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第15章 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台,才解除幼儿园禁令。此后,各地福禄倍尔团体纷纷建立,将
幼儿园运动推向深入
3.第三阶段:19世纪下半期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的发展 别劳夫人推广福禄贝尔幼儿园及教育方法 1860年“柏林福禄培尔主义幼儿园促进妇女协会” 1861年该协会建立四所幼儿园和一个幼儿园教师培训机构 1863年“家庭教育和民众教育协会” 1874年,两个协会合并为“柏林福禄培尔协会”
长的女孩子或失业居民及老妇人。
2.第二阶段:19世纪中期以后至40年代末以佛利托娜为代表的幼 儿学校运动。
佛利托娜的幼儿学校运动 建立:1835年建立奥柏林试的编织学校,后改名为幼儿学校 招收对象: 办学目的:
教育内容:
教学方法: 师资: 历史意义:
2.第二阶段:20世纪中期以后至40年代末以佛利托娜为代表的幼 儿学校运动。
设立目的:
招收对象: 保育时间: 师资: 教育内容: 历史地位:
1.第一阶段:19世纪最初20年——保育所、托儿所的建立
1819年、幼儿教育家瓦德切克,以城市劳动阶级的子女为对象,设立了柏林
最早的托儿所(或称“托儿学校”),开始招收9个月至2岁的婴儿。后由于父
母和社会的需要,大部分招收13岁以下的孤儿,并实行24小时保育。这时它 已不再是单纯的“托儿学校”,而成了“接收一切年龄的孩子的孤儿院”。 瓦德切克的“托儿学校”和以前的季节性托儿所有所不同,它是常设的托儿 所,以城市贫民的子女为对象。
余年;在此期间创办教育研究所及实验学校
1809年—1833年,担任柯尼斯堡大学哲学教授
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伦理学)与 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 手段”
赫尔巴特
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伦理学——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确立依据 伦理学:五种道德 心理学——为实现教育目的确定方法和手段 观念——内心自由、 完善、仁慈、正义 心理学:统觉、 和公平。 兴趣、注意
这一时期德国政府的幼儿教育政策的基本倾向是: ①政府并不设立幼教机构,而是采取鼓励私人开办并加以监督 管理的政策。 ②认为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幼教设施不应像英国的幼儿学校那样进行读、写、
算等方面的正规教学,而应以护养为主要目的,鼓励室外活动
。 ③强调宗教和道德教育,以培养守法劳动者。
3.第三阶段:19世纪下半期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的发展
② 监督
③ 命令与禁止 ④ 惩罚 ⑤ 权威和爱 ⑥ 不给儿童空闲
2.教学
教学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 “无教学的教育” “无教育的教学”
教育 (德育)
教学
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 只能通过教学才能真正的产生实 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 本途径,“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
2.教学
如何通过 教学进行 道德教育 呢?
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生平及教育活动
出生于一个法官的家庭 。1794年入耶拿大学学习法律深受莱布尼兹、康
德等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的影响身上反映出德国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1797年(21岁)到瑞士一个贵族家庭任教,历时3年,激发对教育的兴趣。 曾到布格多夫拜访裴氏。 1802年(26岁)到哥廷根大学主讲教育学 1809年(33岁)继康德后到哥尼斯堡大学主持哲学及教育学讲座,达20
第十五章 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
授课教师:安珍珍
近代德国学前教育发展概况
赫尔巴特的学前教育思想
目 录
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近代德国学前教育发展概况
近代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9世纪20 年代
19世纪20年 代——40年 代末
19世纪下 半期
1.第一阶段:19世纪最初20年——保育所、托儿所的建立 1802年——巴乌利美保育所
第二节 赫尔巴特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 14日)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 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 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 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 的影响。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 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而 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应与整个教育目的保持一致。
2.教学
课程: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
经验:他指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和与人的交往,
获得了经验,这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这种经验往往是分散
的和杂乱的,因而需要教学加以补充和整理。在此基础上,赫尔巴
三、教育的目的
可能的目的: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学 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教育要发展学生 所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必要的目的:培养具有完善道德观念之人
四、论教育过程
管理
教学
训育
1.儿童的管理
管理的目的:管理在教学前进行,目的是养成守秩序的精神, 为教学创造条件。 管理的主要措施、方法 ① 惩罚的威胁
1837年,福禄倍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
命名为 “幼儿园”。与德国以往的幼儿保育机构不同,福禄倍尔幼 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庭的儿童为对象。 由此,德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双轨的趋势。 1851年,普鲁士政府禁止设立福禄贝尔式幼儿园。1860年自由内阁
30年代以后,德国各邦一度兴起托儿所运动,德国的托儿所与英法托儿所的重
要区别之一是:注重保育,而不重视文化知识教育。
1.第一阶段:19世纪最初20年——保育所、托儿所的建立
19世纪20年代以前的德国幼教设施,具有一下特点:
①以保护婴幼儿的健康和解决父母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的问题为主,教
育是附带的。 ②幼教设施的费用主要靠慈善捐款,在未能捐款时才由地方公费负担。 ③这些幼教设施没有统一的名称,并且多无固定场所。 ④担任保育的工作的人多半不是正规保育员和教师,而通常是孤儿院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