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的影像特点及分析(20190623)
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
![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48dd9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a.png)
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肺部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或定植于肺组织,引发肺部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
影像学是诊断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查肺部影像学特征,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感染类型、范围和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X线胸部平片X线胸部平片是最常用的肺部感染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在X线胸部平片上,肺部感染的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实变阴影:感染区域的肺组织密度增高,呈现为实变阴影。
这些阴影可以是散在的结节状阴影,也可以是边界不清的模糊阴影。
实变阴影的大小和形态可根据感染范围和类型进行变化。
2. 模糊阴影: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局部水肿和渗出液积聚,使阴影边界模糊不清。
模糊阴影是肺部感染的常见表现,特别是在早期感染时。
3. 收缩性肺炎:感染引起的肺泡充气受限,导致肺组织实变,胸膜临近区域粘连,从而使肺组织的伸展性和容积减少。
在X线上呈现为受限区域的肺组织实变和部分肺容积减少。
二、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
以下是CT影像学表现常见的肺部感染特征:1. 结节状阴影:感染引起的结节状阴影在CT上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密度增高区域。
结节的大小和数量根据感染的类型和范围有所不同。
大多数肺炎感染呈现为多发、散在的结节状阴影。
2. 渗出性灶:肺部感染引起的渗出性灶在CT图像上呈现为高密度、模糊的阴影区域,常伴有周围肺组织实变和胸腔积液。
3. 空洞形成:严重炎症或脓肿形成时,肺组织内可见空洞。
空洞在CT上呈现为实变阴影内部的透亮区域,常伴有空气液平面。
4. 胸膜增厚:肺部感染引起的胸膜炎症反应可导致胸膜增厚。
胸膜增厚在CT上呈现为胸腔内侧胸膜面的增厚。
三、磁共振成像(MRI)MRI对某些肺部感染的诊断具有特殊的优势。
MRI在评估软组织显示方面比CT更好,对肺部炎症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下是MRI常见的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1. T1加权成像:在T1加权成像中,感染区域的信号相对较低。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d903b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6e.png)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概述
常见影像学表现
X线胸片
1. 肺实质病变:肺部感染常表现为斑片状、结节状或腺泡状阴影。
2. 胸膜病变:胸膜间皱褶增厚、胸水等均可见于炎症性胸腔积液。
CT扫描
1. 斑片状阴影:常见于细菌性肺炎,通常伴有空洞、实变或结节。
2. 结节状阴影:常见于结核性肺炎,通常伴有空洞或钙化。
3. 毛玻璃样改变:常见于性肺炎,表现为肺泡壁增厚、小叶间隔增厚,伴有斑片状高密度灶。
4. 支气管扩张:常见于支气管炎或感染性支气管扩张等,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扩张。
5. 胸膜病变: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胸膜钙化等均可见于炎症
性胸膜病变。
6. 淋巴结增大:常见于结核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等。
诊断要点
1. 影像学检查应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形成综合诊断。
2. 各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各异,需要综合分析。
3.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指导治疗方案。
4. 影像学检查应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如X线胸片、CT扫描等。
结论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是肺炎、结核病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肺部影像学表现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明确病变范围和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并评估治疗效果。
影像学检查仅作为辅助诊断
手段,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才能准确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d8aae5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8.png)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
肺部感染。
影像学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常见影像学表现:
1. 肺炎: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表现为肺炎。
在影像学上,肺炎的
特征包括:
阴影:X线胸片或CT扫描中可见肺部阴影,呈片状、斑点
状或大片状。
浸润:肺炎引起的肺泡和间质水肿导致肺部浸润。
肺实变:在严重的肺炎病例中,病变区域可出现实变。
2. 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
影像学上的特征包括:
纵隔淋巴结增大:结核病常伴随着纵隔淋巴结增大。
空洞:在结核病的晚期,病灶可溃破形成空洞。
结核结节: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另一种典型表现。
3. 肺真菌感染:肺真菌感染通常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常见的
肺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等。
影像学特征包括:
放线菌球:在放线菌病中,可见肺部球形阴影,内有钙化,
形如“葡萄串”。
空洞和肺囊肿:某些真菌感染可导致肺部空洞或囊肿的形成。
4.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常表现为肺炎或支气管炎。
影像学特征
包括:
双肺弥漫性浸润:感染引起的肺部浸润可广泛分布于双肺。
支气管壁增厚:在支气管炎中,可见支气管壁的增厚。
,影像学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
观察肺部阴影、浸润、实变、纵隔淋巴结增大等特征,可以帮助医
生确定肺部感染的诊断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肺部感染影像学课件
![肺部感染影像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97a49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7.png)
肺部感染影像学课件肺部感染是指肺组织内病原体的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肺部感染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围绕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课件展开讨论,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该课题。
一、引言肺部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及时、准确地进行影像学诊断是确诊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接下来的内容将介绍肺部感染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
