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筑专题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古建筑专题讲解
(一)山西是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各位团友:
大家好!这几天大家的山西之旅参观欣赏了许多古代建筑。
既有巍峨壮观的应县木塔、恒山悬空寺;也有恢弘大气的五台山佛光寺、大同华严寺。
其实我们山西现存的古代建筑远不止这些。
在古老的三晋大地上,至今保留着4座唐代木构建筑,445座从五代时期到宋、辽、金时期的木构建筑。
数量之多,竟占到了全国同期木构建筑的70%以上,是其他地区望尘莫及的。
不仅如此,山西明清时期的木构建筑更是多达8500座。
这些建筑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唐代建筑体现的是雄浑大气,五代建筑是苍劲古朴,而宋代建筑技法成熟,体现的是庄严规整。
辽、金建筑粗犷豪放,明清建筑品类繁多,精雕细作,当您走进山西,也就走进了一座巨大的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广泛使用木质作为建筑材料,易燃易腐,不易保存,所以宋辽以及金代以前的建筑可以说凤毛麟角。
而山西虽在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烽火四起,兵连祸结,但保存了如此多的建筑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些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大多属于宗庙寺庙建筑,我想这些宗教寺庙建筑得益于山西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山西厚重的文化底蕴吧!
在山西这座巨大的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里,您可以欣赏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它们有的淡装素裹,有的富丽堂皇,堪称是一部“立体的古代建筑史”。
翻开这部建筑史书,中国古代的各种形式建筑——宫廷府第,城池关隘,街亭市楼,墓冢陵寝,园囿宫苑,祠堂祭厅,桥梁堤坝,名居宅院,佛儒道庙,乐楼戏台,驿站会馆,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构建之精,造型之美在全国首屈一指,无与伦比。
其中唐代建筑的代表作——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被我国古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例”、“亚洲之光”。
佛光寺东大殿依山而建,坐东向西,它的斗拱硕大,屋顶平缓,是一座体现唐代最高水准的宫殿式风格建筑。
朋友们,宋朝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发挥到极致的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论述建筑的专著《营造法式》。
最能代表这一时期风格和建筑水准的是太原晋祠圣母殿。
它的建筑规格与《营造法式》中所述完全一致,是这一古代工程技术专著的最好实例。
如果说佛光寺东大殿代表的是唐代建筑,晋祠圣母殿代表的是宋代建筑,那么代表辽金时期的建筑则是应县木塔、大同华严寺、善化寺。
这三组建筑各具特点,体量巨大,在继承借鉴唐宋风格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成就了辽金时期粗犷豪放,刚古爽朗的建筑风格。
虽经历朝历代战火的洗礼和天灾人祸,除了上述近9000多处保存下来的木构遗筑外,在山西各地现存的2000多处古名居、古院落是山西古建中又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在全国保存数量最多,历史也最为悠久。
其中高平的元代姬氏名居和晋中的多处保存完整的明清晋商大院最为著名。
其中的代表有我们将要参观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和常家庄园。
山西是民歌的海洋,戏曲的故乡。
在山西各地至今保留着大量的古戏台,据统计有3000多座。
此外,山西的古塔有近600座。
这些古塔有大有小,形制各异,其中不乏精品。
有些成为了著名风景名胜区的象征。
朋友们,山西的古代建筑灿烂辉煌,浩若繁星,我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祝大家旅途愉快!
(二)山西古代建筑的构造
各位团友:
大家好!
