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平衡不平衡的终极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贴来自:/bbs/viewthread.php?tid=143902
[转帖]卡座论坛一个很有营养的帖子----平衡与不平衡接口转换终极解构
隔壁卡座论坛里的一篇好文,作者是卡座论坛超级斑竹acdc2000网友,acdc2000网友是前中央电视台首席录音师--马宁先生,马先生无论是在音响发烧还是专业领域,一直都是大家也是我本人十分敬重的一位前辈,马先生这篇文章解决了我长期以来对平衡,非平衡工作原理以及转换上的一些疑问,绝对是终极解惑帖。
在征求马先生的同意之后,特将此文转帖至耳机俱乐部,希望对大家
有所帮助。
这是原帖的链接:
/viewthread.php?tid=113609&extra=page%3D1 以下是原文部分:(特别声明,本文经马先生许可,在耳机俱乐部转载,如需另外转载,请直接联系acdc2000网友。
)
在音频设备当中,历来就有平衡和不平衡二种接口。
到底是先有平衡接口的呢,还是先有不平衡接口的呢?应该是先有非平衡接口的。
第一节
平衡接口的来历
平衡传输线最早是来自最早期的电话线(早到啥时候?应该是刚有电灯电话的时候,在坐的没人见过了)。
当时的电话音频信号,电平很低(最早期的电话机,是没有放大电路的。
电子管的出现比电话晚好多),如果使用普通屏蔽线长距离传输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干扰。
因此,就采用了平衡式传输。
平衡式传输,电缆包括屏蔽层,屏蔽层内有二根电线。
当时的电话都是采用直流供电的炭精话筒,本身不平衡(一个地,一个信号端),因此在电话机,电话机房之间,都采用变压器隔离。
变压器隔离的同时,也就将电话信号
输出变成了平衡的。
变压器的次级就接在电缆的二根芯上。
其中,跟源电位相同的叫热端,另外一端就叫冷端。
(见图1)。
图1
从图1,可以看得很清楚。
有用的音频信号,是在两根芯线之间传输,跟屏蔽层(地线)没有关联。
二根芯线上的信号,电压相等,相位相反。
而干扰信号造成的干扰电压,则是电压相等,相位也相等。
由于平衡传输系统对两根芯线之间的电压差才有传输作用,对同相位的干扰电压没有传输作用(因为干扰电压是建立在地和二根芯线之间的,而不是建立在二根芯线互相之间的),故此,平衡传输系统,对传输过程中混入的干扰视而不见,只传输有用信号,因此,平衡
传输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不平衡接口,信号则在信号端和地线二端传输。
干扰电压会之间跟有用信号电压叠加在一起,无法彻底根除。
当年的电话线传输中,使用的隔离变压器,阻抗统一为600Ω,为能够传输最大功率(要注意,重复一次,那个时候没有有源放大器,所以线路需要考虑减少传输功率的损失,现在这一点早已被抛诸脑后了,现在的传输线,我们只要求传输电压即可),所有端口阻抗需要匹配。
因此在电话线路中,所有地方的阻抗都是600Ω。
三个概念
以下内容,有些干了一辈子音响工程的,音频器材维修的,到退休的时候都没有真正搞清楚,只在脑子里有一笔糊涂账,时不时就将好多相似概念,相似单位混为一谈,或者避而不谈,只说dB,没有后面的东西了。
这些概念就是
dBm的概念
为建立电话线路上传输电压的统一标准,人们提出了dBm的概念。
规定,
0dBm=0.775V(rms)。
为什么0dBm=0.775V呢?那就是因为,最初的0dBm,是以电话线上传输一毫瓦强度的电功率信号时所对应的信号电压。
当功率是0.001W,电阻600Ω的时候,根据P= 的公式,由于P=0.001,R=600Ω,因此V=0.774596V(rms)。
dBm后面的那个m,就是毫瓦的那个m。
dBu的概念
dBu采用与dBm同样的电压标准,但是不考虑功率,只考虑电压。
因此你可以认为dBu是跟阻抗(源阻抗,负载阻抗)无关的电平单位。
它的数字跟dBm一样,所以0dBu=0.775V,+4dBu=1.228V
dBV的概念
在非平衡的场合,使用dBV单位的时候也比较多。
dBV的概念很简单,直接对电压有效值取对数,1V(rms)就是0dBV,因为1的对数值等于0,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以后要再说起什么平衡输出电平啊,VU表对应的输出电平之类的时候,麻烦您说清楚到底是dBm,dBu还是dBV,它们是不同的哦!
