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提高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其次,加大土地整理的力度,大力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目前,江西地区的土地垦殖率为16.94%,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和土地垦殖率最高的河南(土地垦殖率47.88%)相比,土地整理的空间还有待提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有利于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此外,应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改革土地征地制度,允许集体土地入市,提高农地非农业成本.5.2 开展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整理,挖大建设用地存量江西省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008年为67.5万公顷,较2003年增加了5.2万公顷.农村居民点闲散地面广量大,是未来江西省存量建设用地整合和再开发的重点.5.3 顺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优先保障重点产业用地的有效供应产业结构的发展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结构以及空间布局,影响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益.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江西省必须优先满足其重点产业的用地需求,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区、高附加值农副产品加工区、商贸流通产业用地、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产品生产等,确保重点产业迅速发展.5.4 积极发展节地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与节约利用近年来,江西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对城镇用地提出新的要求,并且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也必将增大(2008年江西省建设用地95.4万公顷,较2003年增加了6.5万公顷).目前江西省城镇用地仍处于外延发展阶段,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土地供需矛盾日趋严峻.因此,大力发展节地经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已迫在眉睫.参考文献:[1]蔡运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J].地理研究,2001,20(6):645-652.[2]张占录,张正峰.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3]刘黎明,林培.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4]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5]江西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周立三.中国农业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吴传钧,郭焕成.中国土地利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9]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展,1999,18(1):21-25.[10]王璐,杨洁,胡月明,等.广州市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测算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4):229-234.。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市区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市区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799c4f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3.png)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市区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1.11•【字号】南府发[2013]53号•【施行日期】201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市区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通知(南府发〔2013〕5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南宁市区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已经市十三届人民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同时,2008年9月29日公布实施的《南宁市城市网格点基准地价成果》及相关成果自本次更新成果实施之日起终止使用。
特此通知。
2013年11月11日附件:南宁市区城镇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更新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城镇基准地价更新规范地价管理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0〕17号)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规定,南宁市国土资源局报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实施南宁市区城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有关内容如下:一、基准地价价格内涵界定(一)基准地价内涵基准地价为政府定期制定公布、按各土地利用类型现状条件评估的某一估价基准日法定最高年期土地使用权(主要为国有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是土地法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权未来纯收益的现值总和。
基准地价具体内涵构成为国家土地所有权收益;土地外部间接投资开发贡献的地租(纯收益)的资本化部分;土地内部直接投资开发所贡献的地租(纯收益)的资本化部分。
(二)南宁市城区基准地价主要分类和基准条件基准地价体系主分类由商业、住宅、工业三类用途组成。
价格对应的基准条件为:1.基准地价评估基准日为2012年1月1日。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细化调查尹峰课件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细化调查尹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7815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1.png)
原有土地调查数据精度不足,难 以满足当前土地管理和规划的需
求。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管 理和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 更准确、全面的土地调查数据作
为支撑。
调查目的
全面掌握城镇村庄内 部土地利用现状及变 化情况,更新土地调 查数据。
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土 地资源管理和保护提 供科学依据。
提高土地调查数据精 度,满足土地管理和 规划的需求。
成果二
提高了土地调查的精度和效率。采用了先进的遥感技术和GIS系统,减 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数据准确性和调查效率。
03
成果三
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通过对比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分析出
十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为未来土地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决策依
据。
调查局限与不足
局限一
部分偏远地区调查难度大。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部分地区的调查数据可 能存在误差或遗漏。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村 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细化调
查尹峰课件
目录
• 调查背景与目的 • 调查内容与方法 • 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调查成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调查背景与目的
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 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情况发生了 巨大变化,需要更新土地调查数
调查意义
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城镇村庄内 部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 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 据。
