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2019/11/1
3.6平面线形的组合与衔接
一、直线与曲线的组合 路线的行车平顺性要求直线与曲线彼此协调而有比例地交替,
路线直曲的变化应缓和匀顺。平面曲线的半径、长度与相邻的 直线长度应相适应。过长的直线段会使司机感到疲倦,同时也 是肇事的原因之一,只有在公路所指方向地平线处有明显目标 时才允许采用长直线段。 直线与曲线组合得当,能提高线形的行驶质量。直线与曲线配 合不好的线形应予避免。例如,长直线末端应避免小半径平曲 线,同向曲线间的短直线可用大半径的曲线来代替。
⑴按一定比例绘制弯道平面图,并示出行车轨迹线位置; ⑵在轨迹线上从弯道两端相连直线上距曲线起点(或终点)s 的地方开始,按 s 距离定出多组视线 1- 1、 2- 2、 3- 3、 … … 、 10- 10 等 ; ⑶绘出这些视线的包络线(内切曲线)即为视距曲线; ⑷量出相应断面位置的横净距,即可按上面的方法确定相应断面上的视距切除范围。 必须指出,除平曲线 上考虑视距外 ,在竖曲线上 也有保证视距 的问题,其保 证措 施在选择竖曲线半 径 时 考 虑 。《 标 准 》 对 竖 曲 线 最 小 半 径 的 规 定 值 也 考 虑 了 视 距 的 保 证 因 素 。
的车道上,按下式计算:
s4
2 3
s2
V 3 .6
2 3
t2
(m)
V
采
用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
k
m
/
h
)
,
设
超
车
汽
车
和
对
向
汽
车
都
按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行
驶
V
,
0而
(3- 56) 为被超车的速
度 , 较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低 5~ 20km/h。 我 国 公 路 《 标 准 》 规 定 值 的 计 算 如 表 3- 20。
t2 在 对 向 车 道 上 行 驶 的 时 间 (s)。
s3 - 超 车 完 毕 , 超 车 汽 车 与 对 向 来 车 之 间 的 安 全 距 离 , 一 般 取 15~ 60m。
s4
超
车
汽
车
从
开
始
加
速
到
超
车
完
成
的
过
程
中
,
对
向
汽
车
的
行
驶
距
离
。计
算
时
一
般
取
时
间
为
2 3
t
2
,
因 为 超 车 汽 车 在 对 向 车 道 上 追 上 被 超 汽 车 后 ,一 旦 发 现 对 向 有 来 车 而 其 距 离 不 足 时 ,司 机 还 可 以 回 到 原 来
V0 3.6
t1
1 2
atwk.baidu.com
2 1
(m)
式中:V0 被超汽车的行驶速度(km/h);
t1 加 速 时 间 ;
a 平 均 加 速 度 (m/s2)。 s2 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按下式计算:
s2
V 3.6
t2
(m)
( 3- 55)
( 3- 54)
9 2019/11/1
式 中 : V - 超 车 汽 车 的 速 度 ( k m / h );
12
2019/11/1
13 2019/11/1
5.公 路 视 距 的 保 证
1)横 断 面 上 视 距 保 证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弯道内侧行车视线可能被树木、
建 筑 物 、路 堑 边 坡 等 障 碍 物 所 阻 挡 而 使 行 车 视 距 受 到 影 响 。因
此,在路线设计时必须检查平曲线上的视距是否能得到保证,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三章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道桥教研 室
1 2019/11/1
3.5行车视距
一、视距的意义及其种类 1.定义 所谓视距,是指从车道中心线上1.2m的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
心线上高为0.1m的物体顶点的距离,是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 度,如图3-18。 规定视距标准是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使驾驶员能随时看到汽 车前方一定距离的道路,以便发现前方障碍物或来车时,能及 时采取措施。在平面上,弯道内侧有挖方边坡或障碍物、纵断 面上的凸形竖曲线处以及路线交叉口附近,均有可能存在视距 不良的问题。 在道路设计中保证足够的行车视距,是确保行车安全、快速、 增加行车安全感、提高行车舒适性的重要措施。