当您在山西旅游欣赏古代建筑时,一定会被那古朴典雅的优美造型深深地折服。
是的,山西的古代建筑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中国北方古代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始终使用木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首要特征。
所谓木构架,就是在房屋的面阔和进深设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柱间连枋,梁枋上又承架、檩、椽从而形成相互支撑、互为依托的木构骨架。
这种结构的房屋是以木构架承托的屋顶或楼层重量,墙不承重,只起围护、阻隔的作用,四根立柱围成的空间称为“间”,它是一座建筑物乃至一组建筑群体的基本计算单位。
正面叫“面阔”,纵深叫“进深”建筑术语称“面阔几间,进深几间”表示规模。
面阔和进深间数越多,建筑的体量便越大,级别也就越高。
与木构架房屋相适应,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一些重要的艺术特征。
这些艺术特征在我们山西的古代建筑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是高于地面的建筑台基。
木构架需防潮,防雨淋,所以山西的著名古建筑下面,您会发现都有高低不等的台基。
这种台基,不仅仅可以防潮,防雨淋,而且具有加高和烘托建筑物声威的作用,我们看到愈是重要的建筑台基就愈高。
借助高低错落的台基,使聚合在一起的单层建筑,形成了类似多层楼阁式大型建筑的外观,气势雄奇而险峻。
二是深远的出檐。
中国古代建筑屋檐出檐深远,这样既可以保护夯土台基、土墙和外围木柱,免遭雨水侵蚀,又可以增加房屋的层次感。
深远的出檐要求承檐结构大发展,这样斗拱便应远而生。
所谓斗拱,就是在方形坐斗上以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弓形拱,层叠装配而成。
它最初用以承托梁头、枋头,还用于外檐支撑出檐的重量,出檐越深远,斗拱的层数也便越多。
斗拱这一建筑构件在唐宋时期不但具有结构功能而且具有装饰作用。
粗大的斗拱造就了像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和大同华严寺、应县木塔这样的唐宋建筑雄浑稳健的风格和气魄。
三是屋面凹曲,屋角上翘。
大型的古建筑既需要凭借深远的出檐防御雨水,同
时又要求不妨碍通风、采光,甚至屋内人的视野。
这样又出现了凹曲的屋面和上翘的屋角。
屋顶的举折和屋面的起翘、出翘,使屋顶的翼角和檐口出现了优美的曲线,增加了建筑的动感。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古建筑中常用使立柱有意稍稍向内倾斜的“侧脚”和使外围柱由中心向隅角逐渐加高的“生起”方式。
宋代建筑,我们太原的晋祠圣母殿的建筑手法充分体现了这种特色。
古建筑中屋顶的造型是最富艺术魅力的部分,它使建筑物的外观绚丽多姿,千变万化。
在宗法社会制度下,它也是衡量建筑物等级的主要标志。
其等级次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和硬山顶。
其中重檐又高于单檐。
另外,为进一步装饰屋面和脊部的角檐,一些大型古建筑正脊两端安装以动物头部为主要造型的鸱吻,正中的宝珠和戗脊上的行什。
这样就使得建筑物的屋面更加华丽多姿。
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殿顶正脊两端的琉璃鸱吻高达4.5米为国内罕见。
四是油漆彩画装饰。
木构建筑为防潮防腐,同时也为增加外观的审美情趣,一般均在外表涂刷油漆,绘饰彩画。
因此施彩作画便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外观的重要特征。
明清以来,山西的建筑一般在门窗和梁柱上加褐红色彩,檐下额枋及斗拱施青绿的基调彩画。
建筑彩画的图案和色彩,在古代是有严格的规定的。
“和玺彩绘”显得高贵华丽,级别最高,“旋子彩绘”次之而“苏式彩绘”等级再次之。
游客朋友们,山西的古建筑,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那种雄浑壮阔,敦厚朴实的雄壮美,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谢谢大家!
(三)山西古建筑的环境美学
各位团友:
大家好!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我国古代社会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山西这块土地上得到了充分的表述。
山西的古代建筑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所在。
山西的古代建筑在选址布局、空间架构方面匠心独具,特别讲究建筑与建筑环境的关系,具有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关于建筑和建筑环境关系的“风水”学说,这种学说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讲究建筑与空间的和谐,也就是说建筑、自然环境,二者的和谐统一。
例如晋祠位于悬瓮山下“际山枕水”,是一处山环水绕,藏风聚气,环境清幽的胜景。
这里的山形态奇特具有脉理,池中的泉水有来龙去脉,鱼沼飞梁,曲径通幽,大大小小的建筑散布其中,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不愧为中国北方唯一的一处园林式祠庙建筑群。
二是讲究人与建筑的和谐。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五行”之说,“五行”代表五种物质,与建筑有密切的关系。
东为木,西为金,这是两种实物;南为火,北为水这两种虚物。
所以我们看到古代建筑东西向多用实的山墙;南北向多用虚的门窗,可以开启,让气流和光线畅通,符合人之需要。
在东、西、南、北又有四种神明: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这四种神其实是人的保护神,人在中间,人为土,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我们生长在黄土地上,我们是黄种人。
“五行”还代表五种颜色,青为木、赤为火、黄为土、白为金、黑为水。
许多古建筑的设计装饰正是反映了这思想。
三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易”的思想在建筑本身材料构成上和建筑布局上有充分的表现。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居多,是因为中国古代木材多吗?这种说法不确切。
主要原因在于木材容易加工,容易按人的空间需求来建造,还可以改建、扩建、异地重建,这都反映了“易”的思想。
就木构本身来说是装配式的榫卯结构。
它的优点是不但可以拆装重建。
例如我们山西芮城的永乐宫,原在永乐镇上后迁至北龙泉村复原,更在于可以调整其内力,以抵抗外力,这就是木构建筑的抗震原理。
应县木塔高67米,有近千年的历史,经历了数十次八级以上的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全靠其内力的调整来克服外力的破坏,柔性,这也正是我们中国人的性格。