平衡与不平衡接口的标准电平
对于专业音频设备,平衡接口的统一信号电压是,当接口(无论输入还是输出)电平是机器的0VU的时候,端子的电平必须是+4dBu(相当于1.228Vrms)
对于专业音频设备的非平衡接口(例如大二芯耳机插口),一般情况下标准的信号电压是-10dBV,相当于0.3V(精确值是0.3162V)左右。
对家用音频设备的接口―――随便您,没标准!不过一般情况下,家用音响器材的RCA接口的额定电压一般低者只有不到几十mV,高者则可以超过1V,完全是厂家自己决定的。
由此可见,平衡接口与不平衡接口的电压,前者比后者高好多。
所以当平衡输出给不平衡的时候,需要衰减。
当不平衡输出给平衡的时候,需要放大。
第二节平衡接口的内部结构以及接口转换
变压器平衡接口
平衡接口来源于电话线路,由此隔离变压器是平衡接口不可或缺的东西。
有了变压器之后,就可以把原先某一端给电源地之间的信号电压,隔离掉直流,并且变成变压器(初)次级二个端子之间的电压。
因为变压器次级对地是绝缘的(也就是悬浮的),所以,信号电压是存在于变压器(初)次级的二个端子之间的,对地是没有任何电压的。
所以,平衡接口如果其中一个端子断路的话,靠另外一个端子和地线,是得不到任何信号的。
同样对于输入接口,如果平衡接口其中一端断路的话,信号也不能进入变压器的次级。
在变压器平衡传输线路中,地线的作用只是提供屏蔽减少干扰,并且让一些设备有共同的参考地电位而已,它是不传输任何信号的。
早期的专业音频设备,无论是话筒,调音台,录音机,扩音机,效果器等等,输出输入界面无一不用变压器。
例如Studer从最早期的电子管扩音机,到新型的DAT,CD机,调音台,乃至一些工作站相关的产品,都使用了变压器。
变压器平衡接口的不平衡转换
看看电路图就明白了。
对于变压器平衡接口来说,因为只有两个平衡端子之间才有信号电压,而不平衡接口只有信号端和地之间才有信号电压。
所以要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转换,平衡的两个端子其中之一必须要跟地线连接,才能将输出信号建立在信号端与地线之间。
考虑到系统的相位一致性原则,我们都是将平衡接口的低端(冷端)接地,高端(热
端)接信号端。
(图2,图3)
图2
图3
再考虑到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电平的差异,当平衡出转换不平衡入的时候,可以插入一
个大约10倍的衰减电路就可以了(图4)。
图4
当使用衰减网络的时候,注意网络本身的阻抗,应该比其中任何一端的输入阻抗高10倍以上就差不多了。
否则除了会使电平下降之外,还会使得整个系统的频率响应变差,因为变压器的阻抗是跟工作频率直接相关的。
至于不平衡出转换平衡入的时候,有条件就应该增加不平衡输出端的电平,或者提升平衡输入端的灵敏度。
在中间环节加额外的独立放大
器是下策,主要是麻烦。
图5,图6是Studer A80的平衡输入,输出接口相关电路。
图5 图6
图7,图8则是A820的。
二个机器相隔接近二十年,电路设计的思路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
图7
无变压器有源平衡接口
在音频电路中,如果有了变压器,那么整个电路的性能瓶颈基本就在变压器上了。
变压器会带来额外而且较大的失真,有限的频响,相对混乱的相位特性(也就是相位线性不好,而且在不同频率下的相位响应还不一样),以及引进额外干扰。
这还不算优质变压器的成本,对金属材料的消耗。
故此,随着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运放)的成熟,摆脱变压器是大部分电路设计者的理想和希望。
随着元器件的进步,在功放中OTL,OCL,BTL等电路彻底抛弃了输出变压器。
在专业领域,大部分厂家都摆脱了音频电路中的变压器。
确实,用晶体管和运放组成平衡电路,实在是易如反掌。
所以如果仅仅是出于得到平衡接口的目的的话,那么有源平衡电路实在是太容易了,而有源平衡电路在各方面的指标都远比变压器平衡的要好。
所以,八十年代以后,大部分厂家(除少数欧洲厂家之外)都广泛在专业产品中,前到调音台,后到功放,全部使用有源平衡电路。
有源平衡电路要跟不平衡转接,就不像变压器平衡接口那样,可以简单地千篇一律,将低端(冷端)接地就万事大吉了。
先看看有源平衡输入电路吧。
不平衡输出接有源平衡输入端的转换方法
图9
图9是有源平衡输入电路,它基本上就是采用了运放的二个输入端子,直接对应平衡信号的高,低端。
跟变压器平衡输入类似,当有源平衡作为输入方的时候,如果只接一个高端(热端)的话,会因为另外一端悬空,而使得运放电路的增益急剧下降(一般会下降到接近1,也就是0dB增益)。
另外一方面,来自不平衡信源的输出端的不平衡输出本来信号电平就低,再加上不适当的转换令增益下降,结果,输入电平会小到基本无法使用的程度。
因此,我们需要将有源平衡输入的低端(冷端)对地短路,这样,输入运放的增益将上升到比较接近原来的正常水平,因此电平的匹配问题也解决了一半。