V1 t 3.6
(V1 / 3 .6 ) 2 2g Z
V1 t
V
2 1
3.6 254 Z
(3-51)
式中: t 司机反应时间,取 2.5s;
Z 路面与轮胎之间的纵向摩阻系数,因轮胎、路面、制动等条件不同而异,计算停车视距一
般按路面潮湿状态考虑,见表 3-17。 V1 行 驶 速 度 , 当 设 计 车 速 为 ( 120~ 80) km/h 时 为 其 85% , 设 计 车 速 为 ( 60~ 40) km/h 时 为
10 2019/11/1
超车视距的计算
表 3- 20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V( km∕ h)
被 超 汽 车 速 度 V0( km∕ h) α ( m∕ s2)
s1
t1( s)
s1( m)
s2
t 2( s) s2( m)
s3( m)
2 s4= 3
s2( m)
全超车视距
最小必要超车视距
注:括号内数值为城市道路规定值。
横 净 距 。所 谓 横 净 距 ,即 公 路 曲 线 范 围 最 内 侧 的 车 道 中 心 线 行
车轨迹由安全视距两端点连线所构成的曲线内侧空间的界限
线 ( 即 包 络 线 ) 的 距 离 。 可 根 据 各 种 情 况 按 公 式 计 算 横 净 距S Z ,
若 横 净 距 S Z 小 于 行 车 轨 迹 至 障 碍 物 的 距 离 ( 即 S Z S Z 0 ), 视 距 能
要 的 最 短 行 车 距 离 称 为 停 车 视 距 。 如 图 3- 19。 停 车 视 距 主 要 由 两 部 分 组 成 :① 司 机 反 应 时 间 内 行 驶 的 距 离 ;② 开 始 制 动
到汽车完全停止所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通常按下式计算:
4 2019/11/1
ST
s1 s2
17 2019/11/1
二、曲线与曲线的组合
1. 圆曲线的组合 圆曲线是曲线组成的基本要素,它的组合有同向曲线、反向曲
线、复曲线。对于相邻两同向曲线或反向曲线,应注意它们的 协调和中间直线长度应满足相关规定。对于复曲线应注意它的 适用条件和要求。 2. 回头曲线 回头曲线指在山区公路为克服高差,在同一坡面上展线时所采 用的,其圆心角一般接近或大于180°的曲线,如图3-24。回 头曲线转角大、半径小、线形差,一般较少采用,只有在二、 三、四级公路当自然展线无法争取需要的距离以克服高差时, 或因地形、地质条件所限不能采取自然展线时,可采用回头曲 线展线。相邻两回头曲线之间,应争取有较长的距离。由一回 头曲线的终点至下一回头曲线起点的距离,在二、三、四级公 路上分别应不小于200、150、100米。
表 3- 18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
二
三
四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 km∕ h) 120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停 车 视 距 ( m)
210 160 110 75 160 75 110 40 75 30 40 20
城市道路停车视距
表 3- 19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 km∕ h) 80 60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3-52)
S cb
2 3
s
2
s3
s4
(m)
式 中 : S cq 全 超 车 视 距 ( m );
S cb 必 要 超 车 视 距 ( m );
(3-53)
s1 汽 车 超 车 开 始 到 进 入 对 向 车 道 的 加 速 行 驶 距 离 ( m ), 按 下 式 计 算 :
s1
3)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距
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一般情况下,不小于路线总长 度的10%~3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
1)道路平面、纵断面上的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表3-19的规定。
2)车道上对向行驶的车辆有会车可能,应采用会车视距,其值
为表3-19中停车视距的两倍。
够得到保证;反之,视距不能得到保证。
14 2019/11/1
15 2019/11/1