有利于提高土地调查数据精度 ,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 高效利用。
有利于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保 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02
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范围
01
城市、建制镇现状建设 用地范围内未确权登记 的集体建设用地。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调查实施方案(赵强)_2009-1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调查实施方案(赵强)_2009-11](https://img.taocdn.com/s3/m/fa38190f844769eae009edea.png)
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准备工作
外业调查完成后,若国家“标准时点”调 查底图下发,可利用其对前期调查成果进 行复核和完善。 在12月底仍未收到底图的地区,可不再利 用其开展标准时点统一更新及变更调查。 无论怎样,2009年遥感监测工作仍要以国 家“标准时点”调查底图为基础开展,因 此要杜绝人为扩大建设用地范围现象。
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前时相
后时相
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数据库
影像
013耕地
201城市用地
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准备工作
由于遥感资料获取受天气等客观因素限制,我省 绝大部分地区难以在短时间内利用国家国家下发 的“标准时点”调查底图。要利用二次调查已经 建立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叠加有关信息,如批地 资料、整理复垦开发资料等等,制作外业调查工 作底图,开展外业调查。建议套合影像输出,以 方便野外定位(输出纸质图即可)。不能等国家 下发底图再开展工作,否则时间来不及。
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批而未用和可调 整地类在地类备 注栏填写“P”或 “K”
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可调整地类”调查 对于耕地变为园地、林地、草地和坑塘水 面,且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土地。依据《关 于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增加可调整地 类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2009﹞9号) 要求,按可调整地类调查,并以字母“K” 进行标注。在数据库地类图斑属性中的地 类备注中注明。不能按照前期耕地数据复 核的方法造成大面积的可调整地类变更。
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数据检查分析
1、检查一、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时有无本辖 区内不存在的地类; 2、对比之前的二调数据,检查是否有异常变 化(重点是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异常变化), 看是否属于内业建库属性输入错误或图形串 区造成。 3、对增加的建设用地,要结合年度建设用地 计划指标进行分析;
“城中村”改造中土地利用效率问题的探析
![“城中村”改造中土地利用效率问题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14a9090b4e767f5acfce7c.png)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作者姓名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门类经济学指导老师提交论文日期二零一零年五月成绩等级评定城中村改造土地利用效率问题的探析XX(陕西咸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821)[摘要]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中村现象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非常普遍,每一个经历过快速发展的城镇几乎都存在城中村问题,并且深刻影响了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成为农村城市化的巨大阻力。
城市化的进程受到土地资源条件的约束与引导,良性的城市化是实现资源和合理利用,尤其是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的有序过程;恶性的城市化将导致资源浪费,甚至是土地资源的退化。
只有正确引导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才能合理、科学的规划土地资源。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历史、环境等方方面面,而以土地作为切入点是最有效的选择;城中村是我国特有的土地所有制背景下形成的。
本文从土地利用角度,指出现阶段土地利用的现状,从而引发城中村改造中土地利用率低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针对在改造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提出改造中提高土地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土地利用效率;土地问题;城市化[Abstract]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over the past 20 years, the villages in China's economic phenomena are very common developed regions, each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of almost every town existing problems, villages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urbanization of rural areas, become great resistance. Urbanization is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of land resources,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urbanization is benign to realize the resource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of orderly process, The urbanization and will cause the waste of resources, even the degradation of land resources. Only the correct guiding rational use of urban land can b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planning of land resources. Villages reform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economic, political, historical, environment etc, and in all aspects of land as a starting point is the most effective choice, Villages are characteristic of land ownership in the background. From this perspective,I城中村改造中土地利用效率问题的探析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land use of land use status, causing villag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 utilization,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low efficiency of land use to improve villages, the necessity of reform in the series of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of land utiliza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Villages reform;The land use efficiency;The land problem;UrbanizationII目录目录 ...................................................................................................................................... I II 一、我国城中村土地利用现状 (1)(一)城中村的城市规划滞后,用地管理混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1)(二)土地收益状况的影响,导致土地利用率低 (2)(三)土地的粗放利用 (2)(四)土地政策模糊责权问题 (2)二、我国城中村改造中土地利用效率低的原因 (3)(一)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 (3)(二)盲目的追逐经济利益 (3)(三)政府管理和土地制度的不健全 (3)(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不到位 (3)(五)土地产权不明晰,存在土地盘活难度大 (3)三、城中村改造中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必要性以及对策 (4)(一)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必要性 (4)(二)城中村改造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 (4)谢辞 (6)参考文献 (6)咸阳师范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毕业论文(设计)一、我国城中村土地利用现状据资料显示,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3192.24万公顷建设用地面积,全国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03—0.6工业用地平均产出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1