二、细菌性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1. 细菌性肺炎的典型CT影像表现在CT影像上,细菌性肺炎通常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实变阴影,常见的表现包括单侧或双侧肺段或肺叶的实变、支气管充气征象等。
另外,还可能出现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征象。
2. 细菌性肺脓肿的影像学表现细菌性肺脓肿在CT影像上表现为局限性肺实变区域,其内可见空洞形成,伴有周围炎性浸润。
肺脓肿常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小不等。
三、病毒性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1. 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病毒性肺炎在CT影像上的表现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为磨玻璃样密度影,常见于双侧多个肺叶,呈斑片状或网状分布。
此外,还可能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等表现。
2.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影像学表现SARS在CT影像上表现为双肺广泛分布的磨玻璃样密度影、斑片状实变影,病变可融合成大片状实变区域。
病变累及的肺叶和肺段较广泛,常伴有胸腔积液。
四、真菌性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1. 真菌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真菌性肺炎在CT影像上的表现多样,但最常见的为一个或多个圆形结节,大小可以不等,其内常可见空洞形成。
这些结节常位于肺叶的支气管分布区域,可伴有局部肺实变阴影。
2. 隐球菌肺炎的影像学表现隐球菌肺炎在CT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双下肺叶或支气管分布区域的多发结节,结节直径较小且轮廓较清晰。
影像学还可以显示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等征象。
五、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断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相似,但根据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表现,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影像观察与分析
![肺部感染性疾病影像观察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d2e0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6.png)
汇报人:
目录
定义与分类
定义: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 症或感染
分类: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肺部感染性疾病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 院获得性肺炎
常见病因与症状
常见病因: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感染 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鉴别诊断:与其他肺部疾病进行鉴别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诊断标准:根据不同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制定相应的诊断标准 诊断流程:建立诊断流程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X线检查
定义:X线检查 是一种利用X射 线穿透人体组织 的影像学检查方 法。
目的:观察肺部 感染性疾病的病 变部位、范围和 程度辅助诊断和 治疗。
优势:操作简便、 价格相对较低对 肺部实质性病变 的显示较好。
局限性:对肺部 气腔病变的显示 效果较差且存在 辐射损伤的风险。
CT检查
定义:计算机断 层扫描技术通过 X射线对肺部进 行分层扫描获取 肺部不同层面的
肺真菌病影像表现与分析
影像学检查方 法:X线、CT
等
影像学表现: 肺部结节、肿
块、空洞等
鉴别诊断:与 其他肺部感染 性疾病的影像 学表现进行鉴
别
临床意义:为 肺真菌病的诊 断和治疗提供
依据
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影像表现与分析
肺结核:肺结 核的影像表现 为肺部斑片状、 结节状或空洞 状病灶常伴有
钙化。
肺结核影像表现与分析
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肺部出现斑片状、结节 状或空洞状病灶常伴有 胸腔积液和淋巴结肿大。
影像学诊断价值:通过 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肺 结核并评估病情严重程 度和治疗效果。
影像学鉴别诊断:肺结 核的影像学表现需要与 肺炎、肺癌等其他肺部 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2f473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1.png)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X线检查肺部真菌感染在X线检查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密度增高真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常常伴随着大量的炎性渗出物,这些渗出物在X线片上呈现高密度阴影。
这种密度增高可以是局限性的,也可以是弥漫性的。
结节病灶小的真菌感染病灶在X线片上通常呈现为结节状阴影,直径一般在1-2厘米。
这些结节病灶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
有时候,这些病灶之间还可能有空洞形成。
线形病灶真菌感染还可以引起肺组织内的小血管病灶,这些病灶在X线片上呈现为线形或细小的结节状阴影,称为线形病灶。
线形病灶通常是多发的,分布在肺野的各个部位。
CT扫描与X线相比,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肺部图像,并能够更准确地显示真菌感染的特点。
以下是CT扫描中常见的肺部真菌感染特点:模糊的边界真菌感染引起的肺炎通常呈现为模糊的边界,与周围正常肺组织相比较难以辨识。
这是因为感染部分的炎性渗出物和正常肺组织之间界限不清。
肺实变真菌感染引起的肺实变表现为肺组织密度增高,形成类似于肺实变的图像。
肺实变通常呈现为均匀的高密度阴影,可以是局限性的,也可以是弥漫性的。
穿透性病灶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病灶有时表现为穿透性病灶,即病灶穿透肺叶或肺段。
这种穿透性病灶通常呈现为空洞或空气-液平面。
淋巴结增大真菌感染还可以引起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的增大,这在CT扫描中表现为肺门或纵隔区域的结节样增大。
,肺部真菌感染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结节病灶、线形病灶等特点。
CT扫描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图像,显示出真菌感染的更多细节。
对于怀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https://img.taocdn.com/s3/m/5dd5915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e.png)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肺部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指的是肺部被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变。
由于其症状与其他肺部疾病相似,因此确诊往往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和确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和常见的影像学方法。
一、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1. 空洞影肺部真菌感染常导致肺组织坏死形成空洞。
在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扫描中,可见肺部出现一个或多个直径较大的空洞影,边缘模糊不规则。
