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关系中日关系演变以史为鉴共23页
以史为鉴,论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既 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 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中 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 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 历史责任。因此,我们必须要用“以史为鉴,面向未 来”的客观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中日关系,努力构建促 进中日人民友好相处的坚固之桥。
目录
中日关系发展历史回顾
中日关系发展现状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周恩来总理曾将中日历史关系概括为:两千年 友好,五十年对立
两千年友好
中国和日本的接触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当时中 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巨大,自然也波及东边岛 国日本。如同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艳羡中国 的文明制度一样,日本对中国社会的一切都有 很大的兴趣,并发挥了日本民族拿来主义的优 良传统。
日本占领钓鱼岛战略企图
控制海洋资源 监控东南台海
500公里
200海里
东海油气田争端问题
东海大陆架原油储量约1000亿桶,而世界最大 产油国沙特原油储量为2671亿桶,天然气储量 约为5万亿立方米,是美国气储量的1.5倍,沙特 天然气储量的8倍.
东海资源之争
中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 日主张:“中间线”划分法 两者相差约30万平方公里 2004年6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 乘专机对中国的“天外天”、“平湖”、 “春晓”三大天然气田进行视察后,指责 中国企图独占东海海底资源 日本政界中的右翼势力加入这一合唱,要 求政府采取行动,“维护本国海洋权益” 2005年7月日授予帝国石油东海油气试采 权
温家宝总理访日----融冰之旅 福田康夫访华----迎春之旅 胡锦涛主席访日----暖春之旅
从近代史看中日关系演化
从近代史看中日关系演化中日近代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段不幸的历史,这些时间也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现在我们来从近代史看看中日关系演化吧。
1871年9月,清朝和日本在天津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正式确立了对等的国家关系,中日关系也从此进入近代新阶段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群岛是日本的领土。
1874年,以台湾原住民杀害琉球人的牡丹社事件为由,日本出兵入侵台湾。
在美、英、法三国公使的“调停”下中日签订《北京专约》:清朝承认日本出兵是为了“保民义举”,规定日军撤出台湾,中国给予难民抚恤银并购买日军修筑之房舍道路,共50万两。
1879年4月4日,日本废琉球藩,改为冲绳县,完全吞并了琉球。
现在中日在钓鱼岛事件的纠纷和这个事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日本占领琉球群岛,离钓鱼岛的距离近了,就垂涎钓鱼岛。
当然这个事件也是日本想侵略中国的野心的开始,壮了日本人的胆。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对日宣战。
同一天,明治天皇发布宣战诏书,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日本取得全胜;曾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不复存在,清政府除乞和外再无出路。
1895年4月17日,清朝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署了《中日马关条约》。
中国割让其东南的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群岛和东北部的辽东半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甲午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让日本人尝到了甜头,大大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和中国人的士气。
同时日本占领了台湾岛,让台湾那一片区域暂时脱离了中国的管辖,这也成为了现在中日纠纷中日本的一个借口。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有日本的参与。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签署《辛丑条约》。
中国虽然免于领土被瓜分,但需要向各国赔偿4.5亿两白银,史称“庚子赔款”,由关税及盐税中扣付。
《辛丑条约》基本挖空了中国所有的国力,也激起了中国人的愤怒,爱国情怀高涨。
为后面的反帝反封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衣带水” 的邻邦
印象日本
1、位置
日本是东亚东部海洋上一个 群岛国家。 (1)主要岛屿:北海道、 本州、四国、九洲 (2)面积比较狭小,人口 稠密。 (3)人口约1.2亿。99%以 上为大和民族。
2、地形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 占国土总面积3/4以上。平原 面积狭小,关东平原是面积最 大的平原。 (2)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 一座活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 (3)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1935年 制造“华北事变”威逼平津
示卢 意沟 图桥 事 变
龙王庙
卢沟桥 宛 平
丰台
1937年“卢沟桥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的 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日军的滔天罪行
刀劈 屠杀中国百姓 暴行之一: —— 砍杀训练 杀人比赛 战争使人变成“魔鬼”
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儿童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 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 下关江边的尸体 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
2.台湾问题(台湾曾经50年被日 本殖民统治)
(1)列举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1895年日本通过______________割 占台湾,开始对台湾进行殖民和奴化; ______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又回到祖国 的怀抱。
台湾海峡日本视为海 上生命线。
日本是台独活动 最坚定的支持者
1972年 9月29 日建立两国间外交 关系周恩来总理会 见了田中角荣首相。
