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与运营课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程设计指导书 (2)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设计内容 (2)
1.3、课程设计要求及时间安排 (3)
1.4、课程设计提交材料 (3)
1.5、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3)
1.6、成绩评定 (3)
2、仓库基础资料分析及计算 (8)
2.1托盘的选用 (8)
2.2 ABC分析 (9)
3、仓库内部总体布局 (10)
3.1 总体位置规划 (10)
3.2 物流动线规划 (13)
3.3仓库布置 (14)
4、仓库内部设计 (15)
4.1选择机械设备的类型及相关参数 (15)
4.2补货和集货 (15)
4.3 分拣设备 (16)
4.4 通道设计 (16)
4.5进出货区设计 (17)
4.6非物流功能区设计 (18)
5、总结及组内分工 (19)
5.1 总结 (19)
5.2 组内分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设计指导书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自动化仓库设计与运营》课堂学习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本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全面系统复习本课程知识,通过完成方案设计,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本课程设计,以给定的背景为基本依据,结合其他知识和设计规范,完成相关设计任务。巩固和加强仓储工程课程的理论知识,为以后工作中涉及到仓储内容部分奠定必要的基础。
1.2、设计内容
某第三方物流企业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决定投资新建一座仓库,新仓库为单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仓库(仓库的建筑平面图见附件一)。新仓库主要为100km 范围内的10家供应商提供配送服务,涉及的产品主要为包装食品和日用品,总品项数达为2600余种,但可大致将其划分为九大类,每大类货物的基本信息见附件二。各种商品之间没有很大的影响,且均无特殊储存要求。根据实际运用需求,仓库以储存区域为主,需要设立独立拣选区,仓库货物需要进行刷贴标签等简单的流通加工作业。
企业处于一个稳定期,按现状需求量对仓库内部进行规划设计。仓库总高度为15m,进行累计库存量变动趋势特征分析和EIQ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给定的课程设计背景条件,综合考虑产品周转率、设施限制条件等因素,选择以下任务中若干项进行设计。
任务1:计算仓库储区及分拣区的基本储存能力,以托盘作为基本储存单位,货物可选用托盘(高层立体)货架存储或就地堆码方式。就地堆码最高可堆码2.0m高,托盘单层平置堆放,就地堆码的设备费用不计。注意“五距”要求。仓储区及分拣区以外的其它区域的能力在给定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估算,并说明理由。
任务2:根据仓库的业务情况,按照关联性分析的方法对仓库内部进行总体布局,绘制仓库布局平面图。区内除需设置仓储功能作业区外,还需设有办公等场所,绘制包含所有设定区域(如进出货区、仓储保管区、暂存区、拣选区、集货区、流通加工区、办公室等等)的详细平面布置图。
任务3:根据进出库业务数量,详细设计仓库货架形式以及附属设备的配备和选择(如堆垛机、分拣系统、输送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等),并画出平面图。
任务4:根据仓库的基础数据,选定仓库设备(如叉车、托盘、输送带等等)并进行设备数量的确定。
任务5:对自动化立体仓库投资进行概算。
1.3、课程设计要求及时间安排
1、课程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每小组不超过5(含5人)人,自由组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规划设计成果;设计过程中,根据合理的进度安排,踏实地开展课程设计活动。最后设计文档用A4纸打印,字迹清晰,页面整洁,并按要求装订。
2、时间安排:一周设计时间,第13周。
3、电子版文档排版参考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1.4、课程设计提交材料
1、提交电子版和打印版两种形式的课程设计报告书,每小组提交一份,需列明各位成员的分工以及完成的主要内容。
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详细平面布置图(AutoCAD绘制),按一定的比例绘制。
1.5、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1、在设备选用时,除了考虑与物流作业量相关的参数,还应考虑其承载能力。
2、设计时假设地面能满足各种承载要求。
3、其它未给定条件,课程设计时可自行选定,但须做出合理说明。
1.6、成绩评定
1、评分标准:根据每人的工作量及完成质量进行评分。
2、若发现有两个和两个以上不同小组有抄袭嫌疑,则这几个小组的所有同学的成绩均为不及格。
3、成绩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档。
附件一:新建仓库建筑平面图
2、仓库基础资料分析及计算
2.1托盘的选用
在仓库的设计过程中,货物存储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要从货物码放的空间利用率和货物本身是否怕挤压多方面考虑。托盘上每层货物的摆放方式相同,有利于机器或者人工码放作业,避免无规则码放引起额外劳动率的消耗,以下主要选用了三种国家标准的托盘,从码盘规则和空间利用率考虑,选择最优利用率码放数。堆码货物间隙为8mm(可忽略),按托盘载重不作限制,货物码放高度控制在2000mm以内。
由资料可知,货物原始包装形式为箱,全部采用箱和托盘的形式进行存储。确定各种货物的出入库单元形式,必须基于选定的托盘、各种货物的出货量等。
通过基础数据可分析得到各种货物的出入库单元形式:A01,A02,A03采用托盘形式;A04、A05、A06、A07、A08、A09采用托盘与箱结合的形式。
从月末结存量计算得出各个货物空间利用率最高的适用托盘:(注:在计算中按照每月30天计算)
从表中可以发现,有大部分货物在使用1000mm*1200mm的托盘时空间利用率最高。尤其到考虑月出入库件数较大的货物A01、A02、A03适用的托盘,通过对比数据发现A02月出入库最优利用率需要托盘数量比其他所有的货物总和都大,所以综合以上因素决定选择1000mm*1200mm规格的托盘。
2.2 ABC分析
由于商品的单价以及销售额没有给出,所以我们按照品项数和月累计出库量进行分类:
用ABC分析法分析,就是将库存商品按照当月的累计出库量的多少顺序进行排列,再按照商品累计品种分为高、中、低档三种,采取分类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