2. 结节影肺部真菌感染引起的结节影多表现为直径小于3cm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
这些结节影常常呈现多发性,并且边缘光滑清晰。
3. 实变影肺部真菌感染可引起肺实质模糊增厚,形成实变影。
这种实变影通常呈现为片状或融合状,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
4. 支气管播散影在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真菌通过支气管播散可导致支气管壁增厚,形成支气管壁结节或结缔组织增生的影像学表现。
5. 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肺部真菌感染常常引发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这些肿大的淋巴结可在胸部CT扫描中清晰可见,直径一般在1cm以上。
6. 广泛播散当肺部真菌感染病情进一步恶化时,真菌可通过淋巴管和血液播散到其他器官。
这时,在胸部CT扫描中可以观察到其他器官的结节、肿块或腺体增生。
二、常见的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方法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方法之一,可以初步发现肺部异常阴影,并提供一些病变的特征信息。
但X线检查在检测早期真菌感染时敏感性较低,无法提供详细的病灶形态信息。
2. 胸部CT扫描胸部CT扫描是目前诊断肺部真菌感染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它可以提供更细致的图像信息。
CT扫描能够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数目、位置、边缘、密度等特征,有助于明确病变的特点和范围。
3. 核素扫描核素扫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来观察某个器官血流、代谢或功能状况的影像学方法。
肺部真菌感染时,核素扫描可以提供有关肺部病变的血流、代谢等信息,有助于确定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医学课件
![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61344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2.png)
缺点
操作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对于 肺部运动伪影和金属伪影的干扰 较大,部分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检
查。
适用范围
适用于肺部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和 鉴别诊断,尤其适用于肺部占位 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和纵隔病变
的诊断。
03
肺部感染性病变影像学表现
大叶性肺炎
充血期
X线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或仅显示肺纹理增多,透明度减低;CT检查有利于早期检出病变。
分类
按照感染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按 照病原体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 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其中细菌性肺炎 最为常见。
危险因素
年龄、免疫力低下、患有慢性疾病、吸烟等是肺部感染的危 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多模态影像融合
探讨将不同模态的影像信息(如CT、PET-CT等)进行融合,提高 肺部感染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影像组学与精准医疗
阐述影像组学在肺部感染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影像组学特 征进行精准医疗和预后评估。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缺点
适用范围
适用于肺部病变的精细诊断和鉴别诊 断,尤其适用于肺部占位性病变、炎 症性病变和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
操作较复杂、费用较高、辐射剂量较 大,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 慎使用。
MRI检查
优点
无辐射损伤,对于肺部肿瘤性病 变的检出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 值,且可进行多平面成像和功能 成像,有助于病变定位和定性诊
红色肝样变期
X线检查显示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肋膈角可有 少量胸腔积液,一般一周左右阴影达到高峰;CT检查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模糊影 ,密度不均,边缘不清,其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影像,即“空气支气管征”。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68dbb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8.png)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肺部疾病。
影像学诊断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方法。
常见影像学表现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1. 肺炎:肺炎是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
在影像学上,肺炎可表现为片状、楔形或圆形的阴影,常见于肺叶或肺段。
炎症区域通常显示为模糊的边界和浓密的纹理。
2. 肺脓肿:肺脓肿是一种脓液在肺组织内形成的疾病。
在影像学上,肺脓肿可表现为囊状阴影,周围可有炎症反应,肺脓肿壁可呈厚度不一的环状或楔形阴影。
3. 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疾病。
在影像学上,结核病可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结节状阴影,通常伴有钙化。
还可出现空洞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4. 肺真菌感染:肺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抑制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在影像学上,肺真菌感染可表现为结节、空洞和肺内斑点状阴影等。
5. 肺寄生虫感染:肺寄生虫感染多由寄生虫的幼虫侵入导致。
在影像学上,肺寄生虫感染可表现为孤立的结节状阴影或多发的结节、空洞。
诊断方法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1. 胸部X射线:胸部X射线是最常用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它可提供肺部的定位、形态和密度等信息。
2.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形态和细节,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磁共振成像(MRI):MRI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少,但对于某些特殊病例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4. 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炎症程度和病变范围,常见的核医学检查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灌注扫描和白细胞扫描。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作用。
准确评估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能够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
![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9ee090b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a.png)
