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9、三峡【作者】郦道元【朝代】南北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一)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朝代】南北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朝代】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朝代】南北朝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唐诗五首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9、三峡【作者】郦道元【朝代】南北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一)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朝代】南北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朝代】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朝代】南北朝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唐诗五首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课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课文以下是八年级上册需要背诵的课文:
《三峡》(郦道元)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与朱元思书》(吴均)
《野望》(王绩)
《黄鹤楼》(崔颢)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龟虽寿》(曹操)
《赠从弟》(其二)(刘桢)
《饮酒(其五)》(陶渊明)
《春望》(杜甫)
《雁门太守行》(李贺)
《赤壁》(杜牧)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
《相见欢》(李煜)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诉衷情》(陆游)
《关雎》(《诗经》)
《蒹葭》(《诗经》)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需要背诵的课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9、三峡【作者】郦道元【朝代】南北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一)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朝代】南北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朝代】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朝代】南北朝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唐诗五首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需要背诵的课文

语文八年级上册人教版需要背诵的课文第二单元:朱自清的《背影》和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很重要,但不要背,要牢牢掌握
第五单元:21古文《桃花源记》要背全文。
22《陋室铭》《爱莲说》全要背下来。
23《核舟记》背二至四段。
24《大道之行也》要背全文。
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要背下来。
第六单元:26郦道元的《三峡》要背全文。
27短文两篇: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要背全文。
29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要背全文。
30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王维的《使至塞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陆游的《游山西村》要背。
最好趁暑假快点背,有很多,我们以前都是在暑假里背掉的!!!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要背的课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要背的课文一、古诗文1.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焜黄华叶衰,常恐秋节至。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野望》(王绩·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 《黄鹤楼》(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烟波江上使人愁。
4.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 《使至塞上》(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 《望岳》(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 《春望》(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 《赤壁》(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 《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部分地区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可能不包括《饮酒(其五)》,但它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篇目之一,建议背诵)11. 《陋室铭》(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1500字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1500字下面是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5.《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望千帆过,病树寒鸦暮。
天阶夜色寒,独卧好辽辽。
6.《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7.《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1.《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登楼感怀》塞外长城空自许,镜中漂亮多风姿。
然悲花落知多少,楼外楼高几重楼。
13.《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观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4.《登快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7.《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背诵篇目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背诵篇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背诵篇目如下:一、古诗词。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完整word)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要求背诵的课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要求背诵的课文八年级上1.《桃花源记》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3.《核舟记》(2-4段)4.《大道之行也》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6.《三峡》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8.湖心亭看雪9.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10.课外诗十首八年级上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陶渊明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短文两篇《陋室铭》唐刘禹锡《全唐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北宋周敦颐《周元公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诵所有篇目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衣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岳阳楼(其一)宋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北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八上语文课内背诵人教版新版