行 车 轨 迹 一 般 取 弯 道 内 侧 车 道 路 面 内 缘 ( 不 包 括 加 宽 ) 加 1.5m, 驾 驶 员 视 点 离 地 面 1.20m。 2)图 解 法 确 定 视 距 切 除 范 围
按 公 式 计 算 的S Z 值 是 弯 道 上 须 清 除 的 最 大 横 净 距 , 它 在 曲 线 中 点 或 中 点 附 近 。 在 曲 线 上 任 意 位 置 的横净距是随行车位置的改变而变化的,如果曲线全长上按最大横净距值切除,则会造成工程上的浪费。 对 于 需 要 清 除 的 是 重 要 建 筑 物 或 岩 石 边 坡 时 , 多 用 图 解 法 来 确 定 清 除 范 围 。 如 图 3- 23, 其 方 法 如 下 :
如 有 遮 挡 时 ,则 必 须 清 除 视 距 区 内 侧 横 净 距 内 的 障 碍 物 ,如 图
3- 22 所 示 。
如 图 3- 22, 图 中 阴 影 部 分 是 阻 碍 司 机 视 线 的 范 围 , 范
围 以 内 的 障 碍 物 都 应 加 以 清 除 。S Z 为 内 侧 车 道 上 汽 车 应 保 证 的
停 车 视 距 ( m)
110 70 6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6 2019/11/1
2. 会 车 视 距 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上相遇,及时制动并停车所必须的安全视距称为会 车视距。 会车视距由三部分组成:①双方驾驶员反应时间所行驶的距离;②双方汽车的制动 距离;③安全距离。 会车视距的规定值是其长度不应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15
154
106
( 83)
63
45
28
550
350 ( 250) 200
150
100
350
250 ( 200) 150
100
70
11 2019/11/1
4.视距标准的采用
停车、会车、超车视距,应根据道路的等级和具体条件采用, 《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
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其原因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均有
18 2019/11/1
回 头 曲 线 指 标 表 3- 21
项
目
计算行车 速度
公路等级
2 2019/11/1
3 2019/11/1
2.种 类 行 车 视 距 按 行 车 可 能 遇 到 的 各 种 情 况 可 有 停 车 视 距 、会 车 视 距 、超 车 视 距 、
错 车 视 距 、 避 让 障 碍 物 视 距 等 五 种 。《 标 准 》 对 前 三 种 视 距 作 了 相 应 规 定 。 1. 停 车 视 距 汽 车 行 驶 时 ,自 驾 驶 员 看 到 前 方 障 碍 物 起 至 到 达 障 碍 物 前 安 全 停 车 止 所 需
7 2019/11/1
3. 超 车 视 距 在 双 车 道 道 路 上 ,后 车 超 越 前 车 ,从 开 始 驶 离 原 车 道 之 处 起 , 至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并与对向来车保持所必要安全距 离所需的最短距离为超车视距,如图 3-21。
8 2019/11/1
S cq s1 s 2 s 3 s 4 ( m )
中间分隔带,无对向车,因此,不存在会车问题。并且高速公 路和一级公路的车道数均在4个车道以上,快慢车用划线分隔行 驶,各行其道,也不存在超车问题。
2)二、三、四级公路,一般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在工程特 别困难或受其它限制地段,可采用停车视距,但必须采取分道
行驶的措施,如设分隔带、分道线、分隔桩,或设两条分离的 单车道。
80
60
( 50)
40
30
20
60
45
( 37.5)
30
20
15
0.65
0.63 ( 0.62) 0.61
0.60
0.60
4.2
3.7
( 3.4)
3.1
2.9
2.8
76
51
( 39)
28
19
10
10.4
9.5
( 9.0)
8.5
8.0
7.6
231
159 ( 125)
95
67
42
60
40
( 30)
25
20
其 90%,设计车速为(30~20)km/h 时为其 100%。
不
同
设
计
车
速
下
的
Z
值
表 3-17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 km∕ h)
Z
值
120
100
80
60
50
40
30
20
0.29
0.31
0.31
0.33
0.35
0.38
0.44
0.44
5 2019/11/1
