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化与晋商文化__第一讲
晋商文化(精编课件).ppt
精品课件
东渡日韩、北达俄蒙、西越天山、南抵东南亚诸国
纵横欧亚九千里,精品称课件雄商海五百年。
(三)从清朝中期到民国初年的
金融业全盛时期 清道光年间日升昌票号的建立,标志着山西 商人在经营甚为发达的商品贸易的同时,其中 心开始转向以汇兑业为主的票号。山西票号很 快成为全国最有实力的金融资本集团。 晋商最辉煌的一百年。是金融业把晋商推向 它事业的顶峰,中国十大商帮之首。 晋商经营范围和地区远远超过了其他商帮, 更重要的是,它的金融业是其他商帮远远无法 比拟的。
精品课件
日升昌 蔚丰厚 日新中
祁县乔家大院 祁县渠家大院 太古曹家大院 长治申家大院 灵石王家大院 榆次常家庄园
联络乡谊聚会议事 沟通信息维护利益 公议现行祭祀神灵 聚岁演戏举办善举
精品课件
晋商精神: 精 神:宗旨;意义。 晋商精神:指源于山西古老文化、在长期
的商业活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和团体一种共 同的信念和追求,主要体现在博大宽厚的经 营胸怀、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 经营策略、自强不息的经营意志等。
汇兑+存款+贷款—利用承汇期,占用客户现金放高利贷。 精品课件
“既无长途运现之烦, 又无中途水火盗贼之险, 而收解又可两清。 商业之兴, 国富以增, 票庄历史上贡献不可谓不大。” 经济学家马寅初曾评价山西票号的贡献。
精品课件
“日升昌”的与众不同 是因为它经营的商品不是一般货物 而是金融汇票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 它就如同一张很值钱的纸。 只有雷履泰自己清楚,他其实是在经营一个 被称为“信誉”的观念。
即成为晋商文化的完整体系。
精品课件
【最新整理】晋商文化.ppt
“既无长途运现之烦, 又无中途水火盗贼之险, 而收解又可两清。 商业之兴, 国富以增, 票庄历史上贡献不可谓不大。” 经济学家马寅初曾评价山西票号的贡献。
“日升昌”的与众不同 是因为它经营的商品不是一般货物 而是金融汇票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 它就如同一张很值钱的纸。 只有雷履泰自己清楚,他其实是在经营一个 被称为“信誉”的观念。
业、杂货业、木材业,以及金融业,甚至还有酱菜业(北京六 必居)、饭店业(北京都一处)、药业(早于同仁堂的北京万 全堂药店)、文物古玩业等,各行各业无所不包。这在当时的 其他商帮中是少见的。
其次,经营空间遍及全国,甚至海外。 当时在全国各地经商的山西人到处可见。遍及全国的山西会 馆正是晋商走向全国的象征,仅在北京晋商会馆就有9所,日本、 俄罗斯、蒙古等也都是晋商大显身手的地方。 最后,晋商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 它的两权分离、激励机制、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人才培养 等成功经验,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渡日韩、北达俄蒙、西越天山、南抵东南亚
(二)明代到清朝中期的高速成长时期。
1、明初政府鼓励民间商人把粮草运到漠北边 疆之后换取盐引(批发零售盐的凭证和权力),进 行高利润的盐业贸易,史称开中制。
2、明中期政府用折色制取代开中制,即银子买 盐引(凭证和权力),结果有钱的更有钱。
3、清政府对北部蒙古一带的开发,山西商人走 西口,向日本出口铜,被称为船帮;向蒙古、俄罗 斯出口茶叶,被称为茶帮。
二、晋商的起源
1 先秦时代:晋南一带就有了商业交易活动。
2 秦汉时代:平陆、平遥、太原、汾阳等地成为重要商品 集散市场。
3 唐朝:定太原为北京,太原城成为商业繁华的有名城市, “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韩愈)。但这一时期的山西 商人还没有一定组织和突出的地位。
山西历史文化:晋商、人文、饮食 图文
山西历史文化:晋商、人文、饮食图文南北文化对对碰之三晋文化篇山西(Shan_i)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
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
山西文化可以说是黄河文化的一种反应,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
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使山西文化在悠久的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描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此,我将从___、___、___等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的家乡--------山西。
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和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之一。
史书中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山西南部。
