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说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今的时代早已不是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 下都不怕的日子了; 我们要通过学习经济 学、金融学理论来达 到能够理解、分析、 感悟身边的货币金融 经济问题以至于解决 相关问题的能力。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 货币制度及改变
黄金具有储藏职能, 那储藏的是什么?
•网上银行业务
•电子货币支付结 算
•通过互联网访问中央银行、股票 期货交易所,掌握行业动态
•情感 目标
Fra Baidu bibliotek
•激发学生学习热 情
•培养学生学习兴 趣
•提高对金融机构的认识层次 和 •认识深度
•1 •实践教学
•2 •职业证书
•3 •校企合作
•学情分析
• 教学对象的特点
•知识结构体系建立
•能力素质养成
•教学特点
纸币是不是货币?
纸币是否有条件的发 挥了储藏职能,但它 储藏的是什么?
关键词:购买力、财 富、财富的代表
积极作用:
流通费用;资金周转;资 金的集中
消极影响:
1、使买卖在时间、地点上进 一步脱节,钱物分离使供求 失衡的可能性增加;
2、形成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债 务链条;
3、可能出现财政超分配与信 用膨胀的现象。
1、职称结构:副教授:2人,讲师:8人,既保证了 目前教学的高水平状态,又有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 。
2、学历结构:本科4人,硕士6人,
3、双师资格:3人经济师,1人理财规划师,1人注 册税务师。充分满足本课程对教师职业资格的要求 。
1、教材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本课 程选用了张丽华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的高职高专金融保险系列规划教材《货币银行 学》。教材通过案例进行情景模拟,突出职业 性和实务性,以学生思考为主。
•2、网络资源
•本课程建立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还有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电子教案、教学课件、 实训指导等学习参考资料共同构成本课程教学 资源库,学生还可以利用开放的国家级省级精 品课程网站及财经类网站等网络资源进行自主 学习。
• (一)教学程序设计 复习旧课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案例解析 梳理知识网络,总结重点、难点 布置作业,提要求
金融学说课
2020年7月25日星期六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三、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四、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五、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手段 六、教学条件 七、教学单元设计
(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目标
•教学目 标
•知识目 标
•能力目 标
•情感目 标
•(二)教学目标
讨论式教学法
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增加学生之间的 协助和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围绕某一中 心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激发学 生的思维活动,可以集思广益、加深对该问题 的认识。讨论法可以培养并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使学生相互学习、共
同提高。
试讲教学法
现状分析
利弊分析
可兑换的条件:外汇 储备充足;外汇市场 体系发育相当完善; 有关外汇交易的法规 比较健全;国内外外 汇价格关系基本理顺 ;对外汇交易操作方 面积累了一定检验
案例:一个经济社会,三个生产者,三种商品,苹 果、香蕉、巧克力(电影),物物交换时如何交易 ,引入货币会有什么效应。
•货币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
•知识 目标
•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率、金 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内在关系 及其运动规律子商务与企业管理各环节的应用
•了解金融的工作程序和实务操作方法,具有 一定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股票市场交易
•能力 目标

在高中的政治、历史课中,学生接触过部分本课程的知识,进行一章
• 内容介绍时对学生进行指引,由学生课下进行预习,在老师讲授新课程前
• 进行20-25分钟的试讲,其余的同学在听讲的过程中,也可以指出试讲同
• 学错误的地方或提出更好的讲解方式。试
• 讲教学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
为什么经济学家把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描绘为 人们手中迅速传递到热土豆?
在古希腊为什么黄金比酒更能当作货币来使用?
如果可能,你是否愿意放弃现金采用支票簿以至于 采用电子资金转帐系统?为什么?
货币的定义可以有:本质定义、职能定义、法律定 义、计量层次定义等。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产生经历了:简单一般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固定的货币价值形式 阶段;
•引导学生适应学习方式 、内容的转变
•注重学科的基础性特点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一)教学内容选取 (二)教学组织与安排
(一)教学内容选取 •基础理论
•金融机构体系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国际金融与经济均衡
本课程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大致分为理论性、应 用性、实践性3类,按各类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 同的方式组织教学。
货币职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 和支付手段。
金属货币所执行的价值储藏手段有着“蓄水池”的 作用。
1、 货币的形式、本质、职能 2、 货币制度的演变 3、 货币制度的内容 4、 货币制度的演变。
1.货币是如何产生的?货币的发展经历 了那几个阶段
2. 货币的本质? 3.货币的职能具体有哪些? 4.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理论性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2)应用性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3)实践性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一)教学模式 (二)教学方法 手段
1、借助多媒体,完成课堂讲授 •2、借助校园网络,进行课后指导 •3、校内模拟、校外实践增强能力学生操作
案例教学法
• 张惠到ATM机提 取现金500元,这属 于商业银行的什么 业务?对商业银行 的流动性会产生什 么影响?
• 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大大活跃了课
• 堂气氛,给学生创造上讲台锻炼的机会。
• 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对学习本节课内容的
• 难易定位。
•(二)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学生 分析 问题
老师 对学生 的不同 思路分
析 、归

师生 共同解 决问题
(一)师资队伍 (二)课程资源
本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逐步培养了一支理论和实 务水平较高、梯队结构合理、教书育人、团结协作 的优秀教师队伍,双师特色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