周恩来总理对中日交往关系史的概括
“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二)当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
1.历史问题 2.台湾问题 3.东海问题 4. 钓鱼岛问题 5.日本右倾化
中日关系发展ppt课件
从局部侵华 到全面侵华。 阴谋破产
三、现当代史上的中日关系
1、新中国成立后 ——日本追随美国仇视中国
2、20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 ——和平友好交往。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 和平友好交往
中日古代关系:和平友好交往 是主流。
中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方面进行友好交往。
古代中国国家实力的强大,先 进的科技文化对日本发展产生
参考答案要点:
1、从历史因素看: 战后日本法西斯未得到彻底清算。
2、从现实因素来看: (1)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直接引起中日关系紧张。 (2)日本出于地区战略、经济扩张的需要,并谋求成为 政治和军事大国,视中国为最大的阻碍。
3、从美国来看: 美国企图借日本制衡中国,以维持其在东亚的利益。
日本应对中日关系出现“寒流”的局面负全
全方位交往
(互谴使节、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 授儒教、贸易往来)
著名人物:日—吉备真备;中—鉴真
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
元代海船直通日本
明: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
清:闭关锁国,中日交往基本断绝
二、中国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
1、清政府统治时期 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 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
分析1972年中日关系邦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如:1971 年,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 席位)
2、中国正确方针政策的促进。(如 “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
3、国际环境的影响。(如1972年,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
4、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 “暖春之旅”彰显了大国责任。对“暖春之旅”的解读, 可以是“大国之旅”“责任之旅”、“道义之旅”或者 “非常之旅”。
中日关系PPT
“从隋朝到唐 朝初期,日本对华 遣使时多为政治目 的,而且带着一种 骄傲态度,甚至是 傲慢。”
------北京大学中国 古代史研究中心教 授王小甫
日本遣唐使纪念碑
遣唐使
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 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 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 修好,从制造、建筑到典章 制度,全面向中国学习。自 舒明天皇2年(公元630年)至 宽乎6年(公元894年)间,共 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 并到达长安的有13次。
风俗习惯上端午节饮菖蒲酒,七月七乞巧节,重阳节 登高都是从唐朝传入。
----选自旧版《历史》教科书
二、明清时期的倭寇问题
倭寇一般指指13至16世纪期间活跃于朝鲜
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盗。在倭寇最强盛之时, 他们的活动范围曾远至东亚各地、甚至是内陆地 区。倭寇的组成并非仅限于日本海盗,只是由于 这批海盗最初都来自日本,所以被统称为“倭 寇”。及至后期,由于日本国内政治形势转变, 加上官府的管制,日本人出海抢掠船只的事件逐 渐减少。
致力于和 平与发展的 友好合作伙 伴关系!
1998年《中日联合宣言》签署
2006“破冰之旅”
2007“迎春之旅”
2007融冰之旅
2008暖春之旅
1978邓小平出访日本
2008胡锦涛出访日本
胡锦涛抵达日本开始国事访问
2008年5月6日 中国国家主席 胡锦涛,当地时 间六日下午约一 点四十分,乘专 机抵达日本东京 羽田机场,开始 对日本进行为期 五天的国事访问
日本天皇明仁在皇宫内广场为胡锦涛访问日本举 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 书。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 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 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 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 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 人民永享太平”。
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
材料分析题(小组讨论)
材料一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 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 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 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材料二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 “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 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鉴真坐像
中日文字对比(部分)
日本和服、茶道文化
唐招提寺
小组讨论:请根据以上图片列举古代史上中日友好交往的 两个事例。这一时期日本仿照中国制度进行的一次改革是 什么?综上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说明理由。
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十多批遣唐使来 唐朝。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在传播唐朝制度 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 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
元日战争,最终元朝侵日失败,使日本始终游离于东亚大陆体系之 外,并保持着相应的入侵大陆的力量,蒙古入侵失败后,很快发生的日 本对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的入侵,都从另一个角度证实忽必烈有必要全 面征服日本,以消除对元帝国秩序的威胁。而元朝的快速衰落,使其试 图建立大陆主导的东亚统一帝国秩序未能完成,而在中华帝国秩序外的 日本、最终证明了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这张图片反映了什么事件?日本在其中充当了怎样的角色?
