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巩固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 4+、H+、N2、Cl-六种微粒。

其中N2的分子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
B. 每生成1个N2分子,转移3个电子
C. 参与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比为2:3
D. 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2.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 HCl→Cl2
B. Cr O42−→Cr2O72−
C. N H4+→NH3
D. Cu2+→Cu
3.在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若有5 mol H2O作为还原剂时,被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 )
A. 3 mol
B. 2 mol
C. 4
3mol D. 10
3
mol
4.(NH4)2SO4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3、SO2、N2、H2O,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和未发生氧化还原的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3
B. 2∶3
C. 1∶2
D. 4∶3
5.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
A. 2NaX+Z2=2NaZ+X2
B. 2NaW+Z2=2NaZ+W2
C. 2NaW+Y2=2NaY+W2
D. 2NaZ+X2=2NaX+Z2
6.下列反应与4H2O2+PbS=PbSO4+4H2O相比较,H2O2的作用相同的是()
A. H2O2+Ba(OH)2=BaO2+2H2O
B. 4H2O2+2Na2CrO2=Na2Cr2O7+2NaOH+3H2O
C. 2H2O2=2H2O+O2↑
D. H2O2+2FeCl3=2FeCl2+2HCl+O2↑
7.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A. Cl2
B. NaOH
C. NaCl
D. NaClO
8.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A,B,C三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为32。

D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C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
B. 元素D的某种同位素质量数为14,则其中子数为6
C. B,C两种元素可形成BC6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D. A,B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均能与它们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且都属于氧化还
原反应
9.已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O32-> I->Br-,向NaBr、NaI、Na2SO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的剩余固体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 NaCl
B. NaCl、Na2SO4、NaI
C. NaCl、Na2SO4、I2
D. NaCl、NaBr、Na2SO4
10.关于反应过程中的先后顺序,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 向等浓度的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溶质CuCl2首先与铁粉反应
B. 向等浓度的Fe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质量相同、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先反应
C. 向等浓度的NaAlO2和NaOH的混合溶液逐滴滴加盐酸,NaOH首先反应
D. 向等浓度的FeBr2和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Fe2+首先与氯气反应
11.根据反应:O2+2H2S=2S↓+2H2O,Na2S+I2=2NaI+S↓,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判断
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 )
A. O2>I2>S
B. H2S>NaI>H2O
C. S>I2>O2
D. H2O>NaI>H2S
12.在反应3Cl2+2FeBr2=2FeCl3+2Br2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A. Fe
B. Fe和Cl
C. Cl
D. Br
13.已知M2O7x- + 3 S2- + 14H+= 2M 3++ 3S↓+ 7H2O,则M2O7x-中的M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6
14.已知M2O7n-离子可与R2-离子反应,R2-被氧化为R单质,M2O72-的还原产物中M为+3价;又已知100mL
c(M2O7n-)=0.2 mol·L-1的溶液可与100mL c(R2-)=0.6 mol·L-1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值为()
A. 1
B. 2
C. 3
D. 4
15.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3Fe2++2S2O32-+O2+xOH-=Fe3O4+S4O62-+2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Fe3O4纳米颗粒是胶体
B. x=2
C. Fe2+、S2O32-都是还原剂
D. 每生成1个Fe3O4,反应中转移2个电子
二、综合题
16.
(1)Ⅰ.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以下实验: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部分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Ⅱ.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火箭的燃料之一是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固体混合物,点燃时,铝粉被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2NH4ClO4=N2↑+4H2O +Cl2↑+2O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

(4)宋代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为4Ag+2H2S+O2=2X+2H2O,则H2S在该反应中_________(填字母)。

A.作氧化剂
B.作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17.
(1)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SO2的是
________(填选项序号)。

(2)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元素的质量约为________。

(3)在0.1L由KCl、K2SO4、ZnSO4形成的某植物营养液中,c(K+)=0.7mol•L﹣1,c(Zn2+)=0.1mol•L ﹣1,c(Cl﹣)=0.3mol•L﹣1,向混合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0.3mol的甲烷与________g氨气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5)在同温同压下,2g二氧化碳的体积为120ml,而2gA气体的体积为165ml,则气体A的摩尔质量
________;
(6)标准状况下,11.2L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8g,则其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一氧化碳的体积为________。