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肺部感染(pulmonary infection)是指肺部组织受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肺部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灶的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从X线胸片及CT检查两个方面介绍肺部感染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一、X线胸片检查1. 肺实变肺实变是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表现为局部肺组织密度增高,边缘模糊,常伴有支气管充气征,病灶范围可呈片状、斑点状或节段状。
在X线胸片上可见病灶密度增高,与周围肺野对比明显,形成“空洞征”、“支气管气相征”。
2. 肺叶实变肺叶实变是指肺叶部分或整个叶大片形态不规则的实变。
X线胸片上表现为肺叶轮廓模糊,密度增高,支气管充气不完全,常见于肺炎球菌感染。
3. 肺间质病变肺部感染也可导致肺间质病变,X线胸片上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移行带消失、蜂窝状改变等,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进行鉴别诊断。
二、CT检查1. 肺部斑片状影肺部感染早期常表现为小斑片状浸润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常见于细菌感染。
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这些细小的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2. 肺部空洞在一些严重的肺部感染中,病变可发展成较大的空洞,CT检查可见空洞内充满液体或坏死物质,呈现不规则形状,需与肺结核鉴别。
3. 肺叶脓肿肺脓肿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肺部感染并发症,CT检查可见肺叶内有积脓液及炎症渗出物,病变明显,常伴有炎症浸润。
综上所述,通过X线胸片和CT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有利于诊断和治疗的进行。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判断肺部感染的病因及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ef73b0c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0.png)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日常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至关重要。
在传统的诊断方法中,影像学检查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肺部感染性疾病。
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X线胸片、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MRI)。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特点:1. X线胸片X线胸片是肺部感染性疾病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X线胸片可以用于初步筛查疾病,并对病变的大小和位置进行初步评估。
然而,由于X线胸片的分辨率有限,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细节描绘能力较差。
2. CT扫描CT扫描是目前肺部感染性疾病影像学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比于X线胸片,CT扫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对病变的详细描述能力。
尤其在肺炎、肺脓肿等疾病的诊断中,CT扫描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影像学表现。
3.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尽管MRI在肺部影像学检查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肺结核和肺胞外感染的鉴别诊断等方面,MRI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
三、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影像学特点:1. 肺炎肺炎是肺部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在CT扫描中,肺炎病变常表现为肺实变,即局部肺实质的密度增高。
炎症区域周围可能会有模糊的边界,附近的肺泡可能出现积液。
肺炎的X线胸片表现为局部模糊的阴影或片状阴影。
2. 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由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在CT扫描中,肺结核病变常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结节状病灶,病灶周围可能会有斑点状钙化。
肺结核的X线胸片表现为肺门旁边或上肺野的病灶。
3. 肺脓肿肺脓肿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观察与分析通用课件
![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观察与分析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4e5b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a.png)
CT检查可以发现X线检查难以发 现的较小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
和及时治疗。
CT检查的局限性在于操作复杂 ,价格较高,且存在辐射风险。
MRI检查
MRI检查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 诊断中应用较少,一般不作为 首选检查方法。
MRI检查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如肺部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 的价值。
MRI检查操作复杂,价格较高 ,且存在磁场对身体的影响。
病例分类
根据病例特点,将病例进 行分类,以便于后续分析 和讨论。
病例讨论与解析
病例讨论
针对每个病例,组织专家 进行深入讨论,探讨疾病 的发生、发展及影像学表 现。
影像解析
对病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 详细解析,包括病灶的位 置、形态、密度等特征。
鉴别诊断
根据影像学表现,鉴别不 同疾病之间的差异,提高 诊断准确性。
肺脓肿
肺脓肿是肺部感染性疾病中较严重的 一种,其影像表现为肺内空洞或气囊 ,常伴有脓腔壁增厚和胸腔积液。
肺脓肿的影像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 圆形或椭圆形厚壁空洞,内壁不规则 ,周围可见炎症性改变和胸膜增厚。 脓腔壁增厚,壁内可有气液平面。
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
除肺炎、肺结核和肺脓肿外,还有许多其他肺部感染性疾 病,如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等。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密度增高,边缘模糊,常伴有胸腔积液。支 气管肺炎的影像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小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可伴有肺 气肿或肺不张。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其影像表 现包括原发性肺结核、血行传播型肺结核等。
原发性肺结核的影像表现为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部原发病灶 ,病灶多位于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血行传播型肺结核的影 像表现为两肺多发结节或肿块,可伴有空洞和胸腔积液。
肺部感染疾病的CT表现ppt演示课件
![肺部感染疾病的CT表现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f0b09ce53a580217fcfe0e.png)
.
89
43 / M 哮喘
过敏性支气管 肺曲霉菌病
. 90
显微镜下的支气管内粘液嵌塞
高倍镜下的菌丝
.
91
43 / M 哮喘
治疗二个月后
. 92
常见于净化空洞,含气囊肿中 CT表现:肺厚壁空洞,内含活动 的结节影,长期存在可钙化
10%未经治疗可吸收
.