在中国本土发生的文明中,从尧舜禹到夏商周,山西地区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
自古以来,山西就是中原华夏族与北方各民族文化交汇的天然通道是中原农耕经济与北方游牧经济冲撞对接的前沿阵地。
上古时期,中原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使得北方各民族逐渐融合于华夏族,接受了较为先进的华夏文化。
到春秋后期双方的界限几近消失。
在明清时期的五个多世纪里,山西商人从盐业起步,发展到棉、布、粮、油、茶、药材、皮毛、金融等各个行业,并把商贸活动由故里扩展到全国各地,甚至远及今天的蒙古共和国、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
晋商的魄力之大、足迹之远、财富之巨,让世人认同了“无西不成商”的历史事实。
山西地区的历史演进,联系贯通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留下的3.5万处文物古迹,国保单位119处,居全国第一。
因此,山西最有资格成为世人了解和欣赏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
山西历史文化具有不断变革和进步的鲜明特色,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山西历史文化的发展证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既以先进思想为依据,又是新思想的摇篮。
晋文化与晋商文化__第一讲
为数众多的壁画也反映出各民族文化、艺术和科技等交流、融会的 史实,如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元代壁画、隰县明代小西天华三会等; 大同铜火锅,吃兔头等风俗更是塞外少数民族生活、艺术和科技三 位一体的最好物证,等等。
Hale Waihona Puke 洞过泽:在今榆次县西境,陈侃村一带
王泽:湖址在今新绛县东南境,浍河下游流入汾河一带 方泽:在当今万荣县西北境,黄河左岸一带
矿产资源丰富
曾子:“晋楚之地,不可及也”山西处在山地高原地带,地质结构复 杂,地层较为齐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几乎可以说 “有山必有矿”。秦汉时期,山西已是闻名于世的“盐铁之乡”。 石炭資源埋蔵量
真实的山西是什么样的
山西,这方地处黄河中游的沃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古 至今,山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一直在全国占有 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有多么悠久,三晋文明的 渊源就有多么深远;太行吕梁的黄土有多么厚实,三晋文化的蕴涵 就有多么深邃。 当代上海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抱愧山西》,长期 以来,他一直误认为山西是中国贫穷落后的地方之一,但当了解到 山西仅仅在不到百年之前,曾是中国最富的省份时,不禁为自己过 去误解了山西而深感愧疚。 本门课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在座的同学们都能够理解山西,热爱山 西。学习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摒弃其糟粕,承袭其精华,相信山 西一定会再次辉煌!
尧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尧在位七十年兢兢业业为广大民众着想,
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 睦相处。他首创禅让制,而非继承制,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堪重用,于是决定 禅让给舜,尧的举动受到了万世的敬仰。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死后,禅
晋商文化知识点总结
晋商文化知识点总结一、晋商的兴起与发展晋商是指中国历史上出现在山西地区的商人群体。
在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历史中,晋商一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们的兴起大约始于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中,晋商往往能够成为许多重要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1. 地域优势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的中部,地质特殊,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
在古代,这些资源在山西一带都被充分开采和利用。
同时,山西又是重要的农业产区,类似于种植小麦、玉米、豆类和蔬菜等作物,所以山西山地地化特色所临上的俗称“五化山”。
