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首
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说文解字·黑部》中说:“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战国时期,黔首之称已经广泛使用,它的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下诏令谓民为“黔首”,这是秦统一中国后更定名物制度的内容之一。秦始皇三十一年,发布“使黔首自实田”的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照当时实际占有的田数,向封建政府呈报,即可取得国家的承认。从此,“黔首”
一词便伴随着这套封建土地制度和法令就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而成为固定称谓。如西汉贾谊《过秦论》中曰:“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布衣
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人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中说:“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荀子·大略》中语:“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取此。”诸葛亮《出师表》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白丁
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可引申为没有学识的人。
袍泽
“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诗经·无衣》中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在这里用来形容战士们互相友爱、同心同德的品质,因此“袍泽”就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苍头
原指战国时主人战旗下的军队,多以乡党的青年组成,因以青巾裹头,故名。至汉代,战事减少,逐渐沦为奴隶,操持贵族邸宅的杂务。遭逢战乱,仍不失主人近侍军队的性质。魏晋以后,则纯为私家奴仆。
黄冠
古代指箬帽之类,蜡祭时戴之。《礼记·郊特牲》中云:“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郑玄注:“言祭以息民。服象其时物之色,季秋而草木黄落。”孔颖达疏:“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后即借指农夫野老之服。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信奉黄帝,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发动农民起义,起义军皆头裹黄巾,首领张角等亦都穿黄衣。这开了后来道士黄衣的先风。隋唐时,黄色渐为皇家垄断,唐高宗总章年间“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旧唐书·舆服志》)。黄衣道服遂亦渐为白、黑、青取代,唯留顶上黄冠还维系着旧时崇尚。《新唐书·方技传》载:“李淳风,岐州雍人。父播,仕隋高唐尉,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以论譔自见。”后世遂用以指道士。
白袍
旧指未得功名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清人梁章钜《称谓录·卷二十四》中关于“白袍子”一语说道:“《正字通》:唐举子入试,皆着白衣,故有‘白袍子何太纷纷’之语。
青衿
亦作“青襟”,周代读书人常穿的服装,泛指有学识的人。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四》中关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解释道:“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笺云: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己留彼去,故随而思之耳。礼‘父母在,衣纯以青’。青如字。学子以青为衣领缘衿也,或作菁,音非纯、章允反,又之闰反。”明人程登吉《幼学琼林·卷二》中也说道:“布衣即白丁之谓,青衿乃生员之称。”明清科举时代则专指秀才。
青衫
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白居易《琵琶行》中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黄裳
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王弼等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中说:“黄是中之色,裳是下之饰,‘坤’为臣道,五居君位,是臣之极贵者也。能以中和通於物理,居于臣职,故云‘黄裳元吉’。元大也。以其德能如此,故得大吉也。”后“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
缙绅
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汉书·郊祀志上》中云:“其语不经见,缙绅者弗道。”颜师古注:“李奇曰:‘缙,插也,插笏于绅。’……字本作搢,插笏于大带与革带之间。”《古文观止·卷十二》中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簪缨
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如簪缨世族,即世代做高官之家。清陈恒庆《谏书稀庵笔记》中语:“予见郭寅生外表兄,父为中丞,簪缨累世。”
珠履
缀有明珠的鞋子。《史记·春申君列传》中记载:“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因而珠履成了豪门宾客的代称。李白《寄韦南陵冰》一诗中亦云:“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纨绔
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这很能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常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云:“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巾帼
本是古代妇头上的头巾或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源于《三国志》。当时诸葛亮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不予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司马懿还不如一个女性。《晋书·卷一》云:“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
裙钗
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说:“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
青衣
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亦多穿青衣,后因用为婢女的代称。“蔡邕《青衣赋》‘宜作夫人,为众女师。伊何以尔,命此贱微。’牛僧孺《周秦行纪》‘有小髻青衣出责黄衣阍者曰:门外谁何。黄衣曰:有客。’”(梁章钜《称谓录·卷二十五》)
赭衣
赭,赤土也。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古时囚犯乃服赭衣,因以褚衣代称囚犯。梁章钜《称谓录·卷三十》中说:“《尚书大传》‘象刑,上刑赭衣。’《史记》‘衣赭衣,关三木。’《书叙指南》‘贾山呼罪人曰赭衣。’”赭衣塞路,比喻犯罪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