93
.
94
霉 菌 球 的 标 本
.
.
28
.
29
肺段片状阴影 实变影中常见坏死灶 充气支气管征少见,空洞常见 胸水并不少见且发展迅速 肺气囊在成人较少见,可气胸
. 30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感 染
. 31
约占肺部感染20%,尤其是住院病人 代表:克雷伯氏杆菌,军团菌
表现多种多样
实变影通常是多灶性,下肺常见
. 11
.
12
.
13
不少见, 临床症状常不典型
平片难于与其它原因的球形病灶
(如周围性肺癌)相鉴别
CT: 球形阴影边缘较模糊,其 旁常有不规则淡磨玻璃影
.
14
F/36
咳嗽
不发热
.
15
抗炎治疗后两周复查
.
16
.
17
.
18
多见于支原体肺炎或病毒性肺炎
X线平片呈支气管壁增厚和模糊网 状阴影
.
107
最常见的非细菌性肺炎
CT
肺内实变影
常是单侧性,以下肺较多见
实变影密度较淡,可呈磨玻璃影 及小叶间隔增厚 胸水少见
肺部感染的影像诊断
![肺部感染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ce721b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8.png)
肺部感染的影像诊断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
根据引起肺炎的原因,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其它肺炎。
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按病程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影像表现极其复杂多变,从影像表现诊断病原菌难度很大,但随着精准医学影像的发展,一切都成为可能,影像诊断无限接近病理也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肺部基本病变影像常见表现如下: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多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
2、小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主要可见沿着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斑点及斑片影。
3、如果是肺部感染,一般表现为肺部斑片影。
4、如果是间质性改变,通常会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牵拉的支气管扩张、肺部磨玻璃影,或者是蜂窝肺等表现。
5、如果是肺部恶性肿瘤,一般表现为肺部结节影,或者大于3cm 者称为肺部肿块影。
6、如果是肺结核,常见于双肺上叶或下叶背段,见到斑片影等表现。
7、如果是肺部肺栓塞,多会表现三角形楔形影。
肺部影像常见的6大基本病变:1渗出与实变实变是指肺泡、细支气管内的气体被渗出物(液体、蛋白、纤维素、细胞等)或病理组织所替代。
多见于各种炎症、浸润性肺结核、肺水肿、肺出血和真菌病等。
最常见的是炎性渗出。
由于病理性液体可沿着肺泡孔向邻近肺泡扩散,因而病灶呈逐渐移行状态,与正常肺组织分界不明显。
当病灶处于渗出性病变时可见单发或多发斑片状、云絮状磨玻璃样稍高密度影,大小不等,密度不均,边缘模糊。
当病灶进展至实变期时,密度较高且均匀。
大片实变的肺组织内可见含气支气管影,称之为空气支气管征或支气管气像。
MRI上由于肺泡内的气体被液性物质所取代,故在T1WI呈较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
临床上渗出与实变常见于肺炎、肺结核、肺出血、肺水肿等。
图1 渗出性病变X线及CT图像胸部X线正位片(a)示左肺纹理增多、模糊;CT肺窗(b)和纵膈窗(c)示两下肺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
肺部感染影像诊断
![肺部感染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562c926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4.png)
肺部感染影像诊断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像诊断在其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如 X 线、CT 等,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肺部感染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等信息,从而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X 线检查在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X 线胸片是最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之一。
当肺部发生感染时,X 线上可能会出现肺部纹理增多、增粗,这是因为炎症导致肺部的血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充血、水肿。
如果感染较为严重,还可能会出现片状或大片状的阴影,其密度通常不均匀。
不过,X 线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较小的病变或者早期病变,可能显示不清晰。
CT 检查则在肺部感染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它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细微结构,对于发现早期病变、小的病灶以及判断病变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具有明显优势。
例如,在细菌性肺炎中,CT 图像可能会显示肺部实变,也就是肺部组织变得密实,有时还能看到支气管充气征,这是指在实变的肺组织中看到充气的支气管。
对于病毒性肺炎,CT 上可能会呈现出磨玻璃样阴影,这是一种比较模糊的、像磨砂玻璃一样的改变。
除了 X 线和 CT 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在肺部感染的诊断中应用相对较少。
这是因为肺部主要是含气组织,对磁共振信号的影响较小,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需要评估纵隔和肺部血管的情况时,MRI 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不同类型的肺部感染在影像上也有各自的特点。
比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在X 线或CT 上,通常表现为大片的实变影,多位于肺叶或肺段,边缘比较清晰。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则病情变化较快,早期可能是小片状阴影,随后可迅速发展为大片状的化脓性改变,甚至形成空洞。
