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名称:玉米螟
英文名称:European corn borer
中文别名:玉米钻心虫
拉丁学名:Ostrinia nubilalis
分布区域:亚洲玉米螟分布于亚亚洲温带和热带、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克罗尼西亚;欧洲玉米螟分布于欧洲、北美洲、西北非及小亚细亚。
在我国除青藏高原未见报道外,均有分布。
以亚洲玉米螟为主。
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体长10~14毫米,前翅内横线呈波状纹,外横线锯齿状暗褐色,前缘有两个深褐色斑。
后翅略浅,也有两条波状纹。
卵椭圆形,黄白色。
一般20~6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
体背淡褐色,中央有一条明显的背线,腹部l一8节背面各有两列横排的毛瘤,前4个较大。
蛹纺锤形,红褐色,长15~18毫米,腹部末端有5—8根刺钩。
为害作物:玉米、高粱、谷子、棉、麻、豆类
为害症状:玉米螟以幼虫为害。
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
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
幼虫为害棉花蛀入嫩茎,使上部枯死,蛀食棉铃引起落铃、腐烂及僵瓣。
分类属性:鳞翅目,螟蛾科
发病特点:玉米螟发生世代,随纬度变化而异。
东北及西北地区一年l~2代,黄淮及华北平原2~4代,江汉平原4~5代,广东、广西及台湾5~7代,西南地区2~4代。
玉米螟均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被害部位及根茬内越冬。
各地越冬代成虫出现的时间,广西在4月上至5月上旬;湖南5月中下至6月下旬;山东5月上至6月中旬;北京5月下至6月中旬;辽宁6月中至7月中旬;黑龙江、吉林6月中下至7月中旬。
在北方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至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盛发,在春玉米或高梁上产卵。
一代幼虫6月中下旬盛发为害,此时春玉米正处于心叶期,为害很重。
在棉花、玉米混种区,若春玉米面积小,棉花受害也会较重,造成断头和倒叶。
二代幼虫7月中下旬为害夏玉米.(心叶期)和春玉米(穗期)。
三代幼虫8月中下旬进入盛发,为害夏玉米穗及茎部。
在春玉米种植区,玉米收获后,二代成虫则转移到棉田产卵,为害棉花青铃。
幼虫老熟后于9月中下旬进入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成虫将卵产在玉米叶背中脉附近,每块卵20~60余粒,每雌可产卵400—500粒,卵期3—5天,幼虫5龄,历期17~24天。
初孵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并随风或爬行扩散,钻入心叶内啃食叶肉,只留表皮。
3龄后蛀入为害,雄穗、雌穗、叶鞘、叶舌均可受害。
老熟幼虫一般在被害部位化蛹,蛹期6~10天。
在玉米螟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第一代卵及幼虫密度高,一般发生为害就重。
温度在25~260℃,相对湿度90%左右,对产卵、孵化及幼虫成活极为有利,暴雨可增加初孵幼虫的死亡率。
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发生重。
夏玉米面积大,春玉米面积小,会集中产卵加重为害。
相反夏作面积较大也会扩散发生,为害减轻。
玉米螟的天敌种类也较多,在适宜条件下赤眼蜂的卵寄生率可达80%以上。
玉米品种的长势、叶色及生育期等不同,对玉米螟的发生数量表现出明显差异。
流行动态: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处理越冬寄主秸杆,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
羽化前处理完毕。
2.化学防治
(1)在春天玉米心叶末期,花叶株率10%时要进行普治。
心叶中期花叶率超过20%,或100株玉米累计有卵30块以上,需再防一次。
(2)夏玉米在心叶末期防治一次。
穗期虫穗率10%或100%穗花丝有虫50头时,要立即防治。
(3)谷田在每千株谷苗累计有卵5块以上时即需防治。
药剂可用颗粒剂,用50%对硫磷乳油500毫升加适量水,与25公斤过筛(25~60目)的煤渣或沙石颗粒拌和均匀而成。
玉米心叶末期每株施颗粒剂1~2克,另外可用杀虫双或溴氢菊脂,或久效磷。
(3)生物防治
(1)释放赤眼蜂,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末期,释放赤眼蜂2~3放,每亩释放1~2万头。
(2)利用B.t.乳剂,每亩用每克含100以上孢子的乳剂200毫升,配成颗粒剂施撒或与药剂混合喷雾。
(3)利用白僵菌峰封垛,每立方米秸秆垛用菌粉(每克含孢子500~100亿)100克,在玉米螟化蛹强喷在垛上。
主要天敌:
常用药剂: 对硫磷杀虫双溴氢菊脂4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8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