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防沙治沙技术与模式简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境内分布有五大沙漠、五大沙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内蒙古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各族儿女在内蒙古沙地、沙漠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有效地防止了区域沙漠化土地扩展的趋势,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双减少”。几十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与风沙抗衡中,特别在流动沙地治理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实践经

验,并创造了许多先进、适用技术,研究成果举世瞩目。通常,防沙治沙技术包含固沙和治沙两方面。其中,固沙是使流沙固定不再移动,突出的是固定流沙;而治沙是指治理沙漠化或沙化土地,突出的是治理沙漠化或沙化土地的过程,所以,治沙技术包括了固沙技术的内涵,但又不仅限于固定流沙,也包括在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进行造林、种草、合理开发利用等过程。本文从沙障固沙和造林固沙两方面对内蒙古防沙治沙技术与模式进行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一、沙障固沙技术

在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中,固定流动沙丘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设置沙障又是最关键、最有效的流动沙丘固定技术措施。

1.机械沙障

机械沙障也称沙障、风障,是指利用各种固体材料在流动沙地表面设置的不同规格的障蔽物,其目的是控制风沙流的方向、结构、风蚀积沙状态,消减风速,改变风的作用力及地貌状况,保护流沙环境下植物的成活和正常生长。

(1)植物材料沙障

所谓植物材料沙障是指利用没有生命活力的植物体设置的沙障,并根据其设置方式归纳如下。

直压式沙障。这种沙障就是通常所说的草方格沙障,一般采用1米×1米方格设计,沙障材料主要是稻草、禾草等软体植物。该沙障材料价格低廉,但消耗量大。优点是固沙效果好,技术成熟,使用普遍,如果配合植物固沙措施,其综合固沙效果更好。缺点

是用工量大,材料及其运输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适宜在材料丰富、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的道路两侧设置,使用寿命2~3年。

插入式沙障。这种沙障主要是利用沙区丰富的黄柳、沙柳等灌木枝条设置而成。通常采用1米×1米、2米×2米方格设计,也可以根据沙丘形态特征,采用4米×4米方格或2米、4米间距的带状沙障设置。该沙障使用寿命长,一般可以达到5~8年。

直埋式沙障。这种沙障主要是利用芦苇、蒲草或黄柳、沙柳等灌木枝条设置而成。沙障规格设计同插入式沙障,但在施工方法上的区别是先开沟,沟宽20厘米,沟深30厘米,然后将使用的沙障材料均匀、直立地摆放在沟的一侧,枝条间距1~2厘米,回填沙土踩实即可。该沙障开沟时费工、费时,工作效率低,但沙障使用寿命长,一般可以达到5~8年。

平铺式沙障。这种沙障主要是将芦苇、蒲草、农作物秸秆、乔灌木枝条等植物材料平铺在沙面上。沙障规格为2米或4米间距的带状或格状。铺设前,通

内蒙古

防沙治沙技术与模式简述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14

资源保护

常把芦苇、蒲草、农作物秸秆绑成捆,直径5厘米左右,然后将捆好的材料平铺即可。如果使用乔灌木枝条,也可以不绑成捆,按照设计的沙障规格直接平铺在沙面上。该沙障施工时工作效率高,沙障使用寿命一般为3~5年。

(2)黏土、砾石等材料沙障

这种沙障主要是利用黏土、砾石等非植物材料平铺在沙面上。该沙障适宜高低起伏不大、相对平缓的沙丘。通常在沙丘的迎风侧设置沙障。施工时,设计沙障规格为0.5米×0.5米,或在整个沙面全部铺设黏土,厚度5~15厘米。该沙障材料就地取材、消耗量大,固沙效果好,技术基本成熟,但使用不普遍。缺点是工程量大,材料和使用区域受限,施工效率低,使用寿命3~4年;此外,黏土平铺沙障容易在沙障表面形成径流,影响降雨入渗,一旦沙埋,便丧失沙障功能。

(3)机械——生物活体复合沙障

这种沙障是介于植物材料沙障和植物活体沙障之间的一种类型,主要特征是沙障铺设后部分植物材料的成活率达10%~20%。设置方法有插入式和直埋式两种。该沙障使用寿命长久,兼顾了机械沙障固沙和生物治沙的双重作用,适宜在材料丰富、水分条件较好的沙地使用。

(4)植物活体沙障

这种沙障使用具有生命力的植物材料,沙障铺设当年新鲜活体植物材料的成活率达50%~70%。

植物活沙障。该沙障设置方法有插入式和直埋式两种,其主要区别是使用的沙障材料具有生命力且为新鲜活体植物材料。缺点是使用地域范围受限,适宜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沙地使用。