支原体肺炎的影像表现相对较特殊,常为肺部间质性改变,呈网状、结节状阴影。
在进行肺部感染的影像诊断时,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例如,如果患者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同时影像检查发现肺部有炎症改变,再加上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那么诊断肺炎的可能性就很大。
肺部感染的影像特点及分析
![肺部感染的影像特点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ebfc7daaea998fcc220e93.png)
正常支气管壁
可见管腔支气管的炎性改变
仁 心 妙 术
支气管炎性
正常对照
支气管炎的支气管改变
仁 心 妙 术
支气管炎性
细支气管的炎性改变
仁 心 妙 术
枝芽征
细支气管炎性
细支气管的炎性改变
仁 心 妙 术
“簇状”分布的树芽征与病理对照
细支气管炎性
支气管肺炎
仁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或小叶性肺炎
斑片状磨玻璃样或实变影,边缘多不清楚,病变累及整叶 时可见清楚的边缘
实变或磨玻璃样阴影内可见支气管气像
病变肺体积无缩小
可伴有液化坏死及空洞,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
病变多见于细菌(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菌)、真菌、结核及非
典型病原体等,也可见于严重的病毒感染病毒
肺实质炎症
肺实质炎症影像改变
术
免疫力正常or免疫缺陷者
社区获得性肺炎or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变的不同阶段
治疗效果的滞后性
亚急性、慢性感染
有基础疾病者或体质差者
老年患者
严重感染
延迟吸收
肺部正常结构
仁 心 妙 术
肺部正常结构
肺部正常结构
仁 心 妙 术
肺部正常结构
肺部正常结构
仁 心 妙 术
肺部正常结构
CT下支气管分级
仁 心
妙
亚段支气管
术
段支气管
叶支气管
支气管分级
小支气管 小支气管
CT的空间分辨力是有限的,1mm直径的细支气管难以显示其管腔和管壁,只能显示与其 伴行的动脉,所以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在CT上精确判断十分困难
对于段以下支气管CT只能分为两种: 可见管腔支气管 细支气管(无法显示管腔的支气管)
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
![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cd10d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7.png)
肺部感染影像学特征肺部感染是指肺组织受到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导致的疾病。
肺部感染一般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和诊断。
下面将详细介绍肺部感染的影像学特征。
一、X线胸片1.肺部实变:在X线检查中,感染区域呈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常见于病毒性感染、细菌性肺炎等,实变区域通常为斑点状或片状。
实变呈现不均匀分布,常见于病灶周围存在气泡和支气管内富含黏液的情况。
2.肺叶或肺段平面模糊:感染性病灶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病灶所在肺叶或肺段平面模糊。
这一特征常常与肿瘤性病变相似,但肿瘤的边缘通常清晰,而感染的边缘模糊,从而能够区分两者。
3.液平:肺部感染常伴有炎症反应,当炎症引起肺内渗出物积聚时,液平会在胸片上显示为半透明的暗区,通常趋向于在胸膜腔中收集,形成积液或脓肿。
4.支气管扩张: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导致支气管内黏液分泌增多,从而导致支气管扩张。
在X线片上,扩张的支气管呈现为管状阴影,与纤维结构和肺动脉平行。
二、CT扫描1.浸润:在CT扫描中,肺实变呈现为影像密度增高的区域,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对比更为明显。
实变区域常见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和真菌感染等。
2.结节: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肺组织内小血管扩张和渗出物的积聚,从而形成结节病灶。
结节的大小通常不超过3厘米,多数是多发结节,形态不规则,呈现分叶状,边缘模糊,密度增高。
3.肺脓肿:严重的肺部感染可引发肺组织坏死,形成脓肿。
脓肿的CT特征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通常伴有液平、空洞和肺实变等病变。
4.支气管充气: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导致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多,从而使支气管充气,形成鸟喙状阴影。
这一特征在CT扫描中可以清晰显示,与正常的细支气管对比更为明显。
三、磁共振成像(MRI)肺部感染在MRI上的表现相对较少,由于肺部的移动与呼吸动作,以及磁场的不适用等因素,使得MRI的分辨率较低。
因此,MRI在肺部感染的评估和诊断上的应用较为有限。
肺部感染的影像学特征在不同的感染类型、感染程度和个体差异等方面可能会有所变化,因此,医生在对肺部感染进行影像学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其他影像学表现,以作出准确的诊断。
肺部感染影像学
![肺部感染影像学](https://img.taocdn.com/s3/m/88cd77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e.png)
肺部感染影像学肺部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肺部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肺部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轻者可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影像学检查在肺部感染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指导临床治疗。
**X线检查**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对于肺部感染的初步筛查具有一定的帮助。
在X线片上,肺部感染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 **肺炎斑片影**:在X线片上可见肺组织密度增高区域,呈斑片状、模糊边界,部分可融合成片状。