停 车 视 距 的 规 定 值 见 表 3- 18 和 表 3- 19。 各级公路停车视距
3.6平面线形的组合与衔接
一、直线与曲线的组合 路线的行车平顺性要求直线与曲线彼此协调而有比例地交替,
路线直曲的变化应缓和匀顺。平面曲线的半径、长度与相邻的 直线长度应相适应。过长的直线段会使司机感到疲倦,同时也 是肇事的原因之一,只有在公路所指方向地平线处有明显目标 时才允许采用长直线段。 直线与曲线组合得当,能提高线形的行驶质量。直线与曲线配 合不好的线形应予避免。例如,长直线末端应避免小半径平曲 线,同向曲线间的短直线可用大半径的曲线来代替。
⑴按一定比例绘制弯道平面图,并示出行车轨迹线位置; ⑵在轨迹线上从弯道两端相连直线上距曲线起点(或终点)s 的地方开始,按 s 距离定出多组视线 1- 1、 2- 2、 3- 3、 … … 、 10- 10 等 ; ⑶绘出这些视线的包络线(内切曲线)即为视距曲线; ⑷量出相应断面位置的横净距,即可按上面的方法确定相应断面上的视距切除范围。 必须指出,除平曲线 上考虑视距外 ,在竖曲线上 也有保证视距 的问题,其保 证措 施在选择竖曲线半 径 时 考 虑 。《 标 准 》 对 竖 曲 线 最 小 半 径 的 规 定 值 也 考 虑 了 视 距 的 保 证 因 素 。
的车道上,按下式计算:
s4
2 3
s2
V 3 .6
2 3
t2
(m)
V
采
用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
k
m
/
h
)
,
设
超
车
汽
车
和
对
向
汽
车
都
按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行
驶
V
,
0而
(3- 56) 为被超车的速
度 , 较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低 5~ 20km/h。 我 国 公 路 《 标 准 》 规 定 值 的 计 算 如 表 3- 20。
t2 在 对 向 车 道 上 行 驶 的 时 间 (s)。
s3 - 超 车 完 毕 , 超 车 汽 车 与 对 向 来 车 之 间 的 安 全 距 离 , 一 般 取 15~ 60m。
s4
超
车
汽
车
从
开
始
加
速
到
超
车
完
成
的
过
程
中
,
对
向
汽
车
的
行
驶
距
离
。计
算
时
一
般
取
时
间
为
2 3
t
2
,
因 为 超 车 汽 车 在 对 向 车 道 上 追 上 被 超 汽 车 后 ,一 旦 发 现 对 向 有 来 车 而 其 距 离 不 足 时 ,司 机 还 可 以 回 到 原 来
V0 3.6
t1
1 2
atwk.baidu.com
2 1
(m)
式中:V0 被超汽车的行驶速度(km/h);
t1 加 速 时 间 ;
a 平 均 加 速 度 (m/s2)。 s2 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按下式计算:
s2
V 3.6
t2
(m)
( 3- 55)
( 3- 54)
9 2019/11/1
式 中 : V - 超 车 汽 车 的 速 度 ( k m / h );
12
2019/11/1
13 2019/11/1
5.公 路 视 距 的 保 证
1)横 断 面 上 视 距 保 证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弯道内侧行车视线可能被树木、
建 筑 物 、路 堑 边 坡 等 障 碍 物 所 阻 挡 而 使 行 车 视 距 受 到 影 响 。因
此,在路线设计时必须检查平曲线上的视距是否能得到保证,
道路勘测设计
第三章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道桥教研 室
1 2019/11/1
3.5行车视距
一、视距的意义及其种类 1.定义 所谓视距,是指从车道中心线上1.2m的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
心线上高为0.1m的物体顶点的距离,是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 度,如图3-18。 规定视距标准是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使驾驶员能随时看到汽 车前方一定距离的道路,以便发现前方障碍物或来车时,能及 时采取措施。在平面上,弯道内侧有挖方边坡或障碍物、纵断 面上的凸形竖曲线处以及路线交叉口附近,均有可能存在视距 不良的问题。 在道路设计中保证足够的行车视距,是确保行车安全、快速、 增加行车安全感、提高行车舒适性的重要措施。
V1 t 3.6
(V1 / 3 .6 ) 2 2g Z
V1 t
V
2 1