所以,简单一句话,有源平衡输入端的处理,可以像变压器平衡转换一样,将冷端对地短路就可以了。
如果输入电平仍然太低的话,可以增加输入运放的放大倍数来解决,无需外接放大器。
有源平衡输出端接不平衡输入端转换方法
到了有源平衡的输出,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看看图10,
图10
因为有源平衡的输出端子,信号不仅仅存在与高低端(冷热端)之间,同时也存在任何一个端子对地之间。
如果依照变压器平衡转换的方法,将低端(冷端)对地短路的话,那么就等于将正负输出端其中一端对地短路,也就是输出短路。
输出短路的后果,对专业设备来说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绝大部分专业设备的输出阻抗极低(例如OTARI的几款开盘机,输出阻抗都低于10Ω),接近功放的水平。
一旦输出短路,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线环路中出现明显的电位浮动(因为随着输出信号变化,电源电流因为负载短路而起伏很大,地电位由于电路板走线等原因,会有明显浮动)而造成信号失真。
这还不算,某些机器(不是全部)有源平衡输出的设计,是采用两个对称而相位相反的运放,分别从对方的输出端取得负反馈信号,来抵消己方的失真(类似BTL功放,图11)
图11
你将其中一方对地短路了,另外一方就不能取得负反馈的信号;没有了来自对方的负反馈,自身的失真会明显增加,而且因为负反馈消失,运放的增益将大幅度上升,使得输出电平明显增加。
因此转换之后,输出信号幅度变大,失真也加大。
本来平衡端子的输出电平就高(相对不平衡来说),现在再进一步升高,后面的不平衡输入级肯定吃不消。
所以,只要是有源平衡输出接口,改成不平衡的时候,只需要从高端(热端)和地引出信号到不平衡端,再视需要加入衰减网络就可以了。
低端(冷端)应该悬空,置之不理,绝对不要画蛇添足!
有源平衡接口的特点
理论上,有源平衡电路作为输入端,其抗干扰的能力比变压器会略微差一点,因为运放的共模抑制比虽然可以达到60-80dB,但变压器的共模抑制比理论上却是无限大的。
但是,配合有源平衡输出之后,因为现代专业音响设备的有源平衡输出的输出阻抗极低(一般都在10Ω以下,足以推动喇叭放音),所以即使传输电缆很长,干扰很强烈,也很难对如此低阻抗的专业有源输出造成明显干扰。
事实上,在有源超低阻抗输出时代,采用平衡电缆的意义已经很小了。
以专业调音台,开盘机的平衡输出为例,采用普通单芯电缆作不平衡传输,百米传输对信号的损耗极小,而且基本不会带来干扰(不会比采用平衡接法差)。
到今天专业设备之所以仍然使用平衡接口,对传统标准的尊重远远高于抗干扰的需要。
只有在仍然采用低电平传输的模拟话筒部分,平衡传输的抗干扰功能才有一席之地。
所以,理想的系统接口,应该是输出阻抗无限低(恒压源),输入阻抗无限高(零负载)。
目前的有源平衡接口,基本能够做到这一要求。
所谓要求阻抗匹配的说法,早就成为食古不化的典型。
总结:
(1)由不平衡输出(信源)接到平衡输入时,将平衡端的信号低端对地短路,高端接输出信号端。
无需理会其他因素。
(2)由平衡输出(信源)接到不平衡输入的时候,先搞清楚平衡输出端是采用变压器输出的,还是有源输出的。
如果是变压器输出的(例如Studer的机器),将低端对地短路。
如果是有源输出的,将低端悬空,信号来自高端和地线即可。
(3)由不平衡输出(信源)接到平衡输入时,常常遇到电平不够的问题。
(4)由平衡输出(信源)接到不平衡输入的时候,常常遇到电平太高的问题,这时候一般加一个10倍衰减网络就可以了。
(5)很多专业设备,其输入和输出增益都是可调的(尤其是采用有源平衡接口的专业开盘录音机,DAT,功放等)。
例如输入增益可以提升20dB,输出电平可以减小10dB之类。
(注意!可调增益改变的只是电平,不是平衡非平衡)!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衰减网络也不
一定需要。
这里俺罗嗦了半天,主要是介绍平衡设备的接口电路,并且由此推论出适合各自接口的平衡不平衡转换方法。
作为一个复杂的多设备系统,除了电平转换,平衡不平衡转换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例如系统接地的问题。
这些问题,以后再
聊吧。
注意,以上电路图,均为原理框图,并非真实电路!
[本帖最后由 skydogundead 于 2010-7-26 22:18 编辑]
CD:Studer D740
DAT:Studer D780
收音头:Studer A176
卡座:Studer A710 Sony 555ESA
LP:Revox B790
MD:Denon DN-M1050R/Sony JA50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