2. 商业传承晋商的兴起和发展跟山西地域的经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山西是中国的工商业发达省份之一,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的商业中心和经济重要区域。
在山西地区,商业一直有着悠久的传统,商业文化十分兴盛。
与其他地区相比,山西在唐宋时期商业已非常发达,甚至有着独特的商业文化和商业体系。
这些因素都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开煤矿与走向海外在清代,晋商以开采山西煤炭和与西域贸易而致富,有些商人甚至致富到可以通商海外、经商海外的地步。
他们建立了非常庞大的商业网絡,将山西煤炭等资源与外国进行了贸易交流。
这一举措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商业活动和商业网络与其他地区的商人相比,晋商在商业活动中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他们更强调商业网络的建立和维护,往往会将自己的亲戚朋友和其他商人纳入到自己的商业网络中来,形成非常庞大、稳定的商业网絡。
这样的商业网絡非常有利于保持商业信息的流通,提高商业活动的效率。
二、晋商的商业思想和商业模式1. 信用至上晋商在商业活动中非常注重信用,他们认为信用是商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只有信用良好的商人才能够在商业活动中立足。
因此,晋商在商业活动中非常注意维护自己的信用,如实履行交易合同,不欺骗和坑蒙拐骗他人。
同时,晋商之间也非常注重彼此的信用,往往会通过亲戚朋友圈子的介绍来建立商业关系。
晋文化与晋商文化__第二讲
晋商崛起的原因 -经济原因
明清两代,统治者为了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对农民工商业者采取了 一系列宽容和鼓励的政策,如兴修水利,奖励垦荒,减免赋税等,推动 了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交换,经济活动空前活跃。由于全国水陆 交通进一步发展,商业活动也大大增加了,全国出现了50多个较大的商 业城市,山西境内的就有太原、平阳、蒲州、潞安、大同五个。明清两 代的赋税改革使得人身束缚得以松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晋商 崛起的最基本的社会原因。 经商比务农、做工可能获取更大的难以比拟的物质利益。顾炎武在 《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写到:“农事之获利倍而劳最,愚昧之民为之; 工之获利二而劳多,雕巧之民为之;商贾获利三而劳轻,心计之民为之; 贩盐获利五而无劳,豪滑之民为之。”经商与作官相比,利益诱人,虽 然为官可以贪赃,但需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相对而言,经商的风险小 多了,经商之利刺激着晋人“弃仕从商” 。据《山西金融志》记载大德 通每股分红:1892年为3040两,1896年为3100两,1900年为4224两, 1908年为17000两。《寿阳县志》记载:雍正四年七品县令每年俸禄加养 廉银共有1045两。由此可见经商的获利比为官要丰厚的多。
山西俊秀知识之士弃仕从商所致。明朝开国功臣中有6名山西籍官员,其中3人
惨死3人罢官,明朝山西官员共计113人,被诛杀者11人,战死疆场者16人,自 刎17人,下狱戍边21人,削籍为民23人,被贬官14人,得善终者11人,于是仕 人弃儒从商远离官场。晋商崛起的原因-自然原因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境内“八分山丘二 分田”,北部地瘠民贫,晋南“地狭人满” 农田不足,中部稍多沃土,但十年九旱,就 是丰年粮食也常感不足。山西有这样的一段 话:“欢欢喜喜汾河湾,凑凑乎乎晋东南, 哭哭啼啼吕梁山,死也不去雁门关”。这几 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山西的地理特点。这种境 况迫使很多人不得不外出寻找改善生活的其 它途径,经商是其中的一种。尽管耕地很少, 但是山西的自然资源还是很丰富的,绫、绸、 铁、铜、黄芪、石膏、麝香、玻璃、等等极 为繁多。由于人多地少,生活艰辛,人们不 得不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工制作以后出售, 为商人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另外山西地 处东西南北交通要道,长城沿线一些小城镇 逐渐成为大小市场的所在,山西人和塞外居 民的居住地区接壤,便于了解掌握少数民族 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不少人通晓少数民 族语言,为他们在塞外经商创造了便利条件。
传承晋商文化演讲稿三篇
传承晋商文化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晋商文化,永铸诚信之道。
在开始演讲之前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神话故事:今天的临汾在清代时是平阳。
这里是尧帝的故乡,原来的临汾市区也改名尧都区。
明清时这里是山西最富饶的地区之一,也是商贾聚集之地。
平阳的大街上原来有一家当铺,后来又有人开了一家新的。
故事就从这家新当铺开始。
有一天,新当铺进来1个人,拿1个金罗汉,要典银1000两。
以后连续3个月,这个人每天来典当1个金罗汉。