(7)氯气(Cl2)、重铬酸钾(K2Cr2O7)是常用的氧化剂。

①硫代硫酸钠(Na2S2O3)被称为“养鱼宝”,可降低水中的氯气对鱼的危害。

已知25.0mL0.100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标准状况下224mL的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O32﹣将转化成________。

A.S2﹣
B.S
C.SO32﹣
D.SO42﹣
②实验室可用K2Cr2O7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r2O7+14HCl(浓)=
3Cl2↑+2CrCl3+2KCl+7H2O,若反应中转移0.6mole﹣,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18.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________KlO3+________KI+________H2SO4=________K2SO4+________I2+________H2O
(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

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________。

(3)已知:I2+2S2O32-=2I-+S4O62-。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mg/kg。

19.实验室可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未配平)。

(1)将上述化学方程式配平并改写为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3)若产生0.5 mol Cl2,则被氧化的HCl________mol,转移的电子的数目约为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KMnO4还可以氧化其他还原性物质。

MnO4-+C2O42-+________=Mn2++CO2↑+________完成上述离子方程式,此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若转移1 mol电子,生成标准状况下CO2________L。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 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还原剂为NH
4
+,故A不符合题意;
B. 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每生成1个N2分子,转移6个电子,故B不符合题意;
C. 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C不符合题意;
D. 反应生成H+,溶液酸性增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D
【解析】A. HCl→Cl2,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 Cr O42−→Cr2O72−,铬元素化合价+6价没有发生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 N H4+→NH3,氮元素化合价-3价没有发生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 Cu2+→Cu,铜元素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0价,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B
【解析】设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x。

根据电子守恒知:3 mol×2=x·3,解得x=2 mol;或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 mol水可还原4/3 mol BrF3,那么,3 mol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x。

则:3 mol∶x=2 mol∶4/3 mol,解得x=2 mol;
故答案为:B。

4.【答案】C
【解析】反应的方程式为3(NH4)2SO4△
_
_
3SO2↑+N2↑+4NH3↑+6H2O,该方程式中铵根离子和氨气分子中氮原
子的化合价都是-3价,化合价不变,所以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1×2∶4×1=1∶2,因此该反应中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N原子质量之比为1∶2,
故答案为:C。

5.【答案】A
【解析】A.该反应中,氧化性Z2>X2,与已知符合,所以能发生,A选;
B.该反应中,氧化性Z2>W2,与已知不符,所以不能发生,B不选;
C.该反应中,氧化性Y2>W2,与已知不符,所以不能发生,C不选;
D.该反应中,氧化性X2>Z2,与已知不符,所以不能发生,D不选。

故答案为:A。

6.【答案】B
【解析】A. H2O2+Ba(OH)2→BaO2+H2O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选;
B. 4H2O2+2Na2CrO2→Na2Cr2O7+2NaOH+3H2O中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B 选;
C. 2H2O2→2H2O+O2↑中双氧水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C不选;
D. H2O2+2FeCl3→2FeCl2+2HCl+O2↑中双氧水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D不选;
故答案为:B。

7.【答案】D
【解析】在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也降低,故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NaCl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是还原产物,故氧化产物是NaClO,
故答案为D。

8.【答案】A
【解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F是最活泼的非金属,HF的稳定性最强,A符合题意;
B.碳的某种同位素质量数为14,则其中子数为14-6=8,B不符合题意;
C.在SF6分子中,S与F之间形成共价键,SF6是共价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NH3和HNO3反应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H2S和浓H2SO4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D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取决于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强弱,还原性最强的Na2SO3优先与Cl2反应Na2SO3+Cl2+H2O=Na2SO4+2HCl生成Na2SO4,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其余依次为NaI、NaBr分别与Cl2反应生成NaCl、I2、Br2,则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有可能NaBr未反应完全,但不会NaBr反应完全而余NaI,生成的I2、Br2蒸干并灼烧时将挥发,升华脱离固体。

