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孔子学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四年级下册
29 孔子学琴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掌握“厌倦、洋 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积累 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2.学习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 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感悟孔子谦 逊好学,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学生字 倦 抑 恳 炉 溢 纯 浸 痴
区别形近字
倦( 蜷( 抑( 仰( ) 恳( ) 垦( ) 炉( ) 护( ) 溢( ) 益( ) 纯( ) 吨( ) 浸( ) 侵( ) 痴( ) 疵( ) ) ) )
理解词语
厌倦: 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做。 诚恳: 指人的态度真诚而恳切,不虚假。 洋溢: (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顺畅: 顺利,无障碍。 悦耳: 动听;好听。 抑扬: 音调有节秦地或高或低。 沉浸: 多比喻人处于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作曲者的思想内容, 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 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 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 远很远· · · · · · 突然,琴声戛然而止,孔子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已 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他就是体恤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改为陈述句)
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 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 得如醉如痴,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 一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他快步走了过 去,激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 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 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 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在琴声 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
1.“踏”能否换成“听”? 2.从“毕恭毕敬”,“又”,“丝毫没有厌倦”这些词 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师襄轻轻走进屋里,对孔子说: “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 ,这首曲子 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 了。” 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 “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 握弹奏的技巧呢!”
画线的句子从 , 写孔子,表现了孔子 品质和 , 等方面描 , 的 的精神。
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他看到孔子 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 自然、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 巧,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孔子摇摇头,说: “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 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 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师襄又来听孔子弹琴。他静静地坐在 孔子身旁,感情随着琴声抑扬起伏。突然,琴声戛然停止,孔 子激动得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他就 是行善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师襄一听,( )惊异,( )佩服。他站起身来,向孔 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 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 我的老 师讲过 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 文王操 .
孔子名言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意 思是说,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可供学习、效 法的对象。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 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 的智慧。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言必行,行必果。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阅读拓展:
• 《论语》 • 《于丹论语心得》
拓展延伸
1.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 的精彩语句。
2.积累孔子的名言。
孔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音乐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 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相传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人 七十二”。他被后人称为“万世 师表”,入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世界教科文组织把孔子诞辰日定 为世界教师节,并设立了“孔子 教育奖”.这是首次以中国人的名 字命名的国际奖项。
学习提示:
理解词语
形容阅读诗歌、小说、听戏曲、音乐等时的忘我的精神状态。 如痴如醉: 戛然而止: 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席地而坐: 古人在地上铺了席子等物以为座。泛指在地上坐。 起伏不平: 指心情难以平静, 或者指地势不平坦。 炉火纯青: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
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体恤: 炉火纯青: 2.给文中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给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从文中画线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 5.师襄为什么“惊异,佩服”?
.
体恤:
指替他人实际处境着想而怜悯、帮助。
文中指周文王从百姓实际处境着想,怜悯、帮助老百姓。
炉火纯青:
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文中指孔子的琴艺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4.从文中画线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
说明孔子的琴声非常动听,感染了师襄。
5.师襄为什么“惊异,佩服”? 说明师襄已完全被孔子积极进取,刻苦 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折服。
孔子的语言:
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 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思考:
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说说你受 到了什么启发?
写法点拨: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 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 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 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 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 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 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 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 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通常说“绿叶衬红花”就是和侧面描写差不多的 意思,红花,就是主题。绿叶是衬托体。
毕恭毕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拨弦乐器,也 称“七弦琴”, 俗称“古琴”。 音域较宽,音 色变化丰富。

拨弦乐器,形状像琴,古代,瑟常常与 琴或笙合奏。

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 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 ,是 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 器,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 的乐器,其音色清晰透亮。

古代乐器, 用石或玉雕 成,悬挂在 架子上,打 击发声。
孔子每次学琴的目标:(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会曲谱 第二阶段:掌握技巧 第三阶段:弹出感情、感动别人 第四阶段:曲中识人 (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精益求精)
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 听得如醉如痴,仿佛被带到 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一曲 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他快步走了过去,激 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 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 师襄一听,既惊异,又佩服。他站起身来,向孔子 深深地行了一礼,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
今天我们继续来深入学习孔子的故事,下面 请大家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想 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讲孔子向师襄学琴,勤 学苦练,最后琴艺达到炉火纯青 的故事。)
出声朗读课文
• 画出表示时间的词句,并标 出与之相对应的表示孔子练琴 程度的词语。 • 思考:孔子练琴最后达到了 一种什么境界?
思考: 孔子是怎样使自己的琴艺达到 炉火纯青的超高水平呢?边读边把 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 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 会,在旁边写上批注。
默读课文 2—4自然段
• 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 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 么?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 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 子,弹完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 倦的样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