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风情(一)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能说出家乡的特有的风俗习惯2—3个。

2.能简单地讲出家乡这些风俗习惯的活动方式。

3.能知道这些民俗民风所蕴含的意义。

读一读:

灯笼亮,火把红,正月十五炸麻虫。

场头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影无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些民谣、古诗,你听过吗?读一读,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是哪个节令的情景?

讲一讲:

家乡的风俗

元宵节风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白甸有“炸麻串”的风俗习惯。在有的地方也叫“放哨火”或“放火烧”。正月十五一早,人们就忙碌起来,找出细麻绳,收拾红柴草,扎起“麻串”来。通常一根麻串要扎成十二节,若是闰年,须多扎一节,每节放两只小鞭炮。晚饭后,家家户户摆上神案,点燃香烛,望空祷祝,说些求福求财的吉祥话,接着就点燃“麻串”,快步走向田野,在田埂上边挥边唱“烧荒谣”,如:

“正月半,炸麻串,拾个穗头称斤半,爹爹称给奶奶看”;“正月半,炸麻串,别人家的菜铜钱大,我家的菜笸篮大;别人家的莱生了癞,我家的菜上街卖”等。

夜幕下,田野上,到处是枯草燃起的火光,孩子们兴奋地追着火光疯闹,年长的老农则聚在一起,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观察火色预测年成好坏。麻串火焰深红则兆天旱,惨白则兆大水。

清明节习俗

按家乡的传统,在清明节时祭扫坟墓以清明前后十天为期,清明节这一天家家都要置办酒菜、焚香燃烛以祭祀祖先。孩子们喜欢用柳条扎圈套在头上打闹嬉戏,大人用柳芽摊面饼品尝。人们会一家人一起到祖先的坟茔前烧纸磕头,祭祀祖先,同时也是在踏青赏景。

“生时是一碗,熟时是一碗,不吃是一碗,吃完还是一碗。”清明时节我们家乡人喜欢吃螺狮。白甸人吃螺狮很有一套,“咝咝”声不绝于耳,油渍渍的螺狮壳儿一会儿就堆成小山了。

端午节习俗

吃粽子,是端午的一项主要习俗,意为将来家里小孩可以中“状元”。我们家乡人非常喜欢吃粽子。端午前,各家各户采好芦叶,准备好糯米开始包粽子。裹好后连夜煮熟,煮时可以在锅里放几个鸡蛋或鸭蛋一起煮。端午这一天户户飘香,家家食棕,剥去芦叶,香糯鲜美。

端午节午宴的菜都要带红,号称“五红”。端午节当天中午一定要吃“五红”,有的家庭是做“西红柿、龙虾、烤鸭、鸭蛋、苋菜”,

还有点家庭是准备“水煮虾、红烧黄鱼、红烧茄子、黄鳝、苋菜”,吃了“五红”,这一年的光景便会红红火火。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家乡特有的民俗呢?

做一做:

我当家乡小导游

【活动准备】

我们的家乡——白甸,物产丰富,习俗独特。同学们要留心观察,询问父母或查阅资料,详细了解家乡的民俗民风,为当小导游做好准备。

【课堂活动】

1.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家乡白甸有哪些风俗习惯吗?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吧!(出示家乡人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的图片)

2.同学们,作为白甸的小主人,我们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白甸。假如让你当一个小导游,你会向远方的客人介绍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呢?(各小组讨论,选择一个风俗习惯写好导游词)

3.在组内试着讲讲,让小伙伴针对你的内容、语言、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使你这给小导游的介绍更精彩。

4.认真聆听组员的建议,合理采纳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解说。

5.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讲一讲,师生共同选出三名“最佳小导游”。

【课外实践】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广为流传的风俗,也可以向家人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并在不同的时节留意家人在活动中的表现,这样以后介绍时你一定会说得更生动、更吸引人!

我的手儿巧

【活动准备】

同学们,家乡的民俗民风中有很多独特的美食,利用课余时间向家人学会制作一种美食(如做汤圆、包粽子、做藕饼),然后在小伙伴面前露一手。

【课堂活动】

1.请同学们先欣赏一下不同的时令家乡人餐桌上的美食。(出示图片)

2.同学们各自介绍自己学会了制作哪种美食。

3.分小组进行技艺比拼。(将制作同一种美食的同学拼成一组,如汤圆组、粽子组、藕饼组等,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

4.各组员大展身手后,组织评比出最佳小能手。

【课外实践】

1.将今天比拼的情形描述给家人听。

2.课后继续了解每个风俗习惯还有哪些独特之处。

民俗风情(二)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民俗风情,能全面而准确地说出家乡每个时节特有的风俗习惯。

2.能生动形象地描述出家乡某一民俗活动的场景。

3.观察现代化的家乡习俗,并把它记录下来。

阅读视窗:

中秋节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又称“团圆节”,河东人家称“人节”。节前亲友间互送礼品,月饼为必备之物。中秋节这一天各家吃月饼、米饼及藕饼。。

晚饭后,各家在门前或庭院设席,以月饼、果品、荷藕、菱、石榴、柿子等作供品,对月烧香,祀“太阴星君”神像,泡香茶于神前,俗称“敬月光”。若遇到月蚀,则到处鞭炮锣鼓声不绝,以驱除天狗食月,直至月亮复明才会停止。集镇各店铺举行“月光会”,于晚间放焰火,热闹非凡。说书唱戏要演唱“嫦娥奔月”、“唐明皇游月宫”等应时节目。订过婚的男青年要给丈人家送月饼、荷藕、鱼肉、衣料等节礼,名为“做中秋节”。农民有看中秋月色预测来年丰歉的习俗谚语有“亮月子在云里拱,来年虾儿鱼要绝种”之说。

重阳节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这一天集镇熟食店蒸粘糕出售,名为“重阳楼”,并附赠五色纸制三角旗,上印有吉祥图案,称“重阳旗”。晚间,商店作坊均宴请师傅吃“重阳酒”。俗语称“吃了重阳糕,就把晚茶抛;吃了重阳酒,要把夜作揪”。有的地方在这一天有有吃番瓜俗,以为吃番瓜就不被疯狗咬。如今,重阳节又被国家定为“敬老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