故答案为:D
10.【答案】C
【解析】A、与同种还原剂反应,氧化性强的物质先反应,FeCl3的氧化性强于CuCl2,则向等浓度的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氧化性强FeCl3首先与铁粉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与同种氧化剂反应,还原性强的物质先反应,铁的还原性强于铜,则向等浓度的Fe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质量相同、大小相同的铁和铜,还原性强的铁先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与同种酸溶液反应,碱性强的溶液先反应,则向等浓度的NaAlO2和NaOH的混合溶液逐滴滴加盐酸,碱性强的NaOH首先反应,故C符合题意;
D、与同种氧化剂反应,还原性强的物质先反应,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和溴离子,则向等浓度的FeBr2和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还原性强的碘离子首先与氯气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A
【解析】在反应O2+2H2S=2S↓+2H2O中,氧化剂为O2,氧化产物为S,则氧化性O2>S;
在反应Na2S+I2=2NaI+S↓中,氧化剂为I2,氧化产物为S,则氧化性I2>S;
在反应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中,氧化剂为O2,氧化产物为I2,则氧化性O2>I2;综上所述,氧化性:O2>I2>S,
故答案为A。

12.【答案】C
【解析】在反应3Cl2+2FeBr2=2FeCl3+2Br2中,氯气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而溴化亚铁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3价,溴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D
【解析】该反应是离子反应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由电荷守恒可以得到式子:-x+3×(-2)+14=2×3,x=2,则M2O72-,假设M的化合价为y,则有-2×7+2y=-2,y=+6;
故答案为:D。

14.【答案】B
【解析】R2-被氧化为R单质,失去电子,而M2O7n-中M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M2O7n-的还原产物中M为+3价,设M2O7n-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电子守恒可知0.1L×0.6mol/L×(2-0)=0.1L×0.2mol/L×2×(x-3),解得x=6,M2O7n-离子中(+6)×2+(-2)×7=-n,解得n=2,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C
【解析】A.胶体为混合物,而Fe3O4纳米颗粒为纯净物,因此Fe3O4纳米颗粒不是胶体,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电荷守恒可得,x的值为4,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Fe2+中Fe由+2价变为+3价,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S2O32-中S由+2价变为+2.5价,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C符合题意;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一个Fe3O4,转移4个电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答案】(1)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
(2)BaCO3+2H+=Ba2++H2O+CO2↑
(3)N、O
(4)D
【解析】(1)根据分析,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2CO3、Na2SO4,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CuSO4、CaCl2,可能含有的物质是NaCl;(2) 步骤③为BaCO3与稀HNO3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BaCO3+2H+=Ba2++H2O+CO2↑;(3)由2NH4ClO4=N2↑+4H2O+Cl2↑+2O2↑可知,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为0价,O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为0价,两者均失电子被氧化;(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物X为Ag2S,H2S
中的H元素和S元素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H2S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故答案为:D。

17.【答案】(1)A
(2)2.8g
(3)0.03mol
(4)6.8
(5)32g/mol
(6)11g;5.6L
(7)D;0.6mol
【解析】(1)气体的物质的量n= m
M ,在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气体的体积V=n•Vm,即V= m
M
V m
可知,摩尔质量越大,体积越小;CH4、CO2、O2、SO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6g/mol、44g/mol、32g/mol、64g/mol,SO2的摩尔质量最大,故体积最小,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N2、N2O组成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n=V/Vm=0.1mol,据m=nM=0.1mol×2×14g/mol=2.8g;(3)溶液中各种离子遵循电荷守恒,2c(SO42- )+c(Cl-)=2c (Zn2+)+c (K+),解得2c(SO42- )=0.1×2+0.7-0.3=0.6mol/L,c(SO42- )=0.3mol/L,则n(SO42- )=0.3mol/L×0.1L=0.03mol,加入氯化钡产生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0.03mol;(4)与0.3molCH4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的氨气物质的量= 0.3mol×4
3
=0.4mol,故氨气的质量=0.4mol×17g•mol-1=6.8g;(5)n(CO2)=
2g 44g/mol = 1
22
mol,V m= V
n
=
0.12L
1
22mol
=2.64L/mol,则n(A)= 0.165L
2.64L/mol
=0.0625mol,M(A)= 2g
0.0625mol
=32g/mol;(6)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V
V m
= 11.2L
22.4L/mol
=0.5mol,设CO为xmol,CO2为ymol,则:28x+44y=18、x+y=0.5,
解得:x=0.25、y=0.25;故m(CO 2)=0.25mol×44g/mol=11g ,n(CO)=0.25mol ,
V(CO)=0.25mol×22.4L/mol=5.6L;(4)①n(Na 2S 2O 3)=0.1mol/L×0.025L=0.0025mol ,氯气的物质的量=0.01mol ,二者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相等,设硫代硫酸根离子被氧化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 ,
0.01mol×2×(1-0)=0.0025mol×2×(x-2),4=x-2,x=+6,所以硫代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硫酸根离子,故答案为:D ;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 2Cr 2O 7+14HCl(浓)=3Cl 2↑+2CrCl 3+2KCl+7H 2O ,若反应中转移6mole - , 则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6mol ,若反应中转移0.6mole - , 则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0.6mol 。

