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悼亡诗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稹悼亡诗赏析

当生命处于尖锐的痛苦中的时候,任凭有生花妙笔,也难以描摹和抒写内心激荡的痛楚和哀愁,因为情绪异常激动,失魂落魄,痛不可言,是不利于文学创作的。只有经过岁月流逝,情感渐渐平复,昔日的伤痛如一坛淳厚而苦涩的藏酒,开始散发出奇异的醇香,才可以写出最光华美丽的文章。文学创作中的这种痛定思痛、回想当初,即是所谓的二度体验。

二度体验其实是沉思的一种心理功能。未经沉思或二度体验的对象,客观性太强,经过沉思或二度体验之后,由于对象的多余部分被作家的独特眼光所剔除,而不足部分则被填充、改造、丰满、升华,又被其感情所濡染、浸透,于是无形中便具有了某种可让人玩味的盎然诗意,进而带来审美愉悦。二度体验的对象包含极为广阔,生命痛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生命痛苦经过二度体验之后往往绽放光芒。在这里我们主要对生命中失去爱人的痛苦进行浅析,以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为例。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十五岁以明经擢第,元和元年(806年)登才识兼茂名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历任监察御史,曾因触怒宦官被贬。元和十年(815年)回京,不久被外任通州司马,后被召回。自此仕途顺达,官至宰相。还在元稹不很得志的时候,娶了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韦丛(字蕙丛)为妻,韦丛嫁给他时才二十岁,温柔贤惠,从未嫌弃过元稹的贫寒,不幸的是,七年后,即元和四年(809年)韦丛就去世了,没有跟元稹享过什么福。这三首诗,约写于元和六年前,当时正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

第一首诗:“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莫复营斋。”这首诗主要是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抒写了自己抱憾之情。前两句用典,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说明韦氏是屈身下嫁给自己。“百事乖”,指任何事都不顺遂,是对妻子婚后七年艰苦生活的简括。接下来。荩箧,指竹草编的箱子。泥,软缠。中间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换洗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自己没钱,缠着她去买酒,她就拔下头上的金钗去换钱;平日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家里没有柴烧,她时时仰头盼着古槐快快落叶。那是多么艰苦的生活啊!最后两句话锋一。说而今我享受厚俸,可却再不能与爱妻共享荣华,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哀思。一个“复”字,说明这种悼念活动的频繁。最后两句出语虽然平和,但内心的情感是极其凄苦的。

第二首诗:“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衰。”这一首与上一首结尾的悲戚情调相衔接,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写了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逝,而遗物犹存。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原封不动保存起来,不忍打开。但这种消极的办法却无法封存对往事的记忆,每当看见妻子身边的婢仆,引起自己的哀思,因此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触景伤情。晚上则忍不住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看似荒唐,却正是诗人一片感人的痴情。和自己共患难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外,还能为妻子做些什么呢?于是积想成梦,出现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最后两句说,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则是更为悲哀的!用“贫贱夫妻百事哀”来着力说明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这句话千百年来被广泛引用,用以说明贫贱夫妻的种种昔楚与艰辛。

第三首诗:“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窗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第一句是承上启下的作用,用“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为什么“自悲”呢,由妻子的早逝,

想起人生命的有限,人生百年又有多长时间呢!诗中用了邓攸和潘岳的典故。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东太守。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后,作《悼亡诗》三首,为世传诵。这里说,邓攸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又有什么意义,不等于是白费笔墨吗?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出希望,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合葬和来世再做夫妻。但是,冷静思量,这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死者巳矣,过去的一切是无论如何永远都无法补偿了!诗情愈愈悲,不能自己,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来报答你跟我受的那些苦!写出来真的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遣悲怀三首》,一个“悲”字贯穿始终。悲痛之情,层层叠叠,如水向前,扑面而来。悲对方,从生前写到身后;悲自己,从现在写到将来。全篇用一种特有的亲昵调子吟唱出来,字字出于肺腑。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的意思,用极其感人极其质朴的语言表现出来。诸如“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等,无不浅显之极,也伤痛之极。在取材上,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事情虽小,却都曾深深触动过诗人的感情,也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而这些叙事、写情。正是在诗人对往事的细思量中,百千回。柔肠百结无以发泄之后,一朝写就,从诗中流露出的至性至情的光辉,使之成为古今悼亡诗中的绝唱。

清代蘅塘退士在评论此诗说:“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这至高的赞誉,元稹当之无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