直播生物沙障。该沙障的特点是采用直播机进行雨季直播设置沙障。根据一年生草本植物和目的树种生长特性、生命周期的差异,选择燕麦或小麦和目的树种杨柴种子,按10∶2的比例混播。根据沙丘高低状况,在雨季(6月)按照1米×1米和2米×2米的生物沙障网格进行直播,直播深度3厘米,开沟宽度20厘米,形成杨柴活体沙障,通过杨柴根系自然更新过程,逐渐扩大种群密度,固定流动沙丘并重建植被。该沙障适宜降水量达300毫米左右的流动沙地,技术特点是简单适用,具有低成本、成效好、见效快的优势。

2.工业品材料固沙

(1)固体材料沙障

主要是利用尼龙(PE)、聚乳酸纤维(PLA)、麻袋模块等材料设置沙障。如直压立式PE纱网沙障,采用网片孔隙20目的PE抗老化材料编制的纱网,网片宽度60厘米。宜采用带状方式设置沙障,沙障间距2~4米,沙障走向为垂直迎风向,沿等高线设置。网格设置,规格为2米×2米至4米×4米,可降解直径10厘米、长度20米的PLA长筒状袋。带状设置,间距2~4米,垂直于主风向,沿等高线设置。网格设置规格为1米×1米至2米×2

米。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15

资源保护

(2)液体化学材料固沙

各种固沙剂材料喷洒在流沙表面进行固沙。目前使用的液体固沙剂主要有无机固沙材料、有机高分子固沙材料以及有机无机复合固沙材料3类。从化学固沙使用历史看,传统的化学固沙材料可分为水泥浆类、水玻璃类、石油产品类、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和高吸水树脂类以及资源类固沙材料6大类。

二、固沙造林技术模式

固沙造林的常用技术有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植苗或埋干造林、抗旱造林技术以及水冲插条造林等,常用的技术模式如下。

1.锁边林带治沙模式

锁边林带治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针对单个流动沙丘而言,根据沙丘移动规律、沙地水分、沙生灌木植物生态特性,在沙丘迎风坡1/2或1/3以下及丘间低地,设置沙障,并在沙障中栽植柠条,扦插沙柳,播种沙蒿,背风坡脚栽植杨柳高杆等。营造以灌木为主、乔灌结合的固沙林带,包围沙丘,改变沙丘地形,中、小型流动沙丘被固定和拉平后恢复植被,控制沙丘前移,这种在沙丘迎风坡1/2或1/3以下及丘间低地营造的乔灌结合、控制沙丘前移的固沙林带防护体系称为锁边林带。二是在沙漠外围建立锁边林带。根据流动沙丘和丘间地的分布特点,采取带网片相结合与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固沙或阻沙防护林体系,控制沙漠整体移动,这样的固沙防护体系也可以称为锁边林带。

2.道路分割治沙模式

树立不是为治沙而治沙、实现资源利用前提下的

治沙观念,在沙漠公路两侧采取综合固沙技术控制风沙危害的公路治沙模式,使沙漠被多条道路分割,并形成若干个沙漠“绿色生态岛”,实现“人进沙退”,体现了资源保护利用优先、需求决定出路、“利用与

防治相结合”的新治沙观念。

3.行带式治沙造林配置模式

固沙造林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沙的流动性(风蚀沙埋)和水分亏缺,因此,固沙造林时,造林密度大会造成水分不足而导致树木死亡,但是,如果造林密度小,又不能很好地控制沙的流动性,严重的风蚀会影

响树木生长。科技人员在充分调查、深入研究风沙移动规律、植物固沙原理和沙丘水分平衡的基础上,采取小行距、大间距造林配置,既解决了固沙造林控制风蚀的问题,又减少了固沙林对水分的消耗。行带配置增强了林分降低风速的能力,在相同的密度下,散状稀疏的林分地面仍有明显的风蚀现象,而行带状配置的林分成林后基本没有风蚀现象。行带状的林分,其带内可自然恢复植被,形成稳定的林草复合植被,

提高水分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4.流动沙丘分部位造林固沙模式

控制流动沙丘的风蚀、沙埋是提高流动沙地固沙造林的关键,同时,合理利用流动沙丘的渗水、保水功能,根据沙丘风沙流运移规律,利用少量的植被达到固定流沙的目的。该模式是指按照流动沙丘高度和

坡度的差异,流动沙丘顶部到中上部保留原貌,不进行植被建设,利用沙丘的渗水、保水功能,作为沙丘中下部的水源补给区;在沙丘中到下部的1/2处,重点进行造林活动,建立固沙阻沙林带,并利用风的作

用拉平流动沙丘顶部,恢复植被,实现固定流动沙丘的目的。

5.前挡后拉治沙模式

所谓“前挡后拉”是指在沙丘落沙坡营造乔木林,同时在沙丘迎风坡下部,栽植灌木、半灌木,“拉”住流沙,然后再利用风力削平未造林的沙丘上部,以此逐渐降低沙丘的高度。削平后的沙丘可以进一步造林。“前挡后拉”的植物固沙方法在固沙实践中又被逐渐演变成“后拉前不挡”

“先前挡,再后拉”。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16

资源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