9三峡(北魏,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南朝梁,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与朱元思书(吴均)与朱元思书(南朝梁,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观月记》[南宋],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
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
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必背 初中语文必背篇目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全册必背古诗文汇编1、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chóng〕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āo 〕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ān 〕千二百里,虽乘奔〔bēn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那么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yǎn)多生怪柏〔bǎi〕,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j iàn〕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chuán〕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cháng〕,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2、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3、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xíng〕。
念无与乐( lè )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zǎo〕、荇xìng交横,盖竹柏〔bǎi〕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那么千转不穷,猿那么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诵所有篇目汇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诵所有篇目汇总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衣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岳阳楼(其一)宋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北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和内容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会背时光:家长签名:晋太元中,武陵人打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壮丽.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如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xi á),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爽朗.地盘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个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tiáo),并怡(yí)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老婆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世(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惜(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缺少为(wéi)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斯.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suì)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jì),崇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陋室铭》唐刘禹锡会背时光:家长签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北宋周敦颐会背时光:家长签名:水陆草木之花,讨厌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喷鼻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不雅而不成亵(xiè)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正人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核舟记》明魏学洢会背时光:家长签名: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高可二黍(shǔ)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阁下各四,共八扇.启窗而不雅,栏杆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内情毕露”,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比拟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色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牵挂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阁下船夫各一人.居右者椎髻(jì)抬头,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蒲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大道之行也》《礼记·礼运》会背时光:家长签名:大道之行也,世界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望岳》唐杜甫会背时光:家长签名:岱(dài)宗夫若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céng)云,决眦(zì)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唐杜甫会背时光:家长签名:国破江山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狼烟连三月,家信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堪簪(zān).《石壕吏》唐杜甫会背时光:家长签名: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逝世.存者且偷生,逝世者长已矣(yǐ)!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chuī).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三峡》北魏郦道元会背时光:家长签名: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答谢中书书》南朝梁陶弘景会背时光:家长签名:山水之美,古来共谈.岑岭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u)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会背时光:家长签名: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平易近.怀平易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湖心亭看雪》清张岱会背时光:家长签名: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ráo)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高低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罢了.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孺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船夫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会背时光:家长签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缺少惜,但使愿无违.《使至塞上》唐王维会背时光:家长签名: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夕照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渡荆门送别》唐李白会背时光:家长签名: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家乡水,万里送行舟.《登岳阳楼(其一)》宋陈与义会背时光:家长签名: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jīng)不动斜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xǐ)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穷悲.课外十首:长歌行汉乐府会背时光:家长签名: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辉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迈徒伤悲.野望唐王绩会背时光:家长签名:东皋傍晚望⑴,徙倚欲何依⑵.树树皆秋色⑶,山山唯落晖⑷.牧人驱犊返⑸,猎马带禽归⑹.相顾无了解,长歌怀采薇⑺.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会背时光:家长签名:木落雁南度⑴,冬风江上寒⑵.我家襄水曲⑶,遥隔楚云端⑷.乡泪客中尽⑸,孤帆天际看⑹.迷津欲有问⑺,平海夕漫漫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会背时光:家长签名:八月湖程度,涵虚混(hùn)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jí),端居耻圣明.坐不雅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黄鹤楼唐崔颢会背时光:家长签名:古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送友人唐李白会背时光:家长签名: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夕照故情面.挥手自兹(zi)去,萧萧班马鸣.秋词唐刘禹锡会背时光:家长签名:自古逢秋悲寥寂,我言秋天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会背时光:家长签名: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到处改 ,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浣溪沙北宋苏轼会背时光:家长签名: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会背时光:家长签名: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诵所有篇目汇总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衣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岳阳楼(其一)宋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北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最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诵所有篇目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衣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岳阳楼(其一)宋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北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1.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7.龟虽寿两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赠从弟魏晋: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9.梁甫行作者:曹植八方各异气,干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0.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春望【作者】杜甫【朝代】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3.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文背诵.doc

【1】望岳唐杜甫岱宗夫血)如何? 齐鲁皮未了(lido)。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c围g)云,决眦(zi)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岳:东岳泰山,而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岱宗: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帕”。
发词。
侪、鲁:即山东地区。
/青:指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难以尽言。
/造化:这里指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指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
/阴阳:阴,指山北,水南;阳指山南,水北。
这里指泰山南北。
/割:夸张。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荡胸:心胸摇荡。
/曾:通“层”/决眦:极目远望。
决:裂开。
眦:眼角。
/入归鸟: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该当,定要。
/凌:登上。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认为……小”。
【2】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即。
【注释】国:国都,即京城长安。
/破:被攻破。
/深: 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为时事而感伤。
/恨别:悲恨离别。
/烽火:这里借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百到现在,己经•个春天过去了。
连:连续。
/抵万金:家书可值儿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短:少。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浑:简百。
欲:将要;就要。
不:禁不住。
胜:能承受。
簪:用来箱住头发的•种针形首饰。
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3]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shti)。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例)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八年级上册语文记背手册

序号
背诵篇目
作者
朝代/国籍
背诵内容/要求
重点词句
1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全文背诵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陋室铭》
刘禹锡
唐朝
全文背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全文背诵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
《核舟记》(2、3、4段)
魏学洢
明朝
背诵指定段落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0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明朝
全文背诵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
《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行也》
《礼记》
先秦
全文背诵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6
《杜甫诗三首》
杜甫
唐朝
全文背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三峡》
郦道元
北魏
全文背诵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8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南北朝
全文背诵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9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北宋
全文背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语文要求背诵的课文
八年级上
1.《桃花源记》
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3.《核舟记》(2-4段)
4.《大道之行也》
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6.《三峡》
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8.湖心亭看雪
9.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
岳阳楼》(其一)
10.课外诗十首
八年级上
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陶渊明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为具
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短文两篇
《陋室铭》唐刘禹锡《全唐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周元公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核舟记》(2-4段)清魏学洢《虞初新志》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
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4.《大道之行也》西汉戴圣《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三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写作“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东坡志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湖心亭看雪明末清初张岱《陶庵梦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诗四首
10.课外诗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