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指导意见2016年10月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指导意见
(2016年10月修订版)
为适应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要求,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启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工作,以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
量和发展质量为核心,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为途径,构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融合
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和“以学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体系。现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出
以下指导意见。
一、修订的基本原则
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一批适应泛信息化时代、敢于跨界并具有跨界创新集成能力、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学术精英、行业精英和创业精英。本次培养方案全面修订,立足学校精英人才培养定位,以“加强通识教育;控制周学时和适度压缩学分;增设挑战性学习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加强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尊重个性化选择,强化个性化指导”等为基本原则,学校的改革思路要充分体现和具体落实在本次修订工作中。
加强通识教育。加强通识教育研究与设计,打造具有成电特色的本科通识教育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高度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阅读写作、表达沟通、思辨与领导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每个专业均须开设“专业写作与口头表达”相关课程,“新四会”能力培养贯穿四年教学过程,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控制周学时。课程安排应遵循教学规律,课堂教学周学时原则上不超过20学时,第七
学期须正常安排教学计划。
适度压缩学分。原则上总学分不超过160学分。
尊重个性化选择,强化个性化指导。通过多样性与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模块化课程结构,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强化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指导,通过设置通识教育限选课、专业限选课(组)、指导性专业选修课等方式,为学生明确提供与未来发展方向相适应的指导性建议。在学科与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和专业课学习阶段分别设置更高要求、更有深度的可替代课程(“高阶课程”)供希望有更高要求的学生选择,学院可探索为完成高阶课
程学习的优秀学生授予“高阶课程荣誉证书”的制度;为面向未来学术精英、行业精英和创业精英发展志趣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选课指导性建议;为学生给出不同专业方向课程群的选课指导性建议。
增设挑战性学习课程。增加课程的挑战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与研究能力。每个专业每一学年(鼓励每学期)至少开设一门高强度的挑战性学习课程(“顶峰课程”),为完成一定挑战性学习课程的优秀学生授予“顶峰课程荣誉证书”。该课程以有价值的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高强度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快速获取新知识并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沟通交流、合作研究与创新能力。各学院可先建设“挑战性学习示范课程”,吸引有志趣和潜力的学生参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后分阶段推广,形成示范效应,最终覆盖每个学生。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从一年级着手,在各类课程中进行研究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通过新生研讨课、通识课程研讨课、探究式小班教学课、学科前沿课、研究型专业
课等课程,将研究型教学贯穿四年教学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新四会”能力、研究习惯和
研究能力、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每个专业每学年至少建设一门“研究型教学
方法改革示范课”,为研究型教学树立“示范”和“标杆”,并持续改进,逐步扩大示范课
程的量和面。
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以下简称MOOC)开展“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鼓励开展学生学业评价与考核方式改革,强化学习过程评价与管理。学生成绩构成元素
多元化,增强研讨、小论文(小project)等平时成绩的考察;探索“无标准答案”等考核方式改革。
加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工程意识。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四年不断线,培养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强调基于项目的体验式学习。
加强实验课与理论课融合,加强综合性、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将大学生重要科技竞赛、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创新基金等项目转化为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基于本科实践教学平台,积极开发符合各专业建设需求的新实验内容,逐步提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所占的比例,推进课内外实验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加强基于项目的学习。鼓励学院开发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学习计划;鼓励学院开发跨学科学习计划项目,如集成探索、创造、创新和设计的学生培养项目等;加强本科生研究训练学分认定的管理。
加强与改革毕业设计环节。各学院应探索将挑战性学习课程、研究训练计划、重大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改革;拓展渠道,鼓励学生到企业、国(境)外进行毕业设计。
二、学分要求与课程结构
在坚持上述“基本原则”下,学校仅对学分做如下框架性要求,尽可能给学院留下更多的自主权与空间来进行合理且有特色的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准予毕业的总学分原则上不超过160学分,选修课程的比例不能低于30%。其中:
1.公共必修课:30学分。
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16学分;军事理论和体育课:6学分;外语课:8学分。
2.通识教育课:13学分。
课程设置与详细说明详见后文选课要求。
3.毕业设计(论文):6学分。
各专业须合理安排各类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所有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
(二)课程结构
指导性课程结构表
三、选课要求
(一)外语课
主要指大学英语。第一学期必修通用英语课程4学分,第二、四学期从专门用途外语A、B类课程中分别限选一门(各2学分),共计4学分。
(二)通识教育课
通识教育旨在开阔学生视野和格局,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的“新四会”能力,即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学习,优化学
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促进“学以成人”。通识教育课要求为13学分,
由核心通识课程、新生研讨课、成电讲坛、成电舞台、优质通识类MOOC、“经典60”阅读
及素质教育选修课等部分组成。
通识教育课设置表
1. 核心通识课程包括“文史哲学与文化传承”“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自然科学与
数学”“工程教育与实践创新”“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和“创新创业教育”六个模块。理
工类学生在“文史哲学与文化传承”“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和
“创新创业教育”四个模块中至少修读4学分,在其他两个模块至少修读2学分;文科类学
生在“自然科学与数学”“工程教育与实践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个模块至少修读4
学分,在其他三个模块至少修读2学分。
(1)核心通识课程以学校每年开出的课程清单为准。
(2)“人类文明经典赏析”是“文史哲与文化传承”模块的一门核心通识课程,由国
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组织开设。该课程旨在通过对人类文明经典论著的强化阅读、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