这家当铺的资金几乎要用光了。
店主问怎么有这么多金罗汉来典当?来人说,我家主人有500尊金罗汉,现在只典当了90尊,以后每天还要来当。
店主问来人,主人是谁?来人说是亢氏。
店主知道亢氏号称“百万富翁”,自己不是对手,只好向来人求情,让亢氏把金罗汉赎回,自己关闭当铺远走高飞。
这是一个传说,有无其事无法考证,但亢氏之富的确是历史有记载的。
近人徐珂的《清稗类钞》就把亢氏列为山西首富,资产在数千万两白银以上。
今天的晋商为何牢牢屹立于世界商界之林不倒呢?我相信,正是由于晋商的诚信之道铸就这一辉煌的。
“晋商守信用。
”那么晋商的信用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请跟随我一起穿越到明清时期的山西,一起去领略晋商的诚信之道,晋商的生意经。
晋商为长途贩运商,后来又发展为票号商人,经营范围十分广泛。
既然要利以义先,就首先要做到取利有道,要“公道待人”、“童叟无欺”,要“勤俭为先”;其次,利要服从义,要为义舍利。
在此举两个典型事例:其一,光绪初年,山西连续遭灾,以致饥民饿死。
祁县商人乔致庸率先开仓放粮,县里其他富商群起效仿。
结果祁县死人、逃亡人数为各县最少。
其二,清末民初,国难当头,晋商募捐一百多万两白银,赎回矿权,还积极筹办保晋公司,并认购二十万股,为全国各地纷起的保矿运动带了头。
晋商积极参与保矿运动,使得商人的忠义人格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御辱自强的辉煌史册。
山西商人在为人之道上也表现了诚实忠厚的一面。
晋商与晋商文化总结.docx
晋商与晋商文化—、什么是晋商(1)专指古代晋国经营商业和从事商品交易的商人。
g-w-g (2)凡山西从事商业工作,经营商品交易的商人,都可泛称晋商”包括从事国营(工)商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
晋商文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理念和思想,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秩序,这就是文化。
指山西商人(即晋商)在从事商业交易活动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商品财富和经营经验的总结,以及由此衍生、发展而来的商行制度、商业道德、商会组织等商业文明。
晋商精神:精神:宗旨;主要的意义。
指源于山西古老文化、在长期的商业活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和团体的一种信念和精神,主要体现在博大宽容的经营胸怀、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经营策略和自强不息的经营精神等。
晋商所创造的辉煌的历史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经营范围广泛。
除盐业外,有铁业、茶业、丝绸业、棉布业、粮油业、颜料业、杂货业、木材业,以及金融业,甚至还有酱菜业(北京六必居)、饭店业(北京都一处)、药业(早于同仁堂的北京万全堂药店)、文物古玩业等,各行各业无所不包。
这在当时的其他商帮中是少见的。
其次,经营范围遍及全国,甚至海外。
当时在全国各地经商的山西人到处可见。
遍及全国的山西会馆正是晋商走向全国的象征,仅在北京晋商会馆就有9所,日本、俄罗斯、蒙古等也都是晋商大显身手的地方。
最后,晋商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
它的两权分离、激励机制、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人才培养等成功经验,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晋商文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理念和思想,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秩序,这就是文化。
文字+符号+仪式。
晋商文化:山西商人(即晋商)在从事商业交易活动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商品财富和经营经验的总结,以及由此衍生、发展而来的商行制度、商业道德、商会组织等商业文明。
晋商精神:精神:宗旨;主要的意义。
指源于山西古老文化、在长期的商业活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和团体的一种信念和精神,主要体现在博大宽容的经营胸怀、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经营策略、自强不息的经营精神等。
浅议晋商与晋商文化
浅议晋商与晋商文化一、晋商浅释“晋商”的含义有两个方面。
山西是古晋国的封疆,简称“晋”,凡山西从事商业工作,经营商品交易的商人,都可泛称“晋商”,包括从事国营(工)商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
《辞海》(缩印本)也说,晋商俗称“山西帮”,亦称“西商”、“山贾”,又说为“中国旧时山西省籍的商人”。
另一方面是专指古代晋国经营商业和从事商品交易的商人。
《国语·晋语》中曾说:“(晋文公)轻关易道,通商宽农。