这张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同英法美俄日等11国签署《辛丑条约》的场 景;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伙同其他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 《辛丑条约》,掠夺中国赔款和主权。
小组讨论:仔细观察图片,想一想该图片反映的是 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日本在该事件中表现如何?对 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
以史为鉴中日关系
经济常识:对外贸易政策。 经济常识:对外贸易政策。 政策 哲学常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日本在教科书问题、 哲学常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日本在教科书问题、 政治 钓鱼岛问题,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 钓鱼岛问题,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事物的发展是前 学科: 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学科: 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政治常识:和平发展两大主题和我国外交政策, 两大主题和我国外交政策 政治常识:和平发展两大主题和我国外交政策,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日本应对中日关系出现“寒流” 日本应对中日关系出现“寒流”的局面负全
责
思考探究4 思考探究4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但是目前日本在领土、 但是目前日本在领土、资源等问题上不 断对我国进行挑衅, 断对我国进行挑衅,使得中日两国关系 出现了中日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出现了中日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请结合政治学科知识思考: 请结合政治学科知识思考:针对这 样的局面,中国该如何应对? 样的局面,中国该如何应对?
思考探究3 思考探究3
1、从历史因素看: 、从历史因素看:
参考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要点:
战后日本法西斯未得到彻底清算。 战后日本法西斯未得到彻底清算。 2、从现实因素来看: 、从现实因素来看: (1)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直接引起中日关系紧张。 )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直接引起中日关系紧张。 (2)日本出于地区战略、经济扩张的需要,并谋求成为 )日本出于地区战略、经济扩张的需要, 政治和军事大国,视中国为最大的阻碍。 政治和军事大国,视中国为最大的阻碍。 3、从美国来看: 、从美国来看: 美国企图借日本制衡中国,以维持其在东亚的利益。 美国企图借日本制衡中国,以维持其在东亚的利益。
中日关系整理
一、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两汉时期政治交往1 西汉:汉武帝,日本有30多个小国与汉朝来往2 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赠“汉委奴国王”金印经济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隋唐时期登州、扬州全方位的交往政治互遣使节仿照唐制631年(贞观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
(吉备真备) 645年(贞观十九年),日本参考隋唐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至;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
日本:日本大化改新学习中国文明国力逐渐强盛文化学习建筑教授儒学710年(景云元年),修建了平城京,794年(贞元?年)修建了平安京。
这些城市的设计、布局都是摹仿唐长安城的。
建筑所用的砖瓦的纹饰也和唐代略同。
在教育方面,天智天皇时期在京都设立大学,以后学制逐渐完备,各科的内容基本上和唐朝相仿。
经济:贸易往来港口登州、扬州鉴真(中)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戒。
另促进草药学医学六次努力宋元时期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代海船直通日本明清时期明朝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七月至四十四年(1565)春,戚继光和他领导的戚家军,对驱逐倭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561浙江台州一带九战九胜,迅速荡平了浙江倭寇。
然后,戚继光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与另一支抗倭将领俞大猷相结合,连续给倭寇以沉重打击。
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清朝前期闭关锁国二、中国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2)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侵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扶植地方军阀势力大力对中国进行资本、商品输出1914年,入侵中国山东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与美国争夺激烈,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建立伪满州国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全面侵华发动“八一三事变”制造南京大屠杀1945年,日本投降三、现当代史上的中日关系1、23年的冷战对立:(1949-1972年)——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2、30多年的和平友好交往:(1972年至今)——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一波三折。
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论中日关系梁思婷陈霜李清陈日秀谢文娜黄林凤摘要: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
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因此,我们必须要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客观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中日关系,努力构建促进中日人民友好相处的坚固之桥。
关键词: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和平与发展平等互利睦邻友好一.中日关系发展历史回顾中国与日本的交往由来已久。
同为东亚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在历史的舞台上,谁也无法忽略谁的存在。
中日关系又是国际关系中复杂的一环,充满了许多变数。