这种非静止的哲学观还反映在我们山西的民居中。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的家族
制是以姓氏为主体的大家族的形式,家族人丁兴旺,有财有势,则家族不断扩大。
那么建筑如何来容纳这样的大家族呢?又该用怎样的建筑形式去扩大,发展呢?这种大家族制的居住形式,就用四合院多进式住宅。
它的四周可以不开窗,也就意味着可以接上同样的四合院,前后左右,这种四合院建筑可以不断接拼。
我们将要参观的乔家大院和王家大院等。
古代民居最好地体现了这思想。
这种封闭式的院落布局适应了千百年来传统宗法和礼教制度的要求,传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主仆之间,在活动和居住空间的安排上区别明确,各得其所。
四是古代几乎所有的艺术文化都与功利结合。
“美”字可以把它拆成两个字:“羊”和“大”,羊大为美,出于功利,当然这种功利是广义性的。
山西的古代民居大院及佛寺庙观中有许多木雕、砖雕和石雕,看起来是建筑的艺术装饰,但其本意同样出于功利、教育。
这些雕刻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桃园结义、苏武牧羊、将相和、二十四孝等,教育人们要做到“仁、义、礼、智、信”(五常)还有许多建筑图案,其首要目的是讨吉利,如鹿鹤同春、寿比南山、紫气东来、岁寒三友、双鱼吉庆、以及福、禄、寿三星,如意,百合等等。
山西的许多考究的建筑屋脊两端做有吻兽,这不只为了好看,而首先在于其精神功能。
“鸱吻”其实就是“龙”的变形,龙能送水,可以灭火,也可以闹水灾,所以在上面还插有剑把,表示人降伏了龙,为人服务。
其次在它的里面有雷公柱,用楠木或铁犁木做成,可以导电,有避雷的功能。
朋友们:当您穿行在遍布三晋大地上的古建筑中,您一定会感受到蓝天、白云映衬下那清流环绕的古建筑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卷。
红墙、碧瓦、飞檐、斗拱样样都蕴涵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蕴涵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道德伦理。
我们祖先几十个世纪前早已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与我们当今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创造和谐社会真是惊人的一致,谢谢大家。
(四)山西古建筑保存众多的原因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山西的古建筑数量之多、种类之全、文物价值之高冠于全国。
据统计,山西的古代建筑中属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0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6处,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那么,大家不禁要问:为什么在山西会保存下如此多的古代建筑?下面我想从古建筑本身的内在原因和古建筑所处的外在因素两个方面来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从木构建筑本身来说,传统建筑采用的是大木框架式结构。
这种结构用木柱、木梁等部件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和屋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至木柱,再由木柱传导至地面,从而成为一种结构复杂、工艺严格、并且结实牢固、经久耐用的建筑形式。
加之榫卯结构和斗拱技术的运用使这种木构建筑具有抗击外力的功能,例如应县木塔、大同华严寺等一大批古代建筑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历了无数次的地震却安然无恙,就证明了这种木构建筑是一种非常巧妙并且科学的结构具有完美的稳固性和持久性。
其次,从山西木构建筑所处的外在环境来说,第一,社会大环境有利于山西的古代建筑大量兴建和保存。
古代的山西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方。
这里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最先开发的地区之一,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历史上的“三皇五帝”都与山西有着密切的关系。
先祖们的英雄事迹被后世供于庙堂,不仅促进了山西古代宗祖祭礼文化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建筑的发展。
同时山西古代成熟的文化有利于宗教的传播和宗教寺庙的兴建。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山西的文化水平一直居于全国前列,达到了相当的成熟。
不管是佛教文化、儒教文化还是道教文化都在山西有着深深的印记,造就了无数的寺庙宫观。
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使生活在山西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具有崇文敬神、尊祖守规、视传统道德为生命的习俗,他们对供奉各种神灵的建筑心生敬畏,从不刻意破坏。
虽然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但由于山西许多佛教寺庙处于闭塞、偏僻的山乡,当地民众的刻意保护使得山西保留了一些重要的古建筑。
事实上山西现存的古建筑绝大多数属于宗教建筑。
第二,山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气候干燥。
这就使得以木构件为主体的古代建筑不致因受潮而发生霉腐、垮塌。
冬季的
严寒则可杀灭以木材为食的蛀虫。
高低起伏的山峦可以使洪水流而不聚,不致淹没建筑,这和许多古代建筑讲究巧妙的选址,注重周边自然环境有很重要的关系。
例如恒山悬空寺恰好选在了凹入山腰的一处悬崖上,使它既不怕风吹雨淋又不怕光照日晒。
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
第三,解放后,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重视是许多古代建筑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每年都会拿出大量资金用于山西的古代建筑保护工作。
对一些濒临倒塌的重要古建筑都予以落架大修。
出资培养了一大批古建保护修缮人才,同时国家和各级政府在旧城改造时,涉及古旧建筑的拆除都要认真听取专家和各方意见。
女士们,先生们,山西的古代建筑不仅是山西的财富、山西人的骄傲。
保护好山西的古代建筑也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责任。
希望大家重视我们的古建筑,爱护我们的古建筑,使我们山西这些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建筑可以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