城镇村土地利用数据更新汇总
(1 )
• 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更新汇总
(2 )
• 村庄土地利用数据更新汇总
(1)
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
部
下发文件 部署工作 组织
省
制定实施方案
市县
组织 收集资料、 补充调查
上报
确定汇总工作范围 国家级数据汇总 与审查 成果整理 数据分析和应用 数据逐级 汇总与审查
一、工作基本情况
4
全国数据汇总和分析-成果应用
在部层面,城镇数据汇总成果已经在:
“地耗”评价与监管体系建设研究;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及优化配置专题研究;
全国城镇土地资产总量测算等工作中广泛应用;
为税务部门的“以地控税”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
一、工作基本情况
4
成果应用及国家层面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2
汇总数据分析与应用
(2 )
• 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017年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包括总增长量、增长区域 分布、增长率、用地结构及各地类增长率等。 2009-2017年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包括总增长量、平均
年增长量、增长区域分布、总增长率和平均年增长率、
各地类增长率等。 2009-2017年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原因分析。
加大数据应用力度:充分发挥汇总数据成果在节约集
约用地等国土资源管理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2)
村庄土地利用数据更新汇总
• 2017年土地变更调查中对应的村庄(203)范围
范围
• 所有已经完成村庄地籍调查的村庄 • 整理农村地籍调查数据,结合变更调查等资料,获
流程
取村庄(203)土地利用数据,以行政村为单位上 报村内203图斑内土地利用面积,不逐级汇总。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2
汇总数据分析与应用
(5) • 城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
依据《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及潜力评价规 程》(TD/T 1018-2008),选取用地弹性指数、 贡献比较指数及其相应的分指标,分别进行人口 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 变化的匹配程度分析,从而判断评价对象的土地 利用趋势类型:挖潜发展型、集约扩张型、低效 扩张型、发展迟滞型和粗放扩张型。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2
汇总数据分析与应用
(3) • 城镇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城镇住宅用地的合理性分析,包括结构占比、人均水平、
区域人均水平与总体人均水平的差异、与《城市用地分类 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范围的关系等。 工矿仓储用地的合理性分析,与住宅用地分析类似。 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的合理性分析。 其他用地合理性分析。
在部层面,每年开展多方面的数据分析工作: 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与时空变化分析; 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专题分析; 城镇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
建设用地增长特征、物流用地等专题分析以及京
津冀、国家新区等热点专题分析。
二、2017年工作任务
1
城镇村土地利用数据更新汇总 汇总数据分析与应用 地籍数据库整理汇交--后续再明确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2
汇总数据分析与应用
(1) • 城镇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包括总面积、城市建制镇面积占比、
分区域或市县占比、用地结构等,以及用地结构与区域的 组合分析,GIS空间表达等。 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包括村庄平均面积、区域差异、用 地结构等,以及用地结构与区域差异的组合分析,GIS空 间表达等。
成果
• 以村为单位统计上报,省统一上报数据成果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2
汇总数据分析与应用
(1)• 城镇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 • 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 • 城镇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4)• 城镇土地利用产出效益分析 (5) • 城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 (6) • 城镇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7) • 城镇土地利用热点专题研究
月31为统一时点进行全国所有城市和建制镇的数据汇总;
2010年之后,每年开展全国城市和建制镇地籍调查数 据更新汇总工作。
2009~2016年,已经连续汇总8年,形成系列成果。
一、工作基本情况
2
主要工作内容
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更新汇总; 村庄地籍调查数据汇总; 编写省级数据汇总工作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 开展全国数据汇总和分析工作。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2
汇总数据分析与应用
(4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
地消耗考核办法》中的地耗指标,结合GDP数据,开展地 耗分析。 分析全省、分地市、分区域,商服用地面积与第三产业 增加值的关系,以及其区域差异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 工矿仓储用地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关系及时空特征。 其他用地产出效益分析。
上报
以镇街道为单 位填报数据
数据分析报告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1)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更新汇总
• 2017年土地变更调查核定的所有城市(201)、建制
范围 流程 成果
镇(202) • 整理地籍调查和城镇细化调查成果,结合变更调查等 资料,从镇(街道)-县(市区)-市-省逐级汇总
• 以省为单位报送数据成果和报告。
• 严格数据获取要求
要求 • 强化数据检查、加大数据应用力度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有关要求
提高数据获取条件:要充分利用已有数据成果,特别
要充分利用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城镇土地利用调查
等成果,综合利用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对抽样调查和 推算数据要明确细化抽样要求。 强化数据检查:要对下级报送的数据,通过数据比对 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检查核实,尽量把数据搞准。
一、工作基本情况
3
工作流程
部
下发文件 部署工作
省
组织实施
市县
收集资料 补充调查 上报
国家级数据汇总 与审查
上报
数据汇总 与审查
以镇街道为单 位填报数据
一、工作基本情况
4
全国数据汇总和分析----成果
目前已经形成了连续8年、包含全国所有城市和 建制镇、以镇为最小单元的城镇土地利用数据; 部分村庄土地利用汇总数据; 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报告。
城镇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更新汇总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工作基本情况 2017年工作任务
工作内容与要求
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四
一、工作基本情况
1 2 3 4
工作背景 主要工作内容
工作流程
全国数据汇总和分析
一、工作基本情况
1
工作背景
为掌握城镇土地利用情况,2007年开展部分城市、 2008年开展全国所有城市和县城镇的地籍调查数据汇总 工作;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城镇土地调查是一项主要任 务,为按时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任务,以2009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