这些变数无疑给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中日关系的走向,不仅是中日双方所关心,也为世界各国政要所注目。
中国和日本的接触可追溯到隋唐时期。
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巨大,自然也波及东边岛国日本。
如同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艳羡中国的文明制度一样,日本对中国社会的一切都有很大的兴趣,并发挥了日本民族拿来主义的优良传统。
据史料记载,在各国学习唐风的热潮中,日本尤为积极。
短短几年间,日本派往中国的留学生就有数百人,这些人在唐朝的国家教育机构学成回国后,成为了日本政治社会改革的主流人物。
当时中国和日本的交往频繁,时有互派学者留学生到对方国土上求学传教。
著名的鉴真就有六次东渡日本的经历,而在唐帝国朝廷上担任官职的日本留学生也为数不少。
日本当时的社会制度,甚至是生活习俗都极力模仿隋唐,经过大化改新,日本借助中国的影响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
在这一时期,中日关系发展态势良好,且中国在双方交往的过程中处于主要地位,是影响国,日本处于附属地位,是被影响国。
在官方和民间的交往中,和平和共同发展是主线,反映了当时中国包纳百川的大国风度和日本虚心向学的民族传统。
这种环境的形成主要是高层领导人的政治主张和初次接触的稳定过渡期。
以史为鉴 中日关系
以史为鉴中日关系历史犹如一面镜子,照亮了所有走过的一切,也预知了未来。
中日关系,以史为鉴,必创和平未来。
面对历史,我们要严肃对待。
日必须面对在华犯下的罪行,以史为鉴不再挑起战争。
但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之际,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大做文章,屡生事端。
为此,中国《人民日报》甚至发表评论文章指出“钓鱼岛问题失控的风险并非绝对不存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更是明确表示:“中国的神圣领土决不允许任何人拿来买卖。
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
”中日关系何去何从,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中日两国虽然有着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历史,但百余年来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至今仍是中国人民心中深深的伤痛。
中日两国都应该牢记这段历史,并从中汲取教训,获得启迪。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特别是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美英《开罗宣言》、中美英《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书》等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不仅宣告了日本大陆政策的破产,重创了日本军国主义,而且也使得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得以光复,从而奠定了战后中日关系的基本框架与格局。
即便是在1972年9月29日中日邦交正常化时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仍然重申“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
国家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百余年来的中日关系似乎印证了这句中国古语。
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委曲求全;抗战胜利,收复失地,扬眉吐气。
日本侵略中国的两次战争,其不同的结果分别决定了战后相当长时期两国关系的基调。
因此,对于日本这样一个曾经两次侵略中国的邻居,中国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心中常存忧患意识。
如今,抗日战争胜利不过六十七年,日本又在钓鱼岛挑起事端并企图染指南海事务,再次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与躁动。
古人又云: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如果日本果真敢在钓鱼岛问题上铤而走险,则中国雪百年奇耻、建不世之功,此其时乎?面对于中日在钓鱼岛等争端,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呢?一是要牢牢控制中日发展的主导情绪。
中日政治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日政治关系的历史演变中日关系是世界上的一个重要关系,一直以来都处于动荡中。
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合作与竞争,而两国之间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也为两国交往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本文探讨了中日政治关系的历史演变。
初交与战乱中国和日本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相识。
唐代随着日本的渐渐形成,两国之间开始了贸易往来。
到了明代中期,随着金朝灭亡,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往来也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中日两国彼此之间存在着种种误解和隔阂。
随着20世纪初的近代化,日本成为了亚洲的一股强势势力,其扩张势力的行为牵动了中国的神经。
此后,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呈现出了“争端与合作”并存的局面。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开始对中国实行了侵华战争,这一事件让中日政治关系进一步恶化。
1941年12月,日本突袭珍珠港,美日之间战火激烈,中国也加入了反法西斯阵营,而日本被迫陷入了孤立之中。
战后初期的调和与转折日本在二战中的战败后,中国和其他盟国对日本实行了控制和重建。
1945年,中国决定不接受日本的投降,要求充分赔偿战争损失。
1949年,中国成立新政府,中日之间的外交关系降到了最低谷。
1951年,日本与美国结盟,使中日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但是1952年,中国因为苏联与日本在日本国家独立之间获得了某些利益,进而恢复了与日本的外交关系。
为了减缓战后对日本所施的限制,日本本着“来华不问曾经”和“恢复经济要重视亚洲主义”的原则,开始与中国的经济文化领域进行合作。
到了60年代,中日两国的双边贸易、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急剧增加。
但是,1969年发生的中日钓鱼岛争端,极度恶化了两国关系。
尽管两国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但这个协议对中日关系几乎没有实质性作用。
80年代至今的关系演变80年代,中日两国为了获得民生改进和发展最提倡的和平抱负,进行了更多的合作,在经济交流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
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商品逐渐增多,而日本对中国的投资也在逐步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