3.6 254 Z
(3-51)
式中: t 司机反应时间,取 2.5s;
Z 路面与轮胎之间的纵向摩阻系数,因轮胎、路面、制动等条件不同而异,计算停车视距一
般按路面潮湿状态考虑,见表 3-17。 V1 行 驶 速 度 , 当 设 计 车 速 为 ( 120~ 80) km/h 时 为 其 85% , 设 计 车 速 为 ( 60~ 40) km/h 时 为
10 2019/11/1
超车视距的计算
表 3- 20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V( km∕ h)
被 超 汽 车 速 度 V0( km∕ h) α ( m∕ s2)
s1
t1( s)
s1( m)
s2
t 2( s) s2( m)
s3( m)
2 s4= 3
s2( m)
全超车视距
最小必要超车视距
注:括号内数值为城市道路规定值。
横 净 距 。所 谓 横 净 距 ,即 公 路 曲 线 范 围 最 内 侧 的 车 道 中 心 线 行
车轨迹由安全视距两端点连线所构成的曲线内侧空间的界限
线 ( 即 包 络 线 ) 的 距 离 。 可 根 据 各 种 情 况 按 公 式 计 算 横 净 距S Z ,
若 横 净 距 S Z 小 于 行 车 轨 迹 至 障 碍 物 的 距 离 ( 即 S Z S Z 0 ), 视 距 能
要 的 最 短 行 车 距 离 称 为 停 车 视 距 。 如 图 3- 19。 停 车 视 距 主 要 由 两 部 分 组 成 :① 司 机 反 应 时 间 内 行 驶 的 距 离 ;② 开 始 制 动
到汽车完全停止所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通常按下式计算:
4 2019/11/1
ST
s1 s2
17 2019/11/1
二、曲线与曲线的组合
1. 圆曲线的组合 圆曲线是曲线组成的基本要素,它的组合有同向曲线、反向曲
线、复曲线。对于相邻两同向曲线或反向曲线,应注意它们的 协调和中间直线长度应满足相关规定。对于复曲线应注意它的 适用条件和要求。 2. 回头曲线 回头曲线指在山区公路为克服高差,在同一坡面上展线时所采 用的,其圆心角一般接近或大于180°的曲线,如图3-24。回 头曲线转角大、半径小、线形差,一般较少采用,只有在二、 三、四级公路当自然展线无法争取需要的距离以克服高差时, 或因地形、地质条件所限不能采取自然展线时,可采用回头曲 线展线。相邻两回头曲线之间,应争取有较长的距离。由一回 头曲线的终点至下一回头曲线起点的距离,在二、三、四级公 路上分别应不小于200、150、100米。
表 3- 18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
二
三
四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 km∕ h) 120 100 80 60 100 60 80 40 60 30 40 20
停 车 视 距 ( m)
210 160 110 75 160 75 110 40 75 30 40 20
城市道路停车视距
表 3- 19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 km∕ h) 80 60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3-52)
S cb
2 3
s
2
s3
s4
(m)
式 中 : S cq 全 超 车 视 距 ( m );
S cb 必 要 超 车 视 距 ( m );
(3-53)
s1 汽 车 超 车 开 始 到 进 入 对 向 车 道 的 加 速 行 驶 距 离 ( m ), 按 下 式 计 算 :
s1
3)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应根据需要并结合地形在适当的距
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一般情况下,不小于路线总长 度的10%~3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
1)道路平面、纵断面上的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表3-19的规定。
2)车道上对向行驶的车辆有会车可能,应采用会车视距,其值
为表3-19中停车视距的两倍。
够得到保证;反之,视距不能得到保证。
14 2019/11/1
15 2019/11/1
行 车 轨 迹 一 般 取 弯 道 内 侧 车 道 路 面 内 缘 ( 不 包 括 加 宽 ) 加 1.5m, 驾 驶 员 视 点 离 地 面 1.20m。 2)图 解 法 确 定 视 距 切 除 范 围