”又说:(晋都)“绛之富商,韦藩木楗,以过于朝,唯其功庸少也,而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可知晋国早在春秋时期已经成为“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史记·货殖列传》)的诸侯国,出现了“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以(《管子·轻重甲》)的商贾阶层,且成为晋商社会的上层人物。
“晋商”——一山西商人这个社会群体,自古代晋国时期出现,经过“开放关市,招徕商贾,以有易无,各得所需,四方来集,远乡都到”(《礼记·月令》)的漫长的原始、半原始经营活动的艰苦岁月,发展到明代中叶,随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和兴起,商品交易的发达,山西商人以善于经营商品交易的智慧和才能,乘势崛起,逐渐形成一股以地域关系、乡土纽带为特征的商行帮会群体。
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
正如明代文学家、史学家、万历进士谢肇(氵制)《五杂俎》所记:“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
同时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和山西各地区商行实力、经营方向以及经营思想的不同,经营票号的多系平遥、祁县、太谷、介体商帮,经营商业的多为泽、潞、绛、太(平)、临等地商人。
晋商文化有哪些特色独具魅力的晋商文化
wen hua jing suipin pai yanjiu晋商文化有哪些特色 独具魅力的晋商文化文/ 悠游山西简称"晋",我们经常提起的晋商就是活跃于明清时期,也就是14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山西商人群体。
"晋人善贾",古已有之,最早的晋商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商人猗顿,到明代已在全国享有盛誉。
那么如今晋商文化还保留了哪些特色的文化呢?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晋商文化的特色,一起来看看吧!晋商简介山西简称"晋",我们经常提起的晋商就是活跃于明清时期,也就是14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山西商人群体。
"晋人善贾",古已有之,最早的晋商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商人猗顿,到明代已在全国享有盛誉。
清代,晋商从盐业发展到棉、布、粮、油、茶、药材、皮毛、金融等各个行业,从内地贸易扩展到蒙古、俄罗斯、朝鲜、日本等邻近的国家,服务对象上至朝廷官宦,下至乡野边关,可谓"富可敌国",声名远扬。
尤其是"汇通天下"的票号体系形成、商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之后,一度执全国金融界之牛耳。
到了清末民初,由于内乱外患的影响,加之自身墨守陈规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晋商逐渐走向衰退。
晋商的地位与贡献明清山西商人资本之雄厚,经营项目之多,活动区域之广,活跃时间之长,在世界商业史上是罕见的。
由此也使得晋商与举世闻名的犹太商人、威尼斯商人齐名被称作世界"三大商人"。
晋商的贸易活动,促进了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中国近代的商业文化,把中国的商贸经营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晋商开办的"山西票号"使商业经营与金融资本相结合,为金融领域开辟了一条安全、便捷的流通方式,将传统的中国商业资本运动推向了最高峰。
晋商文化特色晋商文化就是以整个山西为背景,以商贸为中心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其中包括商贸文化、家族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武术文化、育人文化、收藏文化、民俗文化等等。
晋商文化PPT课件
• 用人惟贤 • 重视员工培训
• 因才施用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7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掌柜负责制(用人)
掌柜聘用之前,先由财东对此人进行严格的考察,确认其人 有所作为,能守能攻,多谋善变,德才兼备,可以担当掌柜之重 任,便以重礼招聘,委以全权,并始终恪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之道。一旦选中聘用,财东则将资本、人事全权委托掌柜负责, 一切经营活动并不干预,日常盈亏平时也不过问,让其大胆放手 经营,静候年终决算报告。
和金融业的经营活动中总是本着以信誉扩大影响 、以信誉立足商界、以信誉求得盈利的指导思想 ,绝不做取巧渔利的一锤子买卖,更不做玷污字 号招牌的勾当。即使赔本也笃守这一乔家在商业 信条。因此乔东家和掌柜们坚决杜绝所属字号存 在偷奸取巧、坑害顾客的行为。如有违反号规者 ,一经发现,严惩不贷。据说,清末的一年粮油 歉收,油价一个劲地往上蹿,乔家复盛油坊从包 头运大批胡麻油往山西销售,经手伙计想乘机捞 一把,暗地掺假,以次充好。
在过去通讯不发达的时候,东家身居晋中山村,却能掌控天 下经济风云的重要环节就是学徒制。