这种表现是肺部感染最常见的征象之一。
2. **空洞形成**:重症细菌性肺炎或结核病可引起肺内坏死灶形成空洞,X线片上可见圆形或不规则空气密度区域,边缘多不规则模糊。
3. **PLEURAL EFFUSION**: 肺部感染时肺胸膜炎常见于细菌性感染。
X线胸片可见胸腔内液体引起的楔形暗区。
**CT检查**CT检查是肺部感染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手段,对于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有着更为清晰的显示。
在CT片上,肺部感染常表现为:1. **GROUND-GLASS SHADOWS**:部分病原体引起的肺炎,CT 片上可见肺泡内炎性渗出物,使得肺组织出现“玻璃影”改变。
2. **CONSOLIDATION**:肺实变是肺部感染的重要表现之一,CT片上显示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呈实变样表现。
3. **CENTRILUBULAR NODULES**: 感染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可能出现中央型小结节,CT片上可见小结节位于支气管周围。
**PET-CT检查**PET-CT结合了PET断层和CT扫描的优势,能够提高对于肺部感染的诊断准确性。
PET-CT检查的表现包括:1. **METABOLIC ACTIVATION**:PET-CT检查可以显示病变处的代谢活性情况,对于肿瘤细胞等具有高代谢活性的病变有着更好的显示效果。
2. **LYMPH NODE INVOLVEMENT**: PET-CT检查还能够准确显示淋巴结的受累情况,有助于判断感染性疾病的范围和转移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
(lobular pneumonia)
妙 病理
术
小支气管壁充血、水肿、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小叶渗出、
实变、气肿或不张。
CT表现
两肺中下野中内带,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沿其分布小斑片 影及边缘模糊的小结节影。
主要病原菌
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SARS )
支原体,衣原体,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
肺间质炎症
单纯病毒性肺炎是间质改变,间质的水肿肥厚超出 了CT空间分辨力的显示能力,像素被计算为磨玻璃 密度,但是间质改变导致的牵拉性支扩可以显示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病毒性肺炎中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的间质改变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病毒性肺炎中肺间质的改变:磨玻璃密度+支扩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单纯炎性渗出GGO与间质改变GGO的区别 心
炎症的病理生理在影像上的表现
仁 炎症病理生理特点 心
妙
水肿、渗出、炎性细胞浸润、分泌物淤积
术
长期(慢性)炎症导致组织增生、机化或纤维化
影像学改变
气道粘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
肺泡或细支气管充填、实变
机化或纤维化
病理生理与影像
支气管炎症病理与影像上的表现
仁 支气管炎症病理特点
网格状改变 (小叶间隔增厚)
细网格状改变 (小叶内间质增厚)
蜂窝状改变
磨玻璃密度
分布在间质中的结节灶
肺间质炎症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胸膜下线影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病理:伴有肺泡扁平和萎陷的早期纤维化,系周围肺不张致支 气管和细支气管阻塞所引起,是肺纤维化可逆性早期病变。 CT表现:距离胸膜1 cm以内,与胸膜平行的细的曲线状结构
心 妙
支气管粘膜水肿、渗出、炎性细胞浸润
术
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分泌物淤积
支气管扩张
影像学改变
支气管粘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
支气管周围渗出改变
支气管扩张改变
细支气管增粗、显影,与相应的腺泡构成“枝芽征”
病理与影像
支气管管壁环状增厚、管腔狭窄
仁 心 妙 术
支气管炎症
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小叶内间质增厚(间隔纤维组织改变)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病理:小叶内间质的细胞浸润、纤维化所致的肺间质病变 CT表现:为细网格状线样高密度。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心
细网格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树芽征
小叶内间质增厚与细支气管炎的不同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蜂窝状改变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肺间质炎症
沿气管血管周围分布,边缘模糊的高密度“鞘”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支气管壁增厚 支气管壁增厚与中轴间质增厚的不同
中轴间质增厚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小叶间隔增厚 心(周围间质改变)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病理:小叶间隔增厚是间质液体 和/ 或细胞浸润、纤维化
CT征象:网格状改变
斑片状磨玻璃样或实变影,边缘多不清楚,病变累及整叶 时可见清楚的边缘
实变或磨玻璃样阴影内可见支气管气像
病变肺体积无缩小
可伴有液化坏死及空洞,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
病变多见于细菌(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菌)、真菌、结核及非
典型病原体等,也可见于严重的病毒感染病毒
肺实质炎症
肺实质炎症影像改变
真菌性支气管炎影像表现
仁 心 妙 术
真菌性支气管炎
念珠菌感染
肺曲霉菌病影像表现
仁 气道侵袭曲霉菌病 (树芽征、炎性渗出) 心 妙 术
肺曲霉菌病
肺曲霉菌病影像表现
仁 血管侵袭性和气道侵袭性同时存在 心 妙 术
肺曲霉菌病
肺曲霉菌病影像表现
仁 心 妙 术
肺曲霉菌病
仁 心 妙 术
医者仁心
谢 谢!