按 公 式 计 算 的S Z 值 是 弯 道 上 须 清 除 的 最 大 横 净 距 , 它 在 曲 线 中 点 或 中 点 附 近 。 在 曲 线 上 任 意 位 置 的横净距是随行车位置的改变而变化的,如果曲线全长上按最大横净距值切除,则会造成工程上的浪费。 对 于 需 要 清 除 的 是 重 要 建 筑 物 或 岩 石 边 坡 时 , 多 用 图 解 法 来 确 定 清 除 范 围 。 如 图 3- 23, 其 方 法 如 下 :
如 有 遮 挡 时 ,则 必 须 清 除 视 距 区 内 侧 横 净 距 内 的 障 碍 物 ,如 图
3- 22 所 示 。
如 图 3- 22, 图 中 阴 影 部 分 是 阻 碍 司 机 视 线 的 范 围 , 范
围 以 内 的 障 碍 物 都 应 加 以 清 除 。S Z 为 内 侧 车 道 上 汽 车 应 保 证 的
停 车 视 距 ( m)
110 70 6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6 2019/11/1
2. 会 车 视 距 两辆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上相遇,及时制动并停车所必须的安全视距称为会 车视距。 会车视距由三部分组成:①双方驾驶员反应时间所行驶的距离;②双方汽车的制动 距离;③安全距离。 会车视距的规定值是其长度不应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15
154
106
( 83)
63
45
28
550
350 ( 250) 200
150
100
350
250 ( 200) 150
100
70
11 2019/11/1
4.视距标准的采用
停车、会车、超车视距,应根据道路的等级和具体条件采用, 《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
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其原因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均有
18 2019/11/1
回 头 曲 线 指 标 表 3- 21
项
目
计算行车 速度
公路等级
2 2019/11/1
3 2019/11/1
2.种 类 行 车 视 距 按 行 车 可 能 遇 到 的 各 种 情 况 可 有 停 车 视 距 、会 车 视 距 、超 车 视 距 、
错 车 视 距 、 避 让 障 碍 物 视 距 等 五 种 。《 标 准 》 对 前 三 种 视 距 作 了 相 应 规 定 。 1. 停 车 视 距 汽 车 行 驶 时 ,自 驾 驶 员 看 到 前 方 障 碍 物 起 至 到 达 障 碍 物 前 安 全 停 车 止 所 需
7 2019/11/1
3. 超 车 视 距 在 双 车 道 道 路 上 ,后 车 超 越 前 车 ,从 开 始 驶 离 原 车 道 之 处 起 , 至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并与对向来车保持所必要安全距 离所需的最短距离为超车视距,如图 3-21。
8 2019/11/1
S cq s1 s 2 s 3 s 4 ( m )
中间分隔带,无对向车,因此,不存在会车问题。并且高速公 路和一级公路的车道数均在4个车道以上,快慢车用划线分隔行 驶,各行其道,也不存在超车问题。
2)二、三、四级公路,一般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在工程特 别困难或受其它限制地段,可采用停车视距,但必须采取分道
行驶的措施,如设分隔带、分道线、分隔桩,或设两条分离的 单车道。
80
60
( 50)
40
30
20
60
45
( 37.5)
30
20
15
0.65
0.63 ( 0.62) 0.61
0.60
0.60
4.2
3.7
( 3.4)
3.1
2.9
2.8
76
51
( 39)
28
19
10
10.4
9.5
( 9.0)
8.5
8.0
7.6
231
159 ( 125)
95
67
42
60
40
( 30)
25
20
其 90%,设计车速为(30~20)km/h 时为其 100%。
不
同
设
计
车
速
下
的
Z
值
表 3-17
计 算 行 车 速 度 ( km∕ h)
Z
值
120
100
80
60
50
40
30
20
0.29
0.31
0.31
0.33
0.35
0.38
0.44
0.44
5 2019/11/1
停 车 视 距 的 规 定 值 见 表 3- 18 和 表 3- 19。 各级公路停车视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