学徒的录用十分严格,慎之又慎。学徒必须年龄15~20岁之 间,身高五尺,五官端正,仪态大方,家世清白,懂礼貌,善珠 算,精楷书,不怕远行,能吃苦。学徒入号,须有人担保(铺保 )。入号前,由主考人当面测其智力,试其文字。通过者,择日 进号。进号称“请进”,表示人才请入,前途不可望。
第一讲:《晋商文化概述》—主讲人—周柳华
主讲人:周柳华 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一、晋商文化探源 二、晋商文化内涵 三、晋商文化的CIS解析
一、晋商文化探源
(一)文化的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1877)一书中首先 把文化定义为: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 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 (引自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当代人类学》,1987:241) 思想信念(beliefs) 文化 表意符号(symbols) 规范(norms)
三、晋商文化的CIS解析
理念识别 MI 企业形象 识别系统 CIS 行为识别 BI
商业理念
商号制度
店堂标识 主题音乐
视觉识别 VI
听觉识别 HI
视觉识别 VI
北大学子PK卖猪肉
陈生:北京大学经济 学学士,清华EMBA
陆步轩:北大中文系
徐成春:2001年大学毕业,开始擦皮鞋。
(四)经营谋略
积聚资金 稳步发展 多种经营 薄利多销
经营谋略
重视信息 审时度势 捕捉商机 应变图存
(五)店堂标识
字号牌匾 店堂标识 商幌招牌 店堂布置
晋商非常重视商号牌匾及店铺名称
国泰民安福永昌,兴隆正利同齐祥;
协益长裕全美瑞,合和元亨金顺良。 惠丰成聚润发久,谦德达生洪源强; 恒义万宝复大通,新春茂盛庆安康。
晋商文化
商号制度
经营谋略
店堂标识
二、晋商文化内涵
(一)商业理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崇商立业 以贾求富
商业理念
以人为本 以义制利
服劳商贾 贸迁四方
(二)商业道德
诚信为本 勤奋敬业 商业道德 群体精神 修身自律
(三)商号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概述
气候地理环境: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缘,是华北平原、蒙古草原和黄土高原三大自然 单元衔接的地区。 山西位于温带草原带和温带森林草原地带,历史上的山西温气候暖湿润、雨量充 沛、植被繁茂、湖泊广布、河川盈溢的水乡泽国。
历史上山西的地理状况
春秋时期:“泛舟之役”
西汉时期:汉武帝《秋风辞》“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尧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尧在位七十年兢兢业业为广大民众着想,
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 睦相处。他首创禅让制,而非继承制,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堪重用,于是决定 禅让给舜,尧的举动受到了万世的敬仰。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死后,禅
传说时代的山西
这些都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说明这些分布于山西中南部的文化是一脉相 承、土生土长和自行发展的一种文化形态,与欧洲的石器明显有别,集中代表 了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 新时期时代的文化遗存,山西更是随处可见,已知者就数以千计之多,襄汾陶 寺城址的发现,更是“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等古史传说的现实史影,而 垣曲商城的发现也说明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真实的山西是什么样的
山西,这方地处黄河中游的沃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古 至今,山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一直在全国占有 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有多么悠久,三晋文明的 渊源就有多么深远;太行吕梁的黄土有多么厚实,三晋文化的蕴涵 就有多么深邃。 当代上海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抱愧山西》,长期 以来,他一直误认为山西是中国贫穷落后的地方之一,但当了解到 山西仅仅在不到百年之前,曾是中国最富的省份时,不禁为自己过 去误解了山西而深感愧疚。 本门课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在座的同学们都能够理解山西,热爱山 西。学习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摒弃其糟粕,承袭其精华,相信山 西一定会再次辉煌!