妙
健康人群or患病人群
术
免疫力正常or免疫缺陷者
社区获得性肺炎or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变的不同阶段
治疗效果的滞后性
亚急性、慢性感染
有基础疾病者或体质差者
老年患者
严重感染
延迟吸收
肺部正常结构
仁 心 妙 术
肺部正常结构
肺部正常结构
仁 心 妙 术
肺部正常结构
肺部正常结构
妙
间质性肺炎
术
炎性渗出
肺间质炎症
病灶内是否有牵拉性支扩是其不同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肺孢子菌肺炎(PCP)的间质改变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肺孢子菌肺炎(PCP)的间质改变:蜂窝肺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肺孢子菌肺炎(PCP)多种间质改变
心
小叶间隔增厚
妙
肺间质炎症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肺结核中的小叶间隔的增厚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病毒性肺炎中肺间质的改变:蜂窝状改变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病毒性肺炎中肺间质的改变:蜂窝状改变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病毒性肺炎中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的间质改变 心 妙 术
CT表现: 小叶内间质增厚导致肺泡破裂,肺结构变形,呈大小不等的囊状结构。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蜂窝状改变中的牵拉性支扩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小叶内间质增厚
心
妙 术
均质分布的细网格
蜂窝状改变
肺间质炎症
大小不等的囊状结构
小叶内间质增厚与蜂窝改变的不同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院内感染或有基础疾病患者的感染
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
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的支气管改变
仁 心 妙 术
支气管肺炎
肺实质炎症
仁 病理基础
心
病原菌在肺泡腔内引起炎症反应 ,导致炎性细胞浸润、炎
妙
性渗出,支气管树通常不受累
术
慢性炎症可见机化、纤维化
影像特征
术
肺间质炎症
小叶内间质增厚
中轴间质增厚
血源性多发肺脓肿影像表现
仁 心 妙 术
血源性肺脓肿
CT平扫肺窗(A、B)示两肺多发厚壁小空洞, 内缘光滑,外缘模糊,呈斑片状炎性改变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特征
仁 支气管、细支气管炎症改变 心 妙 肺间质炎症改变 术
肺实质侵犯 肺血管侵犯
肺部真菌感染影像
仁 血播肺结核沿肺纹理(中轴间质)分布的结核结节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血播肺结核沿肺纹理(中轴间质)分布的结核结节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血播肺结核沿叶间胸膜(周围间质)分布的粟粒结节 心 妙 术
肺间质炎症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血播肺结核沿胸壁胸膜(周围间质)分布的粟粒结节 心 妙 术
正常支气管壁
可见管腔支气管的炎性改变
仁 心 妙 术
支气管炎性
正常对照
支气管炎的支气管改变
仁 心 妙 术
支气管炎性
细支气管的炎性改变
仁 心 妙 术
枝芽征
细支气管炎性
细支气管的炎性改变
仁 心 妙 术
“簇状”分布的树芽征与病理对照
细支气管炎性
支气管肺炎
仁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或小叶性肺炎
仁 心 妙 术
肺实质炎症
肺实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心 妙 术
肺实质炎症
干酪性肺炎
肺实质炎症影像改变
肺实质炎症
仁
心
球形肺炎:F/36 ,咳嗽,不发热
妙 术
抗感染2周后
肺实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心 妙 术
肺实质炎症
肺实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心 妙 术
肺实质炎症
肺实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心
病毒性肺炎
妙 术
大叶型
斑片型
肺实质炎症
肺实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心
支原体肺炎
妙 术
肺实质炎症
斑片型
肺实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心 妙 术
肺脓肿
肺实质炎症
肺间质炎症影像改变
仁 病理基础
心
小支气管壁及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
妙
淋巴管、淋巴结炎症
术
肺间质水肿、增宽
肺泡也可轻度炎性浸润
影像特征
胸膜下线
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
肺部感染的影像特点与分析
刘书盈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肺部感染影像学的应用价值
仁 心 确定有无肺炎,及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妙 术 估计可能的病原学类型 (可靠性?)
和非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 判断疗效、有无并发症等
影像学价值
肺部感染影像学的局限性
局限性
仁 心
多数情况下病原学无法准确判断:
仁 心 妙 术
肺部正常结构
CT下支气管分级
仁 心
妙
亚段支气管
术
段支气管
叶支气管
支气管分级
小支气管 小支气管
CT的空间分辨力是有限的,1mm直径的细支气管难以显示其管腔和管壁,只能显示与其 伴行的动脉,所以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在CT上精确判断十分困难
对于段以下支气管CT只能分为两种: 可见管腔支气管 细支气管(无法显示管腔的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