18.【答案】 (1)1;5;3;3;3;3
(2)I 2+SO 32-+H 2O=2I -+SO 42-+2H +;在步骤b 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3)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1.0×10-5;423.3/w
【解析】(1)该反应中KIO 3中I 由+5价变为0价,得到5个电子,KI 中I 由-1价变为0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KIO 3的系数为1、KI 的系数为5,I 2的系数为3;根据K 守恒可得K 2SO 4的系数为3;根据S 守恒可得H 2SO 4的系数为3;根据H 守恒可得H 2O 的系数为3;
(2)①I 2具有氧化性,能将SO 32-氧化成SO 42- , 自身还原为I -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 2+SO 32-+H 2O=2I -+SO 42-+2H +;
②进行分液操作之前,应先使溶液混合均匀,因此在步骤b 后,应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再进行分液操作;
(3)①步骤c 中反应恰好完全时,则溶液中不含有I 2 ,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②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I 2+2S 2O 32-=2I -+S 4O 62- ”可知,参与反应的n(I 2)=12n(Na 2S 2O 3)=12×2.0×10−3mol/L ×10.0×10−3L =1.0×10−5mol , 因此步骤b 中反应生成I 2的物质的量为1.0×10-5mol ; ③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关系式“KIO 3~3I 2”,因此可得wg 精制盐中含n(KIO 3)=13n(I 2)=13×1.0×10−5mol , 因此可得精制盐中碘含量为13
×1.0×10−5mol×127g/mol×103mg w×10−3kg =423.3w mg/kg ;
19.【答案】 (1)2MnO 4-+16H ++10Cl -=2Mn 2++5Cl 2↑+8H 2O
(2)②
(3)1;6.02×1023
(4)16H +;8H 2O ;C 2O 42-;22.4
【解析】(1)KMnO 4+HCl (浓)→KCl+MnCl 2+Cl 2↑+H 2O 中,Mn 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低为+2价,Cl 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化合价升高数=化合价降低数=转移电子数=10,根据电子守恒可以知道,MnCl 2的化学计量数为2,Cl 2的化学计量数为5,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配平后的化学反应为2KMnO 4+16HCl
=2MnCl2+5Cl2↑+8H2O;改为离子反应时Cl2和8H2O应保留化学式,其余物质均写成离子形式,则离子反应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2)由反应可以知道,盐酸参与反应生成KCl和MnCl2时表现其酸性,生成Cl2时表现其还原性;答案是②;(3)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产生0.5 mol Cl2,则被氧化的HCl为0.5mol×2=1mol,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0)=1mol,转移的电子的数目
约为6.02×1023;(4)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共降低5价,C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4价,共升高2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10,可以确定MnO4-的系数为2、C2O42-的系数为5,由原子守恒可以知道Mn2+的系数为2、CO2的系数为10,由电荷守恒可以知道,反应物中缺项为H+,由元素守恒可以知道生成物中缺项为H2O;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其中C
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4价,则C2O42-发生氧化反应,若转移1mol电子,生成标准状况下CO2为22.4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