助尧治理洪水,古籍记载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 家门而不入”。 禹是中国史籍记载中功高德劭的完人
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鲜卑族崇信佛教的产物,融会了各民族以至 包括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技术和工艺成就;
辽代应县木塔:佛教传入和各民族文化、科技交融的例证;
中国辽金佛寺中最大的殿堂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面东背西,与一般 寺院坐北朝南不同,就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习俗有关。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
如今世人印象中的山西
在如今世人的心中,山西除了黄土、风沙与煤炭,似 乎就剩下了贫穷、落后与封闭了。国人对山西历史文化知 之甚少,更令人赧颜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年青一代,对 自己的家乡误解很深。
山西新旧煤矿对比
印象中的山西农村和现在的新农村
八十年代的太原和当代的太原
四山环抱,襟山带河,南依中原腹 地,北望草原大漠,表里山河,形势完 固,是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起源地之 一,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华夏文 明的摇篮之一。 山西特殊的地理形势决定了其是农耕 与游牧两大文明形态的对峙、冲突、交 流和融会的大舞台,是中华民族融合的 天然熔炉,也是中原汉族政权抗拒北方 少数民族南侵的主要战场。 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这种 交锋和融合的前线与重要中心。从远在 皇帝甚至之前开始,直到晚近,山西都 是民族大融合的主要舞台之一。 民族交流和融合的作用是双向的,一 方面促进了少数民族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另一方面又不断给古老文明的山西注入 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就现今境内发现的旧 石器遗址来说,数量 与密度均居全国之冠, 仅20世纪20年代至70 年代就发现272处。 其中在山西西南部芮 城发现的西侯渡遗址, 是东亚地区最早发现 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 而且确认遗址中发现 的哺乳动物骨骼的颜 色是火烤所致,证明 早在180万年前远古 人类就在山西这块土 地上劳动、生息和繁 衍,已开始懂得火的 使用。匼河文化、丁 村文化、汾河文化等 等。
中国において最も重要な石炭産地で、資源埋蔵量は中国全土の1/ 4強を占め、2008年時点の探査は、2700億tを保有する。
石炭生産量 山西省出炭量(原炭ベース)は、2008年6.6億t、2009年6.15億t 6.2億t、2010年7.4億t。 GDPへの石炭貢献度は省全体の半分以上である。
起源地、发祥地、摇篮
位于禹。舜帝是尧帝禅让给他的,舜接位后,勤劳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 受到大家的信任,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 人,处于社会下层。舜年老以后本想把帝位传给尧的儿子可是大家都反对,于 是舜把帝王有禅让给了禹
禹又称为大禹,大禹治水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个人。在尧在位的时候大禹就帮
洞过泽:在今榆次县西境,陈侃村一带
王泽:湖址在今新绛县东南境,浍河下游流入汾河一带 方泽:在当今万荣县西北境,黄河左岸一带
矿产资源丰富
曾子:“晋楚之地,不可及也”山西处在山地高原地带,地质结构复 杂,地层较为齐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几乎可以说 “有山必有矿”。秦汉时期,山西已是闻名于世的“盐铁之乡”。 石炭資源埋蔵量
为数众多的壁画也反映出各民族文化、艺术和科技等交流、融会的 史实,如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元代壁画、隰县明代小西天华三会等; 大同铜火锅,吃兔头等风俗更是塞外少数民族生活、艺术和科技三 位一体的最好物证,等等。
晋文化
与
桐叶封弟,指帝王封拜。成语,典出《吕氏春秋· 览部》卷十八〈审 应览· 重言〉。周代,叔虞为周成王的胞弟,据传叔虞与成王玩耍, 成王把一桐叶剪成一个似玉圭的玩具,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 你。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叔虞。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 里,所以叫唐叔虞,姓姬,字子于。史称“桐叶封弟”。 后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这就是山西简称为晋的由来。
今日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但从历史文献所记载的资料看,它 的流量之大,湖薮之多,远超过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
西周时期昭余祁为全国十薮之一,据卫星影像透视,今介休、平遥、 祁县、文水、文城诸县之间有一封闭式洼地,方圆数百里,乃昭余 祁旧地。
文湖:东西十五里,南北三十里,湖址在今汾阳县肖家庄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